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车后座上的人也早就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争分夺秒地修养精神,准备应对接下来的麻烦事。
李杉瞥了眼后视镜,很轻易就看出来,她这一趟在温哥华的短短一周时间里,应当是忙得没休息好过,看着明显又瘦了一些。
和四个月前刚从大阪回来时相比,整个人几乎是瘦了一圈。
想到这里,李杉便不太忍心再提任何会让她现在心情更差的事情。
哪怕最后都是得面对的。
但他不提,身后的人却会主动问。
“裴铭扬这几天还是老样子?”
裴挽意没有睁开眼,声音没什么情绪,不轻不重的一句。
李杉早就知道她要过问,直接回答:“去得更频繁了,有时候直接过夜,还有两天是住在那边的。”
裴挽意就扯了扯唇角,像是对这个答案没什么意外的。
她侧过头靠在椅背上,却怎么也找不到舒服的角度,最后索性坐直了身体,睁开眼看向还没亮起来的天空。
窗外的街灯还没暗下去,裴挽意看着一道道飞快闪过的光晕,一时间忍不住出了神。
白昼短黑夜长的日子,似乎也所剩无几了。
但她却觉得,这个冬天见了鬼的漫长。
李杉见她沉默了下来,也没有再开口打扰她。
车一路往机场的方向开着,他开车一向稳稳当当,坐在车上都没什么感觉,以至于裴挽意走神了好长的时间,脑子放空着,什么也没想。
直到某个熟悉的街口出现在眼前,裴挽意忽然回过了神,想也没想地开口道:
“前面左转。”
李杉动作一顿,听她的安排往左转进了路口,却在一阵沉默后,忍不住问:
“要去姜小姐的家吗?”
裴挽意沉默了半晌,却又靠回去,许久之后才开口道:
“算了,直接走吧。”
反正去了,也只是一间空房子。
第201章治一治病
chapter 201
说来奇怪, 人对房子的需求似乎是根深蒂固的。
尤其是深受东亚家庭环境影响的人,无论之后去了哪里,在什么地方打拼辗转, 最终都难以摆脱想要拥有自己的房子的执念。
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装修打造的房子。刷什么颜色的墙漆, 摆放什么样式的家具家电, 大到一张餐桌,一个橱柜, 一张舒适柔软的床,小到一顶吊灯, 一个餐具, 一双筷子。每一处细节,都由自己的心意决定。
似乎只有完成了这一件事,飘零半生的灵魂才有了归宿,才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找寻到足够的安全感,可以不穿衣服, 可以蓬头垢面, 可以安然入睡。
裴挽意后来发现,自己也是个避免不了这些的俗人。
当她一路打拼挣来属于自己的财富,在各个国家投资了大大小小的房产,几乎下辈子都能高枕无忧地混吃等死的时候,她看着表格上那一页页的房产清单,却发现自己最想要的,还是回到那个地方。
回到那个早已在记忆里斑驳的土地上,亲手打造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居所。
好像除了这里, 任何地方都无法再给她带来最接近“家”的概念。
可当她真的回到了这片土地上,试着去实施这个计划时, 却下意识避开了那栋老洋房所在的街区。
那里的房子的确已经不太可能再买入手,既没有人傻到出让,她也拿不出这么多的资金流来投入到一栋房子上。
但裴挽意清楚知道,这并不是最根深蒂固的原因。
“你要是想买回来,李叔去帮你想办法。”
还在那老破小的房子里住着的李忱却比她更上心这些事情,哪怕他看起来已经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人,脸上和手上满是岁月的风霜,他那沉静内敛的眼神和说出来的话,却还是有着强大的信服力。
像是怕裴挽意不信,李忱还直接从墙角撬开一块砖,挖出了一个用红布包裹着的小木盒,再把这个木盒子放到了她的面前,无比珍视地拂去了上面的灰尘,让她打开。
裴挽意几乎是第一眼,就认出来这是谁的东西,却摇摇头,说:“李叔叔,这是外公给你的,我不能要。”
李忱就拍了拍大腿,有些激动地说:“这还分什么你的我的?李叔叔一辈子没什么志气,能被你外公带着见了半辈子的世面已经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那些花花绿绿的,我不懂,也都看够了,以后就只想摆摊卖我的卤味,靠自己的手吃饭,没什么不好的。”
他说着,也不怕两个儿子都在屋里听得见,直接说:
“比起我,你更需要这些,三姐儿,你是要做大事业的人,你的成就一定不会比你外公差,听我的,拿去吧。”
李忱说得真切,裴挽意却知道,他这些话有很多宽慰的成分在。
外公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一路挺过来的人,还难得有一颗仁义的心,虽然在教养女儿的事情上犯了糊涂,但在为人处世和大局观上都无可挑剔。裴挽意自问是做不到像他一样的。
她是个自私冷血的人,只想让自己过得舒服,旁人的死活她都不怎么在乎,也不想去深挖某些让自己不舒坦的回忆。
所以最后,她还是没有要这些东西,只是让李忱继续收着。
至于那栋房子。
“我不想买回来,甚至不想再回去看一眼,没有为什么。”
裴挽意难得把话说得这么强硬,却让李忱顿了顿,看着她轻叹了一口气。
“三姐儿,这叫近乡情怯。”
他说着,也没有再强求,把东西又好好地收起来,最后道:
“等哪天你的想法变了,再跟李叔说一声,别看我现在这副德行,在道上还是有几个人脉的,他们不看我的面子,也得看你外公的面子。”
世界上到底是狼心狗肺的东西多,还是知恩图报的人更多,谁也说不清楚。
好在唐家就算没了,那些曾经受过养父恩惠的人,怎么也能找出几个愿意尽一尽举手之劳的。
李忱从没去求过那些人,因为他知道,机会只有一次,必须得用在刀刃上。
裴挽意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会变。
因为很多时候,连她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在想什么。
十六岁高中毕业时,她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放弃了大学,甚至不惜和唐碧昀第一次爆发正面冲突,闹得不欢而散。
哪怕后来唐碧昀心软了,让裴铭扬联系她,要给她寄生活费,怕她吃不好住不好,裴挽意也用强硬的态度拒绝了,说自己过得很好,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实际上,那时候的她住在朋友亲戚家的地下室,一个小小的单间,空气潮湿又满是灰尘,但她每天早出晚归,到共用浴室里洗漱完就睡觉,也不在意环境到底怎么样。
只是不能让唐碧昀看见,她的洁癖绝对受不了,看一眼这种地方都会崩溃。
后来裴挽意做遍底层的那些体力活,在服务业里辗转两年,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个只会穿工装裤和t恤背心的假小子,又咬着牙练出了一身肌肉力量和轻易不会吃亏的拳脚的时候,她也以为自己得到了想要的——存款的稳定增长,在社会上如鱼得水的钻营能力,和还算可靠的自保能力。
直到她接了一次临时帮工的兼职,替以前的同事去某个大型的酒会上做服务生,在那累得快要死掉的一整晚忙碌之后,她好不容易能躲在后厨放泔水的角落里吃两口面包垫肚子,就从两个华人帮厨的对话里,听到了一个很久很久没有在她的生活里出现过的名字。
那时候裴挽意才知道,自己累死累活挣来的这笔外快,追根溯源,支付报酬的那位大老板是她生物学上的亲爹。
酒会散场之前,裴挽意穿着统一的服务生西服,端着香槟在宴会厅里穿梭,当带着明确的目标去搜寻,她轻而易举就看到了那张许久没见过的脸。
容光焕发,仪表堂堂,倒是比年轻的时候更有几分富贵相。
只是品味还是那么的暴发户,穿金带银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多有钱。
裴挽意站在角落里,看了他许久,才收回目光,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作里。
但直到深夜下了班,从领班那里拿过了日结的薪水,数着那实在不算少的几张钞票,裴挽意也高兴不起来。
脑子里挥之不去的,都是裴中书那张和周围人谈笑风生的脸。
好得意,好快活的一张脸。
坏了她整整一天的心情。
你有没有过,想要一个人从世界上消失的念头。
起初可能只是不想看到他,希望他彻底从你的生活里消失,最好直到死都别来碍眼。
可后来这种念头,又会在偶然发现他没有你反而过得更好了之后,产生不可逆的质变。
他凭什么过得好?
所有人都因为他,过得这么不好。
凭什么,只有他过得这么好。
李杉瞥了眼后视镜,很轻易就看出来,她这一趟在温哥华的短短一周时间里,应当是忙得没休息好过,看着明显又瘦了一些。
和四个月前刚从大阪回来时相比,整个人几乎是瘦了一圈。
想到这里,李杉便不太忍心再提任何会让她现在心情更差的事情。
哪怕最后都是得面对的。
但他不提,身后的人却会主动问。
“裴铭扬这几天还是老样子?”
裴挽意没有睁开眼,声音没什么情绪,不轻不重的一句。
李杉早就知道她要过问,直接回答:“去得更频繁了,有时候直接过夜,还有两天是住在那边的。”
裴挽意就扯了扯唇角,像是对这个答案没什么意外的。
她侧过头靠在椅背上,却怎么也找不到舒服的角度,最后索性坐直了身体,睁开眼看向还没亮起来的天空。
窗外的街灯还没暗下去,裴挽意看着一道道飞快闪过的光晕,一时间忍不住出了神。
白昼短黑夜长的日子,似乎也所剩无几了。
但她却觉得,这个冬天见了鬼的漫长。
李杉见她沉默了下来,也没有再开口打扰她。
车一路往机场的方向开着,他开车一向稳稳当当,坐在车上都没什么感觉,以至于裴挽意走神了好长的时间,脑子放空着,什么也没想。
直到某个熟悉的街口出现在眼前,裴挽意忽然回过了神,想也没想地开口道:
“前面左转。”
李杉动作一顿,听她的安排往左转进了路口,却在一阵沉默后,忍不住问:
“要去姜小姐的家吗?”
裴挽意沉默了半晌,却又靠回去,许久之后才开口道:
“算了,直接走吧。”
反正去了,也只是一间空房子。
第201章治一治病
chapter 201
说来奇怪, 人对房子的需求似乎是根深蒂固的。
尤其是深受东亚家庭环境影响的人,无论之后去了哪里,在什么地方打拼辗转, 最终都难以摆脱想要拥有自己的房子的执念。
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装修打造的房子。刷什么颜色的墙漆, 摆放什么样式的家具家电, 大到一张餐桌,一个橱柜, 一张舒适柔软的床,小到一顶吊灯, 一个餐具, 一双筷子。每一处细节,都由自己的心意决定。
似乎只有完成了这一件事,飘零半生的灵魂才有了归宿,才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找寻到足够的安全感,可以不穿衣服, 可以蓬头垢面, 可以安然入睡。
裴挽意后来发现,自己也是个避免不了这些的俗人。
当她一路打拼挣来属于自己的财富,在各个国家投资了大大小小的房产,几乎下辈子都能高枕无忧地混吃等死的时候,她看着表格上那一页页的房产清单,却发现自己最想要的,还是回到那个地方。
回到那个早已在记忆里斑驳的土地上,亲手打造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居所。
好像除了这里, 任何地方都无法再给她带来最接近“家”的概念。
可当她真的回到了这片土地上,试着去实施这个计划时, 却下意识避开了那栋老洋房所在的街区。
那里的房子的确已经不太可能再买入手,既没有人傻到出让,她也拿不出这么多的资金流来投入到一栋房子上。
但裴挽意清楚知道,这并不是最根深蒂固的原因。
“你要是想买回来,李叔去帮你想办法。”
还在那老破小的房子里住着的李忱却比她更上心这些事情,哪怕他看起来已经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人,脸上和手上满是岁月的风霜,他那沉静内敛的眼神和说出来的话,却还是有着强大的信服力。
像是怕裴挽意不信,李忱还直接从墙角撬开一块砖,挖出了一个用红布包裹着的小木盒,再把这个木盒子放到了她的面前,无比珍视地拂去了上面的灰尘,让她打开。
裴挽意几乎是第一眼,就认出来这是谁的东西,却摇摇头,说:“李叔叔,这是外公给你的,我不能要。”
李忱就拍了拍大腿,有些激动地说:“这还分什么你的我的?李叔叔一辈子没什么志气,能被你外公带着见了半辈子的世面已经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那些花花绿绿的,我不懂,也都看够了,以后就只想摆摊卖我的卤味,靠自己的手吃饭,没什么不好的。”
他说着,也不怕两个儿子都在屋里听得见,直接说:
“比起我,你更需要这些,三姐儿,你是要做大事业的人,你的成就一定不会比你外公差,听我的,拿去吧。”
李忱说得真切,裴挽意却知道,他这些话有很多宽慰的成分在。
外公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一路挺过来的人,还难得有一颗仁义的心,虽然在教养女儿的事情上犯了糊涂,但在为人处世和大局观上都无可挑剔。裴挽意自问是做不到像他一样的。
她是个自私冷血的人,只想让自己过得舒服,旁人的死活她都不怎么在乎,也不想去深挖某些让自己不舒坦的回忆。
所以最后,她还是没有要这些东西,只是让李忱继续收着。
至于那栋房子。
“我不想买回来,甚至不想再回去看一眼,没有为什么。”
裴挽意难得把话说得这么强硬,却让李忱顿了顿,看着她轻叹了一口气。
“三姐儿,这叫近乡情怯。”
他说着,也没有再强求,把东西又好好地收起来,最后道:
“等哪天你的想法变了,再跟李叔说一声,别看我现在这副德行,在道上还是有几个人脉的,他们不看我的面子,也得看你外公的面子。”
世界上到底是狼心狗肺的东西多,还是知恩图报的人更多,谁也说不清楚。
好在唐家就算没了,那些曾经受过养父恩惠的人,怎么也能找出几个愿意尽一尽举手之劳的。
李忱从没去求过那些人,因为他知道,机会只有一次,必须得用在刀刃上。
裴挽意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会变。
因为很多时候,连她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在想什么。
十六岁高中毕业时,她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放弃了大学,甚至不惜和唐碧昀第一次爆发正面冲突,闹得不欢而散。
哪怕后来唐碧昀心软了,让裴铭扬联系她,要给她寄生活费,怕她吃不好住不好,裴挽意也用强硬的态度拒绝了,说自己过得很好,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实际上,那时候的她住在朋友亲戚家的地下室,一个小小的单间,空气潮湿又满是灰尘,但她每天早出晚归,到共用浴室里洗漱完就睡觉,也不在意环境到底怎么样。
只是不能让唐碧昀看见,她的洁癖绝对受不了,看一眼这种地方都会崩溃。
后来裴挽意做遍底层的那些体力活,在服务业里辗转两年,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个只会穿工装裤和t恤背心的假小子,又咬着牙练出了一身肌肉力量和轻易不会吃亏的拳脚的时候,她也以为自己得到了想要的——存款的稳定增长,在社会上如鱼得水的钻营能力,和还算可靠的自保能力。
直到她接了一次临时帮工的兼职,替以前的同事去某个大型的酒会上做服务生,在那累得快要死掉的一整晚忙碌之后,她好不容易能躲在后厨放泔水的角落里吃两口面包垫肚子,就从两个华人帮厨的对话里,听到了一个很久很久没有在她的生活里出现过的名字。
那时候裴挽意才知道,自己累死累活挣来的这笔外快,追根溯源,支付报酬的那位大老板是她生物学上的亲爹。
酒会散场之前,裴挽意穿着统一的服务生西服,端着香槟在宴会厅里穿梭,当带着明确的目标去搜寻,她轻而易举就看到了那张许久没见过的脸。
容光焕发,仪表堂堂,倒是比年轻的时候更有几分富贵相。
只是品味还是那么的暴发户,穿金带银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多有钱。
裴挽意站在角落里,看了他许久,才收回目光,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作里。
但直到深夜下了班,从领班那里拿过了日结的薪水,数着那实在不算少的几张钞票,裴挽意也高兴不起来。
脑子里挥之不去的,都是裴中书那张和周围人谈笑风生的脸。
好得意,好快活的一张脸。
坏了她整整一天的心情。
你有没有过,想要一个人从世界上消失的念头。
起初可能只是不想看到他,希望他彻底从你的生活里消失,最好直到死都别来碍眼。
可后来这种念头,又会在偶然发现他没有你反而过得更好了之后,产生不可逆的质变。
他凭什么过得好?
所有人都因为他,过得这么不好。
凭什么,只有他过得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