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白如意方才是没忍住,被女儿一捏,很快恢复了理智:“没什么好谈的,知礼怎么对你们我管不着,他可以在成亲以后带着媳妇去拜见长辈,但成亲那天,必须要在将军府!”
  杨静音试探着道:“能不能让知礼自己选?”
  “你想让他怎么选呢?”白如意反问,“选爹就对不起娘,选娘就对不起爹,他是我儿子,我绝不让他陷入这种两难的境地,此事我做主了。他就在将军府成亲,即便有人怪他不认彭家祖宗,那也是我的错,是不讲理。就这样!”
  她转身要走,杨静音无奈道:“知礼明明有亲爹,却在成亲当天拜继父为高堂,你觉得合适吗?”
  “凭着廖将军对他的一番付出,没什么不合适的。”白如意站在门口回身,“他才入书院那年,拜天教众猖狂至极,连书院中的学子都险些遭了毒手,将军每旬日都去接送,一直到现在,都是将军身边的长随放下其他的事亲自去接。彭大人,你是亲爹没错,敢问你这个亲爹接送过他几回?”
  彭继文哑然。
  在娶杨静音过门前,彭家差点连下人都要用不起了。他那时候刚刚入京,还未站稳脚跟,压根不敢告假。若是要接送儿子,接要一日,送又要一日……实在腾不出这么多空来。
  他知道廖齐平时是巡视京都,接个把人,就是顺手的事。
  可是,能接是一回事,愿意跑一趟去接又是另一回事,且彭知礼在书院住的那个院子也是廖齐所送,亲爹也不过如此。
  他脸皮再厚,也不能否认廖齐在儿子身上的付出。
  而且,将军府给嫡长子的院子确实是彭知礼在住……彭继文理解不了廖齐的想法,反正,换了他自己,他做不到拿别人视如己出。
  视如己出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
  白如意见他哑然,再次强调:“此次知礼成亲所有的花销,都是从将军府公中来出。君子论迹不论心,无论廖将军心里如何想,他对知礼,确实尽到了一个父亲该尽的责任,因为他不是亲爹,这份用心愈发难得。你这个亲爹……不足他多矣!做你妻子很累,做你儿子也一样,在你的心中,我们永远都是可以退让的,为了所谓的孝道,所谓的兄弟情,所谓的全家和睦,我们活该受委屈。我受够了!”
  她踹了一脚门板,火气冲天:“彭继文,离开你一转眼好几年,今儿我又生出了当初在彭府那种处处受限却不得发作的憋屈,简直整个人都要被气疯了……多谢你,让我再一次认清楚我如今的日子有多幸福。”
  语罢,拉着女儿飞快下楼。
  老太太还不满意,哎哎哎叫唤着追出门。
  杨静音皱了皱眉,她并不觉得白如意有错,嫁给彭继文后,她买了个新宅子,原本是想夫妻俩单独住,最多带上妾和孩子,但老太太死活不愿意。一起住也没什么,偏偏老太太总想着扒拉他们来接济大房。
  她不是缺那点银子,而是很讨厌这种被当做冤大头的感觉。
  “让你娘搬回你家的宅子。”
  杨静音这话只是告知。
  彭继文一愣:“这……”
  “这什么?”杨静音不耐烦道:“那是你娘,你自己跟她商量,别指望我会去做这个恶人。”
  彭继文一脸无奈:“你是我妻子,长辈就是长辈,什么你娘我娘……”
  “不拿面子来说话,你儿子在将军府成亲,确实要自在得多,廖将军的性子大度,平时事务又忙,绝对干不出针对他的事。因着不是亲爹,对他只有大度。”杨静音上下打量他,“你若真为你儿子好,就该拦着你娘发疯。”
  “那也是你母亲。”彭继文再次强调。
  杨静音不紧不慢:“我母亲是郡主。”老太太算什么东西?
  “我会嫁给你,看中的是你这个人,可不是因为你那个不讲理的老娘。彭大人,你如果非逼着我拿他当亲娘孝敬,那……咱只有一拍两散!堂堂郡主之女和离,旁人再看不惯,也不敢拿到面上来议论。”
  说到这里,她又冷笑了一声,“郡主的女儿不愁嫁,我和白如意还不一样,白如意出身书香门第,讲个规矩礼仪。本姑娘可不管这么多,也就是时运不济,否则,本姑娘若身有爵位,轮得到你捡便宜?你倒是睁眼看看,能够教训本姑娘,让本姑娘以礼相待的长辈都是哪些!”
  不是郡主,就是公主。随便哪一位单拎出来,都是高官和诰命。
  这话很不客气,边上还有下人,彭继文一张脸涨得通红。
  杨静音往门外走,又道:“老太太若搬走,她所住的那个院子可以给知礼住。”
  当初搬家,杨静音刚入门不久,也不知道老太太的脾气,大家闺秀要尊敬长辈,夫妻俩住了宅子的正院,第二好的院子给了老太太。
  “知礼住那个院子,身份上很合适。给他留着那地方,对外你也好意思说自己尽到了一个做父亲的责任了。”
  老太太没有追上白如意母女,回到雅间后就得知儿媳妇要她搬出那个四进大宅,回到原先的小院子里去住。
  一瞬间,她只觉得天都塌了。
  万氏在杨静音面前一个字都不敢说,此时只剩下小叔子和婆婆,才敢开口:“为人子女,应该孝敬长辈,弟妹如此……实在是……毫无规矩体统。”
  彭继文没吭声。
  *
  白如意上了马车后,喘了几口气才缓过来:“气死我了。彭继文干脆改名叫鸡瘟算了,家事上从来都拎不清,全由他那个娘乱来……我当初简直是瞎了眼……”
  廖红卿:“……”
  第168章 婆媳和夫妻
  见了彭家人一次,白如意的戾气都重了不少。
  明明白如意之前还说过,因为有了他们姐弟二人,所以她不后悔之前连嫁两次。哪怕两个婆家都不好,两个男人也负了她,但当初他们选择和她在一起时是真心的……如今却张口就说自己瞎了眼。
  “娘,别生气。”
  白如意深吸口气:“走,回去找大厨商量菜色。”
  将军府有喜,登门的客人都是达官显贵,菜色不能太差,最好每样菜都要保证是香味俱全。
  廖齐对于白如意的情绪变化很敏锐,一见面就知道她今儿不大高兴。他没问妻子,而是悄悄问廖红卿发生了何事。
  廖红卿也不隐瞒,说是与彭家人见了一面。
  廖齐就懂了。
  早早回府的他,推说又有公事,重新出了门,然后深夜才归。
  彭知礼也想知道双亲见面聊了什么,瞅见母亲的神情,应该是吵了架,那到底怎么吵的,吵得有多凶,他却是一无所知。于是借口要送廖红卿回府,到了侯府里才鬼鬼祟祟询问。
  廖红卿细说了当时的情形。
  “主要是老太太在作妖。彭阿爹应该……不耐烦争这些。”
  彭知礼苦笑了下:“我爹忙于公事,如今又有其他的子嗣,顾不上我也正常。”
  廖红卿张了张口,彭家就是这么恶心人,明明他们对彭知礼没有那么上心,既然有人愿意真心照顾
  彭知礼,那放手就是了啊。偏偏又不肯放,非要把人争回去,哪怕明知道彭知礼回府后会受委屈也在所不惜!可能在老太太的心里,彭知礼就该照顾堂兄,若是不肯照顾,那就是十恶不赦。
  想到方才白如意质问彭家的话,廖红卿好奇问:“那个彭知书有针对过你?”
  彭知礼轻咳了一声:“他故意顶着我的名写文章往书院的夫子那里送。可能是想要夫子的指点。”
  堂兄弟二人原先在兴安府时,彭知书身为老太太寄予厚望的长孙,才学上勉强能比得上彭知礼……实则的彭知礼年纪小,处处让着他,后来入了京城。彭知礼有几位舅舅指点,更是入了奉禹书院,学识飙升,堪称一日千里。
  彭家人搬到京城时,兄弟俩的学识早已天差地别。
  彭知礼写出的文章,与彭知书的完全不一样,就连字迹都大不相同。
  奉禹书院的学子,字写得不好看,夫子连文章都不会看,彭知礼被压着好生练了字。
  “夫子一看就知道那不是我的文章,倒没有生误会。”
  说好听点,是彭知书想要夫子的指点,所以顶了堂弟的名。说难听点,就是他想毁了彭知礼的名声。
  “这就是一件小事,误会而已,夫子提点了我两句,我没想告诉母亲,母亲从别人那里听说了,当时母亲很生气,还想去质问堂兄,被我拦住了。”
  白如意心里一直压着这件事,今日见了彭家人,故意说了出来。
  彭知书这么恶心人,她凭什么不能恶心回去?
  读书人这般处事,被人知道,那是会被人唾弃的。
  廖红卿劝他:“他们之间争执不是因为你,就像你说的,母亲心里早就攒了不少了怨气,只是没有机会表露,好不容易逮着了一家子,可不就得发脾气么?”
  言下之意,无论有没有彭知礼成亲的事,夫妻俩该吵还是会吵,只是往常没见着面,没机会吵而已。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target="_blank">倾碧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