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苗应睁大了眼睛,只觉得天塌了,难道当哥儿还有每个月那几天?也不对啊,他穿越过来也快两个月了,也没有那种反应啊:“什么那几天?”
  叶风也不解:“你家中长辈没有教过你吗?”
  “教我什么啊?”苗应嘴都合不上了,不会是真的吧,他真的也要体验一下女性每个月的那几天?
  叶风有些怜爱地看着他:“今天不太凑巧,小宝也在,你赶哪天没事上我家来,我好好给你讲讲。”
  苗应只觉得头皮发麻,也没人告诉他穿越了还要重新学生理知识啊。
  第36章
  到了邻村屠户家,肉也剩得不太多了,叶风买了一块肥肉,苗应选了剩得还挺多的五花肉,又买了几根光骨头,叶风欲言又止,最后都化作一声叹息。
  他们今天去得不巧,村里的货郎出去了,于是只好等下次再说做生意的事情,又跟叶风一起回村子里。
  回到村里的时候天色已经快暗了,苗应想今天也没做什么事情,一天时间就又过去了,在能看到家门的时候,他发现一个高大的身影走出来。
  在看到他们的时候,霍行的脚步就慢了下来。
  苗应带着霍小宝加快了一点速度,随后走到霍行的面前:“怎么样?都办好了吗?”
  霍行点头,从怀里拿出了他们的户籍文书,一家五口,整整齐齐,都落在了榕树村里。
  “村里也给画了宅基地,咱们要修房子的话就在那边修。”霍行说,“不过因为咱们是新迁来,宅基地的面积不大。”
  “不大就往高摞嘛。”苗应看得很开,“地呢?地买了吗?”
  霍行点头:“都买好了。”他又拿出地契给苗应看,“三亩半的地,加上上户籍宅基地,还有一些打点的钱,总共花了二十八两。”
  苗应点了点头,跟他预估的也差不多了,不过就是辛苦攒的钱不剩多少了,不过没关系,钱嘛,再挣就是。
  “那咱们明天去看看地。”苗应笑得很开心,“今晚吃好吃的。”
  他买回来的五花肉好大一块,打算做个红烧肉,五花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在锅里煸炒出油脂,最后放入酱料香料炒香,再把糖也放下去,很快肉块就染上了浓油赤酱的颜色,最后加水炖煮。
  另外一个锅里熬着骨汤,霍小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喝骨汤总是没错的。
  红烧肉用大火收汁,骨汤上洒上葱花,杂粮窝头在骨汤上蒸热,一桌家常菜就好了。
  霍小宝早就闻见肉的香味了,这会儿快馋得吞口水,昨天元宵节他们是凑合过去的,今天算是补过节。
  红烧肉有些肥而不腻,但他们也是长久没吃过肉,怕猛地吃多了肠胃不适,家里刚好有邻居送来的菜叶子,用菜叶子包着肉吃,不会那么腻。
  霍行一向是没有什么口腹之欲的,他什么都能吃,干吃窝头都能吃好几个,今天的红烧肉却是特别对他的胃口,他吃饭的速度比一以前快了很多。
  最后一碗红烧肉全都被吃光,连剩着的汤汁都被霍行用窝头蘸着吃光了,霍小宝也吃得满嘴都是油,又抱着苗应的胳膊说下次还想吃这个。
  苗应当然同意,轻轻摸他的头:“想吃哥就给你做。”
  每次吃饭最后一个停筷子的都是霍行,他能把一桌子的菜吃得干干净净,今天吃完之后,他看着李红英:“娘,祖母,我准备出门去了。”
  往常霍行出门也就是来这边打猎,她们也都习惯了,这次看他这样郑重的样子,也意识到他是要出远门了。
  “要去哪里?”李红英愣了一下,“跟小应商量过了吗?”
  “去府城,趁着这段时间不用农忙,等农忙了就回来。”
  李红英点了点头:“好,出去也好,家里有我们,你不用担心。”
  霍行说好,又不知道该再说什么,于是只有沉默。
  霍行没有第二天离开,早起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去看了一下自家买的地,还有宅基地的选址,在看到地方的时候,苗应就已经在计划他们家的房子应该要怎么建。
  首先是灶房和茅房,要有一个方便洗澡的地方,然后需要四间房间,霍小宝大了可不能再跟祖母和娘一起挤着睡了,祖母和娘的房间要挨着。
  还要一个大大的堂屋,一家人整整齐齐在堂屋里吃饭才好。
  前面的地方可以整理出一块菜地来,种点日常吃的蔬菜,这么一打整出来,就是个热热闹闹的家了。
  看完宅基地之后,又去看了他们的几块地,因为是后买的,所以没有连在一起,一块在东,一块在西,因为没卖出去,这会儿是荒着的。
  “远是远了点,但地看着还是不错的。”祖母和李红英快种了一辈子的地,自然也能分辨。
  “赶明儿来锄锄地,离家近的那块可以种上菜了。”李红英说。
  他们刚搬过来,什么都没有,菜都是靠周边邻居送的,还是要自己种地心里才踏实。
  看完地之后,霍行也要预备着离家了。
  他不善言辞,并没有什么话说,祖母和李红英说了几句注意保重,之后就把时间留给了他们。
  回到房间里,霍行沉默着收拾行李,苗应坐在床上,看他在昏暗的烛火下忙碌。
  “厚衣服不带了?”苗应虽然没有动手,但他在嘴上指点江山,“会冷的吧?”
  霍行伸手把那件厚衣服收进了包袱里。
  “你能在四月底回来吧?”苗应又问,“我要上山去收菜籽呢,你得给我带路。”
  霍行点头:“会回来的。”
  苗应又从枕头下面拿出他们装钱的荷包,霍行办完事回来之后又把剩下的钱给他了,他数了数,拿了一多半给霍行:“这些你带上。”
  霍行却摇头:“不用,你们留着用。”
  他已经很没用了,不能要出去挣钱还要用家里的钱:“我用不着。”
  苗应却不由分说地把荷包装进他包袱里:“没听过穷家富路啊,你带着吧。”
  说完就盖着被子躺下,完全不给霍行拒绝的机会,只留给他一个后脑勺。
  霍行的唇角勾了勾,整理好行李之后也躺上床。
  苗应本来是装睡,但装着装着就睡着了,他睡着之后丝毫没有防备,霍行只有这个时候才敢伸手去碰一碰他。
  他呼吸浅浅,弧度很小,霍行屈起食指,在他的脸颊上轻轻刮了刮,又克制地收回手,只是用大拇指在刚刚碰过他的食指上轻轻碰了碰。
  从这些日子的相处来看,苗应其实根本都什么都不懂,不懂情爱,不懂旖旎,他跟自己的相处,就像是寻常的兄弟一般,相互扶持,不是喜欢,也不是爱。
  霍行走的时候没有惊动家里的任何一个人,连跟他同床的苗应都没感觉到。
  他把包袱里的荷包拿了出来,钱还是应该留在家里,放在他这里并没有什么用。
  临走前他在床头站了很久,却不敢再摸一摸苗应,怕他醒过来,最后还是听见了一声鸡叫,他才背着包袱离开家。
  榕树村去府城走路要走约莫两三天,霍行却一点也不觉得累,到了府城的时候日头高悬,他在排在人群中,等着进城。
  府城比县城和镇上都要繁华许多,他进了城之后拿出师父给他的信物,又朝旁人问了问路,没有太费劲,就找到了振威镖局。
  霍行听他师父说过振威镖局的,振威镖局可以说是他们整个国家最大的镖局,似乎还和朝廷有些关系,听说振威镖局的创始人,是当今哪位将军的父亲,走镖的时候基本上有振威的名头打出去,连山匪都得掂量掂量的,他能从师父的语气里听出来,师父是很是自豪的。
  振威镖局的大门很气派,就连门前的两个石狮子都是威风凛凛得,比别人家的都多了些霸气。
  霍行刚在镖局门口站了一会儿,就有人过来问他有什么事,霍行这才把信物递出去。
  那人一看他手上的信物,把霍行带进了内院。
  振威镖局的总局在京城,其余散在各地的都是分局,每个分局的总镖头,都是京城那边细细挑选的,人品武力都是没得说的。
  总镖头一般不会怎么出门去,他更多的是处理镖局的事务,除非是一些很棘手的镖才会出门去,今天恰好总镖头在镖局里,听说有人拿着信物来,便亲自接见。
  振威镖局的信物并不是想要就能拿到的,这是总镖局那边的传统,凡是对镖局有过重大贡献的镖头,才能够拿得到的,而只要有这件信物的,镖局都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愿望。
  至今能拿到这信物的也不过才几人而已,而拿着信物来镖局的,也就这一个而已。
  总镖头看着那信物下面刻着的杨字,就知道了这信物属于谁。
  杨雄,当年也是振威镖局里仅次于总镖头的存在,他走镖的时候,就是镖队的定海神针。
  他离开镖局的时候,连总镖局都来信问过,后来知道他去意已决,才给了他这信物,说日后要是有镖局能帮忙的,只管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