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那她就以“萧总”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吧。
  “画,我不会免费要。钱,我会照付。但不是现在,也不是以这种你单方面‘切割’的方式。”
  萧墨打量着沈麟,平静地说道,
  “你说得对,强买强卖没意思。打扰了,今天是我冒昧。”
  萧墨竟然……要走了?
  沈麟准备好的所有冷言冷语,忽然就失去了目标,悬在半空,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空虚。
  萧墨花了三年找到她,就这样轻易放弃了?
  就在沈麟心神微晃的瞬间,萧墨已经重新戴上了墨镜和帽子,遮住全脸,让人看不清她的情绪。
  走到门口时,她忽然停住脚步,声音清晰地传来:
  “姐姐,你说你放下了,所以免费送我画,只求不相往来。但如果真的放下了,卖给我还是送给别人,对你而言又有什么分别?你的反应,恰恰证明了你没放下。”
  “你!!”
  有一瞬间,沈麟突然觉得萧墨说得有点道理,一时让她无法反驳。
  “我会用你无法拒绝的、绝对‘正确’的方式,让你心甘情愿地把画卖给我。不是以旧身份,而是以一个真正理解作品内核的、合格的收藏家身份。我们……很快会再见面。”
  说完,她拉开门,干脆利落地离开,仿佛没有一丝留恋。
  会客室的门自动关闭,隔绝了外界的声音。
  沈麟独自愣在原地,手里还拿着那份被双方推拒的合同,空气中残留着萧墨身上淡淡的香水气息。
  短短一次重逢,萧墨的态度从低声下气到以退为进,180度大转弯给她打了个措手不及。
  “绝对正确的方式”、“合格的收藏家”、“很快会再见”。
  一股难以言喻的烦躁,以及一丝极其微弱、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期待,悄然滋生。
  沈麟意识到,萧墨似乎没有离开她的世界,只是换了一种更聪明的方式,重新走了进来。
  而且,自己竟然下意识地开始思考,萧墨所谓的“正确方式”,会是什么?
  150☪ 黑暗缪斯
  ◎唇上传来的触感是那样滚烫而真实,战胜了沈麟的理智。◎
  在这天见面之后, 萧墨似乎消失,再也没有主动联系过沈麟。
  难道萧墨就此放弃了么?沈麟摸不透萧墨究竟想要做什么,便没有理会, 但是忍不住好奇。
  直到一个月后,画展最后一天。
  由顶尖评论家和重要收藏家参与的闭幕研讨会, 将给本次艺术展画上圆满的句号。
  沈麟本人并未打算出席,只想安静地离开。
  但在主办方和策展人的极力邀请下, 她最终同意以“新锐艺术家”的身份坐在后排旁听。
  她倒是也想知道别人对她的作品是如何评价的。
  研讨会进行到一半, 讨论焦点轮到本次倍受瞩目的艺术家3495作品上。
  谁都知道,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达成本届艺术展拍卖第三高的价格, 而前两名都是深耕多年的老艺术家。
  3495却仅仅入行三年,就能达成如此成就,实力不容小觑, 一亿元的拍卖价格震惊整个艺术界。
  几位全球知名评论家正在发言,用词无非是“黑暗风格”“让人印象深刻”“透出强烈的阴郁感”。
  虽然这些形容并没有出错,但沈麟有些失望,因为这些评价并没有掌握它的深层思想,是流于表面的套话。
  是啊, 作为艺术家, 最难遇到的就是知音。
  她知道, 自己虽然有众多买家想着购买自己的画作, 但那都是对作品的单纯欣赏。
  在茫茫人海中有一位能看懂自己作品的人, 恐怕终其一生也难以遇到。
  台上的评论家们侃侃而谈, 其它人纷纷点头附和, 每个人都同意评论家的分析, 除了创作者本身。
  什么“创伤”、“沉默的抗争”、“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对现实的投射”, 听起来高大上, 实际完全是胡言乱语。
  沈麟撇了撇嘴。
  就在沈麟恍然走神时,有一个声音从会场前排响起:
  “关于艺术家3495的作品,我有不同的理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沈麟的心脏猛然一抖,正是萧墨。
  萧墨怎么会在这儿?
  她此刻眼神锐利专注,完全看不出数天前在会客室里那偏执疯狂或脆弱哀求的模样。
  台上评论家很感兴趣,邀请萧墨上台发言:“哦?请您发表观点。”
  萧墨从容地走向前方讲台,似乎没有看到后排的沈麟,全部注意力都投注在作品本身。
  身后的屏幕正在展示的,正是她曾想天价购买的那一幅。
  “刚才几位老师提到了作品中的创伤表达、沉默的抗争、对现实的映射,的确非常精彩。”
  萧墨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安静的会场,所有专业人士都在认真倾听,
  “但我认为,或许我们忽略了其中更深一层的情感,也就是自我解剖与秩序重建。”
  她指向画布中心那一片黑色漩涡。
  “大家注意这个肌理,它不是无序的泼洒,而是用了多层透明画法,在所有冷色调的覆盖下,在最底层,有一道非常细微、几乎被完全覆盖的暖粉色笔触。”
  目光扫过台下,带着一种引导性的力量,
  “这不是无意间的失误或者漏洞,而是艺术家刻意留下的锚点,是代表过去某个温暖记忆的坐标。
  它被深埋,但绝不是消失,它依然是奠定整幅作品底色的基调。”
  沈麟吃惊地望着台上发言之人。
  那道粉色,是她当初特意保留的,想让整体黑暗冷峻的作品留下最后一丝暖色。
  她以为没有人会发现,连她自己都几乎忘了。
  资深评论家们显然也没有发现这一笔。
  萧墨观察研究得多么仔细,才会发现这里?
  听见萧墨的声音继续响起:
  “所以,我认为这幅画是艺术家3495主动选择的、对自我情感中那些受到侵蚀的部分的刮骨疗毒,比如依赖、信任、爱。
  画面中破碎的镜子代表着她用理性,将那些最珍贵也最痛苦的情感记忆打碎,并且分层覆盖,最终重构出一个新的、稳定的、看似没有任何温度的表象。”
  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几位评论家陷入了沉思,然后纷纷露出恍然和惊叹的神情。
  这个解读很新颖,真是有趣但合理的角度。
  萧墨的目光终于落在后排的沈麟身上,但不再有之前的疯狂或哀求,也没有胜利的得意,只是冷静的、平静的淡淡一瞥。
  “现在大部分人都猜测艺术家3495本身的性格是冷峻的,严酷的,不近人情的,甚至是抑郁的,就像那些历史上取得成功的艺术疯子们一样。”
  萧墨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一字一句地,直接钉入沈麟的灵魂最深处,
  “但我始终认为,在这位艺术家的内心深处,依然是温暖的,对生活充满憧憬的,将美好的过去深埋心里的,带着一抹暖粉色调的,原本的她。”
  话音落下,会场在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热烈掌声。
  沈麟坐在原位,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动弹不得,从心脏最深处涌起滚烫的洪流。
  所有的伪装、所有的防御,在萧墨这番将她里外彻底看穿、甚至比她自己看得更透彻的解读面前,土崩瓦解,无所遁形。
  萧墨没有道歉,没有纠缠,没有提一句私情。
  只是站在那里,以一个鉴赏家和收藏家的身份,当着所有人的面,完美地、毫无偏差地、甚至升华地,读懂了她的灵魂。
  这比任何形式的追求或道歉,都更具有冲击力。
  沈麟知道,自己可以抵抗金钱、权力、死缠烂打。
  但无法抵抗一个能如此深刻地、理解她灵魂的人。
  熟悉的会客室里,两人再次面对面坐着。
  这一次,是对买卖协议的最终敲定,以一位艺术家和一位收藏家的身份。
  此刻的沈麟内心极其复杂,她甚至觉得,眼前这个人是全世界唯一有资格购买自己作品的人。
  悲哀但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萧墨是她的知音。
  但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静默地坐着。
  沉默良久的空气,最终还是被萧墨率先打破:
  “三年前,你单方面将我拉黑,甚至不给我解释的机会。”
  宛如淬毒匕首,精准刺中沈麟一直试图回避的问题。
  但她不想知道答案。
  萧墨没有错过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继续说道:
  “你说我是冷血资本家,善于欺骗。那你呢?你这三年来,用艺术逃避一切,用沉默惩罚我,也压抑你自己。
  你甚至不敢给我一个见面聊天的机会,因为你害怕听到的不是想象中那个十恶不赦的版本,你害怕坚固的恨意会动摇。难道不是吗?”
  沈麟呼吸一窒,萧墨精准照出了她内心最深处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