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苗应凑到她面前,面上一片得意:“我娶那咋了,难不成我还给我家的纳妾啊?我又不傻,五两银子买个能伺候我婆婆和祖母的,谁不夸我一句有孝心贤惠大度。”
  张婶子还想对李红英说什么,苗应又说:“你缠我娘没用,钱都在我这里,我不开口,谁也别想拿走我的钱。”
  张婶子被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指着苗应的鼻子就想骂人,苗应刚刚挺起腰要应战,一个高大的人影就挡在他的面前。
  霍行本就生得高大,面上没有表情的时候就更吓人,张婶子慌不择路,跑出霍家。
  张婶子这才说:“这张家哪里艰难了,先前她家哥儿出嫁,要了八两的彩礼钱,全都拿来给她家儿子娶媳妇,明明有钱,还要来咱家借。”
  苗应心下了然,又是一个耀祖。
  李红英随后又有些不赞同地看着苗应:“何苦败坏自己的名声?”
  苗应有些受宠若惊,娘竟然还关心起了他的名声来了,他毫不在意地拍拍胸脯:“别人的看法有什么重要的,亲近的人知道我是什么样子的就行了。再说了,难道我还有好名声?”说罢他又有些疑问,看向霍行,“都谁知道你受伤得了钱啊?我估计今天还得有上门来的人。”
  霍行摇头,出事那天人太多,他也不知道到底多少人看到了他受伤,但给钱的事情一定是送他去医馆的人传出去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苗应能挡回去一个,自然也能挡回去十个。
  果然如苗应所想,上门来借钱的人家有好几户,苗应本想出面,但李红英让霍行带他出去了,顺便让他把钱也带走了。
  出门的时候苗应一步三回头,霍行伸手拍他的肩:“没事。”
  李红英打发他们出来买彩线,先前因为绣帕子,家里的线不多了,村里有一户人家,是做货郎的,平日里两个儿子挑着担子去邻村卖东西,剩下的老娘亲就在家里也卖些寻常的东西,一家子的日子过得也不错。
  买了好几把绒线,苗应又看了看他们家其他的东西,他还挺好奇的,村子里也有小卖部,只是卖的东西种类太少,就是些什么针线包,篦子,纽扣之类的,也没什么新奇的。
  走到家门口的时候,苗应听见了院子里的声音,他赶紧推开门,就看见院子里两个人,在跟李红英说话,苗应想也没想,就站在李红英的前面。
  这时他发现站在他面前的两个人看他的眼神很奇怪,他转头看向霍行,霍行才凑到他耳边:“那是你娘和你大哥。”
  苗应一时间都忘了反应,这是他大哥跟他娘?长得也不一样啊?
  他看过自己在水里的倒影,长得很好看的,可怎么大哥长得这么磕碜?不算高,但又膀大腰圆,像是个胖胖的长冬瓜,但眼尾处又有一道疤,看起来又是凶神恶煞的样子。
  至于娘,倒是不胖,但有些黑,吊梢眼,一看就不像是好相处的人,苗应想原主应该是捡着爹娘的好处长了,至少把吊梢眼长成了丹凤眼。
  现在场面有些尴尬。
  一边的苗东不可置信地看着苗应,当初苗应是不想嫁这霍行的,还是娘说他家彩礼给得多,说彩礼钱娘也都不留,都给苗应自己拿着,又说那霍行能打猎,家中殷实,他才肯嫁的。
  毕竟那时苗应在他们家那边名声已经坏透了,难得苗东这个兄长还没成亲,爹娘就着急把苗应嫁出去。
  嫁过去之后,苗应三番五次回家说霍家穷,说霍行是个木头,说公婆还有祖母都不喜欢他,说想和离,爹娘也觉得把苗应嫁过去坑害了人家霍家,所以在他们成亲之后,不仅让苗应把彩礼的五两银子带了回去,还回了不少嫁妆,都是实打实的粮食什么的。
  怎么就几天没见,他们一家人的关系就这么好了?
  李红英跟祖母交换了个眼神,把时间留给他们,亲家上门来,一餐饭是要准备的,不然怎么都说不过去。
  霍行又被安排出去买肉,他们村里没有屠户,要买肉只能去邻村,路途还不近。
  苗应跟出去了,随后把手里的荷包交到霍行的手上:“你好好藏起来,我估摸着他们上门来也是问我要钱的。”他没注意到霍行的眼神,说完后就急匆匆地回了院子里。
  苗东看着苗应,粗声粗气:“你刚刚怎么回事?”
  苗应自然不能让他们看出破绽:“那不得做做样子。”
  他们的娘,刘琼盯着苗应的眼睛:“都传你男人救了贵人,得了十两银子。”
  他男人三个字,听得苗应虎躯一震。
  苗应叹了口气,挤出两滴眼泪:“是有十两银子,他们连看也不让我看一眼,就怕我对他们的钱生出什么想法。”
  苗东和刘琼交换了个眼神,狐疑地看着他:“你还不肯让他沾你身子?”
  苗应:!!!
  这是能光天化日说的?
  “你还念着那个陈二娃?”苗东恨铁不成钢,“那个混子到底有什么好的,你还给他守着!当初一家人都劝你,好好跟霍行过日子,他那一身好体格子,你以后的日子过得不会差你怎么就不听呢?”
  苗应的眼睛里有些错愕:“你们是来?”
  刘琼敲了一下他的头:“我们是来看着你!别打人家银子的主意,你安安心心,踏踏实实跟他过日子不行吗?还有啊,守着你家的钱,可别谁都来借点。”
  啊?画风不对啊?他们不是应该上门来打这钱的主意吗?怎么会是来劝他守好钱的?
  第15章
  “你现在是要好好跟霍行过日子了吗?”刘琼问他,“看你刚刚护着亲家母的样子。”
  “啊这,算是吧。”苗应伸手挠头,“以前是我不懂事。”
  “你知道就好。”苗东说,“好好跟霍行过日子,那你以后的日子错不了,对了,前段时间陈二娃发达了,还给他家把房子翻修了,那钱不是你给的吧?”
  苗应有些心虚,这钱,应该是原先的苗应偷了霍家的钱,然后交给那个陈二娃的。
  苗应选择装傻,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他这样让苗东一阵无语,想伸手敲他脑袋,随后被刘琼拦住:“好了。”
  苗东瞪了他一眼:“你可别再作妖了。”
  苗应点头如捣蒜,见他这样,苗东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了。
  苗应这才看见,他们两个人并不是空手来的,还带了些米粮来,苗应眼睛都睁大了,在心里为了自己的成见向那母子两人道歉。
  “知道你家人多地少,交完税几乎是什么也不剩了,咱家里好歹粮食是够吃的。”刘琼拍了拍他的肩,“小应,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苗家的家境比霍家好很多,苗家爹爹是个屠户,苗东也接了他的班,一家人也是种地的一把好手,所以他们的日子过得挺不错的。
  苗家人带来了一口袋米,虽然不是新米,但也比霍家吃的糙面什么的好多了,还有一口袋面粉,是纯正的小麦面粉,苗应听说的都是嫁出去的想补贴娘家的,头回遇到自己出嫁了娘家人还反过来补贴他的。
  苗东看他的眼神,又解释说:“肉卖完了,剩了些猪下水,你又不爱吃,就没给你带。”
  苗应内心小人在捶胸顿足,猪下水也是好吃的啊,但面上是一点不显:“谢谢娘和大哥了。”
  苗东和刘琼交换了个眼神,有些讶异地看着他。
  后来苗应明里暗里打探了一些从前苗应的事情,苗东狐疑地看着他,苗应只好收回自己的打探,随后又跟他们说起了家常。
  在灶房里的李红英和祖母两人面色也是复杂,这些天苗应的表现,已经让他们都快忘记了先前的他是什么样子的了。
  苗应跟人跑了这件事是他家的家丑,并没有向外人透露过,所以苗应受伤这件事情苗家人也是不知情的,李红英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把这件事告诉亲家母。
  霍行买了一块肥肉回来,他想苗应应该是很久没有吃过肉了,想来这块肥肉他会喜欢,旁边有块有肥有瘦的五花肉,价钱还便宜些,他都没要。
  刘琼说着不用麻烦的话,但还是准备留在这里吃顿午饭,也好看看苗应在家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
  李红英也知道自己厨艺不好,在霍行回来之后苗应就很自觉地往灶房里去了,留下在院子里的苗东和刘琼愣住。
  苗应在家生活了十好几年了,也从没见他进过灶房啊。
  在看到霍行买的一块大肥膘肉的时候,苗应沉默了,对着这样一块肥膘肉,他实在有些难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他看向李红英。
  李红英最近跟他相处得多,从上次买东西也看出来了苗应是不太喜欢吃肥膘肉的,于是只好自己接过锅铲,准备做他们家从前做肉的方法。
  白菜,萝卜,粉条还有肥膘肉块一锅烩,又让霍行去买豆腐,再蒸上一锅杂面馒头,没好意思用苗家人带来的精面粉,用的还是他家的糙面。
  苗应看着这一大锅菜,不是很有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