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今天娘要和离,我身为人子,自是赞同的,娘不仅要和离,还不能就这么离开霍家,她当年用自己的嫁妆给他垫的印子钱,也该还给她。”霍行说。
  这是苗应第一次听见霍行说这么长的一段话,他挑了挑眉,这不是也会说话嘛,平日里几棍子也打不出一个屁来。
  “这不可能。”张红儿开口,“哪有和离的妇人还要从夫家带走银钱的。”
  “你是哪根葱?”苗应走到张红儿的面前,他知道霍行不能直接跟张红儿对峙,要刻薄恶毒还是要他来,“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你还没进门呢,等进门了再开口不迟。”
  村长也是头大,他最怕的就是断这些家务事,寻常休妻和离也就算了,这还牵扯到家产,实在是难办,眼见着几人争执不休,干脆说:“不如就去县衙,让大人来断这案子。”
  霍三这样的平头百姓,哪敢去衙门走一遭,他只说:“要不就不和离。”
  李红英摇头:“那请村长帮忙打点一下,明日行吗?”
  眼看李红英实在铁了心,霍三又看着张红儿泫然欲泣的样子:“和离就和离,你当年的嫁妆你都带走,娘肯定是不能跟你走的。”
  他还是要脸,不能背上不孝的名头。
  李红英呵一声:“我还有什么嫁妆?就这么说定,明日就去县衙,请青天大老爷给我个交待。不论到时候是什么结果,我都认了。”
  张红儿心尖一颤,她是从妓馆里逃出来的,她逃出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身契,要是去了公堂之上,她定会被抓回那暗无天日的地方,好不容易才有现在这样的生活,她不能冒这个险。
  苗应一直看着张红儿的脸色,也把她的心思猜测得差不多了,一定是因为她的身份,所以不敢去衙门,古代对这件事还是要求得比较严的,现在看来真是老天都在帮着娘。
  这出去一趟倒也不是无功而返,苗应跟李红英走在前面,霍行跟在他们的身后,替他们隔开了跟霍行的距离,苗应低声跟李红英说了自己的猜测:“这事儿多半是成了,我估摸着他肯定要卖地,反正他也不会种不是,说不定还乐见其成,反正他现在也喜欢赌,地留给他也是卖了,不如现在卖咱们分了。”
  走在他们后面的霍三和张红儿也在商量着对策,张红儿拉着霍三的袖子,说自己不想去县衙。
  “奴家曾经是风月场里的人,真要对簿公堂,奴家怕人翻出从前的事情,让你颜面不好看。”张红儿一副为他着想的样子,“咱们吃点亏也行吧,给她点什么东西也行。”
  “家里哪有什么东西能给她的。”霍三叹气,家里的情况他知道,最近他给张红儿花的钱可都是借的印子钱,他还等着用张红儿的钱还钱呢。
  两个人互有算计,各自心怀鬼胎。
  “你不是说家中还有地吗?卖些地不就行了。”张红儿毫不在乎,她又不会种地,守着地干什么,倒不如换成钱。
  “可地是……”
  地是他们一家的立身之本,为了这些地,他们早年也是很努力的,真就这么卖了,那以后在村里该怎么立足?
  “等有钱了再买回来不就行了?”张红儿毫不在意,“现在不是咱们的孩子更重要吗?”
  “那也行吧。”想到她肚子里的孩子,霍三舒了口气,他一直耿耿于怀霍行是个憨傻的,要是能有个聪明活泼的孩子,那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卖地吧。”
  第22章
  事情在第二日就有了转机,霍三直接找了村长说要卖地,南口坝村的地因为是有河流冲刷出来的,所以地很平整也很肥沃,边角地都有抢着要的。
  霍三要卖地的消息一传出去,就已经有人准备好了钱要买了,南口坝村的人家平均一户人家有十亩地,霍家情况特殊,只有五亩。
  时下每亩地的价钱不等,南口坝村的地是最贵的,要八两一亩,而现在地里都种了庄稼,有两个选择,一是把地卖掉,但粮食还是他们收,而是连同粮食都卖了,价肯定更贵一下,霍三打算卖掉三亩,也不打算要庄稼了,反正钱到手了,没有粮食交税,那他也还有钱。
  听说了霍三要卖地的消息,祖母很是伤心地哭了一场,毕竟当年为了这五亩地,他们什么苦都吃过,这会儿就轻飘飘的一句要卖地,就好像从前所有的辛苦都不值得一样。
  霍行不会安慰人,他只是看着祖母,说以后他们在临镇也能买地。
  苗应更淡定:“祖母,这地留在他手上也是要荒了的,家里的地都是你们种的,与其让地荒掉,不如换成钱,咱们还能东山再起。”
  祖母点了点头,握着李红英的手:“红英啊,我还是不去拖累你了。”
  “娘说的什么话,这些年我一直把你当我的亲生母亲一样,我不会让你留在这里受苦。”李红英的气色很好,并没有因为要离开家而颓丧,她满心都是自己能过新生活的喜悦。
  霍三卖地的速度很快,连同地里的庄稼,三亩地一共卖了三十两银子,除去中间的税,到手是二十八两半的银子,霍三本来只想给李红英五两,但在苗应和霍行的施压下,最终给李红英争取到了十两银子。
  银子拿到手之后,和离书村长也代笔写好了,第二日就送去了县衙,下午的时候村长就拿着李红英的契书回了村里,从今天开始,她就不是霍三的妻,她就只是她自己了。
  张红儿迫不及待地要进门,好在李红英一早就收拾好了行李,拿到契书之后,她就已经背上了包袱,包袱里没几样东西,最贵重的也就是霍三给的十两银子。
  苗应不放心娘一个人出门,所以让霍行去送她,霍行看着在院子里闹出很大动静的霍三和张红儿,看向苗应的眼神里多了些担忧。
  “别担心我,我能照顾好祖母和小宝,你先把娘安置好。”苗应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他们还欺负不了我。”
  霍行这才跟着李红英离开家门,只是谁也没想到,几乎从来不哭的霍小宝在看到李红英背着包袱离开的时候,哭着冲上去抱住李红英的腿:“娘,娘别走。”
  李红英也红了眼睛,她轻轻摸了摸霍小宝的头,轻声说:“没事的,过几天大哥就带你来找娘。”
  霍小宝还是止不住地哭,苗应只好把人抱起来:“我不是还在家吗?哭什么?”
  霍小宝止不住地抽噎,又乖顺地抱住苗应的脖子:“嫂,嫂子。”
  苗应继续虎躯一震:“叫哥,来跟大哥和娘说再见,过两天就带你去找他们。”
  霍小宝双手抹了抹眼睛,随后跟霍行和李红英说了再见。
  霍行喉结滚了滚,还是说:“把他放下来,你伤还没好全。”
  苗应只好把他放下来,霍小宝似乎还是没有安全感,又抱住了苗应的腿。
  李红英也擦干了眼泪,和霍行一起离开了这个她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家。
  等他们离开之后,苗应带着霍小宝回了院子里,娘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他俩也要把家分了,霍三手里还有十八两银子,他也要带走十两。
  回到院子里,张红儿就一副女主人的样子,她不敢对祖母大声说话,但对苗应却摆起了婆婆的谱:“还不快去做饭?”
  苗应嗤了一声:“不怕我下毒?”
  张红儿挺直了腰板:“你男人不在,我还整治不了你?”
  “我好怕啊。”苗应轻飘飘地说,“有跟我摆威风这个时间,不如去村里打听打听我是什么样的人?或者去打听打听我娘家的人?”
  张红儿心一颤。
  苗应继续说:“别指望我伺候你,我没让你伺候我都是我心情好。”
  说完他带着霍小宝回了自己的房间,从房间里找出一块糕点给霍小宝垫肚子,又给祖母也拿了一点去,轻声对祖母说:“等他们出去了我再给您做饭。”
  幸好这些日子买的肉都吃完了,祖母把上次苗应娘家带来的米面都收了起来。
  李红英和离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李红英走的时候很多人家都在自己院子里看见了,这件事成了这几天来村里的谈资。
  “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啊,一大把年纪了,这事儿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这会儿农闲,村里人都空,聚在村子里晒粮的坝子上说话,张婶子捂着嘴笑,这张婶子就是上回去霍家借钱那个。
  “也别这么说,她不是已经养了一个了吗?怎么第二个就不想养了?”一个夫郎理了理自己身上的衣裳,“最好笑的还是和离还想带走自家婆婆,也不知道是该说她傻还是聪明。”
  “是啊,人家能跟自己婆婆相处那么好呢,你呢?我听说你婆婆半夜都要来敲你房门,生怕你跟你相公晚上睡觉呢。”
  那夫郎一噎,还没等他说话,那道声音又说起来:“还有您啊,婶子,您年纪也不小了,笑你的人可更不少啊,那儿媳妇娶了几年了,还没娶上呢?前儿又去谁家借彩礼钱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