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小冯被他烦得要死:“我说大哥,你到底是希望这个软件出问题还是不出问题啊?出问题你不乐意,不出问题你还不乐意,你是不是来碰瓷的啊?”
姜津哑然,他也说不好。只是觉得一切有点超出自己的想象。
如果平时打电话是假,那么他的家人是不是也是假的?不说父亲母亲,会不会甚至连“魏桃”这个人的存在都可疑呢?
他费尽心力打造这一点是为了什么呢?
其他地方会不会也是假的?
太多疑点像一团浆糊一样黏住姜津的脑子,使其思考不得。他拿出那个笔记本,仔细记录了自己的疑虑。
这个小笔记本记录了关于魏黎的一切,密密麻麻,简直事无巨细,甚至还有几页是魏黎形象的简笔画。姜津正咬着笔头冥思苦想,忽然视界中出现一只手,抓住书脊霸道地把它拿走。
头顶传来戚思鸣的混账声音:“看你一节课都在写这个,写什么呢?”
他被吓了一跳,“噌”的一下站起来。但还是晚了一步,本子被戚思鸣拿在手里。
姜津心脏都要跳出来,如果里面的内容被别人看见了,后果不堪设想。他的计划就全被暴露了。
他强定心神,第一次那么敢对戚思鸣说话:“还给我!”边说边要上手抢。
戚思鸣嗤笑一声,叛逆劲上来了,借着身高腿长的优势把本子举过头顶,“偏不给。”他心觉有趣,姜津反应那么大,估计里面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他是之前逆来顺受的样子,他反而会还给他。
正值两个大课中间,注意到他们的同学越来越多,但都在看姜津笑话,没有一个人来帮他主持公道。
姜津怎么努力都够不到,眼看着戚思鸣抬头,目光即将汇聚到内页的时候,他一咬牙心一横,使出吃奶力气拍了一下对方的手背,本子划过一个优美的抛物线,丢到了几米开外,阶梯教室第一排附近的走道。
周围同学来来回回,都注意到了这个本子。若是谁好奇捡来看看……
与此同时,一个人在那里站定。姜津寒毛直竖,心都提起来。
引入眼帘的是一双熟悉的鞋,姜津在宿舍见过,知道它的码数,再往上看是结实修长的长腿,它的主人半蹲下来,捡起了那个本子。
魏黎跨步走过来,特意绕开戚思鸣,把东西原原本本地交给姜津。
姜津紧张得大喘气,赶紧把本子塞到怀里。
戚思鸣斜眼看向这个不速之客,一副混不吝的模样:“你就不好奇里面是什么吗?他那么宝贝,说不定是给谁的情书。”
魏黎好整以暇,淡淡地回应:“不好奇,这是别人的隐私。”
戚思鸣嗤笑一声,回头发现姜津怔怔看着魏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突觉无趣,转身离开。
姜津还没从刚才的惊吓中缓过神,怀里的笔记本因为魏黎的触碰而变得异常滚烫,几乎要把他的胸膛烫出一个洞来。
魏黎转身的时候,只听见后面有个不情不愿又像是得救的声音:“……谢谢你。”
晚上,趁着魏黎被约去打篮球的功夫,姜津又假装路过,跑到了之前兼职的奶茶店。
他对人际交往真的没有什么见解,更别说不留痕迹地套话,在店门口徘徊了十几分钟。好在店长张姐非常健谈,还记得他是魏黎朋友,热情招呼他来店里坐坐。
姜津点了一杯珍珠奶茶,趁着等待,他有意无意地问:“我以为魏黎今天晚上会在呢,还想找他一起回去。”
“没呢!”张姐忙着点单,“小魏一三五才会来帮忙。你们学校各种各样的活动是挺多的,魏黎这样优秀的小孩整天忙得脚不沾地。”
姜津真的不太想听别人夸赞魏黎,但是他不好表现出来,只能敷衍笑一笑,随口附和道:“他平时确实挺忙的。”
姜津突然想起那张打工时间表,上面清楚写着周日奶茶店的日程,又结合刚才张姐说的话,迟疑道:“我以为他周日晚上也会来。”
“不对,你肯定记错了,他估计去别的店兼职去了,小魏周日从来不来。”
“会不会是你记错了?”姜津话音刚落就有点后悔,他确实不会说话,应该换种方式套话。明明是正常的询问,从他嘴里像是质疑的意思。若是换成魏黎,估计早就把对方哄得心花怒放。
张姐不乐意了,“我还没老年痴呆呢,小魏就是一周来三天,一三五,因为一周就这三天营业额蹭蹭蹭上涨,比平时多很多,大家都看他长得帅嘴又甜才来买奶茶。可惜他还有其他兼职,不然真想让他天天过来。让帅哥来当招牌谁不乐意?”
这句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后面张姐再跟他唠叨些什么也听不见了。
其他日程都对的上,唯有周日晚上是完全空白的。难不成魏黎又在隐瞒些什么?但是不应该啊,他肯定料想不到自己会看到那张日程表。
还是说他太过聪明,都预料到有人在怀疑他,跟踪他,甚至不择手段翻开他的个人物品寻找蛛丝马迹,所以特意留下错误线索误导对方呢?
姜津摇摇头,把这离谱的想法抛之脑后。魏黎应该没有到如此心机的程度。
也许是他搞错了,当时本来也就是上课时候的随手一记,没有太认真。这个想法姜津可以接受,并且越想越合理。
不过话说回来,魏黎在周日晚上,到底在哪,去干些什么呢?
关于他的不清不楚的问题总是让姜津抓耳挠腮,他打算周日继续跟踪一探究竟。
魏黎打完篮球回来的时候,寝室里漆黑一片。
他一边打开灯,一边喊了一声:“姜津。”语气轻快,跟往常没有什么两样。
一秒两秒三秒过去,没有任何人回应他,严丝合缝的床帘里也没有呼吸的声音。
他锁好门,把篮球一扔,任其在地板上弹来弹去,走到姜津的桌前。俊美无俦的冷漠眉眼一扫,片刻后两根修长的手指拉开了抽屉。
在抽屉的最深处,魏黎摸到了那个今天见过的、姜津宝贝至极的笔记本。
第8章 遛狗
姜津回来的晚,陈玉和魏黎都在忙各自的事情,宿舍里静悄悄的,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他悄无声息地打开抽屉,摸索一阵,假装在找什么东西,看见那个笔记本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里,终于是长舒一口气。
平时它应该跟他形影不离,但是这次去奶茶店的时候,一不小心落在宿舍了。
都怪戚思鸣!姜津愤愤地想,如果不是他今天搞这么一出,他就不会把它藏在抽屉里,还忘了把抽屉上锁。
姜津扫视一圈,不过幸好,桌上的摆设跟出门前的一模一样,没有人趁他不在翻过他的东西。
他打开笔记本,把今天去奶茶店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笔尖唰唰的,像蚂蚁在啃食树叶的声音。
突然姜津感觉有人在盯着自己,意味不明的视线如同一根舌头在他的后背舔舐游走,也像恐怖片黑暗里不露真容的恶鬼,让他下意识起了鸡皮疙瘩。他望去旁边桌子的魏黎,只见他在自己的桌前对着电脑,键盘上十指飞舞,眉头轻蹙,目不斜视,表情凝重,应该是在写什么文件。
神情专注,一切正常。
再转头看后面的陈玉,人家也在忙自己的事情。
姜津把视线收回,心中叹了一口气,感喟自己有时太过敏感多疑。
陈玉起身上厕所,路过魏黎的桌子,探头一看:“你在写什么呢?噼里啪啦的。”
姜津手上的动作不停,但也偷偷竖起耳朵,仔细听着那两人的动静。
魏黎:“过几天就是社团招新,我在写爱心社的招新流程,下周还有一个义捐衣物的活动,需要写策划案和画海报。”
陈玉咋舌:“你平时都那么忙,难为你这个社长亲力亲为,上上下下都要操心。”
“哪有。”魏黎也不乱揽功劳,笑了一声,“我们社团还有两个副社长挺负责任的,大家都是想干点实事回报社会的人。”
姜津没有参加任何社团,他社恐惯了,上一次百团招新的时候乌泱乌泱一大群人,吵吵嚷嚷,跟在动物园赶集一样,他看见就心慌和腿肚子打颤,去食堂的时候都专门绕道走。
魏黎第一次参与策划的是一场义卖活动,当时策划的很成功,引起网络上一场不小的轰动,甚至还有市里的记者专门来采访。
那时候姜津路过操场,看见魏黎在摄像机面前侃侃而谈,当时他还不是社长,回应得却井井有条,把参与义卖的学生,爱心社的所有社员,负责社团活动的老师,管理学生课外素质的院长,乃至s大校长都拉出来夸了一遍。
曲意逢迎得令人恶心。
那个记者还是第一次遇到那么配合又能说会道的学生,听得她频频点头,乐开了花。说的话还滴水不漏,后期剪都不用剪。至此爱心社一炮打响,登顶成为s大第一的社团,连老师都对他们的活动审核宽松不少。
姜津哑然,他也说不好。只是觉得一切有点超出自己的想象。
如果平时打电话是假,那么他的家人是不是也是假的?不说父亲母亲,会不会甚至连“魏桃”这个人的存在都可疑呢?
他费尽心力打造这一点是为了什么呢?
其他地方会不会也是假的?
太多疑点像一团浆糊一样黏住姜津的脑子,使其思考不得。他拿出那个笔记本,仔细记录了自己的疑虑。
这个小笔记本记录了关于魏黎的一切,密密麻麻,简直事无巨细,甚至还有几页是魏黎形象的简笔画。姜津正咬着笔头冥思苦想,忽然视界中出现一只手,抓住书脊霸道地把它拿走。
头顶传来戚思鸣的混账声音:“看你一节课都在写这个,写什么呢?”
他被吓了一跳,“噌”的一下站起来。但还是晚了一步,本子被戚思鸣拿在手里。
姜津心脏都要跳出来,如果里面的内容被别人看见了,后果不堪设想。他的计划就全被暴露了。
他强定心神,第一次那么敢对戚思鸣说话:“还给我!”边说边要上手抢。
戚思鸣嗤笑一声,叛逆劲上来了,借着身高腿长的优势把本子举过头顶,“偏不给。”他心觉有趣,姜津反应那么大,估计里面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他是之前逆来顺受的样子,他反而会还给他。
正值两个大课中间,注意到他们的同学越来越多,但都在看姜津笑话,没有一个人来帮他主持公道。
姜津怎么努力都够不到,眼看着戚思鸣抬头,目光即将汇聚到内页的时候,他一咬牙心一横,使出吃奶力气拍了一下对方的手背,本子划过一个优美的抛物线,丢到了几米开外,阶梯教室第一排附近的走道。
周围同学来来回回,都注意到了这个本子。若是谁好奇捡来看看……
与此同时,一个人在那里站定。姜津寒毛直竖,心都提起来。
引入眼帘的是一双熟悉的鞋,姜津在宿舍见过,知道它的码数,再往上看是结实修长的长腿,它的主人半蹲下来,捡起了那个本子。
魏黎跨步走过来,特意绕开戚思鸣,把东西原原本本地交给姜津。
姜津紧张得大喘气,赶紧把本子塞到怀里。
戚思鸣斜眼看向这个不速之客,一副混不吝的模样:“你就不好奇里面是什么吗?他那么宝贝,说不定是给谁的情书。”
魏黎好整以暇,淡淡地回应:“不好奇,这是别人的隐私。”
戚思鸣嗤笑一声,回头发现姜津怔怔看着魏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突觉无趣,转身离开。
姜津还没从刚才的惊吓中缓过神,怀里的笔记本因为魏黎的触碰而变得异常滚烫,几乎要把他的胸膛烫出一个洞来。
魏黎转身的时候,只听见后面有个不情不愿又像是得救的声音:“……谢谢你。”
晚上,趁着魏黎被约去打篮球的功夫,姜津又假装路过,跑到了之前兼职的奶茶店。
他对人际交往真的没有什么见解,更别说不留痕迹地套话,在店门口徘徊了十几分钟。好在店长张姐非常健谈,还记得他是魏黎朋友,热情招呼他来店里坐坐。
姜津点了一杯珍珠奶茶,趁着等待,他有意无意地问:“我以为魏黎今天晚上会在呢,还想找他一起回去。”
“没呢!”张姐忙着点单,“小魏一三五才会来帮忙。你们学校各种各样的活动是挺多的,魏黎这样优秀的小孩整天忙得脚不沾地。”
姜津真的不太想听别人夸赞魏黎,但是他不好表现出来,只能敷衍笑一笑,随口附和道:“他平时确实挺忙的。”
姜津突然想起那张打工时间表,上面清楚写着周日奶茶店的日程,又结合刚才张姐说的话,迟疑道:“我以为他周日晚上也会来。”
“不对,你肯定记错了,他估计去别的店兼职去了,小魏周日从来不来。”
“会不会是你记错了?”姜津话音刚落就有点后悔,他确实不会说话,应该换种方式套话。明明是正常的询问,从他嘴里像是质疑的意思。若是换成魏黎,估计早就把对方哄得心花怒放。
张姐不乐意了,“我还没老年痴呆呢,小魏就是一周来三天,一三五,因为一周就这三天营业额蹭蹭蹭上涨,比平时多很多,大家都看他长得帅嘴又甜才来买奶茶。可惜他还有其他兼职,不然真想让他天天过来。让帅哥来当招牌谁不乐意?”
这句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后面张姐再跟他唠叨些什么也听不见了。
其他日程都对的上,唯有周日晚上是完全空白的。难不成魏黎又在隐瞒些什么?但是不应该啊,他肯定料想不到自己会看到那张日程表。
还是说他太过聪明,都预料到有人在怀疑他,跟踪他,甚至不择手段翻开他的个人物品寻找蛛丝马迹,所以特意留下错误线索误导对方呢?
姜津摇摇头,把这离谱的想法抛之脑后。魏黎应该没有到如此心机的程度。
也许是他搞错了,当时本来也就是上课时候的随手一记,没有太认真。这个想法姜津可以接受,并且越想越合理。
不过话说回来,魏黎在周日晚上,到底在哪,去干些什么呢?
关于他的不清不楚的问题总是让姜津抓耳挠腮,他打算周日继续跟踪一探究竟。
魏黎打完篮球回来的时候,寝室里漆黑一片。
他一边打开灯,一边喊了一声:“姜津。”语气轻快,跟往常没有什么两样。
一秒两秒三秒过去,没有任何人回应他,严丝合缝的床帘里也没有呼吸的声音。
他锁好门,把篮球一扔,任其在地板上弹来弹去,走到姜津的桌前。俊美无俦的冷漠眉眼一扫,片刻后两根修长的手指拉开了抽屉。
在抽屉的最深处,魏黎摸到了那个今天见过的、姜津宝贝至极的笔记本。
第8章 遛狗
姜津回来的晚,陈玉和魏黎都在忙各自的事情,宿舍里静悄悄的,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他悄无声息地打开抽屉,摸索一阵,假装在找什么东西,看见那个笔记本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里,终于是长舒一口气。
平时它应该跟他形影不离,但是这次去奶茶店的时候,一不小心落在宿舍了。
都怪戚思鸣!姜津愤愤地想,如果不是他今天搞这么一出,他就不会把它藏在抽屉里,还忘了把抽屉上锁。
姜津扫视一圈,不过幸好,桌上的摆设跟出门前的一模一样,没有人趁他不在翻过他的东西。
他打开笔记本,把今天去奶茶店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笔尖唰唰的,像蚂蚁在啃食树叶的声音。
突然姜津感觉有人在盯着自己,意味不明的视线如同一根舌头在他的后背舔舐游走,也像恐怖片黑暗里不露真容的恶鬼,让他下意识起了鸡皮疙瘩。他望去旁边桌子的魏黎,只见他在自己的桌前对着电脑,键盘上十指飞舞,眉头轻蹙,目不斜视,表情凝重,应该是在写什么文件。
神情专注,一切正常。
再转头看后面的陈玉,人家也在忙自己的事情。
姜津把视线收回,心中叹了一口气,感喟自己有时太过敏感多疑。
陈玉起身上厕所,路过魏黎的桌子,探头一看:“你在写什么呢?噼里啪啦的。”
姜津手上的动作不停,但也偷偷竖起耳朵,仔细听着那两人的动静。
魏黎:“过几天就是社团招新,我在写爱心社的招新流程,下周还有一个义捐衣物的活动,需要写策划案和画海报。”
陈玉咋舌:“你平时都那么忙,难为你这个社长亲力亲为,上上下下都要操心。”
“哪有。”魏黎也不乱揽功劳,笑了一声,“我们社团还有两个副社长挺负责任的,大家都是想干点实事回报社会的人。”
姜津没有参加任何社团,他社恐惯了,上一次百团招新的时候乌泱乌泱一大群人,吵吵嚷嚷,跟在动物园赶集一样,他看见就心慌和腿肚子打颤,去食堂的时候都专门绕道走。
魏黎第一次参与策划的是一场义卖活动,当时策划的很成功,引起网络上一场不小的轰动,甚至还有市里的记者专门来采访。
那时候姜津路过操场,看见魏黎在摄像机面前侃侃而谈,当时他还不是社长,回应得却井井有条,把参与义卖的学生,爱心社的所有社员,负责社团活动的老师,管理学生课外素质的院长,乃至s大校长都拉出来夸了一遍。
曲意逢迎得令人恶心。
那个记者还是第一次遇到那么配合又能说会道的学生,听得她频频点头,乐开了花。说的话还滴水不漏,后期剪都不用剪。至此爱心社一炮打响,登顶成为s大第一的社团,连老师都对他们的活动审核宽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