吞没 第141节
孟秋把照片发给爸爸妈妈后,他们自豪地将照片转发到家族群,并且问孟秋和赵曦亭几号回去。
这是真的要结束了。
孟秋捧着手机迷离地看着疾驰的夜空。
她开了一点车窗,微醺的心情泛起潮意,她侧脸往外看,一粒粒难以名状的离别情绪滴落到康河,在眼眶浮起水雾。
她豁然看见后视镜里脆弱的自己,咽了咽喉咙,将不舍拂去,再抬头,已然平静的模样。
赵曦亭带她去的教堂不是名头特别响的那几个之一。
门口在街角不甚起眼,但整一座称得上恢弘手笔。
教堂塔尖耸立于深蓝的夜空下,光影从尖拱彩窗向内投落,仿佛上帝之手救赎人间的圣光。
孟秋才走进教堂,庄严和神圣感扑面而来,让人屏息。
赵曦亭牵着她的手坐在礼堂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
他们对面是耶稣像,耶稣像两侧是几个背着翅膀的金身天使,正举着白色烛台。
栀子白的光线笼罩住孟秋时,她的心情魔法般安静下来,去理她今晚伤感情绪的来源。
那日薛翊发来消息,说有时间国内聚。
但孟秋很清楚,或许他们之间的重逢就走到这儿了。
她和赵曦亭一程一程,对身边的人迎来送往,旅途短暂。
归根结底,孟秋有点自私。
她对赵曦亭打开了她小小世界的大门,不想他只作她人生的宾客,她想同他白头到老。
她无法想象如果有一日,她又孤身一人会是什么光景。
即使他们已经十指紧扣。
孟秋在和友人离别时,还是难以抑制地冒出这些恐慌。
孟秋手指蜷缩了一下。
赵曦亭像察觉到了什么,轻轻摁着她的脑袋倾斜到自己肩上。
“靠我这儿靠一会。”
“我会陪着你,孟秋。”
这话直中她的眉心,孟秋几乎滚下泪来。
她强忍住鼻酸,开玩笑打岔道:“这样靠着你,我脸上的粉底就弄脏你衬衫啦。”
赵曦亭另一只手从后往前搂住她,温暖地抱着她,“乖点儿,靠过来。”
孟秋不再和他客气,把脑袋倚在他肩上,视线落在前面耶稣像上。
小时候她以为耶稣和国内的神佛一样,用来祈福和许愿。
事实上《圣经》在哲学上更重要的主题是赎罪。
孟秋有感而发,开始一点点说这两年的错事。
譬如有时候学习太忙,没有及时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又或者是,妮娜给她准备了早饭,但她放着忘记了,没有吃,浪费了食物。
还有好友善意约她出门逛街,她囿于论文和pre屡屡拒绝,伤了别人的热心。
她一样一样和赵曦亭慢慢说着,一边说一边走马观花地回忆了一遍。
“赵曦亭,你说我重来一遍是不是可以弥补这些小小的遗憾。”
赵曦亭沉默了一会儿,淡声道:“我们结婚吧。”
孟秋惊诧地从他肩膀起来,瞪圆了眼睛望着人。
赵曦亭在她身前半跪下去,拿出戒指,在背负十字架的耶稣面前,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
“嫁给我,孟秋。”
“我们还缺少一个仪式。”
“和我结婚。”
教堂大而空旷,孟秋肩上的西装外套滑落下来,她仿佛变成一只蛾,停留在玻璃灯上。
热意炙烤蛾芯,就像他西装裤压住了她的红裙一角一样。
说不清谁制服了谁,已经纠缠在了一起。
孟秋脖颈微压,呆呆地看赵曦亭英俊的面容,他正下马看花,一丝不苟地向她邀约余生。
赵曦亭执起她的手,摩挲无名指的位置。
他缓缓抬起头,黑眸摇亮的灯火遽然在她心口燃起一根烛。
暖的。
孟秋不敢大幅度喘气,怕扑熄了烛火。
赵曦亭不紧不慢地启唇。
他低磁真挚的嗓音像盲人敲罄般,一声一声在她的心焰上敲得很清楚。
“孟秋,这几年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家。我很满足,也很庆幸。”
“从前许多事,包括现在,我对你始终亏欠。”
“接下去,让我给你一个未来。”
“可以么?”
孟秋眼眶蓦地红了,落下一颗泪,擦了擦脸颊,“你已经不亏欠我什么了。”
“我爱你的时候,你就不亏欠我了。”
赵曦亭疼惜地摸了摸她的眼泪。
“你说了不算。”
“那些事儿我都会记着。”
“提醒我对你的好永远不够。”
孟秋哭得压不住,她觉得有点丢人,嗓音踉跄道:“赵曦亭,你又把我弄哭了。”
赵曦亭温温笑起来,晃了一下她的手,“那你答不答应我啊?”
“还是说要让我罚跪?”
孟秋吸了吸鼻子,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把手递过去。
“答应的。”
“我们结婚。”
赵曦亭将钻戒套进她的无名指。
孟秋睫毛轻颤,看他在象征赎罪的耶稣像下,俯身垂眸执起她的手深情一吻。
赵曦亭起身拥抱住她,抚了抚她的脊背,在她耳畔郑重道。
“我爱你。”
顷刻间,孟秋心底火树银花不夜天。
她断定来年应是好时光。
—
他们的婚期定在回国后第二年的八月。
孟秋刚回国,赵曦亭妈妈苏萦淮就送了她一辆宾利雅致。
孟秋本来没好意思收,但他们都领证了,很快又办婚礼,不收更奇怪。
车到手,赵曦亭大概摸了一遍,看笑了,“真行,给你的配置比我的还高。”
不过这次他把在伦敦买的那两辆车弄回来,他们也没说什么。
大概是看他终于成家了,很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出国前孟秋就见过几次苏萦淮。
比起赵语堂,赵曦亭的五官更像苏萦淮。
苏萦淮年轻时一看就是美人胚子,经岁月沉淀后越发端庄大气。
她走路不大快,却很稳,举手投足极为优雅,但气质疏离,让人心生敬重不易亲近。
孟秋对苏萦淮第一印象很深。
她穿了一件素白色的新中式长裙,身姿柔美却目含英气。
苏萦淮亲和地问她:“秋秋,嫁到燕城会不会想家?”
孟秋坦诚道:“想吧,爸妈年纪慢慢大了,我应该会经常回去。”
不过她不恋家,她不会因为这些原因心情不好。
苏萦淮反而赞许,她点点头,“应该的,让曦亭陪你回去。”
“要是他们想在燕城长住,也可以让曦亭安排。”
孟秋不用问也知道他们不会来。
爸爸妈妈传统。
他们觉得霁水才是他们的根。
赵曦亭后来告诉孟秋,他母亲曾在南方住过一段时间,挺想念那里的生活,才有此一问。
苏萦淮原先想劝赵曦亭换一个。
在圈子里挑是最稳妥最靠谱的方式,知根知底。
倒不是她瞧不上普通人家的姑娘。
这是真的要结束了。
孟秋捧着手机迷离地看着疾驰的夜空。
她开了一点车窗,微醺的心情泛起潮意,她侧脸往外看,一粒粒难以名状的离别情绪滴落到康河,在眼眶浮起水雾。
她豁然看见后视镜里脆弱的自己,咽了咽喉咙,将不舍拂去,再抬头,已然平静的模样。
赵曦亭带她去的教堂不是名头特别响的那几个之一。
门口在街角不甚起眼,但整一座称得上恢弘手笔。
教堂塔尖耸立于深蓝的夜空下,光影从尖拱彩窗向内投落,仿佛上帝之手救赎人间的圣光。
孟秋才走进教堂,庄严和神圣感扑面而来,让人屏息。
赵曦亭牵着她的手坐在礼堂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
他们对面是耶稣像,耶稣像两侧是几个背着翅膀的金身天使,正举着白色烛台。
栀子白的光线笼罩住孟秋时,她的心情魔法般安静下来,去理她今晚伤感情绪的来源。
那日薛翊发来消息,说有时间国内聚。
但孟秋很清楚,或许他们之间的重逢就走到这儿了。
她和赵曦亭一程一程,对身边的人迎来送往,旅途短暂。
归根结底,孟秋有点自私。
她对赵曦亭打开了她小小世界的大门,不想他只作她人生的宾客,她想同他白头到老。
她无法想象如果有一日,她又孤身一人会是什么光景。
即使他们已经十指紧扣。
孟秋在和友人离别时,还是难以抑制地冒出这些恐慌。
孟秋手指蜷缩了一下。
赵曦亭像察觉到了什么,轻轻摁着她的脑袋倾斜到自己肩上。
“靠我这儿靠一会。”
“我会陪着你,孟秋。”
这话直中她的眉心,孟秋几乎滚下泪来。
她强忍住鼻酸,开玩笑打岔道:“这样靠着你,我脸上的粉底就弄脏你衬衫啦。”
赵曦亭另一只手从后往前搂住她,温暖地抱着她,“乖点儿,靠过来。”
孟秋不再和他客气,把脑袋倚在他肩上,视线落在前面耶稣像上。
小时候她以为耶稣和国内的神佛一样,用来祈福和许愿。
事实上《圣经》在哲学上更重要的主题是赎罪。
孟秋有感而发,开始一点点说这两年的错事。
譬如有时候学习太忙,没有及时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又或者是,妮娜给她准备了早饭,但她放着忘记了,没有吃,浪费了食物。
还有好友善意约她出门逛街,她囿于论文和pre屡屡拒绝,伤了别人的热心。
她一样一样和赵曦亭慢慢说着,一边说一边走马观花地回忆了一遍。
“赵曦亭,你说我重来一遍是不是可以弥补这些小小的遗憾。”
赵曦亭沉默了一会儿,淡声道:“我们结婚吧。”
孟秋惊诧地从他肩膀起来,瞪圆了眼睛望着人。
赵曦亭在她身前半跪下去,拿出戒指,在背负十字架的耶稣面前,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
“嫁给我,孟秋。”
“我们还缺少一个仪式。”
“和我结婚。”
教堂大而空旷,孟秋肩上的西装外套滑落下来,她仿佛变成一只蛾,停留在玻璃灯上。
热意炙烤蛾芯,就像他西装裤压住了她的红裙一角一样。
说不清谁制服了谁,已经纠缠在了一起。
孟秋脖颈微压,呆呆地看赵曦亭英俊的面容,他正下马看花,一丝不苟地向她邀约余生。
赵曦亭执起她的手,摩挲无名指的位置。
他缓缓抬起头,黑眸摇亮的灯火遽然在她心口燃起一根烛。
暖的。
孟秋不敢大幅度喘气,怕扑熄了烛火。
赵曦亭不紧不慢地启唇。
他低磁真挚的嗓音像盲人敲罄般,一声一声在她的心焰上敲得很清楚。
“孟秋,这几年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家。我很满足,也很庆幸。”
“从前许多事,包括现在,我对你始终亏欠。”
“接下去,让我给你一个未来。”
“可以么?”
孟秋眼眶蓦地红了,落下一颗泪,擦了擦脸颊,“你已经不亏欠我什么了。”
“我爱你的时候,你就不亏欠我了。”
赵曦亭疼惜地摸了摸她的眼泪。
“你说了不算。”
“那些事儿我都会记着。”
“提醒我对你的好永远不够。”
孟秋哭得压不住,她觉得有点丢人,嗓音踉跄道:“赵曦亭,你又把我弄哭了。”
赵曦亭温温笑起来,晃了一下她的手,“那你答不答应我啊?”
“还是说要让我罚跪?”
孟秋吸了吸鼻子,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把手递过去。
“答应的。”
“我们结婚。”
赵曦亭将钻戒套进她的无名指。
孟秋睫毛轻颤,看他在象征赎罪的耶稣像下,俯身垂眸执起她的手深情一吻。
赵曦亭起身拥抱住她,抚了抚她的脊背,在她耳畔郑重道。
“我爱你。”
顷刻间,孟秋心底火树银花不夜天。
她断定来年应是好时光。
—
他们的婚期定在回国后第二年的八月。
孟秋刚回国,赵曦亭妈妈苏萦淮就送了她一辆宾利雅致。
孟秋本来没好意思收,但他们都领证了,很快又办婚礼,不收更奇怪。
车到手,赵曦亭大概摸了一遍,看笑了,“真行,给你的配置比我的还高。”
不过这次他把在伦敦买的那两辆车弄回来,他们也没说什么。
大概是看他终于成家了,很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出国前孟秋就见过几次苏萦淮。
比起赵语堂,赵曦亭的五官更像苏萦淮。
苏萦淮年轻时一看就是美人胚子,经岁月沉淀后越发端庄大气。
她走路不大快,却很稳,举手投足极为优雅,但气质疏离,让人心生敬重不易亲近。
孟秋对苏萦淮第一印象很深。
她穿了一件素白色的新中式长裙,身姿柔美却目含英气。
苏萦淮亲和地问她:“秋秋,嫁到燕城会不会想家?”
孟秋坦诚道:“想吧,爸妈年纪慢慢大了,我应该会经常回去。”
不过她不恋家,她不会因为这些原因心情不好。
苏萦淮反而赞许,她点点头,“应该的,让曦亭陪你回去。”
“要是他们想在燕城长住,也可以让曦亭安排。”
孟秋不用问也知道他们不会来。
爸爸妈妈传统。
他们觉得霁水才是他们的根。
赵曦亭后来告诉孟秋,他母亲曾在南方住过一段时间,挺想念那里的生活,才有此一问。
苏萦淮原先想劝赵曦亭换一个。
在圈子里挑是最稳妥最靠谱的方式,知根知底。
倒不是她瞧不上普通人家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