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好一个清丽脱俗的美人。
  太婉嫔的目光太多炙热,饶是黛玉眼观鼻鼻观心也做不到彻底忽视。
  黛玉刚一侧身准备请安,拉住戴权询问的萧景衍见黛玉还站在殿门前,唤人一同进殿。
  没听到动静的萧景衍回头就见小姑娘主仆依旧站在原地,“怎还不进来,可是想让皇外祖父等你不成。”
  哪怕黛玉不清楚宫里规矩,也明白未有通传不可入内的道理。
  世子如今受宠不顾规矩,若未来有一日恩宠不再……这些将会是他的一桩桩罪行。
  黛玉眨眨眼,见他不动,只得侧身对着戴权行礼道:“有劳戴大伴通禀。”
  等候萧景衍这个皮猴外孙的上皇只闻其声,久不见人,扬声道:“还不给朕滚进来!”
  萧景衍对着黛玉回眨一下,乐呵呵应道:“皇外祖父我滚进来啦!”
  欢快奔向殿内。
  满是关切的贴心话传入耳中,黛玉哂笑。
  她何苦操心正得盛宠的世子。
  正想着,戴权轻唤黛玉,示意其入内。
  殿内,萧景衍再度转着圈展示自己真的无碍,同时不忘再度提及小姑娘的相助。
  至于被打的那巴掌,他又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一路提心吊胆足以抵消。
  加之换魂一事尚未弄清,萧景衍恨不能与黛玉主仆的关系近一些,再近一些。
  上皇昨儿知晓时萧景衍已经转醒,当今圣上特意来解释,此事虽为意外却也涉及治国公子孙京都纵马。
  伤了他的开心果,上皇哪里还顾及是不是老臣之后,会不会寒心,命令皇帝严惩。
  也正是因当今圣人前来,上皇才知林侯之后,林如海的独女入京来外祖荣国府一事。
  人越老越爱回忆当年,心也越发软,上皇也不例外。
  荣国府与林家,一个是跟着打过江山封国公的武将,一个是提笔定乾坤的文臣,这桩婚事当年上皇乐见其成。
  谁料林如海这个能臣却非忠于他这个退位上皇。
  看着礼仪未有半点错漏的小姑娘背脊如翠竹,上皇恍惚忆起当年林侯。
  “抬起头来。”
  早在坤宁宫经历一次的黛玉略微抬头,视线只放在金丝绣游龙的鞋面上。
  黛玉的容貌可谓集林贾两家优点,因生在姑苏启蒙又早,年岁不大已有文人风骨。
  “倒是肖似林均。”
  萧景衍见上皇一脸追忆,边捏肩边道:“林姑娘是林侯之后,自肖似林侯。皇外祖父瞧瞧我像不像您?”
  “你个皮猴。”
  “我若是猴子,您就是如来佛祖,孙儿一辈子离不开你的手掌心。”
  上皇老来喜佛道,嗔道:“怎可如此比。”
  如何不能比?
  佛祖真切为百姓做过什么?
  萧景衍掰着手指细数上皇丰功伟绩,一番话将上皇哄得眉开眼笑。
  便是陪在一旁的戴权都不得不感慨,不怪陛下疼世子。
  萧景衍趁热打铁,“您再瞧瞧林姑娘可像老荣国公?”
  代善可是能以一抵百的猛将,哪有这般文弱。
  “太弱了。”
  萧景衍跟着点头,“那皇外祖父赐个嬷嬷给林姑娘调养调养,京城水土养人,不出几月便能养胖些或许就瞧出来了。”
  上皇笑而不语只吩咐赐座问黛玉因何来京。
  上皇虽有消息来源,但一个非自己嫡系臣子夫人与儿子死了这种小事是不会被上报的。
  若非萧景衍再三提及,上皇瞧一眼给些赏便算恩宠。
  听闻入住荣国府,上皇反倒对萧景衍刚刚的提议动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上皇还在,老臣自然想上皇掌权,新帝登基,自有一波新臣子,谁也不想被踢出权力中心。
  随着禅位,上皇身体逐渐好转,手中权柄下移让这位执掌帝国多年的天子越发不满。
  尤其这几年,圣上羽翼渐丰,上皇手中无多少能人可用。
  荣国府如今越发不成器,若能长留下小丫头,林如海未必不能‘弃暗投明’。
  即便不能,在不动摇国本的情况下给皇帝添些堵,知道姜还是老的辣,前来请教也不错。
  “便依着你个皮猴子。”
  萧景衍打蛇缠棍上,“那可否我同林姑娘一起挑?”
  上皇本想呵斥,来回扫视二人一眼了然点头,“都依你。”
  宫中有品级且不担任一宫管事的嬷嬷不少,萧景衍按着个人擅长挑选出两位。
  正要再选,萧景衍腰间衣服猛的一紧,转头就见嫩白玉指匆匆缩回。
  萧景衍瞧着小姑娘偷偷拿眼睨他的样子忍不住手痒,好想捏一把。
  萧景衍略一点头,抬手欲指。
  余光果见一旁小姑娘顿时紧张起来。
  黛玉正想着如何才能提醒这位世子,她不能要也无需要那么多位嬷嬷。
  却听他淡淡道:“除了这两位,剩下的都退下吧。”
  他在逗自己!
  黛玉有些羞赧,心里明白这位小世子并无坏心,甚至是善心大发。
  听闻长公主一直同代国公镇守边陲,世子也算是个有父母却见不得父母的‘同病’之人。
  他是因为这个缘由相帮吗?
  对于萧景衍所选的嬷嬷,上皇并无异议,无论哪个都是由他赐下。
  眼下见也见了,赏也赏了,随后消息也会传到当今耳中,目的已达成。
  上皇一个眼神,戴权便提醒林姑娘谢恩,随后派小太监送出大明宫。
  萧景衍有心随行寻个机会再说上两句话,被上皇留下下棋。
  待两位嬷嬷收拾好随身物品,紫光阁的宴请也已结束。
  有相熟的宫人前去帮忙吃了一嘴瓜,哪里忍得住,恰好被收拾好包袱的嬷嬷听到。
  待到黛玉跟前,其中一位圆脸嬷嬷出言道:“姑娘,奴婢知道有一条路要近一些。”
  黛玉不知京中尤其宫中规矩,但她幼时曾跟着母亲出门做客。
  若非要事,跟随的婆子不会无故开口。
  两位嬷嬷既被赐给她,便与她荣辱与共,能在宫里待上几十年,绝不会轻易同旁人害她。
  初次入京,头次入宫,她也没什么值得旁人来害。
  还有一点,这是世子挑选的嬷嬷。
  她信世子不会害她,若害今日便不会如此相帮。
  黛玉点点头,“有劳嬷嬷。”
  圆脸嬷嬷提着的心回落,她真怕这位林姑娘不同意或者追问什么。
  “姑娘,这边请。”
  一行人才走没多远,便见前面有一行衣着明显与大朝不同的人。
  是来朝拜的外国使臣参加完宴会离宫。
  她所听的瓜便与这些人有关,南安郡王府上的小郡主嫌弃番邦朝贡之物,直接摔碎。
  听闻番邦小国之人心眼小,她本意是想让姑娘避开番邦之人。
  圆脸嬷嬷转身看向黛玉,想解释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嬷嬷,无事,我们慢慢走。”黛玉笑着低声补一句,“刚好走累了。”
  前面番邦使臣瞧着周遭甬道再无旁人,用着本国语言道:“????????!”
  一旁另一人激动点头,同样摒弃官话改用本族语言。
  黛玉听着几人什么屈辱,结盟,顿时吓得花容失色。
  一旁雪雁见姑娘脸色不对,急忙扶住,“姑娘可是哪里不适?”
  两位嬷嬷也围拢上前,黛玉咬着舌尖强迫自己冷静。
  前面几人交谈还在继续,凭她梦中跟着说书先生与自己在爹爹书房寻书所学,她大半能听懂。
  可现在黛玉恨不能这些都是错觉。
  偏偏每一句都清晰入耳。
  几国因宴会屈辱想要结盟,从锡兰、古里几处夹于大朝子民过春节时突袭击西海沿子!
  她不能看着自己的国家被其他小国攻打。
  尤其是这样荒谬的理由。
  “嬷嬷,我要面……”
  此事尚未核实,她不能将她们卷入其中。
  冷静下来的黛玉将面圣的话吞回,她将雪雁拉至嬷嬷身旁,“嬷嬷且带着雪雁先出宫。”
  “姑娘,您这是?”
  “姑娘,无论做什么,雪雁都要陪在姑娘身边。”
  “若想长久留在我身边,便听我的,不然我写信把你遣回去。”说着,黛玉对着两位嬷嬷躬身行礼,“有劳两位嬷嬷。”
  宫中多年,两位嬷嬷也知这位林姑娘怕是听懂了什么。
  明哲保身为上策,看黛玉神情坚定,圆脸嬷嬷知道无法劝阻,指着前面凉亭道:“我们几个在前面凉亭等姑娘。”若有个万一,她们还可想法子寻人。
  见三人皆点头,黛玉只能同意。
  到养心殿的路很近,然宫规森严,后宫嫔妃无旨意都不得随意靠近。
  被拦下的黛玉不得已跪地道:“请公公通传,臣女林氏有重要机密禀报,十分紧急。”
  第9章 养心殿黛玉承圣怒,荣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