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而且,管事已明言,不会管他们春闱事宜。
  侯府会在春闱时,准备马车将客人中的举人送去贡院。
  不管张学坚,他就得自己找马车入城。
  全国的举子何其多,全部汇聚于京城,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入贡院,想也知道到时候会有多挤,若是出门晚了,或者是在路上耽搁了,没能在定好的时间内赶到地方,就只能再等三年。
  张家人不缺钱财,张学坚住到庄子上没几天后,又重新搬回了城里,去了贡院附近的一条街上与人合租。因为是合租,带着女眷不方便,尤其他还想要让妹妹高嫁,便不想让妹妹多见外男。于是,去租房子住的只有他一个人,姑嫂二人还是住在侯府的庄子上。
  也就是侯府是不想让林州的将士寒心,否则,早把人撵出去了,不会让他们住庄子。
  入京城的举子多,廖玉珠的府上,多达十多位举人,都是陈家族人和族人的至亲。
  就连将军府,也接待了三位。
  只是这三人没带家眷,孤身一人进京。
  “一点都不麻烦人,整日关在院子里苦读,偶尔聚一聚。知礼去过几回,他们很欢喜,却又很有分寸,从来不打扰知礼。”
  彭知礼是奉禹书院的学生,虽是去年秋的新晋举人,外地来的读书人却不敢小瞧了他,还有不少人拿着文章上门拜访。
  他们不打扰,不纠缠,懂得为客之道。
  用白如意的话说,这般懂事的客人,接待多少都行。
  因为读书人们要应付来年的春闱,加上京城外来人口多,廖齐比平时要忙,这个年,过得忙碌了些,远不如往年喜庆。
  到了二月初,春闱即将开考。
  每次考三天,总共三场。
  在此之前,彭知礼吃了好几天的馒头和咸菜。
  一是为了习惯开考后的饭菜,二来,也是怕吃坏了肚子。
  对于养尊处优长大的彭知礼来说,确实算是吃苦了,但连同考试一起,总共就吃半个月的咸菜。
  白如意还安慰呢:“你争取一举得中,就不用再啃馒头了。”
  廖红卿也接话:“吃馒头不算苦,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白馒头还是难得的细粮。当初我在潍州府,一个月有二十多天都啃白馒头就咸菜……”
  她就是随口一说,忽然发现母子俩面色格外复杂。立即闭了嘴。
  彭知礼本也没有不乐意,比起天不亮就苦读,夜深了还练字,啃几天馒头不算苦,这是个必经的过程。他想安慰姐姐几句,又感觉说什么都不合适。当初母亲是嫁给了他爹,才没能把姐姐带在身边。
  越是长大,彭知礼也是看明白了许多事。小时候他以为双亲感情很好,在姐姐出现之前,他都觉得母亲日子过得不错……实则母亲在府中处境很不好,贴了银子,费了心思,还要被祖母各种嫌弃逼迫。
  姐姐没能搬到兴安府,应该与祖母有关。
  彭知礼也不想要这样的家人,但是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且母亲这些年一直陪着他,他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安慰姐姐。
  廖红卿看到母子二人的脸色都不对了,笑道:“我手头有银子,可以买点心来打牙祭。”
  彭知礼:“……”点心这种随手可得的东西,算什么打牙祭?
  白如意眼圈都红了。
  廖红卿无奈:“我真的觉得没吃苦,你们别这样。”
  比起别家姑娘,她日子过得真的很不错。
  “娘,要不你补偿我吧?”廖红卿提议,“我今儿想吃闲笋蒸鹅,您快让人去准备。”
  白如意擦了擦眼角,让身边丫鬟去厨房吩咐。
  廖红卿又道:“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而且我真不觉得苦。你们以后千万别这样,不然我都不敢回来聊天了。”
  伤感只是一瞬,总是沉溺于过往,只会将那份悲意无限放大,凭添伤心。
  就在彭知礼啃馒头都要啃吐了时,春闱终于开考,白如意准备了马车送儿子和三位举人去贡院,廖红卿也去了,期间还看见了何韵儿。
  是白如意先看见的,母子三人分别后,母女俩退到了外围,远远看着彭知礼在人群中排队往里走。
  有不少官兵维持秩序,人虽多,却井井有条,不至于发生踩踏。
  廖红卿看了一眼侯府送来的几个举子,感觉到袖子被拉扯,疑惑地看向白如意,然后顺着她示意的方向,瞅见了排队往里进的彭知礼,何韵儿正站在他旁边殷殷嘱咐。
  不知道彭知礼说了什么,何韵儿瞪了他一眼。然后彭知礼转着圈的陪笑讨好。
  何韵儿板着脸,好一会儿了才展颜。
  白如意看得眉开眼笑:“拿捏得住他就行。何家姑娘看着年纪小,胆子小,实则懂规矩识大体。有她拴着知礼,我也能放心了。”
  好多长辈不喜欢看到自家儿子在儿媳妇面前伏小做低。廖红卿以为她多少会有几分不悦,见她这般豁达,笑道:“两人感情好,做长辈的确实能少操心。”
  “是啊!”白如意感慨,“我又不可能长期陪着知礼住。”
  她拉着廖红卿往外退,越往外走,人越少,入了车厢,她才道:“我想与何家商谈将婚期提前,最好是四五月后完婚。到时,无论知礼中或不中,小夫妻俩都搬出去单独住。”
  她不是说要把儿子扫地出门,而是怕年轻人跟自己住会不自在。
  一想到儿子搬出去住后,就成了两家人,白如意有些不舍得:“你们一个个都长大了。”
  廖红卿宽慰:“圆儿陪着你啊。”
  五岁的孩子,还要陪她许多年呢。
  白如意派人守在何家的马车旁边,何韵儿从人群里退出,得知未婚夫的母亲也在,立刻过来见礼。
  “见过伯母。”何韵儿眼眸弯弯,甜美乖巧。
  白如意看到她就欢喜:“若是无事,一起去喝茶?”
  今日春闱开考,送考的人挤满了附近的两条街,两条街上的酒楼茶楼迎来了许多客人。
  其中有间酒楼是白如意名下的铺子,三人才得了个雅间,何韵儿想要与未来婆婆和姑姐亲近,但女儿家的矜持作祟,她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于是便坐在窗前往下瞧。
  “那位是……张姑娘?”
  论起来,张学盼算是何韵儿和未婚夫的半个媒人,因此,哪怕只有一面之缘,何韵儿却对她印象深刻。
  毕竟,当时是张学盼追着彭知礼不放,彭知礼才会撞到她……身为彭知礼的未婚妻,他不止一次跟她解释过当时情形。
  廖红卿瞅了一眼,那边一男一女已经入了铺子,她只
  来得及看见个背影:“不用管,她住在庄子上,难得进城一趟。”
  且侯府已决定,九天后考完,就让他们搬出庄子。
  何韵儿眉头微蹙:“可是和她在一起的人好像是我大哥。”
  廖红卿:“……”
  啊这!
  “真的?你没看错?”
  第176章 春闱中
  何韵儿怎么可能会认不出自己的大哥?
  她也希望自己认错了。
  “应该不会错。”
  何家与安东侯府有来往,来往还挺密切,就在彭知礼撞上何韵儿那一次,何家父子也在府上。
  张学盼若是有心,兴许就是那时候认识的何浩杰。
  白如意往对面的铺子里瞅,没看见两人,道:“你打算怎么办?”
  何韵儿心里乱糟糟的,她和嫂嫂感情不错,兄长有妾,但那都是嫂嫂和母亲商量着安排的,妾室的娘家对何家有几分助力。
  “我得回去把这件事情告诉爹娘。”
  白如意没有阻止,别说这是自己的未来儿媳妇,哪怕已经是儿媳妇,关于儿媳妇要怎么娘家人相处,她都不会多过问。
  做长辈的,手伸得太长了,惹人厌呢。
  廖红卿提醒:“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误会。”
  无论何事,长辈一掺和,事情就闹大了,兴许还如了张学盼的愿。
  何韵儿一想也对,她不会管兄长的房里事,哥哥纳不纳妾,轮不到她操心。但是,她不喜欢张学盼。
  这姑娘之前还追着彭知礼不放来着。
  “你去,把我哥哥请来。”何韵儿吩咐身边丫鬟。
  白如意起身:“卿娘,那我们去转一转?”
  把这雅间留给人家兄妹俩谈事。
  廖红卿跟着起身,还没来得及走,就被何韵儿给拽住了:“世子夫人,麻烦你在旁边做个见证。我不希望兄长纳她为妾,若是两人还什么关系都没有,得尽快撇清才行。”
  多两个人在旁边看着,张学盼便不好讹上她哥哥。
  当然了,如果她哥哥真的糊涂,已和人有了首尾,那这亲事,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白如意看她可怜兮兮的,本就觉得她甜美乖巧,便不舍得看她受委屈。
  于是,母女俩又坐了回去。
  等到二人上楼,进门看到除了何韵儿之外还有白如意母女,何浩杰都愣了愣。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target="_blank">倾碧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