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他闭着眼睛,脑中时不时闪过霍宗琛的脸。霍宗琛牵马立在太子府门前,那样看着他,眼里有许多不解,也有许多鄙夷。
沈昭自作多情,还看出了一丝狼狈与伤心。
祁北王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沈昭自问没有大本事,约莫也成了他年少时想要却不可得的那把弓。
刘珩看出他的心不在焉,低头在他肩膀上咬了一口。他咬得重,立时见了一圈血印子,沈昭疼得倒抽一口气,用力推他。
刘珩这才像满意了,抓住沈昭的手,放在嘴边亲吻,慢条斯理地享受起来。
沈昭当夜未留宿,老皇帝突然醒了一次,要见太子。刘珩还没亲够,不情不愿地退出来,自顾自抱着沈昭哄了又哄。
他前脚出门,沈昭后脚穿了衣服走人,走时身上都还不干爽。
侍从领了刘珩的吩咐,来回路上都不经过祁北王府。沈昭掀开帘子几次,入夜了,到处黑漆漆的,没什么好看的。
他回得早,第二天也醒得早。
前段时间那样闷着,冯伯怕他想不开,弄了些花草种在院子里,赏心悦目,也能打发时间。
可沈昭连房门都甚少出,偶尔冯伯去叫他出来晒太阳,他体力不支,躺在椅子上,总是很快就睡着。
今日却有心思侍弄花草。喜儿揉着眼睛到院子来时,正看到他弯着腰在浇水。
冯伯在院里放了口大缸,里面的睡莲才长叶子,沈昭浇完那株月季,又拿水瓢去缸里取水。
“!”喜儿的活被抢了,三两步上前,瞌睡也醒了,“你怎么起来了?”
“……”沈昭淡淡朝他看了一眼。
喜儿心虚地重新说道:“公子,我来干活,你去躺着。”
沈昭不与他争,叫喜儿拖了躺椅来。
他坐在院中,喜儿便干劲十足,不仅很快浇完水,还贴心地为他拿来毯子盖上,又泡好一壶茶,伺候得十分周到。
沈昭喝了半壶茶,喜儿连花盆里的杂草都除尽了,放在从前,这可是他最讨厌的活计。
一大一小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闲话,已经是这个院子很久没有的好光景了。
冯伯高兴得很,做了许多吃的来,甜的咸的,摆了半桌子。
喜儿最爱牛乳糕,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大块,沈昭却只用了一碗荷叶粥。
那场病后,沈昭一直吃得少,从前爱吃肉,现在也用不了多少。冯伯怕他这样拖垮身体,急得很,每日想方设法做点合他胃口的。可重病伤身,一时也难有长进。
院子里梧桐发新芽,梨花开了满树。沈昭手里还攥着话本,已然睡熟了。
梦里也是一片混沌,四周雾蒙蒙的,看不清楚,也安静极了。他睡得很沉,不知过了多久,才醒过来。睁眼便是雪白的梨花瓣,细碎的花瓣从高处的树枝上飘下来,摇摇晃晃的,闪着晶莹的亮光,像雪一样。
一直浑浑噩噩,匆匆碌碌,过了这么久,在此刻,好像突然有了些很想去做的事情。沈昭坐起来,对着梧桐新绿发了会儿呆,问喜儿:“想不想出门?”
喜儿正偎在他身边呢,闻言眨眨眼,抿着嘴重重地点头。
沈昭回房换了衣服,是一身轻盈的白衣,他又重新仔细梳洗过,看着去了些病气。
一整个冬春,他都裹着臃肿的厚衣,眉眼间淡淡的没精神,今日乍是如此,喜儿都觉出不同,呆呆地看着他。
冯伯还是不太放心,怕冻着他,拿出件薄些的斗篷,叫他披上,省得着了风又咳嗽。
沈昭没有推辞,接过衣服穿好,把钱袋丢给喜儿,叫他拿着,两人一道出了门。
喜儿小孩心性,几步便走不动,一只手攥着沈昭的衣角,眼巴巴地看着。
沈昭点了头,喜儿就从钱袋中拿出几枚小铜钱,换来两串又红又亮的糖葫芦。他递给沈昭,沈昭却突然转过头去,没有接。
除夕夜的糖葫芦化了,沈昭失了胃口,从此看见山楂就反胃。
沈昭带着喜儿,先去琼斋要了两壶秋露白,一路拎着去了醉客楼。
醉客楼是京中最好最大的酒楼,人流如织,生意好得很。沈昭还是第一次来。
小二见他衣着气质不俗,引着人来了二楼。巧得很,楼下那棵梨树已多年,长得高又盛,枝丫窜上来,占据了窗子一角。
“客官请,这是小店最好的位置,现下不热,窗子打开又有微风,舒服得很,更妙的是,梨香清甜,一年里也就这个时候最好看……”
二楼宽阔的格子窗一打开,梨花便触手可及。沈昭落座,窗外除了梨花便是街景,喜儿坐在对面,新奇地动来动去,他的糖葫芦吃了一半,还有一串完整的拿在手里。
已经过午,食客不算多,沈昭坐下后,周围似有若无几道视线瞟过来,被喜儿皱着眉头瞪回去。
两人点了好大一桌子吃食,烧鹅,蹄膀,蒸鲥鱼,水晶脍,煨三笋,千层酥,喜儿简直过年了,也顾不上周围人贪看美色的觊觎,急不可耐地吃起来,还不忘把最好的肉夹给沈昭,叫他快些吃,多多地吃。
沈昭见他吃的满脸菜汁,将自己的手帕递给喜儿,喜儿接过来闻了闻,不舍得用,叫来店家,又要了块帕子。
喜儿太小不能喝酒,沈昭便给自己倒了一杯。琼斋的酒名不虚传,入口绵香清冽,回味甘甜。饮完一杯,沈昭很快给自己倒了第二杯。
喜儿虽然贪吃,可到底是个孩子,食量有限,很快便撑得小肚歪歪,又拿起糖葫芦,一点点舔着。
沈昭不急不忙,喜儿人精得很,顺着他的视线,往楼下看去,问他:“你在等谁?”
“等人啊。”不知不觉一壶酒已经见底,沈昭眼底还是一片清明。
喜儿朝楼下看看,左看右看,没有一个认识的,便又坐下啃起了糕点,反正他喜欢这儿,不想很快回家。
谢凌羽是最闲不住的,他轻功又好,每日要在京中闲转不知多少个来回。沈昭不知道,谢凌羽护主,还替霍宗琛生着气,自然不会将他的消息在主子面前提及。
可也藏不住事。
这边祁北王府中,谢凌羽破天荒地在晚饭前回来,一脸的不痛快。霍宗琛本不欲管他,他计划回北境,便还有许多事务要上报交代,牵了马,要进宫一趟,凌羽却展臂一拦,死活不让出门。
霍宗琛皱眉看他。
谢凌羽不敢支支吾吾,十分气愤地叫着:“那位沈大人,正在醉客楼等着勾引你呢!”
霍宗琛这回放下马绳,交给随从,让谢凌羽好好说。
谢凌羽便把早些时辰他是怎么看见沈昭在哪儿喝酒的事一一讲了,想到沈昭倚着窗的那副样子,怕霍宗琛又落入他的股掌,急忙说:“他就不是个正经人,王爷不要被他骗了!”
“你怎知他是在等我?”霍宗琛听完,波澜不惊地,也没看出与平日有什么不同,只是不那么急着走了,马绳换到手里,也不知在磨蹭什么。
“老皇帝近日醒着,王爷日日要进宫,那醉客楼就在咱们王府边上,是进宫去的必经之路,不用打听都知道!再说,那位沈大人,在您这儿是个香饽饽,可在其他人那儿,都因着太子的缘故,恨不得躲远点避嫌,谁会去与他把酒言欢——”
“够了。”霍宗琛打断他,脸色沉下来。凌羽知道,自打从荆南回来,沈昭在他这儿就是不方便多说的主儿,识相地闭上了嘴。
霍宗琛牵了马,凌羽收敛了声势,小心叫他:“王爷干嘛去?”
霍宗琛道:“进宫。”
醉客楼实在招摇,明晃晃地立在街角,招牌显眼,人也显眼。
霍宗琛没打算停下,他只是一抬头,就正巧对上沈昭那一双眼。沈昭斜倚在窗框上,发丝随风时起时落,梨花瓣飞到他身上,被他随意拂去。
他就这个样子,手里拎着酒壶,半边身子都探到了窗外,从楼上叫霍宗琛:“小王爷,上来喝酒。”
他一副轻浮姿态,霍宗琛不愿做他召之即来的什么人,垂下眼睛,晃晃缰绳,马匹便载着他朝前走。
沈昭却像很急,站了起来,身体朝外,又喊他:“霍宗琛!”
霍宗琛停了停,他就喊:“我请你喝酒,好吗?”
霍宗琛的侍从都朝楼上看去,可霍宗琛却没有回头。与他喝酒可以,可是喝过酒之后呢,霍宗琛不知道怎么办,沈昭可能还是要回到刘珩身边去。
霍宗琛不愿意再被他愚弄,还是骑马走了。
霍宗琛走了,他没看见身后沈昭的脸色一下子灰败下去。人潮熙攘,可能换一种活法的缘分,可遇不可求。他错过了,就没有了。
霍宗琛。沈昭在心里又叫了他一声,可能就到这里了吧。
霍宗琛进宫一趟,比平时出来得早上许多。太阳还没落山,霍宗琛纵马朝西,阳光晒进眼睛里,刺得睁不开。
又路过醉客楼,二楼靠窗的位置却已空了。梨树还在,那人走了,横斜的枝丫就失了意蕴,少了什么。
沈昭自作多情,还看出了一丝狼狈与伤心。
祁北王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沈昭自问没有大本事,约莫也成了他年少时想要却不可得的那把弓。
刘珩看出他的心不在焉,低头在他肩膀上咬了一口。他咬得重,立时见了一圈血印子,沈昭疼得倒抽一口气,用力推他。
刘珩这才像满意了,抓住沈昭的手,放在嘴边亲吻,慢条斯理地享受起来。
沈昭当夜未留宿,老皇帝突然醒了一次,要见太子。刘珩还没亲够,不情不愿地退出来,自顾自抱着沈昭哄了又哄。
他前脚出门,沈昭后脚穿了衣服走人,走时身上都还不干爽。
侍从领了刘珩的吩咐,来回路上都不经过祁北王府。沈昭掀开帘子几次,入夜了,到处黑漆漆的,没什么好看的。
他回得早,第二天也醒得早。
前段时间那样闷着,冯伯怕他想不开,弄了些花草种在院子里,赏心悦目,也能打发时间。
可沈昭连房门都甚少出,偶尔冯伯去叫他出来晒太阳,他体力不支,躺在椅子上,总是很快就睡着。
今日却有心思侍弄花草。喜儿揉着眼睛到院子来时,正看到他弯着腰在浇水。
冯伯在院里放了口大缸,里面的睡莲才长叶子,沈昭浇完那株月季,又拿水瓢去缸里取水。
“!”喜儿的活被抢了,三两步上前,瞌睡也醒了,“你怎么起来了?”
“……”沈昭淡淡朝他看了一眼。
喜儿心虚地重新说道:“公子,我来干活,你去躺着。”
沈昭不与他争,叫喜儿拖了躺椅来。
他坐在院中,喜儿便干劲十足,不仅很快浇完水,还贴心地为他拿来毯子盖上,又泡好一壶茶,伺候得十分周到。
沈昭喝了半壶茶,喜儿连花盆里的杂草都除尽了,放在从前,这可是他最讨厌的活计。
一大一小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闲话,已经是这个院子很久没有的好光景了。
冯伯高兴得很,做了许多吃的来,甜的咸的,摆了半桌子。
喜儿最爱牛乳糕,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大块,沈昭却只用了一碗荷叶粥。
那场病后,沈昭一直吃得少,从前爱吃肉,现在也用不了多少。冯伯怕他这样拖垮身体,急得很,每日想方设法做点合他胃口的。可重病伤身,一时也难有长进。
院子里梧桐发新芽,梨花开了满树。沈昭手里还攥着话本,已然睡熟了。
梦里也是一片混沌,四周雾蒙蒙的,看不清楚,也安静极了。他睡得很沉,不知过了多久,才醒过来。睁眼便是雪白的梨花瓣,细碎的花瓣从高处的树枝上飘下来,摇摇晃晃的,闪着晶莹的亮光,像雪一样。
一直浑浑噩噩,匆匆碌碌,过了这么久,在此刻,好像突然有了些很想去做的事情。沈昭坐起来,对着梧桐新绿发了会儿呆,问喜儿:“想不想出门?”
喜儿正偎在他身边呢,闻言眨眨眼,抿着嘴重重地点头。
沈昭回房换了衣服,是一身轻盈的白衣,他又重新仔细梳洗过,看着去了些病气。
一整个冬春,他都裹着臃肿的厚衣,眉眼间淡淡的没精神,今日乍是如此,喜儿都觉出不同,呆呆地看着他。
冯伯还是不太放心,怕冻着他,拿出件薄些的斗篷,叫他披上,省得着了风又咳嗽。
沈昭没有推辞,接过衣服穿好,把钱袋丢给喜儿,叫他拿着,两人一道出了门。
喜儿小孩心性,几步便走不动,一只手攥着沈昭的衣角,眼巴巴地看着。
沈昭点了头,喜儿就从钱袋中拿出几枚小铜钱,换来两串又红又亮的糖葫芦。他递给沈昭,沈昭却突然转过头去,没有接。
除夕夜的糖葫芦化了,沈昭失了胃口,从此看见山楂就反胃。
沈昭带着喜儿,先去琼斋要了两壶秋露白,一路拎着去了醉客楼。
醉客楼是京中最好最大的酒楼,人流如织,生意好得很。沈昭还是第一次来。
小二见他衣着气质不俗,引着人来了二楼。巧得很,楼下那棵梨树已多年,长得高又盛,枝丫窜上来,占据了窗子一角。
“客官请,这是小店最好的位置,现下不热,窗子打开又有微风,舒服得很,更妙的是,梨香清甜,一年里也就这个时候最好看……”
二楼宽阔的格子窗一打开,梨花便触手可及。沈昭落座,窗外除了梨花便是街景,喜儿坐在对面,新奇地动来动去,他的糖葫芦吃了一半,还有一串完整的拿在手里。
已经过午,食客不算多,沈昭坐下后,周围似有若无几道视线瞟过来,被喜儿皱着眉头瞪回去。
两人点了好大一桌子吃食,烧鹅,蹄膀,蒸鲥鱼,水晶脍,煨三笋,千层酥,喜儿简直过年了,也顾不上周围人贪看美色的觊觎,急不可耐地吃起来,还不忘把最好的肉夹给沈昭,叫他快些吃,多多地吃。
沈昭见他吃的满脸菜汁,将自己的手帕递给喜儿,喜儿接过来闻了闻,不舍得用,叫来店家,又要了块帕子。
喜儿太小不能喝酒,沈昭便给自己倒了一杯。琼斋的酒名不虚传,入口绵香清冽,回味甘甜。饮完一杯,沈昭很快给自己倒了第二杯。
喜儿虽然贪吃,可到底是个孩子,食量有限,很快便撑得小肚歪歪,又拿起糖葫芦,一点点舔着。
沈昭不急不忙,喜儿人精得很,顺着他的视线,往楼下看去,问他:“你在等谁?”
“等人啊。”不知不觉一壶酒已经见底,沈昭眼底还是一片清明。
喜儿朝楼下看看,左看右看,没有一个认识的,便又坐下啃起了糕点,反正他喜欢这儿,不想很快回家。
谢凌羽是最闲不住的,他轻功又好,每日要在京中闲转不知多少个来回。沈昭不知道,谢凌羽护主,还替霍宗琛生着气,自然不会将他的消息在主子面前提及。
可也藏不住事。
这边祁北王府中,谢凌羽破天荒地在晚饭前回来,一脸的不痛快。霍宗琛本不欲管他,他计划回北境,便还有许多事务要上报交代,牵了马,要进宫一趟,凌羽却展臂一拦,死活不让出门。
霍宗琛皱眉看他。
谢凌羽不敢支支吾吾,十分气愤地叫着:“那位沈大人,正在醉客楼等着勾引你呢!”
霍宗琛这回放下马绳,交给随从,让谢凌羽好好说。
谢凌羽便把早些时辰他是怎么看见沈昭在哪儿喝酒的事一一讲了,想到沈昭倚着窗的那副样子,怕霍宗琛又落入他的股掌,急忙说:“他就不是个正经人,王爷不要被他骗了!”
“你怎知他是在等我?”霍宗琛听完,波澜不惊地,也没看出与平日有什么不同,只是不那么急着走了,马绳换到手里,也不知在磨蹭什么。
“老皇帝近日醒着,王爷日日要进宫,那醉客楼就在咱们王府边上,是进宫去的必经之路,不用打听都知道!再说,那位沈大人,在您这儿是个香饽饽,可在其他人那儿,都因着太子的缘故,恨不得躲远点避嫌,谁会去与他把酒言欢——”
“够了。”霍宗琛打断他,脸色沉下来。凌羽知道,自打从荆南回来,沈昭在他这儿就是不方便多说的主儿,识相地闭上了嘴。
霍宗琛牵了马,凌羽收敛了声势,小心叫他:“王爷干嘛去?”
霍宗琛道:“进宫。”
醉客楼实在招摇,明晃晃地立在街角,招牌显眼,人也显眼。
霍宗琛没打算停下,他只是一抬头,就正巧对上沈昭那一双眼。沈昭斜倚在窗框上,发丝随风时起时落,梨花瓣飞到他身上,被他随意拂去。
他就这个样子,手里拎着酒壶,半边身子都探到了窗外,从楼上叫霍宗琛:“小王爷,上来喝酒。”
他一副轻浮姿态,霍宗琛不愿做他召之即来的什么人,垂下眼睛,晃晃缰绳,马匹便载着他朝前走。
沈昭却像很急,站了起来,身体朝外,又喊他:“霍宗琛!”
霍宗琛停了停,他就喊:“我请你喝酒,好吗?”
霍宗琛的侍从都朝楼上看去,可霍宗琛却没有回头。与他喝酒可以,可是喝过酒之后呢,霍宗琛不知道怎么办,沈昭可能还是要回到刘珩身边去。
霍宗琛不愿意再被他愚弄,还是骑马走了。
霍宗琛走了,他没看见身后沈昭的脸色一下子灰败下去。人潮熙攘,可能换一种活法的缘分,可遇不可求。他错过了,就没有了。
霍宗琛。沈昭在心里又叫了他一声,可能就到这里了吧。
霍宗琛进宫一趟,比平时出来得早上许多。太阳还没落山,霍宗琛纵马朝西,阳光晒进眼睛里,刺得睁不开。
又路过醉客楼,二楼靠窗的位置却已空了。梨树还在,那人走了,横斜的枝丫就失了意蕴,少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