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廖红卿上次去劝过周家母女后,周成玉似乎开始吃荤,最近圆润了一圈,容貌越来越盛。
张学盼有些不舍地看了一眼花林:“此处景致独好……”
“明儿再来,这些花还在,景致也还在。”周成玉冷冷淡淡,“张姑娘,你若要留,我可走了哦。”
张学盼这才起身告辞。
两人一前一后,念儿看在眼中,道:“周姑娘挺冷淡的,都不爱和张姑娘说话,偏又要邀人一起走……”
廖红卿无奈:“她是替我解围呢。”
虽然廖红卿并不需要。
*
贺侯生辰,总共摆了七桌。
女眷两桌,多数都是朝中同僚。
半下午时,客人散去,白如意没有多留,是圆儿困极,闹着要回府。
翌日一大早,白如意又来了。
“知礼说,他不小心害一位何姑娘受伤,让我探望一番。我说去人府上,他说人还在侯府。”
“何大人还在,昨儿喝多了,留宿客院,但何姑娘已回府。”廖红卿忽然发现,这小子过于歉疚了些。
彭知礼是被双亲宠着长大的孩子,一般很难让他替谁着想,前些年只顾着护彭宝儿,完全不管廖红卿是否会伤心,后来才渐渐成熟。
他撞上了何姑娘,昨天就让人来问了廖红卿何家府邸所在,准备上门送一份赔礼,今儿还要让白如意来赔礼。
用得着么?
虽说礼多人不怪,可送赔礼就行了,要么白如意亲自去送赔礼,何必送完了赔礼又让人去道歉?
还有,他明明知道何府所在,却故意误导母亲。
廖红卿眼眸一转:“他昨天把人撞翻,还准备去扶人家姑娘来着。”
白如意一拍桌子:“真的?他可有碰着人姑娘?”
“没。”廖红卿笑看着她,“不过,这小子昨天送了伤药,傍晚又送赔礼,今儿还要让您亲自道歉……”
白如意扬眉,手指轻敲桌面,心里思量开了。
道歉时多跑几次,大家自然就熟了,非要让白如意去,估计也是想让白如意看看那个姑娘。
在当下,彭知礼的婚事不由他自己说了算,得长辈答应了,然后由长辈去和对方的长辈谈。光他自己一腔热血,最后多半是悲剧收场。
“还有三个月就是乡试。”白如意无奈,“这种紧要关头,不想着认真读书,居然生花花心思,臭小子,估计又想紧一紧皮了。”
她不是生气儿子在这时候想定亲,而是觉得儿子记吃不记打,八字还没一撇呢,就让她去看。两人在昨天之前都
不相识,世上哪有那么多一见钟情?
哪怕是自己儿子,她也要骂,混账东西,多半是见色起意。
廖红卿提议:“我去一趟吧。何姑娘在侯府受伤,侯府本来也该上门致歉,送上赔礼。”
白如意还是决定跟女儿一起去一趟。
*
何府在京城的宅子足有四进,论起来,这是侯府老宅。
到了何大人这个位置,若是能更进一步,入了新帝的眼,绝对前途无量……这可能就是他特意带着全家去安东侯府拜访的缘由。
安东侯可是皇上的岳父,称得上一句国丈。
新帝不到二十岁,对朝中几位老臣多有依仗,尤其重视安东侯。
廖红卿母女俩登门,何夫人祖孙三代通通出面。
何老夫人年过六旬,头发花白,看着精神不错,笑吟吟引二人进门。
“将军夫人,世子夫人,稀客稀客,快往里进!”
她还吩咐丫鬟,“上茶,上好茶。”
白如瞬间就感觉到了一家子的热情,顺势说出自己的来意,何老夫人一挥手:“昨儿我看过,小伤而已,已然结痂。且韵儿说了,当时她自己也没看路,不能全怪彭公子。”
“姑娘家最好别留疤。”廖红卿又掏出一个瓷瓶,“这是上好的祛疤膏药,千万让何姑娘用上。”
何家人急忙推辞,推辞不过,才肯收下。
两边人都有意,一时间气氛格外热络,母女俩告辞时,何家母女亲自相送。
何夫人笑吟吟道:“真是小事,让彭公子不要挂念了。”
再是客气的人家,道歉也该到此为止。
但彭知礼两日后亲自登门,说是要对何姑娘当面致歉,还想带何姑娘一起出门,让何姑娘挑一份礼物,算是他都赔礼。
何家长辈们答应了。
白如意得知此事,也没阻止。
两个年轻人相约出游,两家长辈算是达成了共识。
彭家那边一直有意给彭知礼说亲,得知彭知礼与何家姑娘一起出门,便也打消了念头。
对于彭知礼的亲事,廖红卿不怎么在意,只要彭知礼自己不委屈就行,至于多了个弟妹会不会影响姐弟之间感情,她真不在意。
她希望彭知礼过得顺心如意,一个与她合得来的弟妹,不一定与彭知礼相合。
要陪伴彭知礼一辈子的人,自然是他喜欢的才行。不然,夫妻俩毫无感情,一辈子那么长,日子怎么捱?
第165章 心思
彭知礼第三回邀何姑娘出门时,白如意坐不住了,又来了一趟侯府。
这一回不是来找女儿,而是来请顾氏帮忙牵线。既然要结亲,那就要给足对方面子。
何家上一次来侯府,是为与侯府拉近关系,白如意就想来试探一下,看顾氏愿不愿意做这个媒。
如果侯府接受何家的投诚,顾氏出面提亲,何家人面上也有光。
如果顾氏不愿意,那侯府与何家就没有白如意以为的那么亲近……婚事还是要结,一码归一码嘛。不过,顾氏做媒人就不合适,得另找旁人。
她说起了两个年轻人一起出游:“咱们身为男方,总要先表态,不然,黑不提白不提的,岂不是欺负人家姑娘?不知……亲家母这可好些了?若是病情有好转,还要麻烦亲家母陪我走一趟。”
顾氏欣然答应。
她对将军府一向很客气,并不止是因为廖齐位高权重。别说现在侯爷是国丈,就是原先的安东侯府,若与廖齐合不来,也不用太给人面子。
当然了,朝堂之上,如非必要,不要与人结仇。顾氏愿意和白如意来往,对将军府客客气气,更多的是因为儿媳妇。
儿媳妇解了她的困境,让摇摇欲坠的世子之位重新变得稳稳当当,不光会哄儿子,会生孩子,还特别会做人,交到儿媳妇手里的事,一般都能办得妥妥贴贴。
“好啊,刚好我闲着无事。”顾氏笑吟吟,“年纪大了,就喜欢看年轻人成双成对,我可听说了,帮人做媒是积德。你哪天准备好了,我陪你走一趟就是。何家的姑娘我见过,真的很乖……”
就是有点太乖了,都不爱跟长辈说话。看着又可爱,该嫁人的年纪,跟个小孩子似的。
顾氏还有个儿子没定亲,那天也看了一下何家的姑娘,相处的时间不多,还没起结亲的念头,就被彭知礼抢了先。
白如意立即道谢,又说了一些自己准备好的礼物:“不知亲家母觉得这些可够?”
她提出来的不是普通的礼物,而是几样特别贵重的。因为何大人是读书人,她选的都是些古籍名画。
顾氏颔首:“足够。”
事情商定,白如意放下心来,可又有些忐忑,找到女儿问:“你觉得何姑娘好不好?”
廖红卿乐了:“知礼娶妻,他觉得好就行。”
白如意心疼儿子:“知礼几岁启蒙,辛苦读了这么多年,离入仕还有很长的一截路要走,而入仕后才刚刚开始。”她叹口气,“如此艰辛,若是有一个体贴他愿意帮他分担的贤内助,他自然要轻松许多……”
廖红卿宽慰道:“何姑娘是他自己选的,不管以后两人感情如何,至少他现在想娶她。你既然心疼他,难道舍得他和心上人不能终成眷属?”
以后过得好不好,那都是以后的事。
白如意难得多愁善感而已,这婚事还是要谈。
这一次两家相看,那就是走个过场,长辈们在雅间里闲聊,两个年轻人已出门闲逛了。
最近朝中有不少官员催促皇上选秀。
前朝中,新帝登基后第一回选拔人才,后宫里,也该为皇上选一些新人。
比起先帝妃嫔几百,新帝的后宫只有皇后一人,相差也太大了。
彭知礼和何姑娘谈婚论嫁,廖红卿没有出面,她大多数时候都关在府中,天越来越热,顾氏想带着有孕的儿媳妇去庄子上……顾月苗第一回怀有身孕,娘家的长辈已经不在,没个人在旁边看着,顾氏很不放心。
姑娘家嫁人后若没有亲生儿子,就只能养庶出的孩子……顾氏管不了被发配的顾家人,自认为该照顾好娘家侄女。
这一胎,必须要母子平安,孩子生下来前,侄女在哪儿,她就在哪儿。
“你看好府里,拿不定主意就派人去郊外,若有人求上门来,你不想答应,就只管往我身上推。”顾氏并没有不放心府里,儿媳妇过门好几年,孙子都三岁多了,她只是习惯了唠叨。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target="_blank">倾碧悠然
张学盼有些不舍地看了一眼花林:“此处景致独好……”
“明儿再来,这些花还在,景致也还在。”周成玉冷冷淡淡,“张姑娘,你若要留,我可走了哦。”
张学盼这才起身告辞。
两人一前一后,念儿看在眼中,道:“周姑娘挺冷淡的,都不爱和张姑娘说话,偏又要邀人一起走……”
廖红卿无奈:“她是替我解围呢。”
虽然廖红卿并不需要。
*
贺侯生辰,总共摆了七桌。
女眷两桌,多数都是朝中同僚。
半下午时,客人散去,白如意没有多留,是圆儿困极,闹着要回府。
翌日一大早,白如意又来了。
“知礼说,他不小心害一位何姑娘受伤,让我探望一番。我说去人府上,他说人还在侯府。”
“何大人还在,昨儿喝多了,留宿客院,但何姑娘已回府。”廖红卿忽然发现,这小子过于歉疚了些。
彭知礼是被双亲宠着长大的孩子,一般很难让他替谁着想,前些年只顾着护彭宝儿,完全不管廖红卿是否会伤心,后来才渐渐成熟。
他撞上了何姑娘,昨天就让人来问了廖红卿何家府邸所在,准备上门送一份赔礼,今儿还要让白如意来赔礼。
用得着么?
虽说礼多人不怪,可送赔礼就行了,要么白如意亲自去送赔礼,何必送完了赔礼又让人去道歉?
还有,他明明知道何府所在,却故意误导母亲。
廖红卿眼眸一转:“他昨天把人撞翻,还准备去扶人家姑娘来着。”
白如意一拍桌子:“真的?他可有碰着人姑娘?”
“没。”廖红卿笑看着她,“不过,这小子昨天送了伤药,傍晚又送赔礼,今儿还要让您亲自道歉……”
白如意扬眉,手指轻敲桌面,心里思量开了。
道歉时多跑几次,大家自然就熟了,非要让白如意去,估计也是想让白如意看看那个姑娘。
在当下,彭知礼的婚事不由他自己说了算,得长辈答应了,然后由长辈去和对方的长辈谈。光他自己一腔热血,最后多半是悲剧收场。
“还有三个月就是乡试。”白如意无奈,“这种紧要关头,不想着认真读书,居然生花花心思,臭小子,估计又想紧一紧皮了。”
她不是生气儿子在这时候想定亲,而是觉得儿子记吃不记打,八字还没一撇呢,就让她去看。两人在昨天之前都
不相识,世上哪有那么多一见钟情?
哪怕是自己儿子,她也要骂,混账东西,多半是见色起意。
廖红卿提议:“我去一趟吧。何姑娘在侯府受伤,侯府本来也该上门致歉,送上赔礼。”
白如意还是决定跟女儿一起去一趟。
*
何府在京城的宅子足有四进,论起来,这是侯府老宅。
到了何大人这个位置,若是能更进一步,入了新帝的眼,绝对前途无量……这可能就是他特意带着全家去安东侯府拜访的缘由。
安东侯可是皇上的岳父,称得上一句国丈。
新帝不到二十岁,对朝中几位老臣多有依仗,尤其重视安东侯。
廖红卿母女俩登门,何夫人祖孙三代通通出面。
何老夫人年过六旬,头发花白,看着精神不错,笑吟吟引二人进门。
“将军夫人,世子夫人,稀客稀客,快往里进!”
她还吩咐丫鬟,“上茶,上好茶。”
白如瞬间就感觉到了一家子的热情,顺势说出自己的来意,何老夫人一挥手:“昨儿我看过,小伤而已,已然结痂。且韵儿说了,当时她自己也没看路,不能全怪彭公子。”
“姑娘家最好别留疤。”廖红卿又掏出一个瓷瓶,“这是上好的祛疤膏药,千万让何姑娘用上。”
何家人急忙推辞,推辞不过,才肯收下。
两边人都有意,一时间气氛格外热络,母女俩告辞时,何家母女亲自相送。
何夫人笑吟吟道:“真是小事,让彭公子不要挂念了。”
再是客气的人家,道歉也该到此为止。
但彭知礼两日后亲自登门,说是要对何姑娘当面致歉,还想带何姑娘一起出门,让何姑娘挑一份礼物,算是他都赔礼。
何家长辈们答应了。
白如意得知此事,也没阻止。
两个年轻人相约出游,两家长辈算是达成了共识。
彭家那边一直有意给彭知礼说亲,得知彭知礼与何家姑娘一起出门,便也打消了念头。
对于彭知礼的亲事,廖红卿不怎么在意,只要彭知礼自己不委屈就行,至于多了个弟妹会不会影响姐弟之间感情,她真不在意。
她希望彭知礼过得顺心如意,一个与她合得来的弟妹,不一定与彭知礼相合。
要陪伴彭知礼一辈子的人,自然是他喜欢的才行。不然,夫妻俩毫无感情,一辈子那么长,日子怎么捱?
第165章 心思
彭知礼第三回邀何姑娘出门时,白如意坐不住了,又来了一趟侯府。
这一回不是来找女儿,而是来请顾氏帮忙牵线。既然要结亲,那就要给足对方面子。
何家上一次来侯府,是为与侯府拉近关系,白如意就想来试探一下,看顾氏愿不愿意做这个媒。
如果侯府接受何家的投诚,顾氏出面提亲,何家人面上也有光。
如果顾氏不愿意,那侯府与何家就没有白如意以为的那么亲近……婚事还是要结,一码归一码嘛。不过,顾氏做媒人就不合适,得另找旁人。
她说起了两个年轻人一起出游:“咱们身为男方,总要先表态,不然,黑不提白不提的,岂不是欺负人家姑娘?不知……亲家母这可好些了?若是病情有好转,还要麻烦亲家母陪我走一趟。”
顾氏欣然答应。
她对将军府一向很客气,并不止是因为廖齐位高权重。别说现在侯爷是国丈,就是原先的安东侯府,若与廖齐合不来,也不用太给人面子。
当然了,朝堂之上,如非必要,不要与人结仇。顾氏愿意和白如意来往,对将军府客客气气,更多的是因为儿媳妇。
儿媳妇解了她的困境,让摇摇欲坠的世子之位重新变得稳稳当当,不光会哄儿子,会生孩子,还特别会做人,交到儿媳妇手里的事,一般都能办得妥妥贴贴。
“好啊,刚好我闲着无事。”顾氏笑吟吟,“年纪大了,就喜欢看年轻人成双成对,我可听说了,帮人做媒是积德。你哪天准备好了,我陪你走一趟就是。何家的姑娘我见过,真的很乖……”
就是有点太乖了,都不爱跟长辈说话。看着又可爱,该嫁人的年纪,跟个小孩子似的。
顾氏还有个儿子没定亲,那天也看了一下何家的姑娘,相处的时间不多,还没起结亲的念头,就被彭知礼抢了先。
白如意立即道谢,又说了一些自己准备好的礼物:“不知亲家母觉得这些可够?”
她提出来的不是普通的礼物,而是几样特别贵重的。因为何大人是读书人,她选的都是些古籍名画。
顾氏颔首:“足够。”
事情商定,白如意放下心来,可又有些忐忑,找到女儿问:“你觉得何姑娘好不好?”
廖红卿乐了:“知礼娶妻,他觉得好就行。”
白如意心疼儿子:“知礼几岁启蒙,辛苦读了这么多年,离入仕还有很长的一截路要走,而入仕后才刚刚开始。”她叹口气,“如此艰辛,若是有一个体贴他愿意帮他分担的贤内助,他自然要轻松许多……”
廖红卿宽慰道:“何姑娘是他自己选的,不管以后两人感情如何,至少他现在想娶她。你既然心疼他,难道舍得他和心上人不能终成眷属?”
以后过得好不好,那都是以后的事。
白如意难得多愁善感而已,这婚事还是要谈。
这一次两家相看,那就是走个过场,长辈们在雅间里闲聊,两个年轻人已出门闲逛了。
最近朝中有不少官员催促皇上选秀。
前朝中,新帝登基后第一回选拔人才,后宫里,也该为皇上选一些新人。
比起先帝妃嫔几百,新帝的后宫只有皇后一人,相差也太大了。
彭知礼和何姑娘谈婚论嫁,廖红卿没有出面,她大多数时候都关在府中,天越来越热,顾氏想带着有孕的儿媳妇去庄子上……顾月苗第一回怀有身孕,娘家的长辈已经不在,没个人在旁边看着,顾氏很不放心。
姑娘家嫁人后若没有亲生儿子,就只能养庶出的孩子……顾氏管不了被发配的顾家人,自认为该照顾好娘家侄女。
这一胎,必须要母子平安,孩子生下来前,侄女在哪儿,她就在哪儿。
“你看好府里,拿不定主意就派人去郊外,若有人求上门来,你不想答应,就只管往我身上推。”顾氏并没有不放心府里,儿媳妇过门好几年,孙子都三岁多了,她只是习惯了唠叨。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fhm.html" title="倾碧悠然"target="_blank">倾碧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