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上一章的结尾,侦探主角似乎发现了什么,面对其他人的疑问,他说出了想要将所有人集合到这里,他会将自己推断出的两种结论告知大家的话。
经纪人对此异常期待——
他要现在回到自己温馨的家里,好好享受推理小说最后的揭秘过程!
另一边。
女演员也躺到了自己卧室舒服的大床上。
“居然只有八章?”女演员刚露出疑惑的表情,页面便自动刷新。
第九章 更新了。
而这本书的状态,也从原本的[连载]变成了[完结]。
女演员更加吃惊了:“这么短的字数,足够讲好一个故事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女演员点开了小说的第一章 。
故事的开头,是一个普通的冬日。
作为侦探的主角想要登上悬浮列车,前往星球的另一边,进行一场旅行。
“这么直接?”女演员喃喃,“看来案件马上就要发生了,既然如此,那这些出场人物我是不是都要注意一下?”
既然想好了那就现在就做。
女演员打开了便签本,准备随时记录出场人物、他们的性格,人际关系,以及各自的证词。
但就算这样,女演员也逐渐有些头大了。
“都十几个登场角色了,被主角重点观察的甚至就有13个,这些人真的都是嫌疑人吗?”
她不会在做无用功吧?
女演员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她决定等到案件发生再重新动笔。
小说并没有让她久等,很快,意外就发生了。
悬浮列车很不巧地遇到了几年难得一见的大雪,悬浮列车的驾驶程序受到了干扰,无法继续前进,只能原地暂时停留。
与此同时,一位客人因为久久不回答列车员,列车员强行破开了他的门,发现对方已经死在了自己的包间内。
更让人惊惧的是,死者尸体上有非常、非常多的致命伤口,至少十几刀——这是见过案发现场的列车员的原话。
女演员:!
十几刀,这个凶手到底是有多恨死者啊?!
“不过列车因为大雪停留,嫌疑人的范围就很好锁定了。”女演员自言自语,“就是列车上被侦探观察的12人!”
“接下来应该就是针对这些人的调查了吧?只要调查一下谁和死者有仇,再用那些高科技仪器仔细检查一下,凶手绝对会露出马脚——”
问题是,因为一些特殊的政治原因,这辆悬浮列车上并没有警察。
自然,列车上也没有警察才会配备的检测仪器。
现在,列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启动,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和杀人犯共处一室,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也不愿意为此担责。
就在众人的惶恐不安中,身为侦探的主角终于开口,主动接下了这个案子。
“原来是这样啊。”女演员迅速接受了这个说法,“确实,那些仪器据说很贵,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看来开头几章的设定都是为了创造出这样的犯罪环境,要是我没猜错,接下来就是更传统的推理环节了吧?”
确实是这样。
接下来,主角对所有人进行了分析,找到了不少有效线索。
主角还想起了一个自己曾听说过的关于死者的案件,并将之讲述了出来。
死者曾经绑架过一对好心的夫妇的女儿,威胁夫妇给自己一大笔钱,夫妇将自己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自然是交付了这笔堪称天价的赎金,只求女儿能安然无恙地回到他们身边。
只是死者在拿到钱后并没有履行诺言,他直接消失了。
时间过去了很久,警察们终于找到了这位可怜的女孩,此时的她已经成为了一具冰冷的尸体,距离她死去的时间甚至过去了两个多星期。
消息传到了夫妇的耳朵里,原本处于怀孕状态的妻子因此大受打击,流产死亡,丈夫也痛不欲生,选择了自杀。
而警察在愤怒的公众的逼迫下,更加急切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被认为是嫌疑犯的保姆也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自杀。
最后的最后,做出这一切的死者确实没有逃脱警察的追捕,但死者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被判了无罪,重获了自由。
“事实上,这不是他第一次做这种事。后来,他带着自己曾经获得的数不清的金钱前往了其他星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星球,过上了上流人士的生活。”
侦探这样说道。
女演员忍不住了:“肮脏!恶心!这种人死掉也完全是活该!”
她最开始还因为主角和杀人犯在同一个列车上紧张,但现在,她只想为对方拍手叫好。
杀得好,这种人就不应该留在世上!
只是很快,女演员就冷静了下来。她意识到,新的问题出现了。
——主角是侦探。
女演员是局外人,她知道小说中的故事并不真实发生,她自然可以跳到法律之外,为这种行为拍手较好。
但作为侦探的主角,他真的会放过躲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犯人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悬浮列车谋杀案》最终的结局……
该不会是法律姗姗来迟,对这位为了讨回正义出手的犯人予以惩罚吧?!
第25章 (含200评加更)
带着这样紧张的心情, 女演员继续看了下去。
很快,她就为死者以及嫌疑人们身上复杂的身份背景和人物关系入了迷。
作者并没有故意为难读者的意思,为了引导读者进行思考, 作者甚至借主角之口,将所有的证词和物证重新整理了一遍。
女演员迫不及待地翻下一页, 再下一页。
在这一章, 主角又找到了关键的物证——杀死死者的凶器。
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主角还发现了,这辆悬浮列车上的乘客们, 各自都在撒谎的事实。
“都在撒谎?所以之前的证据和推测全部无用?”女演员觉得自己似乎被耍了, 她皱眉, 有些不悦, “那这个案件要怎么继续查下去?”
下一章,再下一章……
作为侦探的主角始终没有锁定真正的凶手。
最后, 女演员满脸严肃地打开了几乎是其他章节的两倍字数的最后一章。
她倒是要看看, 作者到底打算怎么将这个故事圆回来!
在最后一章的剧情中,作为侦探的主角叫来了悬浮列车上的所有人。
而后, 主角当着所有人的面, 先是说出了一个可能性最大,但也不是特别站得住脚的猜测——
死者生前招惹了太多人, 他的某位仇敌在之前的某一站上车, 杀死了死者, 而后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离开了。
主角给出的理由是, 死者的死亡时间是错误的,是列车上其他人或为了保全自己,或为了保全别人给出的虚假信息。
在这个前提下, 凶手是某一位死者的仇敌就显得很合理了。
在被反驳后,主角才说起了自己的第二个猜测。
主角陈述,自己看到了十二个人,所有人都参与了这场犯罪,他们自己任命自己为需要十二人的陪审团,宣判了死者的死刑。
这十二人互相配合,在这场杀人案中完美扮演自己的角色。每当其他人即将被发现,他们就会利用自己的证词,重新搅浑这一摊池水。
至于凶手?
十二个人都下了手,他们一人刺了死者一刀,没人知道是谁的一刀彻底杀死了死者。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所有人都和死者有深刻的仇怨,且必须保证他们所有人都不会在杀死死者后反水。
而这十二个人,放在这辆悬浮列车上,似乎就只能是——
那十二位来自各地的旅客!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身份其实是当年流产死亡的妻子的母亲的老太太终于开口了。
她委婉地承认了事实,但她希望其他人能好好地活下去,能够被宣判无罪。
主角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他询问了身边的人:“你们呢?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
“我觉得您的第一个推论完全正确。”
“我也同意,至于死者那边……我是医生,或许我能为你们提供一些,呃,这方面的证据。”
“现在,真相已经摆在你们面前了。”主角点头,接受了这个结局,也在此宣布了自己的退场:“现在,我可以很荣幸地告退了。”
全文至此完结。
“圆回来了。”女演员看着最后一行字,只觉得自己久久无法回神,“居然是这样圆回来……”
看似是十二选一的寻找凶手游戏,实际上是全员恶人。看似是简单的谋杀案,实际上却是带着血腥的迟来的正义……
当然,给女演员留下了最深印象的,还是愿意主动退出这场案件的侦探。
如果说小说结局之前的所有剧情,都是在强调主角作为侦探的敏锐,主角本人的人设还是处于普通的侦探框架中,那最后一章的内容,就是直接完成了对主角的人设的升华。
经纪人对此异常期待——
他要现在回到自己温馨的家里,好好享受推理小说最后的揭秘过程!
另一边。
女演员也躺到了自己卧室舒服的大床上。
“居然只有八章?”女演员刚露出疑惑的表情,页面便自动刷新。
第九章 更新了。
而这本书的状态,也从原本的[连载]变成了[完结]。
女演员更加吃惊了:“这么短的字数,足够讲好一个故事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女演员点开了小说的第一章 。
故事的开头,是一个普通的冬日。
作为侦探的主角想要登上悬浮列车,前往星球的另一边,进行一场旅行。
“这么直接?”女演员喃喃,“看来案件马上就要发生了,既然如此,那这些出场人物我是不是都要注意一下?”
既然想好了那就现在就做。
女演员打开了便签本,准备随时记录出场人物、他们的性格,人际关系,以及各自的证词。
但就算这样,女演员也逐渐有些头大了。
“都十几个登场角色了,被主角重点观察的甚至就有13个,这些人真的都是嫌疑人吗?”
她不会在做无用功吧?
女演员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她决定等到案件发生再重新动笔。
小说并没有让她久等,很快,意外就发生了。
悬浮列车很不巧地遇到了几年难得一见的大雪,悬浮列车的驾驶程序受到了干扰,无法继续前进,只能原地暂时停留。
与此同时,一位客人因为久久不回答列车员,列车员强行破开了他的门,发现对方已经死在了自己的包间内。
更让人惊惧的是,死者尸体上有非常、非常多的致命伤口,至少十几刀——这是见过案发现场的列车员的原话。
女演员:!
十几刀,这个凶手到底是有多恨死者啊?!
“不过列车因为大雪停留,嫌疑人的范围就很好锁定了。”女演员自言自语,“就是列车上被侦探观察的12人!”
“接下来应该就是针对这些人的调查了吧?只要调查一下谁和死者有仇,再用那些高科技仪器仔细检查一下,凶手绝对会露出马脚——”
问题是,因为一些特殊的政治原因,这辆悬浮列车上并没有警察。
自然,列车上也没有警察才会配备的检测仪器。
现在,列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启动,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和杀人犯共处一室,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也不愿意为此担责。
就在众人的惶恐不安中,身为侦探的主角终于开口,主动接下了这个案子。
“原来是这样啊。”女演员迅速接受了这个说法,“确实,那些仪器据说很贵,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看来开头几章的设定都是为了创造出这样的犯罪环境,要是我没猜错,接下来就是更传统的推理环节了吧?”
确实是这样。
接下来,主角对所有人进行了分析,找到了不少有效线索。
主角还想起了一个自己曾听说过的关于死者的案件,并将之讲述了出来。
死者曾经绑架过一对好心的夫妇的女儿,威胁夫妇给自己一大笔钱,夫妇将自己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自然是交付了这笔堪称天价的赎金,只求女儿能安然无恙地回到他们身边。
只是死者在拿到钱后并没有履行诺言,他直接消失了。
时间过去了很久,警察们终于找到了这位可怜的女孩,此时的她已经成为了一具冰冷的尸体,距离她死去的时间甚至过去了两个多星期。
消息传到了夫妇的耳朵里,原本处于怀孕状态的妻子因此大受打击,流产死亡,丈夫也痛不欲生,选择了自杀。
而警察在愤怒的公众的逼迫下,更加急切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被认为是嫌疑犯的保姆也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自杀。
最后的最后,做出这一切的死者确实没有逃脱警察的追捕,但死者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被判了无罪,重获了自由。
“事实上,这不是他第一次做这种事。后来,他带着自己曾经获得的数不清的金钱前往了其他星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星球,过上了上流人士的生活。”
侦探这样说道。
女演员忍不住了:“肮脏!恶心!这种人死掉也完全是活该!”
她最开始还因为主角和杀人犯在同一个列车上紧张,但现在,她只想为对方拍手叫好。
杀得好,这种人就不应该留在世上!
只是很快,女演员就冷静了下来。她意识到,新的问题出现了。
——主角是侦探。
女演员是局外人,她知道小说中的故事并不真实发生,她自然可以跳到法律之外,为这种行为拍手较好。
但作为侦探的主角,他真的会放过躲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犯人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悬浮列车谋杀案》最终的结局……
该不会是法律姗姗来迟,对这位为了讨回正义出手的犯人予以惩罚吧?!
第25章 (含200评加更)
带着这样紧张的心情, 女演员继续看了下去。
很快,她就为死者以及嫌疑人们身上复杂的身份背景和人物关系入了迷。
作者并没有故意为难读者的意思,为了引导读者进行思考, 作者甚至借主角之口,将所有的证词和物证重新整理了一遍。
女演员迫不及待地翻下一页, 再下一页。
在这一章, 主角又找到了关键的物证——杀死死者的凶器。
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主角还发现了,这辆悬浮列车上的乘客们, 各自都在撒谎的事实。
“都在撒谎?所以之前的证据和推测全部无用?”女演员觉得自己似乎被耍了, 她皱眉, 有些不悦, “那这个案件要怎么继续查下去?”
下一章,再下一章……
作为侦探的主角始终没有锁定真正的凶手。
最后, 女演员满脸严肃地打开了几乎是其他章节的两倍字数的最后一章。
她倒是要看看, 作者到底打算怎么将这个故事圆回来!
在最后一章的剧情中,作为侦探的主角叫来了悬浮列车上的所有人。
而后, 主角当着所有人的面, 先是说出了一个可能性最大,但也不是特别站得住脚的猜测——
死者生前招惹了太多人, 他的某位仇敌在之前的某一站上车, 杀死了死者, 而后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离开了。
主角给出的理由是, 死者的死亡时间是错误的,是列车上其他人或为了保全自己,或为了保全别人给出的虚假信息。
在这个前提下, 凶手是某一位死者的仇敌就显得很合理了。
在被反驳后,主角才说起了自己的第二个猜测。
主角陈述,自己看到了十二个人,所有人都参与了这场犯罪,他们自己任命自己为需要十二人的陪审团,宣判了死者的死刑。
这十二人互相配合,在这场杀人案中完美扮演自己的角色。每当其他人即将被发现,他们就会利用自己的证词,重新搅浑这一摊池水。
至于凶手?
十二个人都下了手,他们一人刺了死者一刀,没人知道是谁的一刀彻底杀死了死者。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所有人都和死者有深刻的仇怨,且必须保证他们所有人都不会在杀死死者后反水。
而这十二个人,放在这辆悬浮列车上,似乎就只能是——
那十二位来自各地的旅客!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身份其实是当年流产死亡的妻子的母亲的老太太终于开口了。
她委婉地承认了事实,但她希望其他人能好好地活下去,能够被宣判无罪。
主角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他询问了身边的人:“你们呢?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
“我觉得您的第一个推论完全正确。”
“我也同意,至于死者那边……我是医生,或许我能为你们提供一些,呃,这方面的证据。”
“现在,真相已经摆在你们面前了。”主角点头,接受了这个结局,也在此宣布了自己的退场:“现在,我可以很荣幸地告退了。”
全文至此完结。
“圆回来了。”女演员看着最后一行字,只觉得自己久久无法回神,“居然是这样圆回来……”
看似是十二选一的寻找凶手游戏,实际上是全员恶人。看似是简单的谋杀案,实际上却是带着血腥的迟来的正义……
当然,给女演员留下了最深印象的,还是愿意主动退出这场案件的侦探。
如果说小说结局之前的所有剧情,都是在强调主角作为侦探的敏锐,主角本人的人设还是处于普通的侦探框架中,那最后一章的内容,就是直接完成了对主角的人设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