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曲君肯定是掩饰得很好的那一类。一半靠隐藏,一半靠大大咧咧,装出来的无所谓。
再盯着照片不放,自己都要被吸进去了。傅莲时挡住眼睛,颓然躺下去,把那盒子深深地死死地塞回床缝。
他心乱如麻,觉得曲君实在是太不敞亮了。越想越睡不着。这张床上全是曲君身上的香皂味道。他在艺术村,和曲君睡一起,夜里不时也闻到一点。那会只觉得又香又幽雅,有安神作用,现在觉得又乱又烦。
傅莲时很少这么烦心。再烦的事情可以讲道理,实在不行打一架也就解决了。这事偏偏既不能讲理,也不能打曲君。
一旦闭上双眼,那两具日本身体又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他难受得要命,只好一直睁着眼睛。天黑地黑,周围冷冷地安静。他又开始感到非常寂寞。
全北京他最信任的人就是曲君,曲君却不信任他。曲君觉得他会介意么?
他不会出去乱说,会替曲君保守秘密。其实最好是直接忘掉。但现在他觉得他的心跟曲君有隔阂了。
傅莲时有点想家,可以放《顺流而下》,还可以练琴。他伸头出去,轻轻叫道:“曲君哥。”
曲君没回应他。傅莲时在床上难耐地坐了半晌,又困又冷。他提高声音又叫:“曲君哥!”
凝神听了一会,还是没有声音。傅莲时知道曲君睡熟了,把被子枕头拢成一团,抱在怀里,轻手轻脚下床。靠着曲君后背,躺下。
感受到曲君的热度,他心里反而舒服多了。既然曲君爱装,爱演,他会替曲君保守秘密。
一夜无梦。翌日,傅莲时睁开眼睛,太阳已升到对面房顶,肯定迟到了。他吓得坐起来,叫道:“曲君哥,你怎么不叫我!”
曲君早把被子叠好,收起来了。他对着镜子,手腕上缠着头发绳,边扎头发边说:“叫了,叫不醒。”
傅莲时懊恼至极,使劲抓了抓头发,坐在被子里不言语。曲君爱怜似的说:“没睡好吧。”
傅莲时心虚道:“睡得很好。”曲君说:“我要去跑步了,回来给你带早餐。上午歇着吧,下午不能翘课了。”
傅莲时点点头,应了一声,目送曲君穿袜子,穿鞋,披上外套出门。
要是他在自己家,他肯定玩儿别的东西去了。但他在曲君家里,就想表现乖巧一点,又把作业拿出来写。
磨蹭半个上午,中途吃了早饭、烧了开水喝,一张卷子还没写完。楼下传来琴行开张的声音,傅莲时干脆背着书包,悄悄回自家去了。
过了一阵,他把昆虫的录像带带在身上,来找曲君邀功。
曲君坐在柜台后面,装不认识他,问道:“买什么?”
傅莲时把那录像带放在桌上,曲君说:“干嘛,我又不是当铺。”
傅莲时道:“说好送你的。”曲君说:“不要。”
傅莲时登时急了,道:“真的,这一场特别好,飞蛾特别帅。”
曲君说:“那你不该好好收藏着么,怎么随便拿来送人?”傅莲时道:“你看就是了。怎么就是随便送人呢。”
实在拗不过他,曲君只好收下磁带,锁了大门,回二楼看录像。
傅莲时心想:“多看点‘昆虫’,少看那种东西,也是好的。”把磁带插进机器里。
沙发有点小,傅莲时拉上窗帘,靠在曲君身上,暖洋洋地看见画面亮起。
这场演出他看了太多次,每个音符,每个动作,他都烂熟于心了,看起来也就不用那么专注。曲君却是第一次看,撑着下巴,一瞬不瞬望着模糊的画面。
“曲君哥,”看了半天,傅莲时问,“你喜欢谁?”
“嗯?”曲君一愣。
傅莲时慌忙解释说:“我讲的是飞蛾,不是那种,那种喜欢。”
曲君哂道:“我也没想歪了。”傅莲时追着问:“那你喜欢谁?”
曲君不响。傅莲时大方道:“别不好意思,我不会跟卫真哥讲的,”
曲君想了想,看着卫真卖力演唱的特写,说道:“喜欢卫真吧。”
虽然早就知道,昆虫乐队的乐迷大都偏爱卫真,傅莲时还是有些失望。他问:“为什么喜欢卫真?因为你和他是朋友么。”
曲君说:“差不多。”指着屏幕忍不住反问:“那你为什么喜欢飞蛾?这么小一个。”
录像机老是在拍卫真,只在边边角角,偶尔闪一下飞蛾的身影。飞蛾站在舞台最深处,才半个拇指大小,朦朦胧胧的。
仔细一想,刚认得傅莲时那会儿,自己也问过这个问题。只不过没敢听答案。
傅莲时说:“喜欢就是什么都喜欢。要到《顺流而下》了!”
听过再多次,这首歌前奏一响,傅莲时还是很激动,把曲君一只手抓着,使劲摇了两下。曲君往后靠了靠,看见自己背着曾经钟爱的琴,在愈来愈亮的聚光灯中,轮廓慢慢变得清晰。
电视机里那个曲君,耳畔银光一闪。傅莲时说:“啊!以前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现在突然知道了。”
曲君随口说:“是什么?”傅莲时道:“是耳环!飞蛾戴了个耳环。曲君哥,打耳洞疼不疼?”
曲君说:“不疼。”
傅莲时撩起他鬓角的头发,在他耳垂轻轻一捏。曲君默默忍受着,看着屏幕不响。玩了一会,傅莲时一连串问:“打麻药么,怎么会不疼?你几岁打的?”
曲君说:“谁穿耳洞打麻药的。”傅莲时说:“唉呀,疼死了。”
到傅莲时最爱的,《顺流而下》尾奏部分。他终于把手收回来,跟曲君一起专心看。
他那把琴是外国货,美产,musicman stingray4,和红辣椒乐队一个型号。琴身雪一样白,护板夜一样黑,皓齿明眸。一看见它,曲君就想起它挂在肩上的重量,微微颤动的琴弦。
这还是昆虫解散以后,他第一次直面当时的自己。
非要说起来,那段日子也不能算完全低谷。非要找一个词来形容,那是他一生之中最荒谬的阶段。
曲君一夜之间赚了二十万,比他父亲开一辈子琴行赚得还要多,多得多!就连他自己也没见过这么大一张支票,没想过自己能一下子赚这么多钱。
钱是拿来给他父亲看病的。但是过了三个月,他父亲忍受不了病痛折磨,在房间里上吊了。因此这二十万最终也没怎么花出去。
他还有一个秘密,除了秦先、小五、关宁,几个和他关系特别好的朋友,还有当年的昆虫乐队之外,再也没人知道了。那就是:昆虫乐队并没解散。
不仅没解散,还只剩下他一个人。
第31章 日本来客
这是无比漫长的一个星期。期中卷子发下来,傅莲时总分只有白璀一半。每天除了讲卷子,各科老师挨个约谈学生。对成绩中下游的同学,劝他们另找出路,最好在下学期会考之前退学,不要拉低学校的升学率。
从前还有一项预考制度,凡是高三学生,没有放弃高考的,五月份要先参加预先考试。预考达标了,才能参加七月份的正式高考。虽然这项制度前两年已彻底取消,但每个老师都要和傅莲时强调一遍,他的成绩连预考线都达不到。剩下一年半必须埋头苦读,否则肯定落榜。
傅莲时从办公室回来,想到赵圆成绩和他差不多,转过头问:“老师跟你说什么?”
赵圆道:“没找我谈话呢。”傅莲时诧异道:“为什么?”
赵圆说:“我要念音乐学院的,他们不管我。”
傅莲时转回去,看见白璀做题,又好奇道:“老师和你说什么?”
白璀道:“我可能不高考了。”傅莲时震惊不已,白璀言简意赅道:“保送。”
傅莲时没话说了,自顾自拿个新本子,把试卷上的错题誊在上面。其实早该有错题本,但他总没耐心写。每次重新发誓要好好念书,又找新笔记本从头记起。
坚持到星期五,小测还是不理想。一科英语听写,合上书,背得好好的单词就不记得了;一科数学综合题,记得的所有公式,统统拿来套了一遍,一股脑写在卷子上,结果最后只得安慰分。
傅莲时灰心丧气,心想,世界就是这样,又不是人人都脑袋聪明的。放学带上几道看都看不懂的题,拿去琴行考高材生。
然而一进门,他立刻看见一个意料之外的脑袋。乱七八糟的金黄短发,一寸长黑色发根。傅莲时把书包一丢,大叫一声:“小五!”
小五苦哈哈转过脸,和他打了招呼。傅莲时说:“你怎么回来了!”
曲君做个打电话的手势:“叫回来的。”
小五自己没有电话,要想找他,得先查他单位的联络方式,再转他自己接电话。不是特别急的大事,一般还是选择写信。
傅莲时看了一圈,才发现琴行热闹非凡。除了东风乐队之外,秦先、关宁、另几个北京的老牌乐队也齐聚一堂。大家面色都挺阴沉的。傅莲时忙问:“发生什么了?”
再盯着照片不放,自己都要被吸进去了。傅莲时挡住眼睛,颓然躺下去,把那盒子深深地死死地塞回床缝。
他心乱如麻,觉得曲君实在是太不敞亮了。越想越睡不着。这张床上全是曲君身上的香皂味道。他在艺术村,和曲君睡一起,夜里不时也闻到一点。那会只觉得又香又幽雅,有安神作用,现在觉得又乱又烦。
傅莲时很少这么烦心。再烦的事情可以讲道理,实在不行打一架也就解决了。这事偏偏既不能讲理,也不能打曲君。
一旦闭上双眼,那两具日本身体又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他难受得要命,只好一直睁着眼睛。天黑地黑,周围冷冷地安静。他又开始感到非常寂寞。
全北京他最信任的人就是曲君,曲君却不信任他。曲君觉得他会介意么?
他不会出去乱说,会替曲君保守秘密。其实最好是直接忘掉。但现在他觉得他的心跟曲君有隔阂了。
傅莲时有点想家,可以放《顺流而下》,还可以练琴。他伸头出去,轻轻叫道:“曲君哥。”
曲君没回应他。傅莲时在床上难耐地坐了半晌,又困又冷。他提高声音又叫:“曲君哥!”
凝神听了一会,还是没有声音。傅莲时知道曲君睡熟了,把被子枕头拢成一团,抱在怀里,轻手轻脚下床。靠着曲君后背,躺下。
感受到曲君的热度,他心里反而舒服多了。既然曲君爱装,爱演,他会替曲君保守秘密。
一夜无梦。翌日,傅莲时睁开眼睛,太阳已升到对面房顶,肯定迟到了。他吓得坐起来,叫道:“曲君哥,你怎么不叫我!”
曲君早把被子叠好,收起来了。他对着镜子,手腕上缠着头发绳,边扎头发边说:“叫了,叫不醒。”
傅莲时懊恼至极,使劲抓了抓头发,坐在被子里不言语。曲君爱怜似的说:“没睡好吧。”
傅莲时心虚道:“睡得很好。”曲君说:“我要去跑步了,回来给你带早餐。上午歇着吧,下午不能翘课了。”
傅莲时点点头,应了一声,目送曲君穿袜子,穿鞋,披上外套出门。
要是他在自己家,他肯定玩儿别的东西去了。但他在曲君家里,就想表现乖巧一点,又把作业拿出来写。
磨蹭半个上午,中途吃了早饭、烧了开水喝,一张卷子还没写完。楼下传来琴行开张的声音,傅莲时干脆背着书包,悄悄回自家去了。
过了一阵,他把昆虫的录像带带在身上,来找曲君邀功。
曲君坐在柜台后面,装不认识他,问道:“买什么?”
傅莲时把那录像带放在桌上,曲君说:“干嘛,我又不是当铺。”
傅莲时道:“说好送你的。”曲君说:“不要。”
傅莲时登时急了,道:“真的,这一场特别好,飞蛾特别帅。”
曲君说:“那你不该好好收藏着么,怎么随便拿来送人?”傅莲时道:“你看就是了。怎么就是随便送人呢。”
实在拗不过他,曲君只好收下磁带,锁了大门,回二楼看录像。
傅莲时心想:“多看点‘昆虫’,少看那种东西,也是好的。”把磁带插进机器里。
沙发有点小,傅莲时拉上窗帘,靠在曲君身上,暖洋洋地看见画面亮起。
这场演出他看了太多次,每个音符,每个动作,他都烂熟于心了,看起来也就不用那么专注。曲君却是第一次看,撑着下巴,一瞬不瞬望着模糊的画面。
“曲君哥,”看了半天,傅莲时问,“你喜欢谁?”
“嗯?”曲君一愣。
傅莲时慌忙解释说:“我讲的是飞蛾,不是那种,那种喜欢。”
曲君哂道:“我也没想歪了。”傅莲时追着问:“那你喜欢谁?”
曲君不响。傅莲时大方道:“别不好意思,我不会跟卫真哥讲的,”
曲君想了想,看着卫真卖力演唱的特写,说道:“喜欢卫真吧。”
虽然早就知道,昆虫乐队的乐迷大都偏爱卫真,傅莲时还是有些失望。他问:“为什么喜欢卫真?因为你和他是朋友么。”
曲君说:“差不多。”指着屏幕忍不住反问:“那你为什么喜欢飞蛾?这么小一个。”
录像机老是在拍卫真,只在边边角角,偶尔闪一下飞蛾的身影。飞蛾站在舞台最深处,才半个拇指大小,朦朦胧胧的。
仔细一想,刚认得傅莲时那会儿,自己也问过这个问题。只不过没敢听答案。
傅莲时说:“喜欢就是什么都喜欢。要到《顺流而下》了!”
听过再多次,这首歌前奏一响,傅莲时还是很激动,把曲君一只手抓着,使劲摇了两下。曲君往后靠了靠,看见自己背着曾经钟爱的琴,在愈来愈亮的聚光灯中,轮廓慢慢变得清晰。
电视机里那个曲君,耳畔银光一闪。傅莲时说:“啊!以前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现在突然知道了。”
曲君随口说:“是什么?”傅莲时道:“是耳环!飞蛾戴了个耳环。曲君哥,打耳洞疼不疼?”
曲君说:“不疼。”
傅莲时撩起他鬓角的头发,在他耳垂轻轻一捏。曲君默默忍受着,看着屏幕不响。玩了一会,傅莲时一连串问:“打麻药么,怎么会不疼?你几岁打的?”
曲君说:“谁穿耳洞打麻药的。”傅莲时说:“唉呀,疼死了。”
到傅莲时最爱的,《顺流而下》尾奏部分。他终于把手收回来,跟曲君一起专心看。
他那把琴是外国货,美产,musicman stingray4,和红辣椒乐队一个型号。琴身雪一样白,护板夜一样黑,皓齿明眸。一看见它,曲君就想起它挂在肩上的重量,微微颤动的琴弦。
这还是昆虫解散以后,他第一次直面当时的自己。
非要说起来,那段日子也不能算完全低谷。非要找一个词来形容,那是他一生之中最荒谬的阶段。
曲君一夜之间赚了二十万,比他父亲开一辈子琴行赚得还要多,多得多!就连他自己也没见过这么大一张支票,没想过自己能一下子赚这么多钱。
钱是拿来给他父亲看病的。但是过了三个月,他父亲忍受不了病痛折磨,在房间里上吊了。因此这二十万最终也没怎么花出去。
他还有一个秘密,除了秦先、小五、关宁,几个和他关系特别好的朋友,还有当年的昆虫乐队之外,再也没人知道了。那就是:昆虫乐队并没解散。
不仅没解散,还只剩下他一个人。
第31章 日本来客
这是无比漫长的一个星期。期中卷子发下来,傅莲时总分只有白璀一半。每天除了讲卷子,各科老师挨个约谈学生。对成绩中下游的同学,劝他们另找出路,最好在下学期会考之前退学,不要拉低学校的升学率。
从前还有一项预考制度,凡是高三学生,没有放弃高考的,五月份要先参加预先考试。预考达标了,才能参加七月份的正式高考。虽然这项制度前两年已彻底取消,但每个老师都要和傅莲时强调一遍,他的成绩连预考线都达不到。剩下一年半必须埋头苦读,否则肯定落榜。
傅莲时从办公室回来,想到赵圆成绩和他差不多,转过头问:“老师跟你说什么?”
赵圆道:“没找我谈话呢。”傅莲时诧异道:“为什么?”
赵圆说:“我要念音乐学院的,他们不管我。”
傅莲时转回去,看见白璀做题,又好奇道:“老师和你说什么?”
白璀道:“我可能不高考了。”傅莲时震惊不已,白璀言简意赅道:“保送。”
傅莲时没话说了,自顾自拿个新本子,把试卷上的错题誊在上面。其实早该有错题本,但他总没耐心写。每次重新发誓要好好念书,又找新笔记本从头记起。
坚持到星期五,小测还是不理想。一科英语听写,合上书,背得好好的单词就不记得了;一科数学综合题,记得的所有公式,统统拿来套了一遍,一股脑写在卷子上,结果最后只得安慰分。
傅莲时灰心丧气,心想,世界就是这样,又不是人人都脑袋聪明的。放学带上几道看都看不懂的题,拿去琴行考高材生。
然而一进门,他立刻看见一个意料之外的脑袋。乱七八糟的金黄短发,一寸长黑色发根。傅莲时把书包一丢,大叫一声:“小五!”
小五苦哈哈转过脸,和他打了招呼。傅莲时说:“你怎么回来了!”
曲君做个打电话的手势:“叫回来的。”
小五自己没有电话,要想找他,得先查他单位的联络方式,再转他自己接电话。不是特别急的大事,一般还是选择写信。
傅莲时看了一圈,才发现琴行热闹非凡。除了东风乐队之外,秦先、关宁、另几个北京的老牌乐队也齐聚一堂。大家面色都挺阴沉的。傅莲时忙问:“发生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