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到了,看,我师哥!”小刀突然按了一下车喇叭。
  杨今予如梦初醒,抬眸望去。
  闫肃小跑了几步,跑到副驾驶,拉开了门:“杨今予。”
  离上次短暂的相见过后,他们已经有月余未见,闫肃眼神都黏到了杨今予脸上:“你来了。”
  杨今予咳了一声:“咳,你后面有个小孩。”
  闫肃扭头,不留情面把腰后面缠着他的小屁孩赶走了。
  杨今予下了车,闫肃还是忍不住看杨今予。
  杨今予瞥见闫肃身后围过来不少人,他不自在地小声:“别看了,先介绍一下啊......”
  第177章 见面礼
  闫肃脸上闪过一瞬的无奈, 他扭头训话:“大师兄,说了先别带人出来的,你们吓到他了。”
  被叫大师兄的男子嘿了一声:“嘿, 反了你了,跟师兄这么说话, 当警察了不起啊!”
  男子说着, 向前走了一步, 一把抱起闫肃身后扎冲天揪的小孩,朝杨今予伸手道:“我是他们的大师兄,这我女儿, 囡囡, 叫哥哥。”
  大师兄怀里的小女孩眨巴了一下乌黑的眼睛, 奶里奶气叫道:“大哥哥。”
  杨今予抬手与大师兄握了手,有点局促:“您好。”
  “你好你好,以后都是自家人, 我跟小刀一样叫你小鱼吧?”
  闫肃直接把杨今予的手从大师兄手里拿了出来, 瞥了大师兄一眼:“师兄,我们刚才说好的什么。”
  那位大师兄笑哈哈在自己女儿脸上亲了一口, 装傻先走一步:“什么什么, 记不清了。”
  闫肃颇为无奈,领着杨今予往武馆里进。
  杨今予有点好奇, 小声问:“你们说好什么?”
  闫肃嘟囔:“明明答应好的, 等你到了不要开玩笑,你会不喜欢。”
  “这样啊。”杨今予提了提嘴角。
  说是武馆, 眼前的底商房其实是开设在文创街的兴趣班, 要先进一道竹子栅栏,门内通着几步鹅卵石路面。
  只有几步路的距离, 地面上的鹅卵石却是细致挑选过的,各个白皙圆润,踩上去触感平坦。
  鹅卵石小路通往的是几阶石阶,石阶上便是正门了。
  正门门头悬挂了“江家枪”的牌匾,石阶两侧辟了空地来种竹子,是点到即止的点缀。
  整个武馆开在文创旅游区,由于装修的风格,显得闹中取静,颇有大隐隐于市的韵味。
  杨今予觉得有点像北京的琉璃厂,还没等开口,闫肃说中了他心中所想:“我爸有一位老友在琉璃厂开箫馆,我们装修新武馆的时候,参考了风格。”
  “嗯。”杨今予点点头,状态还是有些拘谨:“很漂亮。”
  闫肃悄悄捏了一下他的手指:“别怕。”
  正门推开之前,杨今予脑中飘过的画面是闫肃的父亲负手而立,衣着长衫大褂,模样不怒自威,如同他第一次见到时那样。
  但令他很意外,刚推开正门,他便听到从里面传来孩子的嬉笑打闹声,闹哄哄的,与武馆庄严的牌匾有些格格不入。
  杨今予定睛看,大厅里那位记忆中的扎着鞭子的严苛老头,居然在耍花枪,逗得一群孩子乐不可支。
  小刀拿着手机在直播,时不时对屏幕说一句:“这位是我师父,怎么样,身手不错吧?”
  闫父很是配合,枪尖直指镜头,露了不俗的一手。
  杨今予震惊的看了一会儿,又不可思议的扭头去看闫肃。
  闫肃见杨今予面上写满了惊讶,笑了笑:“看,他现在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怎么会这样!”杨今予惊道。
  开兴趣班、直播短视频,搁在以前,都是会被那位宁折不弯的老头子批判为“哗众取宠”的,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居然让万般执拗的人发生了这种变化......
  匪夷所思。
  闫肃往杨今予耳边凑了凑:“我爸自从开了兴趣班,天天和那群小孩在一起玩,好像心态一下子回春了四十年,小刀给他拍了视频发到网上,现在网上的粉丝比小刀都多,已经是个大网红了。”
  杨今予:“那为什么突然想开了要做兴趣班呢?”
  闫肃瞄了一眼小刀,又道:“烟袋桥拆了之后,武馆总要重新找地方继续的。说起来多亏了小刀连续三年亚军,不服的可不止他一个人,我爸也生气。后来就想明白了,想把传统武术传下去,还是不能树高阁,要开门入室。”
  闫肃说着,顿了一下。
  欲言又止。
  杨今予歪头猜测:“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你,是吧。”
  闫肃垂了垂眸:“是,因为我不能接手武馆,又不会有后代,而小刀还没打磨出收徒的心性,他却已经花甲之年,再硬朗也打不了太久了。”
  年纪是最不等人的东西,闫父现在为小辈们铺的每一条路,都是未雨绸缪吧。
  “他的绝学,我和小刀乃至曾经的师兄,都没有十成十接过来。要是能发现更有天赋的小孩,就不会失传了。”闫肃有些惆怅的说。
  杨今予问出他最关心也最谨慎的问题:“那他......不怪我了吗。”
  闫肃忙在杨今予肩上拍了拍,给了杨今予一个肯定的目光:“怪你做什么?这是闫家的命数,他从来都没怪过你。”
  说到这,大厅里的闫父也酣畅淋漓收了最后一式,将花枪插入武器架中。
  闫父看向门口,与杨今予隔着孩子们的喧闹,对上了视线。
  “过来了。”闫父气定神闲道。
  语气稀疏平常,像接待一位经年未见的友人。
  杨今予颔首:“叔叔。”
  “那就进来用饭吧。”闫父点点头,率先上了大厅后面阁楼。
  闫肃带杨今予紧跟了上去,大厅里的小孩们一哄而散,有的跟着闫父一起跑上阁楼,有的则是窜出院子自己玩去了。
  烟袋桥虽然不在了,但烟袋桥的传统还留在每一个胡同出身的人心里,因此老者的整年大寿,是比过新年还要讲究的大事。
  闫肃曾经那些师兄师弟们,能回来的全都被小刀叫了回来,阁楼上三张大圆桌都坐满了人。
  小孩一桌,家属女眷一桌,直系师门一桌,杨今予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该落座到哪里......
  闫父坐在主位上,然后对杨今予抬了抬手:“孩子,过来。”
  杨今予有些不自在的挪过去。
  这种亲朋盛会的场合,让他有点手足无措,活像刘姥姥进大观园。
  男朋友这么家大业大的吗......
  闫肃寸步不离杨今予,紧随他过去,却被父亲白了一眼:“干什么?你的座位在那边。”
  闫父下巴指了指闫肃他三师兄旁边。
  给长者祝寿,座位是十分有讲究的,辈分越高就离闫父越近,可闫父却硬生生将杨今予留在了右手边的座位,连闫家大师兄都不得不往下顺延了一个座位。
  杨今予不明所以的落座,脑子有点懵。
  他和闫肃中间还隔了三个人,小刀则是离得更远,杨今予低头蹭了蹭鼻尖。
  闫肃直接站了起来,走到大师兄身后拍了拍:“师兄,换一下。”
  大师兄先看了闫父一眼,把头摇成了拨浪鼓:“别别别,你别坑我,我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不想跪祖师爷。”
  闫父仿佛没眼看,嫌了闫肃一眼,哼道:“我能吃人不成。”
  闫肃站在大师兄座位旁没动。
  杨今予对闫肃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自己没事。
  开餐后,一切都其乐融融进行着,杨今予颇新鲜的看闫父的许多小徒弟挨个过来行谢师礼,念的祝寿词都不带重样的,十分有趣。
  这是闫肃从小生长的世界,蛮有意思,他有些跑神地想着。
  在这样礼数周全的环境里长大,才养育出一身温润雅致的品行,闫肃果然是这个世界上不可再复制的独一无二。
  现在这个独一无二,是他的了。
  光明正大的,是他的了。
  期间闫父给杨今予夹了菜,道:“孩子,胳膊好点了吗?”
  杨今予抬眸,对上闫父意外温和的眼神,仿佛慈父一般关切孩子的健康。
  杨今予怔了怔,回道:“谢谢叔叔,好多了。”
  “待会儿用完饭,跟我到库房抓些药。”闫父说。
  “哦,好。”杨今予愣愣点头。
  奶油做的寿桃,孩子们喜欢,闫父便让徒弟们去给小孩桌分了吃。
  闫肃的几位师兄都是许久未见,正有很多旧要叙,开始有人端上了酒。
  闫父正是在这时搁下了筷子,动身离了桌,然后给杨今予递了个眼神:“走吧,一同下去。”
  闫肃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我也去。”
  大师兄八成是知道点什么,忙眼疾手快拉住了闫肃:“师弟坐下,陪师兄们忆忆往昔啊。”
  然后小声跟闫肃耳语道:“你去干嘛!你去了就前功尽弃了!”
  “什么意思......”闫肃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