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苗应赶紧举手投降:“我这不是想着你家也那么多地呢,想等你家用完我再来借。”
叶风嗤了一声:“我还不知道你,你今晚不给我做点好吃的,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苗应立刻点头:“小霖,你先回家去,看看想吃什么,准备一下,等我回来做。”
小霖看剩得也不多了,收拾了东西,往家里走去了。
叶风看着他小小的身影:“小霖也十岁了吧?要说还是小哥儿懂事呢,你看我家二牛跟他差不多年纪,二牛还是个傻小子呢。”
苗应的轻轻笑了笑:“这孩子心思多,今年才稍微好了一些。”
叶风当然也知道小霖的事情:“小哥儿就是这样,但你家拿他当亲生的养,相信他会慢慢变好的。”
苗应点头:“反正我们不能对不起师父。”
“对了,你家霍行什么时候回来?我娘家那边的一个小辈要成亲,得打点家具。”
苗应想了想:“中秋肯定会回来的,要得急吗?”
“倒是不急,就是想要好点,正月的婚期呢。”叶风把牛牵着,跟苗应闲聊着往回走,他又侧头看着苗应,“你还不准备要孩子啊?”
苗应被一口口水呛到:“你怎么也关心起人家肚子了。”
“你娘没催你吗?”叶风问。
苗应摇头:“娘不催我啊,这种事情不是顺其自然的嘛。”
“上点心啊。”叶风说,“我是过来人了,你自己抓点紧。”
苗应没再接这茬,跟叶风又说起其他的事情,把这事儿绕了过去。
晚饭他留叶风在家里吃饭,小霖下午就回来说叶风阿么要在家里吃饭,李红英就去买了肉回来,家里现在吃饭都比较偏苗应的口味,桌上再也没有见过肥膘肉,全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他们平时也是两三天才吃一次肉,平时都是用油炒些素菜吃,两个孩子现在最喜欢吃的就是辣椒炒的回锅肉,辣得鼻涕眼泪横流,小小的一碗菜,能让他们吃下比以前多一倍的主食。
叶风也是头一次吃这个,也跟两个小的一样,他更不耐辣,辣得眼泪都出来了,但手上的动作一致没有停下。
“这东西可真好吃,你教教我,怎么做的?”叶风吃完之后还有些意犹未尽,舔了舔嘴巴,自己吃到好吃的,也想跟家里人分享一下。
苗应也不藏着,给他装了一壶油,拿了一把辣椒,还给了他很多辣椒的种子,又跟他说了一下做法:“种子现在就可以种下去,一年四季都能结的。”
“那我也不跟你客气了。”叶风没跟他推拒,之后又问,“你拿个菜籽,我家能种点吗?”
他问出来了之后又有些不好意思,难得地脸红了一下。
苗应想了想:“这个我现在也说不好,要不你等等,等付公子从京城回来我问问他。”毕竟他收了付公子的钱,后面的安排还是要听他的。
叶风点头:“还挺不好意思的。”
苗应送他到门口:“那有什么,咱们关系这么好,我还怕你说我藏着掖着呢。”
“这中间的利害我还是知道的。”叶风去旁边牵了牛回家,苗应也回到了院子里。
祖母坐在院子里,看到苗应回来,问他:“阿行什么时候回来啊?”
苗应愣了一下,才说:“刚吃饭的时候不是说了,大概初三四。”
祖母敲了敲脑袋:“记起来了,你说说,这人老了,记性也不好了。”
“您记性好着呢。”苗应凑过去跟她一起坐着,“我不吃肥肉您都记得呢。”
祖母摸了摸他的头发:“就知道哄我。”
在转过头的时候,苗应脸上的笑淡了一些。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记性好,祖母又问:“你娘家嫂子是不是就这个月要生了啊?”
苗应站起来:“是啊!我就说我最近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呢,原来是这个!也不知道生了没有。”
“等阿行回来你俩一块回去,你娘还做了些小衣裳,到时候一块带去,还有啊,家里的鸡蛋也攒了很多了,到时候都带去,坐月子就要多吃鸡蛋,再带一只母鸡去。亲家母他们一开始这么照顾咱们家,现在咱家里情况好些了,也得知恩图报才行。”
“我知道了,等霍行回来我们再商量带些什么吧。”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也凉了一些,苗应躺在院子里,有点担心。
他以前也没有跟老人相处过,所以在今天听祖母说记性不好,一下子就有些慌,害怕是什么老年痴呆。
但是现在霍行又没在家,他心里总是惴惴不安的,又没个人商量,总觉得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的,烦得很。
第二天起床天不是那么热了,天上零星地飘了点雨,还好昨天翻了地,也算是天时地利。
等霍行回来,他们还要预备送霍小宝去云山书院里上学,推荐的文书宋夫子已经写好了交给苗应了,云山书院每年两季招新生,一季在二月,一季在八月,年纪也有要求,最小的要超过七岁,霍小宝刚刚符合要求。
先前付灵佑也跟他们说过了,要先通过了书院的入学考试,才能入学,霍小宝现在每天都在宋夫子那边,准备着云山书院的入学考试。
苗应想他要出门去上学了,一应的用度也要准备,要准备两身衣裳,一个书箱,笔墨纸砚若干,还有被子褥子什么的,也是很繁琐。
“被子褥子我跟你祖母已经做好了,先前霍行问过尺寸,我们都做好了。”
李红英坐在床上叹气:“这还是他头回离开家呢,也不知道能不能习惯。”
“孩子大了都是要离开家的。”苗应说。
“我还记得那会儿阿行刚把他抱回来,那么小,那么瘦。”李红英回忆起从前的日子,又想跟苗应说说,“带回来的时候哭声都快听不见了,我喂了点米汤给他,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过来,后来又到处求着村里人给他一口奶喝竟然也长到这么大了。”
“小宝是个好孩子。”苗应说,“又聪明,又懂事。”
“你说老天爷怎么就这么不公平呢,那么好个孩子,非得这样磨他的的性子……”
苗应安慰她:“您说要不是因为这样,小宝还不能到咱们家里来呢。”
他们又说了好一会儿话,李红英才问:“霍行是今天回来吗?”
“应该是吧。”苗应帮她把衣裳叠好,“今天他回来咱蒸包子吧?前儿的油渣还在呢。”
他们家现在虽然有菜籽油吃了,但还是会备一点猪油在家里,前两天熬了猪油,油渣还放着没动。
“我一会儿和面去。”
晚上的时候霍行回来了,正巧碰上包子出锅,李红英给苗应拿了一个热乎滚烫的,苗应左手倒腾右手,边往院子外面走,结果包子差点飞了,被一只手接住。
苗应抬起头:“你回来了?”
四下无人,霍行拦腰把人抱起来:“回来了。”
很快霍行听见了院子里的动静,把苗应放下来,又进屋去看祖母和娘亲,两个小的也出来了,霍小宝抱住霍行的腿,小霖在一边喊哥哥。
晚饭吃得其乐融融,苗应本来想帮着收拾,李红英把他赶回房间去了,苗应的脸红了红,最终还是听话地跟霍行一起回房间。
苗应不是那种贤妻良母,霍行带回来的包袱也是他自己收拾的,苗应盘腿坐在床边,跟他说最近家里的事情。
“风哥让你帮忙打一套嫁妆的家具,你知道怎么打吧?”
霍行边收拾东西,边说:“师父的册子上都有,有小霖帮我,会很快。”
“我想过两天回娘家去一趟,我嫂子应该要生了,咱得回去看看。”
“好。我陪你一起。”
“还有霍小宝去书院,咱还得去给他准备些东西。”
“我陪你去买。”
苗应看着他,总觉得他哪里不一样了。
“我去冲一冲身上。”霍行收拾好了他的行李,“你先歇着。”
苗应点头:“去吧。”
霍行冲澡很快,没一会儿就带着一身凉气回来了,只穿着一身中衣。
苗应站起身来,他就说霍行哪里不一样了,经过这段时间高强度的榨油工作,他小臂上的肌肉更蓬勃一些。
苗应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伸手去摸他的手臂,手臂摸得有些不过瘾了,又隔着衣裳摸上他的胸口,霍行一只手按住苗应到处点火的手,另一只手脱了自己的中衣,又拉着苗应的另一只手放在自己胸口上。
苗应咽了咽口水,最终决定及时行乐。
第89章
霍行回来之后,苗应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他头靠在霍行的手臂上,又想起昨天担心的祖母的事情,跟霍行说了说。
“咱们去买东西的时候可以去医馆里问一问。”霍行的手指缠着苗应的头发,心下一阵安宁,“付公子带话,他们应该会在中秋的时候回来。”
苗应打了个呵欠,身体极度欢愉之后显得疲累,他拍了拍霍行:“睡了。”
叶风嗤了一声:“我还不知道你,你今晚不给我做点好吃的,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苗应立刻点头:“小霖,你先回家去,看看想吃什么,准备一下,等我回来做。”
小霖看剩得也不多了,收拾了东西,往家里走去了。
叶风看着他小小的身影:“小霖也十岁了吧?要说还是小哥儿懂事呢,你看我家二牛跟他差不多年纪,二牛还是个傻小子呢。”
苗应的轻轻笑了笑:“这孩子心思多,今年才稍微好了一些。”
叶风当然也知道小霖的事情:“小哥儿就是这样,但你家拿他当亲生的养,相信他会慢慢变好的。”
苗应点头:“反正我们不能对不起师父。”
“对了,你家霍行什么时候回来?我娘家那边的一个小辈要成亲,得打点家具。”
苗应想了想:“中秋肯定会回来的,要得急吗?”
“倒是不急,就是想要好点,正月的婚期呢。”叶风把牛牵着,跟苗应闲聊着往回走,他又侧头看着苗应,“你还不准备要孩子啊?”
苗应被一口口水呛到:“你怎么也关心起人家肚子了。”
“你娘没催你吗?”叶风问。
苗应摇头:“娘不催我啊,这种事情不是顺其自然的嘛。”
“上点心啊。”叶风说,“我是过来人了,你自己抓点紧。”
苗应没再接这茬,跟叶风又说起其他的事情,把这事儿绕了过去。
晚饭他留叶风在家里吃饭,小霖下午就回来说叶风阿么要在家里吃饭,李红英就去买了肉回来,家里现在吃饭都比较偏苗应的口味,桌上再也没有见过肥膘肉,全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他们平时也是两三天才吃一次肉,平时都是用油炒些素菜吃,两个孩子现在最喜欢吃的就是辣椒炒的回锅肉,辣得鼻涕眼泪横流,小小的一碗菜,能让他们吃下比以前多一倍的主食。
叶风也是头一次吃这个,也跟两个小的一样,他更不耐辣,辣得眼泪都出来了,但手上的动作一致没有停下。
“这东西可真好吃,你教教我,怎么做的?”叶风吃完之后还有些意犹未尽,舔了舔嘴巴,自己吃到好吃的,也想跟家里人分享一下。
苗应也不藏着,给他装了一壶油,拿了一把辣椒,还给了他很多辣椒的种子,又跟他说了一下做法:“种子现在就可以种下去,一年四季都能结的。”
“那我也不跟你客气了。”叶风没跟他推拒,之后又问,“你拿个菜籽,我家能种点吗?”
他问出来了之后又有些不好意思,难得地脸红了一下。
苗应想了想:“这个我现在也说不好,要不你等等,等付公子从京城回来我问问他。”毕竟他收了付公子的钱,后面的安排还是要听他的。
叶风点头:“还挺不好意思的。”
苗应送他到门口:“那有什么,咱们关系这么好,我还怕你说我藏着掖着呢。”
“这中间的利害我还是知道的。”叶风去旁边牵了牛回家,苗应也回到了院子里。
祖母坐在院子里,看到苗应回来,问他:“阿行什么时候回来啊?”
苗应愣了一下,才说:“刚吃饭的时候不是说了,大概初三四。”
祖母敲了敲脑袋:“记起来了,你说说,这人老了,记性也不好了。”
“您记性好着呢。”苗应凑过去跟她一起坐着,“我不吃肥肉您都记得呢。”
祖母摸了摸他的头发:“就知道哄我。”
在转过头的时候,苗应脸上的笑淡了一些。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记性好,祖母又问:“你娘家嫂子是不是就这个月要生了啊?”
苗应站起来:“是啊!我就说我最近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呢,原来是这个!也不知道生了没有。”
“等阿行回来你俩一块回去,你娘还做了些小衣裳,到时候一块带去,还有啊,家里的鸡蛋也攒了很多了,到时候都带去,坐月子就要多吃鸡蛋,再带一只母鸡去。亲家母他们一开始这么照顾咱们家,现在咱家里情况好些了,也得知恩图报才行。”
“我知道了,等霍行回来我们再商量带些什么吧。”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也凉了一些,苗应躺在院子里,有点担心。
他以前也没有跟老人相处过,所以在今天听祖母说记性不好,一下子就有些慌,害怕是什么老年痴呆。
但是现在霍行又没在家,他心里总是惴惴不安的,又没个人商量,总觉得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的,烦得很。
第二天起床天不是那么热了,天上零星地飘了点雨,还好昨天翻了地,也算是天时地利。
等霍行回来,他们还要预备送霍小宝去云山书院里上学,推荐的文书宋夫子已经写好了交给苗应了,云山书院每年两季招新生,一季在二月,一季在八月,年纪也有要求,最小的要超过七岁,霍小宝刚刚符合要求。
先前付灵佑也跟他们说过了,要先通过了书院的入学考试,才能入学,霍小宝现在每天都在宋夫子那边,准备着云山书院的入学考试。
苗应想他要出门去上学了,一应的用度也要准备,要准备两身衣裳,一个书箱,笔墨纸砚若干,还有被子褥子什么的,也是很繁琐。
“被子褥子我跟你祖母已经做好了,先前霍行问过尺寸,我们都做好了。”
李红英坐在床上叹气:“这还是他头回离开家呢,也不知道能不能习惯。”
“孩子大了都是要离开家的。”苗应说。
“我还记得那会儿阿行刚把他抱回来,那么小,那么瘦。”李红英回忆起从前的日子,又想跟苗应说说,“带回来的时候哭声都快听不见了,我喂了点米汤给他,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过来,后来又到处求着村里人给他一口奶喝竟然也长到这么大了。”
“小宝是个好孩子。”苗应说,“又聪明,又懂事。”
“你说老天爷怎么就这么不公平呢,那么好个孩子,非得这样磨他的的性子……”
苗应安慰她:“您说要不是因为这样,小宝还不能到咱们家里来呢。”
他们又说了好一会儿话,李红英才问:“霍行是今天回来吗?”
“应该是吧。”苗应帮她把衣裳叠好,“今天他回来咱蒸包子吧?前儿的油渣还在呢。”
他们家现在虽然有菜籽油吃了,但还是会备一点猪油在家里,前两天熬了猪油,油渣还放着没动。
“我一会儿和面去。”
晚上的时候霍行回来了,正巧碰上包子出锅,李红英给苗应拿了一个热乎滚烫的,苗应左手倒腾右手,边往院子外面走,结果包子差点飞了,被一只手接住。
苗应抬起头:“你回来了?”
四下无人,霍行拦腰把人抱起来:“回来了。”
很快霍行听见了院子里的动静,把苗应放下来,又进屋去看祖母和娘亲,两个小的也出来了,霍小宝抱住霍行的腿,小霖在一边喊哥哥。
晚饭吃得其乐融融,苗应本来想帮着收拾,李红英把他赶回房间去了,苗应的脸红了红,最终还是听话地跟霍行一起回房间。
苗应不是那种贤妻良母,霍行带回来的包袱也是他自己收拾的,苗应盘腿坐在床边,跟他说最近家里的事情。
“风哥让你帮忙打一套嫁妆的家具,你知道怎么打吧?”
霍行边收拾东西,边说:“师父的册子上都有,有小霖帮我,会很快。”
“我想过两天回娘家去一趟,我嫂子应该要生了,咱得回去看看。”
“好。我陪你一起。”
“还有霍小宝去书院,咱还得去给他准备些东西。”
“我陪你去买。”
苗应看着他,总觉得他哪里不一样了。
“我去冲一冲身上。”霍行收拾好了他的行李,“你先歇着。”
苗应点头:“去吧。”
霍行冲澡很快,没一会儿就带着一身凉气回来了,只穿着一身中衣。
苗应站起身来,他就说霍行哪里不一样了,经过这段时间高强度的榨油工作,他小臂上的肌肉更蓬勃一些。
苗应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伸手去摸他的手臂,手臂摸得有些不过瘾了,又隔着衣裳摸上他的胸口,霍行一只手按住苗应到处点火的手,另一只手脱了自己的中衣,又拉着苗应的另一只手放在自己胸口上。
苗应咽了咽口水,最终决定及时行乐。
第89章
霍行回来之后,苗应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他头靠在霍行的手臂上,又想起昨天担心的祖母的事情,跟霍行说了说。
“咱们去买东西的时候可以去医馆里问一问。”霍行的手指缠着苗应的头发,心下一阵安宁,“付公子带话,他们应该会在中秋的时候回来。”
苗应打了个呵欠,身体极度欢愉之后显得疲累,他拍了拍霍行:“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