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若是有机会的话,那是自然。”
林镖头又说:“那你们可以不着急明天走,可以先去书院问问情况的,别的不说,咱们府城的若明书院,那可是出过很多好成绩的。”
霍行愣了愣,又朝林镖头表达谢意,说明天会去书院看看的,毕竟霍小宝一心科举,如果有更好的学习的环境,那他们肯定是要全力支持的,不过这也是个未知数,毕竟要考上秀才的功名,他有进书院的资格。
第二天霍小宝睡到了日上三竿,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他一个鲤鱼打挺起来,就看见霍行跟小霖已经买好了要带回家的东西,几身成衣,给娘和苗应还有雪团的,小霖没有要,他自己买了布料,说要跟娘一起学着做衣裳,又买了很多能存得住的点心,是给雪团的。
“你们怎么不叫我啊?”看着已经收拾好的马车,霍小宝挠头。
“一会儿再带你出去,有事。”霍行把东西放好。
小霖从房间里出来,拿了一把篦子让他束发。
“去哪?”霍小宝有些好奇。
等到了若明书院的时候,霍小宝愣住了,他当然是知道若明书院的,在云山书院的时候,夫子就经常说,当今天下,有三所书院是所有学子都想要进去的,一是书明书院,书明书院曾经出过两任宰辅,二是齐岳书院,出过三位状元,三是成安书院,亦是在历届科考中出过很多好成绩的书院。
而他们府城的若明书院,就是书明书院底下的一个分院,每年都会有书明书院的夫子来讲学的。
要是能进若明书院的话,对他来说绝对是件好事的。
他们不能进去,只是在门房有专门给学子介绍情况的,霍行和霍小宝仔细听了要求,不算苛刻,但也绝对不简单,至少能进书院的,都是秀才,并且还需要名列前茅,另外还需要引荐,最后是每年十两银子的束脩,若是家境普通一点的,确实是不太负担得起。
“若是符合条件,来年开春二月十五是入学的日子,到时带上文书来书院即可。”
了解完情况之后,霍行看着霍小宝:“引荐文书和束脩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一条,还是需要看你自己。”
霍小宝原本有些无所谓成绩好坏,但这会儿听见了书院的要求,又有些紧张起来。
“不过都已经考过了。”小霖轻声说,“你再发愁也改变不了结果的啊。”
霍小宝拿头撞小霖的后背,撞得小霖差点滑脚,他又稳稳地拉住小霖:“木头哥哥!”
木头哥哥这个称呼小霖已经很久没有听见过了,这会儿听见还有些不太适应,面颊有些泛红。
霍行踢了霍小宝一脚:“差点把你哥撞倒,别没轻没重的。”
等他们从书院回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今天已经是八月初八,他们需要快马加鞭,才能在中秋的时候赶回去了。
霍行带着霍小宝和小霖跟镖局的人道了谢,感谢他们多日来的照顾,又说他们明早一早就要离开,到时候就不跟他们告辞了。
林镖头说要是霍小宝能来若明书院上学,倒也是后会有期,不必挂怀,又叮嘱霍行等送霍小宝来府城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夫郎和孩子一起来。
霍行他们在第二天一早就离开镖局,在城门打开的第一时间,他们就赶着马车快马加鞭地回家了。
只是越是归心似箭,路上就状况百出。
来的时候一路晴朗,回去的时候几乎是每天都在下雨,马车难行,又耽误不少的时间,总算是在八月十五当天天放晴了,而他们离家还有一段距离。
三个人都有些狼狈,走到村口的时候月光倾泻而下,只是马车和人都已经不成样子。
苗应抱着雪团站在村口,远远地看到了马车,雪团兴奋得控制不住,从苗应的身上跳下来,直愣愣地跑到马车前面。
“爹爹回来了!”
第128章
苗应本来已经做好了今年中秋就他们三个人过的准备了,但到天色暗下来,明月高悬的时候,难免还是有些失落,往常热热闹闹的家里,只剩他们三个。
李红英没做多少菜,因为苗应不是很喜欢吃剩菜,她刚刚把饭菜端上桌,就看见苗应带着雪团出门
“上哪去啊小应?”李红英跟到门口,看到雪团小胳膊小腿地跟着苗应跑。
“我带雪团出去走走。”苗应头也没回。
李红英叹了口气,其实不止苗应不习惯,她自己也是不习惯的,原本总是热热闹闹的家里,突然只剩他们三个人,所以苗应这会儿,应该就是想去村口看看,能不能等到人回来吧。
苗应也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在今晚赶回来了。
“这么今天就赶回来了?”苗应也跑上去,雪团抱住霍行的腿,霍行抱住了苗应。
很快马车上的霍小宝跳下车来,把霍行腿边的雪团抱了起来,雪团是个豁达的小孩儿,没有爹爹抱,小叔叔抱他也是一样的,他揽住霍小宝的脖子:“小叔叔。”
霍小宝直接把他扛在肩上,小霖在一边小心地护着,生怕他掉下来。
“他们都想回来,等小宝考完我们就往回走了。”霍行看小的走了很远了,有些没忍住按着苗应的肩结结实实地亲了他。
苗应来了这个世界到底还是含蓄了很多,这会儿在外面呢,霍行一点古代人的含蓄都没有了,拉着他就啃。
虽然啃得苗应也有些心猿意马,但毕竟孩子们还在前面呢,他咬了一下霍行的下唇,霍行这才松开他,牵着他的手,让他坐上马车:“走,回家。”
李红英也被突然回来的几个人吓了一跳,她使劲儿拍着霍小宝的肩膀:“今天怎么回来了啊?我们都以为你们赶不回来呢。”
正好霍行把马车卸了,给马添上草料,再把买的东西统统拿回来,就看见桌上只有简单的两个菜。
霍小宝也看见了,他把雪团放下来:“娘!过节呢,你们晚上就吃这些?”
李红英赶紧说:“就我们三个人,做那么多干什么,我再去做点儿,你们先歇着吧。”
雪团早就已经看到他们买的东西了,这会儿坐在霍行的怀里,看着他一件一件地把买的东西摆出来。
衣裳布料的他不感兴趣,玩具头花也是兴致缺缺,直到看见了点心盒子,他才往前爬了爬:“都是我的吗?”
“你能自己一个人独占吗?”苗应笑着问他。
雪团哦了一声,摆着手指数了数:“给爹爹,给祖母,还有胖哥哥,还有生生弟弟。”
他撇着嘴:“可是都分享了,我就没有很多了。”
苗应笑吟吟地看着他:“那雪团应该怎么办呢?”
雪团握紧自己的小拳头:“那我就少吃一点吧,爹爹以后还会给我买好吃的吗?”
苗应点头,觉得孺子可教:“那是当然。”
于是之后的时间,雪团一个人坐在那边分点心,他现在已经会数一二三四了。
李红英又加了好几个菜,家里平常也有肉,做了个丸子汤,炒了个回锅肉,也差不多刚好够他们一家人吃。
霍小宝在外面端着,回家了之后还是那个小孩儿的样子,什么都想跟家里人说,从吃饭开始就一直叨叨叨:“那时候可真是紧急啊,再找不到地方,我们就得睡大街上了!这会儿,突然出现了个人……”
一边的雪团用自己的筷子给霍小宝夹了块肉。
苗应跟霍行对视一眼,霍行接着说:“去的镖局住的。”
霍小宝:……
“哥,让我说啊。”霍小宝赶紧说,“你说得不好听。”
霍行夹一块肉堵住他的嘴:“吃饭吧。”
小霖也笑:“你都说一路了,歇会儿吧。”
见真的没人听他说话了,他才愤愤地把碗里的肉吃掉。
见他安静下来,霍行才说:“要是小宝能考上的话,就可以去若明书院上学。”
苗应看着他,他也不懂哪个书院好,其实霍行也不太懂,他看着霍小宝:“你自己说。”
霍小宝呵一声:“这会儿要我说了,哼哼。”
他把几个书院的情况说了一下,最后说:“如果有机会能去的话,也挺好的。”
苗应点头:“现在家里不差钱,只要你自己能考的好,那你就去那里上学。”
说完苗应又想了想:“但你能自己一个人去吗?府城那么远,你又没出过家门。”
“没事的哥。”霍小宝说,“去了也就是在书院里生活,放假我就回来。”
这时小霖开口了:“我可以陪他一起去。他去书院的话,我能在府城里做点小生意。”
苗应把雪团碗里的饭让他吃完,随后才说:“你还小呢,怎么能让你们两个小孩儿单独出门。”
小霖笑起来:“哥,我不小了,我都十五岁了。”
苗应不赞同:“十五岁就很大了吗?”在现代,十五岁才上初中呢,哪就能离家这么远了,“不让你去。”
林镖头又说:“那你们可以不着急明天走,可以先去书院问问情况的,别的不说,咱们府城的若明书院,那可是出过很多好成绩的。”
霍行愣了愣,又朝林镖头表达谢意,说明天会去书院看看的,毕竟霍小宝一心科举,如果有更好的学习的环境,那他们肯定是要全力支持的,不过这也是个未知数,毕竟要考上秀才的功名,他有进书院的资格。
第二天霍小宝睡到了日上三竿,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他一个鲤鱼打挺起来,就看见霍行跟小霖已经买好了要带回家的东西,几身成衣,给娘和苗应还有雪团的,小霖没有要,他自己买了布料,说要跟娘一起学着做衣裳,又买了很多能存得住的点心,是给雪团的。
“你们怎么不叫我啊?”看着已经收拾好的马车,霍小宝挠头。
“一会儿再带你出去,有事。”霍行把东西放好。
小霖从房间里出来,拿了一把篦子让他束发。
“去哪?”霍小宝有些好奇。
等到了若明书院的时候,霍小宝愣住了,他当然是知道若明书院的,在云山书院的时候,夫子就经常说,当今天下,有三所书院是所有学子都想要进去的,一是书明书院,书明书院曾经出过两任宰辅,二是齐岳书院,出过三位状元,三是成安书院,亦是在历届科考中出过很多好成绩的书院。
而他们府城的若明书院,就是书明书院底下的一个分院,每年都会有书明书院的夫子来讲学的。
要是能进若明书院的话,对他来说绝对是件好事的。
他们不能进去,只是在门房有专门给学子介绍情况的,霍行和霍小宝仔细听了要求,不算苛刻,但也绝对不简单,至少能进书院的,都是秀才,并且还需要名列前茅,另外还需要引荐,最后是每年十两银子的束脩,若是家境普通一点的,确实是不太负担得起。
“若是符合条件,来年开春二月十五是入学的日子,到时带上文书来书院即可。”
了解完情况之后,霍行看着霍小宝:“引荐文书和束脩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一条,还是需要看你自己。”
霍小宝原本有些无所谓成绩好坏,但这会儿听见了书院的要求,又有些紧张起来。
“不过都已经考过了。”小霖轻声说,“你再发愁也改变不了结果的啊。”
霍小宝拿头撞小霖的后背,撞得小霖差点滑脚,他又稳稳地拉住小霖:“木头哥哥!”
木头哥哥这个称呼小霖已经很久没有听见过了,这会儿听见还有些不太适应,面颊有些泛红。
霍行踢了霍小宝一脚:“差点把你哥撞倒,别没轻没重的。”
等他们从书院回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今天已经是八月初八,他们需要快马加鞭,才能在中秋的时候赶回去了。
霍行带着霍小宝和小霖跟镖局的人道了谢,感谢他们多日来的照顾,又说他们明早一早就要离开,到时候就不跟他们告辞了。
林镖头说要是霍小宝能来若明书院上学,倒也是后会有期,不必挂怀,又叮嘱霍行等送霍小宝来府城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夫郎和孩子一起来。
霍行他们在第二天一早就离开镖局,在城门打开的第一时间,他们就赶着马车快马加鞭地回家了。
只是越是归心似箭,路上就状况百出。
来的时候一路晴朗,回去的时候几乎是每天都在下雨,马车难行,又耽误不少的时间,总算是在八月十五当天天放晴了,而他们离家还有一段距离。
三个人都有些狼狈,走到村口的时候月光倾泻而下,只是马车和人都已经不成样子。
苗应抱着雪团站在村口,远远地看到了马车,雪团兴奋得控制不住,从苗应的身上跳下来,直愣愣地跑到马车前面。
“爹爹回来了!”
第128章
苗应本来已经做好了今年中秋就他们三个人过的准备了,但到天色暗下来,明月高悬的时候,难免还是有些失落,往常热热闹闹的家里,只剩他们三个。
李红英没做多少菜,因为苗应不是很喜欢吃剩菜,她刚刚把饭菜端上桌,就看见苗应带着雪团出门
“上哪去啊小应?”李红英跟到门口,看到雪团小胳膊小腿地跟着苗应跑。
“我带雪团出去走走。”苗应头也没回。
李红英叹了口气,其实不止苗应不习惯,她自己也是不习惯的,原本总是热热闹闹的家里,突然只剩他们三个人,所以苗应这会儿,应该就是想去村口看看,能不能等到人回来吧。
苗应也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在今晚赶回来了。
“这么今天就赶回来了?”苗应也跑上去,雪团抱住霍行的腿,霍行抱住了苗应。
很快马车上的霍小宝跳下车来,把霍行腿边的雪团抱了起来,雪团是个豁达的小孩儿,没有爹爹抱,小叔叔抱他也是一样的,他揽住霍小宝的脖子:“小叔叔。”
霍小宝直接把他扛在肩上,小霖在一边小心地护着,生怕他掉下来。
“他们都想回来,等小宝考完我们就往回走了。”霍行看小的走了很远了,有些没忍住按着苗应的肩结结实实地亲了他。
苗应来了这个世界到底还是含蓄了很多,这会儿在外面呢,霍行一点古代人的含蓄都没有了,拉着他就啃。
虽然啃得苗应也有些心猿意马,但毕竟孩子们还在前面呢,他咬了一下霍行的下唇,霍行这才松开他,牵着他的手,让他坐上马车:“走,回家。”
李红英也被突然回来的几个人吓了一跳,她使劲儿拍着霍小宝的肩膀:“今天怎么回来了啊?我们都以为你们赶不回来呢。”
正好霍行把马车卸了,给马添上草料,再把买的东西统统拿回来,就看见桌上只有简单的两个菜。
霍小宝也看见了,他把雪团放下来:“娘!过节呢,你们晚上就吃这些?”
李红英赶紧说:“就我们三个人,做那么多干什么,我再去做点儿,你们先歇着吧。”
雪团早就已经看到他们买的东西了,这会儿坐在霍行的怀里,看着他一件一件地把买的东西摆出来。
衣裳布料的他不感兴趣,玩具头花也是兴致缺缺,直到看见了点心盒子,他才往前爬了爬:“都是我的吗?”
“你能自己一个人独占吗?”苗应笑着问他。
雪团哦了一声,摆着手指数了数:“给爹爹,给祖母,还有胖哥哥,还有生生弟弟。”
他撇着嘴:“可是都分享了,我就没有很多了。”
苗应笑吟吟地看着他:“那雪团应该怎么办呢?”
雪团握紧自己的小拳头:“那我就少吃一点吧,爹爹以后还会给我买好吃的吗?”
苗应点头,觉得孺子可教:“那是当然。”
于是之后的时间,雪团一个人坐在那边分点心,他现在已经会数一二三四了。
李红英又加了好几个菜,家里平常也有肉,做了个丸子汤,炒了个回锅肉,也差不多刚好够他们一家人吃。
霍小宝在外面端着,回家了之后还是那个小孩儿的样子,什么都想跟家里人说,从吃饭开始就一直叨叨叨:“那时候可真是紧急啊,再找不到地方,我们就得睡大街上了!这会儿,突然出现了个人……”
一边的雪团用自己的筷子给霍小宝夹了块肉。
苗应跟霍行对视一眼,霍行接着说:“去的镖局住的。”
霍小宝:……
“哥,让我说啊。”霍小宝赶紧说,“你说得不好听。”
霍行夹一块肉堵住他的嘴:“吃饭吧。”
小霖也笑:“你都说一路了,歇会儿吧。”
见真的没人听他说话了,他才愤愤地把碗里的肉吃掉。
见他安静下来,霍行才说:“要是小宝能考上的话,就可以去若明书院上学。”
苗应看着他,他也不懂哪个书院好,其实霍行也不太懂,他看着霍小宝:“你自己说。”
霍小宝呵一声:“这会儿要我说了,哼哼。”
他把几个书院的情况说了一下,最后说:“如果有机会能去的话,也挺好的。”
苗应点头:“现在家里不差钱,只要你自己能考的好,那你就去那里上学。”
说完苗应又想了想:“但你能自己一个人去吗?府城那么远,你又没出过家门。”
“没事的哥。”霍小宝说,“去了也就是在书院里生活,放假我就回来。”
这时小霖开口了:“我可以陪他一起去。他去书院的话,我能在府城里做点小生意。”
苗应把雪团碗里的饭让他吃完,随后才说:“你还小呢,怎么能让你们两个小孩儿单独出门。”
小霖笑起来:“哥,我不小了,我都十五岁了。”
苗应不赞同:“十五岁就很大了吗?”在现代,十五岁才上初中呢,哪就能离家这么远了,“不让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