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将军哪里话,若非有你们我们如何安稳坐在衙门里。”
那些个臭文臣,哪个不是嫌弃他们只会打打杀,不愧是郡主家亲戚,觉悟就是高。
甫一入城,瞧着面上含笑的百姓口呼林仙人,王熙凤险些惊下马车,紧紧抓着黛玉的手,“林妹妹,这些……”
“凤姐姐无需担心。”黛玉也曾纠正过,后来发现她发布的政令能最快执行,便由着他们喊。
随着黛玉话音落下,王熙凤听到一声高过一声的大朝万年,心瞬间回落。
与几位将军同行的贾琏等人听得心潮澎湃,待看到由茜香王宫改造的茜香府府衙,一个个惊得合不拢嘴。
李、张二位将军笑呵呵领着贾琏等人,一一介绍,话语间满是对林黛玉以及萧景衍的崇拜。
原茜香官员,早在两次清扫中只剩几个一心为民的好官,有萧景衍与黛玉请旨,几人已正式归属成了大朝官员。
一场接风宴,宾主尽欢。
归京在即的黛玉当夜留下王熙凤与柳湘江,将几国海上贸易来往账单递给二人,“两位大人瞧瞧。”
饶是王熙凤自诩家中家大业大,管着各国进贡行商,此刻见海上贸易的巨额利润依旧惊得久久不语。
柳湘江乃八公之一柳家旁系之后,靠着祖上余荫挣下不小家业,此刻同样惊得合不拢嘴。
好半晌才寻回声音,“郡主是想我们做海上贸易?”
王熙凤闻声,紧紧盯着黛玉。
黛玉摇摇头,“不是我们,是为大朝百姓。”其中少不得要为皇家缴几分利。
不止海上贸易,她早已派商队到了交趾以及更远的地方,一罐粗茶便能换一罐黄金。
不止贸易,更多的是将大朝的美食、文化、律法带去。
这是她同哥哥一起商议出来的,再好的计谋可一可二,不可三。
那些小国只是眼下无法再出兵,野心却依旧在,说着称臣纳贡,古往今来历史上撕毁条约的不在少数。
若不加管控任由他们休养生息后联合,不止茜香危,便是西海也将再无宁日。
因而趁着诸国疲惫之际,有武力和武器保证的商队带着大批精美的瓷器、口味丰富的茶叶乃至各种美食抵达。
贵族无一人能逃过华丽的衣裳、精美的吃食以及看起来就格外高雅的举动。
至于平头百姓,自有更便宜的各种针线粗麻布等。
潜移默化,这些小国自会对大朝向往。
至于想撕毁条约,届时有帝王支持,派心腹之人武力左右一下当地政权,领土扩张并非难事。
这些黛玉并未同二人详说,眼下最重要的是将茜香府经营好,在挣银子的同时让周遭小国生出向往之心。
因二人是第一批远赴海外的女官,黛玉事无巨细的交代,为了二人好开展工作,更是领二人来了一次深入百姓家的私访。
百姓的诉求很简单,吃饱穿暖家有余粮。
从未真正见过人间疾苦的王熙凤与柳湘江跟着走访一遭皆红了眼。
在二人郑重许诺中,在满城百姓不舍的送别下,黛玉与萧景衍踏上了归京路。
一同回京的还有几国使臣与所送年贡。
因有萧景衍这个新晋杀神在,一众使臣皆老老实实。
随着看到京都城门,黛玉反生出一股近乡情怯之意。
一旁毫不知情的雪雁见此,欢喜道:“姑娘,咱们这回能回家住了。”
感受过江南林家家风的青禾几个很是向往,便是黛玉呢喃着回家二字,脸上也带了笑意。
她终于能与爹爹团聚。
因旨意上言本次封赏归京听宣,黛玉也跟着一同入宫觐见。
虽太上皇孝期未过,文武百官自觉于城门前迎接。
黛玉与萧景衍一眼便看到站在百官之前一身铠甲的长公主。
哪怕未曾见过,数年通信与梦中种种,萧景衍看着一身杀气的母亲不由红了眼。
一旁看到爹爹满脸欣慰的黛玉同样湿了眼眶。
随着二人靠近,两道好孩子的声音传入耳中。
并肩而行的两人对视一眼,入殿拜见元庆帝。
早就得了消息的元庆帝看着底下一对璧人,笑着勉励两句,让冯久宝宣旨。
萧景衍身上有不降等世袭双国公,他虽将功劳都推到黛玉身上,本次让海外小国纳贡的功劳却无法抹去。
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不顾长姐反对,尚未承袭双国公的萧景衍直接成了睿王。
黛玉被赐为庆云护国公主兼礼部郎中,总领番邦一切事宜。
官职虽不高,总领番邦一事却很合黛玉心意,她可以有更大的权利发展海运。
当下能让大朝百姓减赋税,实现海晏河清,只能外求。
黛玉的抱负与理想朝臣不知,他们只觉自己在博弈中赢了。
待听闻林如海受封荣禄大夫,百官嘴上说着恭贺,心中一片酸涩。
自家那么多儿女怎比不过林家这一根独苗。
或认识或不知已故贾敏的夫人们,同样艳羡的厉害。
她们的夫君、子女何时能如此争气。
这些与跟随爹爹再入贾府拜见的黛玉无半点干系。
黛玉此刻被贾母揽在怀中,一声心肝一声肉的唤着,更多时候则是叹她的独女敏儿。
真心实意的哭让黛玉父女二人不由跟着泛起一阵酸涩。
幸有探春在,好一番唱念做打才将贾母哄住。
待听闻林如海要带玉儿归家,贾母知晓自己留不住,只一叠声叮嘱,“有时间便来瞧瞧我这老婆子。”
又将早备好的几样压箱底老物件给黛玉。
推辞不了的黛玉只得命雪雁收起,又同姐姐妹妹们道别,“等过几日请你们过府玩。”
探春笑着打趣,“难为小林大人还记得我们。”一旁惜春横插过来,故作幽怨道:“只有我这个闲人等着你们休沐唤我了。”
二人互使个眼色,一左一右抓了惜春呵她痒痒肉,一时笑声不断。
待雪雁过来说老爷在二门处等姑娘,黛玉起身告辞。
见着等候自己的父亲,黛玉快走两步,“爹爹!”
之前在宫中与刚刚见贾母,不过匆匆一瞥,此刻同坐一车的林如海终于有机会打量一别小二载的女儿。
气质如兰,越发像当年的敏儿。
不过片刻,林如海蹙起眉头,“瘦了!”
黛玉摸了摸自己的脸,“昨儿宋嬷嬷才说我又长了个子,爹爹瞧,都能捏起肉了。”
她并未瘦,不过见爹爹眉头依旧蹙着,忽想到离开京都时哥哥所说。
黛玉晃着林如海手臂,半倚上去,“不过爹爹说的也对。有一种瘦叫爹爹觉得瘦。”
“贫嘴。”林如海轻轻揉着黛玉头顶乌黑柔软的发,心里忍不住自豪。
敏儿,你瞧我们的玉儿长得多好,胜过世间万千男儿。
满心欢喜说着近来种种的黛玉并未看到老父亲眼中一闪而过的怀念与脆弱。
等到林府门前,瞧见刚在大殿之上见过的睿王萧景衍,他的宝贝女儿才刚回家,这臭小子竟又跟来。
有没有点眼力劲,林如海示意雪雁回车上照顾黛玉,拱手道:“不知睿王殿下寻下官何事?”
萧景衍并不意外,非他想打扰玉儿与父亲团聚,实在是母命难违,笑着拱手见礼,“见过林世叔。”
听着从叔父到世叔,林如海心中涌起一个不好的念头,“当不得殿下如此称呼,这些时日有劳殿下照拂小女。”
萧景衍摆摆手道:“都是小子应该做的。”
林如海正欲再说些什么,听到哥哥声音的黛玉下车快步走来,“哥哥怎这会儿来了?”
萧景衍笑道: “母亲想邀你一见,又怕你归家事多,所以让我先来问问时间。”
最后一句有点水分,是他自己要求来的,原本皇后想派嬷嬷来问。
黛玉欢喜点头,“今日天色不早,明日可好?”
萧景衍无有不一,“好,明日我来接你。”见林如海没有留客意思,也不上赶着招人嫌。
他能陪玉儿的时间还很长,总要给父女俩些相处时光。
见萧景衍如此识趣,林如海心中受用不少。
黛玉的院子是一早就收拾好的,本想陪父亲的黛玉被林如海撵回去,“咱们父女不急于一时,且先回去休息休息,之前的那些丫头都在,已经收拾好了,去吧。”
黛玉瞧着父亲眉眼间的倦意,并未强求,先回了自己的院子。
晴芳院门口,众人早早等着,见了黛玉个个喜不自胜。
欢欢喜喜迎人入内,四下果干净整洁,便是书桌上摆放的皆是黛玉提及近来看的书。
那些个臭文臣,哪个不是嫌弃他们只会打打杀,不愧是郡主家亲戚,觉悟就是高。
甫一入城,瞧着面上含笑的百姓口呼林仙人,王熙凤险些惊下马车,紧紧抓着黛玉的手,“林妹妹,这些……”
“凤姐姐无需担心。”黛玉也曾纠正过,后来发现她发布的政令能最快执行,便由着他们喊。
随着黛玉话音落下,王熙凤听到一声高过一声的大朝万年,心瞬间回落。
与几位将军同行的贾琏等人听得心潮澎湃,待看到由茜香王宫改造的茜香府府衙,一个个惊得合不拢嘴。
李、张二位将军笑呵呵领着贾琏等人,一一介绍,话语间满是对林黛玉以及萧景衍的崇拜。
原茜香官员,早在两次清扫中只剩几个一心为民的好官,有萧景衍与黛玉请旨,几人已正式归属成了大朝官员。
一场接风宴,宾主尽欢。
归京在即的黛玉当夜留下王熙凤与柳湘江,将几国海上贸易来往账单递给二人,“两位大人瞧瞧。”
饶是王熙凤自诩家中家大业大,管着各国进贡行商,此刻见海上贸易的巨额利润依旧惊得久久不语。
柳湘江乃八公之一柳家旁系之后,靠着祖上余荫挣下不小家业,此刻同样惊得合不拢嘴。
好半晌才寻回声音,“郡主是想我们做海上贸易?”
王熙凤闻声,紧紧盯着黛玉。
黛玉摇摇头,“不是我们,是为大朝百姓。”其中少不得要为皇家缴几分利。
不止海上贸易,她早已派商队到了交趾以及更远的地方,一罐粗茶便能换一罐黄金。
不止贸易,更多的是将大朝的美食、文化、律法带去。
这是她同哥哥一起商议出来的,再好的计谋可一可二,不可三。
那些小国只是眼下无法再出兵,野心却依旧在,说着称臣纳贡,古往今来历史上撕毁条约的不在少数。
若不加管控任由他们休养生息后联合,不止茜香危,便是西海也将再无宁日。
因而趁着诸国疲惫之际,有武力和武器保证的商队带着大批精美的瓷器、口味丰富的茶叶乃至各种美食抵达。
贵族无一人能逃过华丽的衣裳、精美的吃食以及看起来就格外高雅的举动。
至于平头百姓,自有更便宜的各种针线粗麻布等。
潜移默化,这些小国自会对大朝向往。
至于想撕毁条约,届时有帝王支持,派心腹之人武力左右一下当地政权,领土扩张并非难事。
这些黛玉并未同二人详说,眼下最重要的是将茜香府经营好,在挣银子的同时让周遭小国生出向往之心。
因二人是第一批远赴海外的女官,黛玉事无巨细的交代,为了二人好开展工作,更是领二人来了一次深入百姓家的私访。
百姓的诉求很简单,吃饱穿暖家有余粮。
从未真正见过人间疾苦的王熙凤与柳湘江跟着走访一遭皆红了眼。
在二人郑重许诺中,在满城百姓不舍的送别下,黛玉与萧景衍踏上了归京路。
一同回京的还有几国使臣与所送年贡。
因有萧景衍这个新晋杀神在,一众使臣皆老老实实。
随着看到京都城门,黛玉反生出一股近乡情怯之意。
一旁毫不知情的雪雁见此,欢喜道:“姑娘,咱们这回能回家住了。”
感受过江南林家家风的青禾几个很是向往,便是黛玉呢喃着回家二字,脸上也带了笑意。
她终于能与爹爹团聚。
因旨意上言本次封赏归京听宣,黛玉也跟着一同入宫觐见。
虽太上皇孝期未过,文武百官自觉于城门前迎接。
黛玉与萧景衍一眼便看到站在百官之前一身铠甲的长公主。
哪怕未曾见过,数年通信与梦中种种,萧景衍看着一身杀气的母亲不由红了眼。
一旁看到爹爹满脸欣慰的黛玉同样湿了眼眶。
随着二人靠近,两道好孩子的声音传入耳中。
并肩而行的两人对视一眼,入殿拜见元庆帝。
早就得了消息的元庆帝看着底下一对璧人,笑着勉励两句,让冯久宝宣旨。
萧景衍身上有不降等世袭双国公,他虽将功劳都推到黛玉身上,本次让海外小国纳贡的功劳却无法抹去。
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不顾长姐反对,尚未承袭双国公的萧景衍直接成了睿王。
黛玉被赐为庆云护国公主兼礼部郎中,总领番邦一切事宜。
官职虽不高,总领番邦一事却很合黛玉心意,她可以有更大的权利发展海运。
当下能让大朝百姓减赋税,实现海晏河清,只能外求。
黛玉的抱负与理想朝臣不知,他们只觉自己在博弈中赢了。
待听闻林如海受封荣禄大夫,百官嘴上说着恭贺,心中一片酸涩。
自家那么多儿女怎比不过林家这一根独苗。
或认识或不知已故贾敏的夫人们,同样艳羡的厉害。
她们的夫君、子女何时能如此争气。
这些与跟随爹爹再入贾府拜见的黛玉无半点干系。
黛玉此刻被贾母揽在怀中,一声心肝一声肉的唤着,更多时候则是叹她的独女敏儿。
真心实意的哭让黛玉父女二人不由跟着泛起一阵酸涩。
幸有探春在,好一番唱念做打才将贾母哄住。
待听闻林如海要带玉儿归家,贾母知晓自己留不住,只一叠声叮嘱,“有时间便来瞧瞧我这老婆子。”
又将早备好的几样压箱底老物件给黛玉。
推辞不了的黛玉只得命雪雁收起,又同姐姐妹妹们道别,“等过几日请你们过府玩。”
探春笑着打趣,“难为小林大人还记得我们。”一旁惜春横插过来,故作幽怨道:“只有我这个闲人等着你们休沐唤我了。”
二人互使个眼色,一左一右抓了惜春呵她痒痒肉,一时笑声不断。
待雪雁过来说老爷在二门处等姑娘,黛玉起身告辞。
见着等候自己的父亲,黛玉快走两步,“爹爹!”
之前在宫中与刚刚见贾母,不过匆匆一瞥,此刻同坐一车的林如海终于有机会打量一别小二载的女儿。
气质如兰,越发像当年的敏儿。
不过片刻,林如海蹙起眉头,“瘦了!”
黛玉摸了摸自己的脸,“昨儿宋嬷嬷才说我又长了个子,爹爹瞧,都能捏起肉了。”
她并未瘦,不过见爹爹眉头依旧蹙着,忽想到离开京都时哥哥所说。
黛玉晃着林如海手臂,半倚上去,“不过爹爹说的也对。有一种瘦叫爹爹觉得瘦。”
“贫嘴。”林如海轻轻揉着黛玉头顶乌黑柔软的发,心里忍不住自豪。
敏儿,你瞧我们的玉儿长得多好,胜过世间万千男儿。
满心欢喜说着近来种种的黛玉并未看到老父亲眼中一闪而过的怀念与脆弱。
等到林府门前,瞧见刚在大殿之上见过的睿王萧景衍,他的宝贝女儿才刚回家,这臭小子竟又跟来。
有没有点眼力劲,林如海示意雪雁回车上照顾黛玉,拱手道:“不知睿王殿下寻下官何事?”
萧景衍并不意外,非他想打扰玉儿与父亲团聚,实在是母命难违,笑着拱手见礼,“见过林世叔。”
听着从叔父到世叔,林如海心中涌起一个不好的念头,“当不得殿下如此称呼,这些时日有劳殿下照拂小女。”
萧景衍摆摆手道:“都是小子应该做的。”
林如海正欲再说些什么,听到哥哥声音的黛玉下车快步走来,“哥哥怎这会儿来了?”
萧景衍笑道: “母亲想邀你一见,又怕你归家事多,所以让我先来问问时间。”
最后一句有点水分,是他自己要求来的,原本皇后想派嬷嬷来问。
黛玉欢喜点头,“今日天色不早,明日可好?”
萧景衍无有不一,“好,明日我来接你。”见林如海没有留客意思,也不上赶着招人嫌。
他能陪玉儿的时间还很长,总要给父女俩些相处时光。
见萧景衍如此识趣,林如海心中受用不少。
黛玉的院子是一早就收拾好的,本想陪父亲的黛玉被林如海撵回去,“咱们父女不急于一时,且先回去休息休息,之前的那些丫头都在,已经收拾好了,去吧。”
黛玉瞧着父亲眉眼间的倦意,并未强求,先回了自己的院子。
晴芳院门口,众人早早等着,见了黛玉个个喜不自胜。
欢欢喜喜迎人入内,四下果干净整洁,便是书桌上摆放的皆是黛玉提及近来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