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大伯家的伙食,当然是从大锅饭里匀一盘吃。店里菜单四季固定,每天三餐也固定。吃一两天还好,多吃几顿就腻得慌。
傅莲时实在没有胃口了,也不好意思指摘别人,从厨房挖了一勺辣椒酱吃。堂哥说:“少爷瞧不起家常菜了。”
傅莲时忍不住说:“为什么不轮换菜单?周一做这个,周二做那个,来吃饭的也不容易腻。”
堂哥说:“那不麻烦么,买菜做菜都麻烦。今天买的,明天又没法继续用。”
傅莲时道:“菜多换换,店里生意也会好。”堂哥说:“管他好不好的。开得下去就行。”
傅莲时又说:“要是顾客吃腻了呢。”
“腻了不吃呗。”堂哥说完,也去挖了一勺辣椒。
没法练琴更让他难受。大概在水里泡久了,傅莲时手指尖总是发痒,而且痒在茧子底下,抓也抓不到。过了一周,按弦的茧开始蜕皮,一掐是软的,还会痛。
再不练琴,他连弦都要按不动了。更别说他要跟着东风演出、参加张贾的比赛。傅莲时每天干着急,可他忙得团团转,没时间去本地琴行。就算得空去了,贝斯不是常见乐器,也未必找得到。
这天饭菜卖的快,早早收工关店了。傅莲时打算出门碰碰运气,回屋换衣服,却看见堂哥从床下拖出一个长长的黑袋子,形状很像乐器。傅莲时说:“这是什么?”
堂哥道:“你赶紧走。”
傅莲时不走了,坐在床沿看着。堂哥打开袋子,从里边拿出一把民谣吉他。傅莲时道:“你还会弹这个!”
堂哥冷笑一声,傅莲时凑近了说:“我也会弹这个。”
堂哥拦着他说:“你别碰。”
傅莲时悻悻收回手。他看堂哥试了几个音,又问:“你会弹什么?”
“基本都会弹,”堂哥说,“你对吉他有兴趣?”
傅莲时忙不叠点头,堂哥对他高看一眼,说道:“那你知不知道‘昆虫乐队’?”
“知道,”傅莲时小心说,“卫真嘛,卫真也在北京,我好像认识他。”
堂哥清清嗓子,抬手扫几下弦,自弹自唱了一整首《顺流而下》。
琴太久没调音,弹着有些跑调,但堂哥嗓子不错,唱得也很好。
傅莲时走得匆忙,没带磁带。他许久没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乍听到最爱的《顺流而下》,恍然好像回到了北京,眼泪差点就要流下来。
唱完半首歌,堂哥不会弹了,得意洋洋地问:“怎么样?”
“太好了,”傅莲时献殷勤道,“就是这琴不太准了。我会调音,给你调吧。”
他又向堂哥伸出手,堂哥一把把他打开:“别碰!一会给我弄坏了。”
“我真会调,”傅莲时急道,“现在弹着不好听。”
“你当我不知道么,”堂哥说,“我玩这个就图一乐,管它好不好听的。你要弄坏了怎么办,反正别碰。”
到底是别人的乐器,傅莲时不好再坚持,只能坐在旁边听。堂哥对他稍微和颜悦色一点儿,比划两下,问他:“你喜欢卫真?”
傅莲时说:“我喜欢‘飞蛾’。”堂哥啧道:“飞蛾是谁。卫真在北京组了新乐队,叫‘东风’,你看没看过?”
堂哥连飞蛾都不知道,显然对地下音乐不太关心,只是知道卫真和《顺流而下》的名头。但他居然还听说过东风乐队!傅莲时兴致大好,说:“你也知道‘东风’!”
堂哥说:“我还会唱,你听好了。”又铮铮铮地扫起琴弦。
听不出来是哪首歌的前奏,但傅莲时总隐隐地觉得很耳熟。终于进了主歌,堂哥开口便唱:“想得最多的事情/是做一根树枝……”
傅莲时头脑也铮然地一响,狂喜涌上心头。竟然是他写的《自恋》!
堂哥停下弹琴的手,不满道:“你笑什么?嫌难听?”
“绝对没有,”傅莲时喜道,“你在哪里学的这首歌?”
“最近不少人唱呢,”堂哥低头看着琴弦,“上次去酒吧,就听见别人唱这个。他把谱子给我了。”
因为是写来跟卫真较劲的歌,《自恋》原版编曲很复杂。但它人声旋律琅琅上口,改成简单明快的民谣也很好听。像披头士的《while my guitar gently wheeps》,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曲子。年前就有不少乐队翻唱,原来已流传到此地了。
“你想学?”堂哥说,“学吉他很难的,要学和弦,学扫弦,手指还会磨烂了起茧子。”
傅莲时张开左手:“我有茧的。”但是泡了这些天水,他指腹只有发白脱皮的痕迹。堂哥推开他说:“城里少爷受不住吧。”
傅莲时气结道:“这首《自恋》就是我写的!”
堂哥不为所动,傅莲时道:“我在北京和卫真组乐队,‘东风’乐队就是我们。”
“你要能和卫真组乐队,干嘛来饭馆打工,”堂哥耸耸肩,“我反正不信。”
“真的!我爸讨厌我组乐队,才把我送过来……”傅莲时急道,“《自恋》的歌词,还是我同桌写的呢。”
堂哥挑挑眉毛,傅莲时觉得有戏,把白璀的事情略讲了一遍。堂哥听完哈哈大笑,把吉他丢在床上,拍膝盖道:“你太会编啦!你是在北京读书吗,我看你是写小说的。”
要能碰到琴,堂哥立马知道他没有说谎,说不定还愿意借钱给他,让他买票回北京。傅莲时去拿吉他,一面说:“我弹你就知道了。”
手才摸了一下琴颈,堂哥又把他挥开,动真格怒道:“说了多少次了,你他丫的别碰!”
傅莲时道:“你就让我弹一下,一下。”
堂哥坚持:“不行。”傅莲时央求说:“你让我弹一下下,我还能教你弹别的。我们乐队吉他手叫贺雪朝,鼓手叫高云,我还认识,小青蛙琴行……”
不提还好,一提起小青蛙琴行,他就情不自禁想曲君,想起艺术村、想起舞台、想起琴声里的日日夜夜、想起他们仿佛灵魂相通的时时刻刻,甚至想起学英语。到头来还是想曲君。不知道曲君心情如何,会不会想他。他总觉得曲君是想他的。
他说得鼻子一酸,有点儿哽咽。堂哥怔愣一瞬间,扭头朝门外大叫道,“爸!少爷一天到晚吹牛,你管管他!”
傅莲时急得去捂堂哥的嘴,自己也噤声。堂哥咧嘴一笑,朝他挑衅说:“看你还敢不敢编故事!”
傅莲时也不想着碰吉他了,偷了一支店里的手电筒,又拿了铅笔和纸。傍晚全家熄灯,傅莲时缩在被子里面,闷头涂写,越写越是悲愤交加。堂哥感到他写字的动作,问道:“你写什么呢?”
傅莲时赌气说道:“写作业。”堂哥一把掀开他棉被,嘲笑说:“打工了还写作业呢!”
傅莲时其实在写曲子,纸上都是乱七八糟的数字。堂哥看了一会,只认得写在顶上的标题,叫做“火车”。一字字念道:“火车,这是什么东西。”
傅莲时说:“我在写歌。”
他心里希望堂哥好奇,最好抢过去看,弹一遍听听。这样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至少有人知道他的才能。
可是堂哥只说“哦”。兴趣缺缺,撒渔网似的一抛,又把他用棉被盖上了。傅莲时闷在里面说:“你要听吗?”
“又吹牛了,”堂哥说,“火车有什么意思,不听。”
第68章 旧琴
一转瞬,傅莲时在小饭馆待足了半个月,也有半个月没造访琴行。
最初一两天,曲君自己怕见傅莲时,干脆关掉琴行,龟缩在家。他知道自己睡着要梦到什么,每天不睡,盯着电视看。
电视节目播完了,他就翻出全部健康录像带,一张一张地看过去。
看得又饿又困,却有部分心神情不自禁幻想,如果傅莲时来了,一定会为自己心疼。
他以前作任何付出,从没有类似想法。就像他接济落魄乐队,只是希望小乐队过得好;把自己卖给商骏文化,也只是希望昆虫过得好、父亲过得好,不求回报。
反倒这一次他希望傅莲时过得好,同时希望傅莲时难过。简直变态、别扭,不像他了。
任他怎样折腾,这思想挥之不去。到第三天,也不由得曲君愿不愿见人了,今天是东风乐队开会的日子。曲君没办法,只好梳洗打扮一番,中午扫了地板,开张了琴行店面。
刚好是学校放学时间,太阳高照,天色一蓝如洗,大路上走着的都是中学生、小学生。认识的熟客一个个走过去了,偏偏没看见傅莲时。
有个邻居大娘过来搭话,和曲君闲聊道:“这两天没见你跑步。”
曲君敷衍道:“感冒了。”邻居说:“看不出来。”曲君笑道:“这种天气容易生病嘛,您多注意。”
他架了一面镜子在柜台上,趴着看自己的脸。五官该红的红,该白的白,的确看不出憔悴。有时他觉得自己心情老气横秋,身体倒是还很年轻。朝镜子努力笑笑,把头发重新梳了一遍。
傅莲时实在没有胃口了,也不好意思指摘别人,从厨房挖了一勺辣椒酱吃。堂哥说:“少爷瞧不起家常菜了。”
傅莲时忍不住说:“为什么不轮换菜单?周一做这个,周二做那个,来吃饭的也不容易腻。”
堂哥说:“那不麻烦么,买菜做菜都麻烦。今天买的,明天又没法继续用。”
傅莲时道:“菜多换换,店里生意也会好。”堂哥说:“管他好不好的。开得下去就行。”
傅莲时又说:“要是顾客吃腻了呢。”
“腻了不吃呗。”堂哥说完,也去挖了一勺辣椒。
没法练琴更让他难受。大概在水里泡久了,傅莲时手指尖总是发痒,而且痒在茧子底下,抓也抓不到。过了一周,按弦的茧开始蜕皮,一掐是软的,还会痛。
再不练琴,他连弦都要按不动了。更别说他要跟着东风演出、参加张贾的比赛。傅莲时每天干着急,可他忙得团团转,没时间去本地琴行。就算得空去了,贝斯不是常见乐器,也未必找得到。
这天饭菜卖的快,早早收工关店了。傅莲时打算出门碰碰运气,回屋换衣服,却看见堂哥从床下拖出一个长长的黑袋子,形状很像乐器。傅莲时说:“这是什么?”
堂哥道:“你赶紧走。”
傅莲时不走了,坐在床沿看着。堂哥打开袋子,从里边拿出一把民谣吉他。傅莲时道:“你还会弹这个!”
堂哥冷笑一声,傅莲时凑近了说:“我也会弹这个。”
堂哥拦着他说:“你别碰。”
傅莲时悻悻收回手。他看堂哥试了几个音,又问:“你会弹什么?”
“基本都会弹,”堂哥说,“你对吉他有兴趣?”
傅莲时忙不叠点头,堂哥对他高看一眼,说道:“那你知不知道‘昆虫乐队’?”
“知道,”傅莲时小心说,“卫真嘛,卫真也在北京,我好像认识他。”
堂哥清清嗓子,抬手扫几下弦,自弹自唱了一整首《顺流而下》。
琴太久没调音,弹着有些跑调,但堂哥嗓子不错,唱得也很好。
傅莲时走得匆忙,没带磁带。他许久没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乍听到最爱的《顺流而下》,恍然好像回到了北京,眼泪差点就要流下来。
唱完半首歌,堂哥不会弹了,得意洋洋地问:“怎么样?”
“太好了,”傅莲时献殷勤道,“就是这琴不太准了。我会调音,给你调吧。”
他又向堂哥伸出手,堂哥一把把他打开:“别碰!一会给我弄坏了。”
“我真会调,”傅莲时急道,“现在弹着不好听。”
“你当我不知道么,”堂哥说,“我玩这个就图一乐,管它好不好听的。你要弄坏了怎么办,反正别碰。”
到底是别人的乐器,傅莲时不好再坚持,只能坐在旁边听。堂哥对他稍微和颜悦色一点儿,比划两下,问他:“你喜欢卫真?”
傅莲时说:“我喜欢‘飞蛾’。”堂哥啧道:“飞蛾是谁。卫真在北京组了新乐队,叫‘东风’,你看没看过?”
堂哥连飞蛾都不知道,显然对地下音乐不太关心,只是知道卫真和《顺流而下》的名头。但他居然还听说过东风乐队!傅莲时兴致大好,说:“你也知道‘东风’!”
堂哥说:“我还会唱,你听好了。”又铮铮铮地扫起琴弦。
听不出来是哪首歌的前奏,但傅莲时总隐隐地觉得很耳熟。终于进了主歌,堂哥开口便唱:“想得最多的事情/是做一根树枝……”
傅莲时头脑也铮然地一响,狂喜涌上心头。竟然是他写的《自恋》!
堂哥停下弹琴的手,不满道:“你笑什么?嫌难听?”
“绝对没有,”傅莲时喜道,“你在哪里学的这首歌?”
“最近不少人唱呢,”堂哥低头看着琴弦,“上次去酒吧,就听见别人唱这个。他把谱子给我了。”
因为是写来跟卫真较劲的歌,《自恋》原版编曲很复杂。但它人声旋律琅琅上口,改成简单明快的民谣也很好听。像披头士的《while my guitar gently wheeps》,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曲子。年前就有不少乐队翻唱,原来已流传到此地了。
“你想学?”堂哥说,“学吉他很难的,要学和弦,学扫弦,手指还会磨烂了起茧子。”
傅莲时张开左手:“我有茧的。”但是泡了这些天水,他指腹只有发白脱皮的痕迹。堂哥推开他说:“城里少爷受不住吧。”
傅莲时气结道:“这首《自恋》就是我写的!”
堂哥不为所动,傅莲时道:“我在北京和卫真组乐队,‘东风’乐队就是我们。”
“你要能和卫真组乐队,干嘛来饭馆打工,”堂哥耸耸肩,“我反正不信。”
“真的!我爸讨厌我组乐队,才把我送过来……”傅莲时急道,“《自恋》的歌词,还是我同桌写的呢。”
堂哥挑挑眉毛,傅莲时觉得有戏,把白璀的事情略讲了一遍。堂哥听完哈哈大笑,把吉他丢在床上,拍膝盖道:“你太会编啦!你是在北京读书吗,我看你是写小说的。”
要能碰到琴,堂哥立马知道他没有说谎,说不定还愿意借钱给他,让他买票回北京。傅莲时去拿吉他,一面说:“我弹你就知道了。”
手才摸了一下琴颈,堂哥又把他挥开,动真格怒道:“说了多少次了,你他丫的别碰!”
傅莲时道:“你就让我弹一下,一下。”
堂哥坚持:“不行。”傅莲时央求说:“你让我弹一下下,我还能教你弹别的。我们乐队吉他手叫贺雪朝,鼓手叫高云,我还认识,小青蛙琴行……”
不提还好,一提起小青蛙琴行,他就情不自禁想曲君,想起艺术村、想起舞台、想起琴声里的日日夜夜、想起他们仿佛灵魂相通的时时刻刻,甚至想起学英语。到头来还是想曲君。不知道曲君心情如何,会不会想他。他总觉得曲君是想他的。
他说得鼻子一酸,有点儿哽咽。堂哥怔愣一瞬间,扭头朝门外大叫道,“爸!少爷一天到晚吹牛,你管管他!”
傅莲时急得去捂堂哥的嘴,自己也噤声。堂哥咧嘴一笑,朝他挑衅说:“看你还敢不敢编故事!”
傅莲时也不想着碰吉他了,偷了一支店里的手电筒,又拿了铅笔和纸。傍晚全家熄灯,傅莲时缩在被子里面,闷头涂写,越写越是悲愤交加。堂哥感到他写字的动作,问道:“你写什么呢?”
傅莲时赌气说道:“写作业。”堂哥一把掀开他棉被,嘲笑说:“打工了还写作业呢!”
傅莲时其实在写曲子,纸上都是乱七八糟的数字。堂哥看了一会,只认得写在顶上的标题,叫做“火车”。一字字念道:“火车,这是什么东西。”
傅莲时说:“我在写歌。”
他心里希望堂哥好奇,最好抢过去看,弹一遍听听。这样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至少有人知道他的才能。
可是堂哥只说“哦”。兴趣缺缺,撒渔网似的一抛,又把他用棉被盖上了。傅莲时闷在里面说:“你要听吗?”
“又吹牛了,”堂哥说,“火车有什么意思,不听。”
第68章 旧琴
一转瞬,傅莲时在小饭馆待足了半个月,也有半个月没造访琴行。
最初一两天,曲君自己怕见傅莲时,干脆关掉琴行,龟缩在家。他知道自己睡着要梦到什么,每天不睡,盯着电视看。
电视节目播完了,他就翻出全部健康录像带,一张一张地看过去。
看得又饿又困,却有部分心神情不自禁幻想,如果傅莲时来了,一定会为自己心疼。
他以前作任何付出,从没有类似想法。就像他接济落魄乐队,只是希望小乐队过得好;把自己卖给商骏文化,也只是希望昆虫过得好、父亲过得好,不求回报。
反倒这一次他希望傅莲时过得好,同时希望傅莲时难过。简直变态、别扭,不像他了。
任他怎样折腾,这思想挥之不去。到第三天,也不由得曲君愿不愿见人了,今天是东风乐队开会的日子。曲君没办法,只好梳洗打扮一番,中午扫了地板,开张了琴行店面。
刚好是学校放学时间,太阳高照,天色一蓝如洗,大路上走着的都是中学生、小学生。认识的熟客一个个走过去了,偏偏没看见傅莲时。
有个邻居大娘过来搭话,和曲君闲聊道:“这两天没见你跑步。”
曲君敷衍道:“感冒了。”邻居说:“看不出来。”曲君笑道:“这种天气容易生病嘛,您多注意。”
他架了一面镜子在柜台上,趴着看自己的脸。五官该红的红,该白的白,的确看不出憔悴。有时他觉得自己心情老气横秋,身体倒是还很年轻。朝镜子努力笑笑,把头发重新梳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