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要是遇见卖稀奇古怪的商铺,温玉则会拿起一件玩意赏玩一番。
  再或是遇见卖海货的商铺,温玉就会拿起一块海螺,亲耳倾听里面到底有没有海神的歌声。
  ……
  温玉把以前未曾体验过的都亲自体验了。
  直至走到街的尽头,兴趣才散了些。
  “郎君,要不我们回去吧?”
  闻言,张清时脚步顿住,望了四周,终而沉吟道:“好。”
  两人从街尾复走到街头。
  夜色全至,路上的大人少了很多,穿街跑巷的小孩却很多,手里提着小灯笼,拿着小月饼,嘻嘻哈哈地闹着。
  接着一个持着糖葫芦树走了过来,大声呦呵着:“吃冰糖葫芦喽!吃冰糖葫芦喽!”
  他卖的糖葫芦又圆又红,声音也喊得又大又亮,吸引了不少嬉戏的小孩围着他闹。
  温玉的视线也对那红澄澄的冰糖葫芦流连忘返。
  “想吃?”张清时有所察觉。
  “不……不想。”温玉不想再麻烦张郎君了。
  “无碍。”
  张清时径直走过去,出手阔绰地买了好几根糖葫芦,然后孩童们又全围着他转,扯着他的衣摆,扯着他的衣袖。
  他也不恼,俯下身,将糖葫芦都分发给他们。
  驱走了玩闹的孩童们后,张清时手上已全然没有糖葫芦了。
  两手空空,温玉心中有些失落。
  忽而,他走过来,俯下身子,透过面纱看着温玉。
  “温玉,我也给你变个戏法。”
  他嘴角一扬,随即从袖兜里掏出一根红**人的糖葫芦来。
  他有给她单独留看一根。
  “谢谢郎君。”
  温玉心中雀跃,迫不及待地接过,但立马又犯了难。
  撕开白色的糖纸,鲜红的山楂泛着金光,那是糖的颜色。
  可温玉戴着帷帽,两片面纱挡在脸前,实在是不好下嘴。
  张清时见她许久未动,便关心地问:“怎么了?”
  见郎君问话,温玉即刻伸出小手掀开半边的面纱,露出一只又亮又大的眼睛,无辜地看向张郎君,又看了看糖葫芦一眼。
  张清时顿时心领神会,伸手将她的两边面纱都给挽住。
  面纱再次完全被掀开,温玉就这样迎上郎君如墨般清澈透亮的眸子。
  许是有些不好意思,两人都默契地移开了视线。
  温玉垂眸,吐了吐小舌,开始专攻她的糖葫芦。
  糖葫芦又大又圆,小口一口咽不下,只能轻轻一咬。
  可外面裹着的糖却是又脆又硬。
  一咬,“咔嚓”一声,在整个街道,在两个人独处的寂静氛围中有些突兀。
  突兀到两人的视线又悄然对上。
  温玉脸颊也悄悄染上糖葫芦的颜色。
  许是怕扰到郎君,然后温玉就当着郎君的面一口将整颗山楂都吞入口中。
  腮帮子鼓鼓的,像是只会藏食的小松鼠。
  饶是正气的张清时看到这番场景,也不由地轻笑一声。
  于是,糖葫芦的颜色更深了。
  温玉嘴里愤愤地咬着,忽而也想让郎君出这样的糗,便将糖葫芦送到他的嘴边,含糊不清道:“郎君,你也尝尝?”
  张清时愣住,糖葫芦送得更往前了些,离他眼下只有短短的一段距离。
  他垂下目光,晶莹的山楂散发着诱人的魅力,不仅是眼睛,鼻子、嘴巴也都被它所吸引,想向它靠近。
  谁料,糖葫芦率先进攻,逼近城门。
  终是忍不住诱惑,他学着她的模样,先咬住,再将一整颗吞入。
  这下轮到温玉笑话他了:“哈哈哈,郎君好吃吗?”
  少女笑得明艳,恰如人间四月桃花开。
  “咳。”张清时有些被山楂碎卡住喉咙,轻咳了一声,然后别开脸,“我不太喜欢吃甜的。”
  “噢~”
  温玉意外深长地“噢”了一声,又咬了一口糖葫芦,酥酥脆脆的声音悦耳,却也惊动了鱼儿跃出水面。
  *
  今日中秋,月儿圆满,乐趣也颇满。
  天色已入了黑,张清时便同温玉一起回了刺史府。
  温玉回她的小破屋去歇息,而张清时并未有休憩之意,转头又来了书房。
  推开门,打开窗,点燃烛火。
  片刻后,一个人影从门口进来了。
  张清时背对着烛火,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果然如郎君所料。”烛火照亮了凌侍卫的整张脸,“我带手下跟踪着每位离府的丫鬟,发现有一人行踪诡异,直接去敲了赵县令的府门,再也没出来过。”
  张清时手指顿住,轻声道:“这府里果然不止有一个卧底。”
  “可是……”凌侍卫说出他的怀疑,“可这许欢难有接近你的机会,她去赵县令那会告何样的秘密呢?”
  张清时眼睛闭上,太阳穴微跳:“很有可能,温玉和她是一伙的,都替赵县令卖命。”
  “但两人看起来一点也不对付。”凌侍卫不由地回想起那日两个人在后院剑拔弩张的气势,很难相信是一伙人,“那这样,她们两个为什么不一起去,要让许欢一个人去?”
  张清时伸手按了按太阳穴:“我也不知。”
  不知是两虎相争,有人得利,有人落。
  还是温玉足够聪明,借他的手去推另一个人入深渊。
  “那郎君,温玉你这边试探地怎么样了?”凌侍卫顺势提到了温玉。
  忽而,张清时脑海里闪过许多画面,白白胖胖的兔子灯、波光粼粼的面纱、酸甜可口的糖葫芦。
  众多画面,如心思缜密的他也找不到一处异样。
  按着太阳的手移步至额头,他皱着眉:“没。无论传递的是何信息,先派一群人马声势浩大的围着俞元县,海边派暗探紧盯着!”
  上次春药之毒之后,张清时便已知晓青州与外邦乌合国往来密甚,可能存在不法交易。
  故前段时间一直派人盯着乌合的商队,果然就发现有一商队轻松避开海上官员检查,带着秘密货物走了后门。
  然后大摇大摆地去往俞元县。
  而正巧,他的人一跟进了俞元县,便跟丢了商队,还被人全给暗杀。
  暗杀之事太过蹊跷,凌侍卫前脚才刚把人尸体带回,赵县令后脚就上了门。
  且张口闭口就是谈俞元县周边动荡不安之事,说死了人,影响百姓安危。还嚷嚷着就要让更高其他人来查案。
  其实为的就是借其他监察官之手,调查出死者全为张清时的手下,从而可以顺水推舟地昭告天下,张清时这个刺史和整个刺史府的人都是没有用之人,继而失了民心。
  身为父母官,别的不重要,最重要的便是民心。
  赢得百姓信任,赢得百姓敬重,才能维护整个青州,甚至是国家的长治久安。
  所以,张清时偏不遂他的意,偏不中他的圈套,下一步明棋和暗棋。
  明棋*便是先假借查匪患之事派少部分人围查俞元县周边:
  一来能虚张声势地恐吓俞元县的贪官奸商,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也不敢走秘密贸易之事;
  二来还能摸查地形和明清。
  暗棋则是继续盯着海边。
  乌合商队和贪官的交易被控制之后,那乌合肯定会闲不住。
  要么可能会是在其他地方闹出祸端,吸引注意力;要么可能就会是顶着风头,强行贸易。
  等那个时候,张清时就能轻松收网,查清整个交易链,从而将他们全都打下马。
  “那郎君,许欢回来后该怎么处置?”凌侍卫领命后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在暗处的张清时目光如炬:“卧底,留一个就够了。”
  第16章 投诉
  ◎一心事二主◎
  中秋节过后,告假外出的人都陆续回府,而刺史府的后院也恢复了往常的热闹。
  新的早晨,浇花的浇花,施肥的施肥,除草的除草。
  在大家正忙活时,雨燕则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裹来,朝众人大声喊道:“大家过来一下,快来尝尝我阿爹阿娘做的桂花糕。”
  闻声,大家都一一停下手里的工作,朝雨燕那走去。
  “早上就闻到你身上桂花味,还以为你是用了什么香脂。”阿莫两手搓搓很是期待。
  “我哪有那个闲钱。”雨燕自嘲道,随即慢慢打开缠着桂花糕的布条,“跟你们说,我今日很困难地才将这桂花糕带出来呢!”
  温玉听到关键词:“俞元县发生什么事了吗?”
  “不知道。”雨燕摇摇头“一大早就有官兵守着城门,严查货物进出,我是怕那些官兵嘴馋偷我的桂花糕,就贴身放在怀里带了出来。”
  “官兵还馋桂花糕?”阿莫惊讶,“官兵都这么有钱了还惦记一块桂花糕?”
  “你是有所不知……”
  “呀!我的桂花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