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庾逸笑了笑:“女君说的是,人人都该学会往前看。我还会在历阳多待一阵子,若是女君定下了去处,可否知会在下一声?”
孙微道:“自当如此。”
说话间,庾逸的仆从拎了几个食盒进来。
“悬赏令才下来,外头还查得严,女君就不要出去了。至于吃穿用度,在下每日会派个人过来。女君有什么短少的,吩咐他们便是。”
孙微知道,事已至此,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公子的恩情,妾这辈子怕是偿不上了。”
“那就欠着吧,在下不急,女君也不必着急。”庾逸说罢,向孙微一揖,飘然而去。
——
庾逸辞别了孙微之后,便前往刺史府。
才到府前,庾逸就看到一队人马正在歇息,似乎刚刚远道而来。
看他们的仪仗,庾逸不由地心下一惊。
他匆匆入府,只见庾朴正在与人寒暄,见了他前来,忙道:“殿下方才还问阿逸去了何处,这不就来了么?”
庾逸看去,正是司马隽。
见礼之后,庾逸问:“子珩怎突然来了?”
“说起来,我是追着伯悠来的。”
“哦?”庾逸讶然:“不知所为何事?”
司马隽并不着急,只道:“稍后与伯悠细说。”
庾朴见状,心领神会。和颜悦色地对庾逸道:“阿逸可还未用膳?你替我做东,陪殿下一道如何?我还需到公廨去处理些事务。”
庾逸应下。
待庾朴离去,他引着司马隽到膳堂去。
“说起来颇有些遗憾,”一边走着,庾逸一边道,“闾丘颜抓住了,孙女君却走了。想来,功成身退,是她的夙愿?”
说起孙微,司马隽一下沉默起来。
“子珩以为,若是孙女君见着了闾丘颜,她会如何?”片刻,庾逸忽而问道。
“自是杀之而后快。”
司马隽的回答言简意赅,却让庾逸有些震惊。
“没想到孙女君一个弱女子,竟有如此决心。”
司马隽望着庭院外的天空,道:“可惜她不是个男子,否则,该是个杀伐果决的将军。”
庾逸想起孙微方才的模样,虽是农妇打扮,目光中的机敏却一点也遮掩不住。他没答话,只淡淡一笑。
“伯悠怎的突然说起夫人?”司马隽忽然问。
“忽而想起罢了。子珩最近有她的消息了么?”
“没有。”司马隽淡淡地说。
庾逸看着他,问:“子珩今日刚到历阳?”
“正是。”
庾逸颔首:“可我听闻今天早晨有人在市口看见了府上的邓司马。”
“邓廉?”司马隽道,“想必是看花眼了吧,他一直跟在我身旁。”
“想必是。”
庾逸说着话,引他到了堂上。
待仆人们呈上饭菜,庾逸才问:“子珩方才说有事找我,不知何事?”
“是关于闾丘颜,”司马隽道,“我知道伯悠此行是为了桓女君,不过事关闾丘颜,我还是想找伯悠帮个忙。”
“哦?怎么个帮法?”
“伯悠也知道,太子对闾丘颜的案子颇为上心,令七尉部审理。只是我一来对七尉部不放心,毕竟梁幌和李陌的关系不简单,放闾丘颜一马也并非不可能;二来我对闾丘颜不放心,他诡计多端,如此简单地束手就擒,恐怕还有后手。因此,我打算将闾丘颜交给廷尉。”
庾逸了然:“子珩打算先下手为强,让我先一步接手闾丘颜么?可即便我能押着闾丘颜进京,若太子令我交出闾丘颜,我恐怕也不能不交。”
“我自不会让伯悠为难,”司马隽道,“我并非要伯悠押闾丘颜进京,而是希望在进京以前,伯悠就把闾丘颜审了。就在历阳现审,如何?”
庾逸恍然大悟。
“不知子珩要我审什么?”
“只消审出南郡公之死就够治他的死罪了,至于别的,若能审出配合他劫走桓女君的京中势力就更好了。”
庾逸徐徐颔首,又道:“可若是闾丘颜不招,又该如何是好?”
司马隽目光沉下:“我只给他一日,是因着太子要这罪状;若他不招,我便亲自动手了结了他。”
庾逸一惊。
“太子要活口,子珩忤逆他,恐怕会被降罪。”
“若被降罪,我无话可说。”司马隽道,“太子对闾丘颜并不了解,我却知道这祸害留不得。”
庾逸看着他,片刻,道:“子珩是对七尉部不放心,还是对太子不放心?”
司马隽不置可否,只道:“伯悠,我问心无愧。”
——
夜里,孙微收到庾逸的亲笔信,信中将司马隽所言悉数呈来。
阿茹吃了药,已经好些了。
她披了件衣裳坐在一旁,看孙微眉头紧锁,问:“怎么了?”
孙微并不瞒阿茹,只将庾逸的信交给她。
阿茹看完,很快明白过来。
“殿下竟然在历阳?”
“正是。”
“如此说来,我今日望见的人,果真是邓廉么?”
孙微吃了一惊。
“你望见了邓廉?”孙微忙问,“何时?”
“也不知是不是他,”阿茹道,“今日你走后,我突然被外头响动惊醒。我放心不下,就起身去看,发现是隔壁家的衣杆子被风吹倒了,衣裳落了一地,那主人家骂骂咧咧的。我这才察觉你并不在家,于是匆忙出去寻。我知道你大约是出去寻郎中了,可是路途太远,我走不动。正是无助之时,我忽而瞧见个身影,与邓廉十分相似,连忙追上去,却正好遇见了驾车经过的庾公子。等我和庾公子说明缘由,再去寻,已经不见那个身影。”
第351章 约见(上)
阿茹说罢,有些讪讪:“我先前觉得我必是看走眼了,故而不曾告知你。可你现在说,殿下已经到了历阳,那我今日是不是看走眼,可就未必了。”
孙微沉吟片刻,道:“庾公子的信上说,殿下午时才到历阳的,而你去寻我却是早晨。他那时应当尚未入城,故而你确实可能看走了眼。”
阿茹想了想,道:“我那时病得厉害,头晕目眩的,看错了也不稀奇。不过你怎知,邓廉不是先殿下一步到了历阳呢?”
“也无不可能。”孙微道,“不过此事并非紧要。这信上说,殿下是因着闾丘颜而来的。”
“说起闾丘颜,你早前还忧心殿下会放松警惕,放虎归山。”阿茹道,“如此看来,殿下实则早有准备。在殿下这个局里,闾丘颜怎么都是死,不过是要太子交代个能服众的罪名。既然如此,便不必你出手,你也就不必去了吧?”
“自是要去的。”孙微却斩钉截铁道。
她边说着,边给庾逸回信,请他仍照着此前的约定接应她。在审问前,她仍想见闾丘颜一面。
——
褚越的船如期而至。
为免节外生枝,船是夜里靠的岸。
庾朴特地下令打开城门,褚越连夜将闾丘颜押入州府,桓令仙则被送往庾朴的家宅。
孙微一整日都在家里等着,好不容易等来庾逸的人。但来人却并非来接她,而是带来了庾逸的回信。
信上说,闾丘颜才入城,司马隽就令人将他押到了狱中,与庾逸一道开审。他暂且找不到让孙微独自见闾丘颜的时机,故而请她在宅中等候,稍安勿躁。
孙微知道有司马隽在,自己是断然不能出现的,于是依言等着。
可她从夜里一直苦等到天蒙蒙亮,眼看着三个时辰过去了,庾逸那边仍然没有消息。
“莫不是庾公子食言了?”阿茹忍不住道,“否则怎会连个信也没有?”
孙微摇头:“你忘了殿下也在。庾公子忌惮着他,小心些也是寻常。”
直到将近天明之时,庾逸终于让人带了一封短信过来。
信上说,闾丘颜必死无疑,愿她静候佳音,切莫以身犯险。
孙微看了一会,忽然了悟。
庾逸确实食言了。他并不想让孙微去见闾丘颜。
“看来,庾公子不好糊弄。”阿茹道,“你早前跟他说要向闾丘颜问话,而庾公子却猜到你动了杀心,故而设法阻拦。依我看,何不就让殿下和庾公子来了结闾丘颜?”
“我就是不想让殿下来动这个手。”孙微将信烧了,神色严肃,“动手就是抗旨。眼下,殿下与太子已是生隙,出了这等事,只会更坏。”
阿茹听了这话,神色复杂:“事到如今,你还在帮着殿下。”
孙微望着将要燃尽的油灯,道:“我能帮得上的忙不多了,这兴许最后一回。”
“那何不将这顾虑告诉庾公子?”阿茹无奈地问,“兴许庾公子愿意帮忙。”
孙微摇摇头:“要说服庾公子并不容易,他何尝不是个固执的人?眼下,你我只能靠自己。”
她说罢,给庾逸写了回信,教他安心,自己仍会好好待在居所之中。
孙微道:“自当如此。”
说话间,庾逸的仆从拎了几个食盒进来。
“悬赏令才下来,外头还查得严,女君就不要出去了。至于吃穿用度,在下每日会派个人过来。女君有什么短少的,吩咐他们便是。”
孙微知道,事已至此,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公子的恩情,妾这辈子怕是偿不上了。”
“那就欠着吧,在下不急,女君也不必着急。”庾逸说罢,向孙微一揖,飘然而去。
——
庾逸辞别了孙微之后,便前往刺史府。
才到府前,庾逸就看到一队人马正在歇息,似乎刚刚远道而来。
看他们的仪仗,庾逸不由地心下一惊。
他匆匆入府,只见庾朴正在与人寒暄,见了他前来,忙道:“殿下方才还问阿逸去了何处,这不就来了么?”
庾逸看去,正是司马隽。
见礼之后,庾逸问:“子珩怎突然来了?”
“说起来,我是追着伯悠来的。”
“哦?”庾逸讶然:“不知所为何事?”
司马隽并不着急,只道:“稍后与伯悠细说。”
庾朴见状,心领神会。和颜悦色地对庾逸道:“阿逸可还未用膳?你替我做东,陪殿下一道如何?我还需到公廨去处理些事务。”
庾逸应下。
待庾朴离去,他引着司马隽到膳堂去。
“说起来颇有些遗憾,”一边走着,庾逸一边道,“闾丘颜抓住了,孙女君却走了。想来,功成身退,是她的夙愿?”
说起孙微,司马隽一下沉默起来。
“子珩以为,若是孙女君见着了闾丘颜,她会如何?”片刻,庾逸忽而问道。
“自是杀之而后快。”
司马隽的回答言简意赅,却让庾逸有些震惊。
“没想到孙女君一个弱女子,竟有如此决心。”
司马隽望着庭院外的天空,道:“可惜她不是个男子,否则,该是个杀伐果决的将军。”
庾逸想起孙微方才的模样,虽是农妇打扮,目光中的机敏却一点也遮掩不住。他没答话,只淡淡一笑。
“伯悠怎的突然说起夫人?”司马隽忽然问。
“忽而想起罢了。子珩最近有她的消息了么?”
“没有。”司马隽淡淡地说。
庾逸看着他,问:“子珩今日刚到历阳?”
“正是。”
庾逸颔首:“可我听闻今天早晨有人在市口看见了府上的邓司马。”
“邓廉?”司马隽道,“想必是看花眼了吧,他一直跟在我身旁。”
“想必是。”
庾逸说着话,引他到了堂上。
待仆人们呈上饭菜,庾逸才问:“子珩方才说有事找我,不知何事?”
“是关于闾丘颜,”司马隽道,“我知道伯悠此行是为了桓女君,不过事关闾丘颜,我还是想找伯悠帮个忙。”
“哦?怎么个帮法?”
“伯悠也知道,太子对闾丘颜的案子颇为上心,令七尉部审理。只是我一来对七尉部不放心,毕竟梁幌和李陌的关系不简单,放闾丘颜一马也并非不可能;二来我对闾丘颜不放心,他诡计多端,如此简单地束手就擒,恐怕还有后手。因此,我打算将闾丘颜交给廷尉。”
庾逸了然:“子珩打算先下手为强,让我先一步接手闾丘颜么?可即便我能押着闾丘颜进京,若太子令我交出闾丘颜,我恐怕也不能不交。”
“我自不会让伯悠为难,”司马隽道,“我并非要伯悠押闾丘颜进京,而是希望在进京以前,伯悠就把闾丘颜审了。就在历阳现审,如何?”
庾逸恍然大悟。
“不知子珩要我审什么?”
“只消审出南郡公之死就够治他的死罪了,至于别的,若能审出配合他劫走桓女君的京中势力就更好了。”
庾逸徐徐颔首,又道:“可若是闾丘颜不招,又该如何是好?”
司马隽目光沉下:“我只给他一日,是因着太子要这罪状;若他不招,我便亲自动手了结了他。”
庾逸一惊。
“太子要活口,子珩忤逆他,恐怕会被降罪。”
“若被降罪,我无话可说。”司马隽道,“太子对闾丘颜并不了解,我却知道这祸害留不得。”
庾逸看着他,片刻,道:“子珩是对七尉部不放心,还是对太子不放心?”
司马隽不置可否,只道:“伯悠,我问心无愧。”
——
夜里,孙微收到庾逸的亲笔信,信中将司马隽所言悉数呈来。
阿茹吃了药,已经好些了。
她披了件衣裳坐在一旁,看孙微眉头紧锁,问:“怎么了?”
孙微并不瞒阿茹,只将庾逸的信交给她。
阿茹看完,很快明白过来。
“殿下竟然在历阳?”
“正是。”
“如此说来,我今日望见的人,果真是邓廉么?”
孙微吃了一惊。
“你望见了邓廉?”孙微忙问,“何时?”
“也不知是不是他,”阿茹道,“今日你走后,我突然被外头响动惊醒。我放心不下,就起身去看,发现是隔壁家的衣杆子被风吹倒了,衣裳落了一地,那主人家骂骂咧咧的。我这才察觉你并不在家,于是匆忙出去寻。我知道你大约是出去寻郎中了,可是路途太远,我走不动。正是无助之时,我忽而瞧见个身影,与邓廉十分相似,连忙追上去,却正好遇见了驾车经过的庾公子。等我和庾公子说明缘由,再去寻,已经不见那个身影。”
第351章 约见(上)
阿茹说罢,有些讪讪:“我先前觉得我必是看走眼了,故而不曾告知你。可你现在说,殿下已经到了历阳,那我今日是不是看走眼,可就未必了。”
孙微沉吟片刻,道:“庾公子的信上说,殿下午时才到历阳的,而你去寻我却是早晨。他那时应当尚未入城,故而你确实可能看走了眼。”
阿茹想了想,道:“我那时病得厉害,头晕目眩的,看错了也不稀奇。不过你怎知,邓廉不是先殿下一步到了历阳呢?”
“也无不可能。”孙微道,“不过此事并非紧要。这信上说,殿下是因着闾丘颜而来的。”
“说起闾丘颜,你早前还忧心殿下会放松警惕,放虎归山。”阿茹道,“如此看来,殿下实则早有准备。在殿下这个局里,闾丘颜怎么都是死,不过是要太子交代个能服众的罪名。既然如此,便不必你出手,你也就不必去了吧?”
“自是要去的。”孙微却斩钉截铁道。
她边说着,边给庾逸回信,请他仍照着此前的约定接应她。在审问前,她仍想见闾丘颜一面。
——
褚越的船如期而至。
为免节外生枝,船是夜里靠的岸。
庾朴特地下令打开城门,褚越连夜将闾丘颜押入州府,桓令仙则被送往庾朴的家宅。
孙微一整日都在家里等着,好不容易等来庾逸的人。但来人却并非来接她,而是带来了庾逸的回信。
信上说,闾丘颜才入城,司马隽就令人将他押到了狱中,与庾逸一道开审。他暂且找不到让孙微独自见闾丘颜的时机,故而请她在宅中等候,稍安勿躁。
孙微知道有司马隽在,自己是断然不能出现的,于是依言等着。
可她从夜里一直苦等到天蒙蒙亮,眼看着三个时辰过去了,庾逸那边仍然没有消息。
“莫不是庾公子食言了?”阿茹忍不住道,“否则怎会连个信也没有?”
孙微摇头:“你忘了殿下也在。庾公子忌惮着他,小心些也是寻常。”
直到将近天明之时,庾逸终于让人带了一封短信过来。
信上说,闾丘颜必死无疑,愿她静候佳音,切莫以身犯险。
孙微看了一会,忽然了悟。
庾逸确实食言了。他并不想让孙微去见闾丘颜。
“看来,庾公子不好糊弄。”阿茹道,“你早前跟他说要向闾丘颜问话,而庾公子却猜到你动了杀心,故而设法阻拦。依我看,何不就让殿下和庾公子来了结闾丘颜?”
“我就是不想让殿下来动这个手。”孙微将信烧了,神色严肃,“动手就是抗旨。眼下,殿下与太子已是生隙,出了这等事,只会更坏。”
阿茹听了这话,神色复杂:“事到如今,你还在帮着殿下。”
孙微望着将要燃尽的油灯,道:“我能帮得上的忙不多了,这兴许最后一回。”
“那何不将这顾虑告诉庾公子?”阿茹无奈地问,“兴许庾公子愿意帮忙。”
孙微摇摇头:“要说服庾公子并不容易,他何尝不是个固执的人?眼下,你我只能靠自己。”
她说罢,给庾逸写了回信,教他安心,自己仍会好好待在居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