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可如今,谢霄当着他的面在质问他,与从前畏缩的样子判若两人。
程瑜知道,谢霄敢站到这里来,本身已是不简单。加上豫章王妃和太子,只怕那都督府之中的险恶,比先前更甚万倍。
他要面对的,已经不是他自己的荣辱。无论是前一步还是退一步,行将就错,搭上的就是全家性命。
程瑜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
“程兄,”谢霄再度问道,“崔泮究竟何在?”
程瑜面露绝望之色,看了看程母,而后,低低道:“崔泮正领着两百亲兵,前往都督府。”
“从西大营出发么?”
程瑜摇头:“他的这些亲兵,都是他的私兵,就藏在城东。”
若在城中,就不必经过城门,可直取都督府。
谢霄变了色,孙微也知道事情严重。
二百人,数量虽不多,但城中本就无大批人马驻扎,足以围住都督府。崔泮凭借着这些人与王磡来个里应外合,绰绰有余。
“此事,还有谁知道?”孙微赶紧问。
“只有我和崔泮。”过了会,他补充道,“还有上头的人。”
所谓上头的人,便是王磡无疑了。
怪不得褚越找不到崔泮,原来是做伏兵去了。
那也就意味着,褚越对此事毫无防备。他恐怕还是死死盯着西边的大营。殊不知,大营的异动不过是障眼法,真正致命的,是埋伏在城内的崔泮。
事不宜迟,谢霄当机立断,让程瑜领路,带人去找崔泮。
这是一片市井平民聚集的地方。京口乃通衢重镇,水路纵横,商贸繁荣。城东的屋舍,低矮稠密,居住之人大多从事百工百业,每日繁忙,人来人走,皆无人在意。
而当众人匆匆赶到崔泮的藏身之处时,已是人走屋空。
“这杯子里的水还是热的。”孙微拿起一只陶杯摸了摸,道,“当是走不远。”
谢霄想了想,道:“今日民人都上街凑热闹去了,他们便是离开,当下也走不远,我等可追上。”
孙微却道:“少将军且慢。请少将军即刻去西门向褚将军调兵,再与程将军一道回营,稳住大局。崔参军那头,妾去拖延。”
谢霄很是错愕。
“由王妃去拖住崔参军?”他不可置信。
“少将军要追崔泮,确实能追上,可追上又如何?崔泮手上的二百人马,非我等可轻易对付。且一旦少将军和崔泮碰了面,崔泮必定知道走漏了消息。届时敌众我寡,打起来不仅没有胜算,还于事无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妾去。妾是个生面孔,崔参军不知虚实,妾尚能拖延一时半会。倒是褚将军若撤走西门的城防来援护,恐西大营有人趁虚而入。若酿成真正的兵变,才难以收场。”
谢霄琢磨片刻,亦觉得有理。
他们三人之中,谢霄不能露面,程瑜刚刚投了自己,难保其心不变。最可用的,也只有豫章王妃。
“虽如此,但夫人切莫勉强。”他说,“若拦不住就随他们去吧。在下回了营中,即刻遣人领兵过来。”
孙微笑道:“少将军放心,妾惜命的很。妾等着少将军的好消息。”
第58章 捉贼
崔泮人多,为了防止走散,必是挑着大路走。
谢霄派了个熟知京口道路的人给孙微领路,钻进巷子,七拐八拐,一路奔着都督府的方向去。幸好,终是绕到崔泮跟前去了。
邓廉并不赞同孙微做这事,拦住孙微:“此事,在下可代劳,请王妃回去。”
孙微看他一眼,道:“邓司马见到崔泮,打算如何开口?”
邓廉答不上来。
孙微道:“你放心好了,我不会让你为难。”
“王妃做了,在下便会为难。”邓廉道,“世子已经知道了。”
孙微讶然:“他何时知道的?”
“方才在下劝不住王妃,就遣人回去报信了。”
孙微:“……”
不是自己的人,果然用着膈应。
“若是世子来,你务必将他挡在远处。”孙微道,“世子这个时候出现,会打草惊蛇。坏了大事。”
邓廉只道:“王妃这话,臣会告知世子。至于世子听不听,臣恐怕左右不了。”
孙微不理会他,只令人将崔泮截住。
司马隽的手下都是激灵的,在街边拉了两辆马车过来,停在了路中间。
那大路上本就人来人往,拥挤得很,这么一下,登时水泄不通。
周围一阵叫骂。
崔泮见前方堵住了,也急躁起来。一声令下,手下纷纷亮出兵器,喝令开道。
他们本就穿着官兵的衣服,气势汹汹,周围的人见状,连忙躲开。
那碍事的马车才拉走,却见前方站着一群人,为首的,是一名面生的女子。
孙微一眼就认出了崔泮。
他很年轻,这时不过二十七八,不过心机极深。
此刻,崔泮穿的跟手下人一模一样,站在后头。若不识得他,当真分不出谁是领头的。
孙微的目光越过人群,直勾勾地看着崔泮,笑道:“崔参军,别来无恙。”
崔泮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
只见那女子年纪不大,头上戴着一朵白花,看装扮,似乎正在孝期。整个人看上去斯文纤弱,神态却从容得很,面对着他们这二百穿着官兵衣服拿着兵器的人,毫无惧色。
崔泮不记得自己认得这女子。
“来者何人?”已经有手下喝问道,“敢挡官兵的道?”
孙微上前两步,笑了笑:“妾乃程府中人,前两日和参军有一面之缘,参军不记得了么?”
崔泮听到程府二字,虽不确定是否见过,但对方显然确实识得自己。
他上前,看着她:“夫人有何事?”
“替程将军递个话,请参军借一步说话。”
邓廉正要跟上,被阿茹一把拉住。
“王妃有分寸。”她道,“你去了,别人心生戒备,反倒说不成话。”
邓廉不知这王妃哪里生出来的熊心豹子胆,连身边配的奴婢也这样大口气。
他低声道:“那崔泮一看就是个练家子,一掌就能将王妃结果了。”
“你道我看不出来么?”阿茹胸有成竹,“王妃方才说了,她自己算过,今日大吉,必定无碍。”
邓廉无言以对,只能紧握剑柄,静观其变。
而那头,孙微对崔泮道:“程将军方才已经回府了。”
这话说的含蓄,可崔泮是个人精,自然品出了里头的意味。
这个时候回府,不就是临阵退缩了么?
“将军可知晓其中缘由?”孙微的声音很轻,但足以让崔泮听得分明,“将军说,豫章王世子领着江州兵,昨夜秘密到了京口。如今就领着一部埋伏在都督府里,其余的,都埋伏在府外,等着参军上钩。”
崔泮的神色变得狐疑,打量着她:“夫人有何凭据?”
孙微不慌不忙地掏出一样物什。
“程将军起初也不信那是豫章王世子,直到他的人偷得这块腰牌。”
那腰牌上刻着“豫章”二字,通体黄铜打造,正是王府主人的信物。
崔泮曾经跟豫章王府的人打过交道,知道王府里的人身上佩着什么样的信物。
竟是真的。
“程将军还说了什么?”
“将军说,参军此番领人前往都督府,只有你二人知晓,他不得不给将军提个醒。他知道参军心意已决,可是前路凶险,若执意前往,便是要将一世性命来赌这一时。若是徐徐图之,还能盼个来日方长。”
崔泮仍盯着她,不置可否。
“如此,将军打算如何跟上头的人交代?”
孙微笑了笑。
“参军以为,上头只有一人么?”她说,“此人交代不通,换个人交代不就好了?”
崔泮思索片刻,倏而恍然大悟。
程瑜这狗贼,竟要向太子投诚!
“将军也不必着恼,博个前程罢了,何必拼上性命?”孙微道,“妾言尽于此,参军好自为之。”
说罢,她行个礼,转身离开。
她也在赌。
她赌崔泮既然能在前世坐上都督之位,就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人。
这样的人,在得知了危险之后,就不该贸然前往。
身后,有些纷纷议论的声音。崔泮手下的人也许都在猜测,究竟除了什么事。但没有人继续往前走。
可见崔泮还在考虑。
邓廉忙领人将孙微护在身后,阿茹拉着孙微问:“接下来如何?”
孙微也不知道,可不容她多想,崔泮已经有了决断。
“来人。”只听他的声音道,“将这妖妇等人拿下,听候发落。”
孙微一惊,心道不妙。
就在邓廉大喝着“谁敢”之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似有大批人马正朝这边跑来。
崔泮那边显然也听到了,手下的人一阵躁动。
程瑜知道,谢霄敢站到这里来,本身已是不简单。加上豫章王妃和太子,只怕那都督府之中的险恶,比先前更甚万倍。
他要面对的,已经不是他自己的荣辱。无论是前一步还是退一步,行将就错,搭上的就是全家性命。
程瑜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
“程兄,”谢霄再度问道,“崔泮究竟何在?”
程瑜面露绝望之色,看了看程母,而后,低低道:“崔泮正领着两百亲兵,前往都督府。”
“从西大营出发么?”
程瑜摇头:“他的这些亲兵,都是他的私兵,就藏在城东。”
若在城中,就不必经过城门,可直取都督府。
谢霄变了色,孙微也知道事情严重。
二百人,数量虽不多,但城中本就无大批人马驻扎,足以围住都督府。崔泮凭借着这些人与王磡来个里应外合,绰绰有余。
“此事,还有谁知道?”孙微赶紧问。
“只有我和崔泮。”过了会,他补充道,“还有上头的人。”
所谓上头的人,便是王磡无疑了。
怪不得褚越找不到崔泮,原来是做伏兵去了。
那也就意味着,褚越对此事毫无防备。他恐怕还是死死盯着西边的大营。殊不知,大营的异动不过是障眼法,真正致命的,是埋伏在城内的崔泮。
事不宜迟,谢霄当机立断,让程瑜领路,带人去找崔泮。
这是一片市井平民聚集的地方。京口乃通衢重镇,水路纵横,商贸繁荣。城东的屋舍,低矮稠密,居住之人大多从事百工百业,每日繁忙,人来人走,皆无人在意。
而当众人匆匆赶到崔泮的藏身之处时,已是人走屋空。
“这杯子里的水还是热的。”孙微拿起一只陶杯摸了摸,道,“当是走不远。”
谢霄想了想,道:“今日民人都上街凑热闹去了,他们便是离开,当下也走不远,我等可追上。”
孙微却道:“少将军且慢。请少将军即刻去西门向褚将军调兵,再与程将军一道回营,稳住大局。崔参军那头,妾去拖延。”
谢霄很是错愕。
“由王妃去拖住崔参军?”他不可置信。
“少将军要追崔泮,确实能追上,可追上又如何?崔泮手上的二百人马,非我等可轻易对付。且一旦少将军和崔泮碰了面,崔泮必定知道走漏了消息。届时敌众我寡,打起来不仅没有胜算,还于事无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妾去。妾是个生面孔,崔参军不知虚实,妾尚能拖延一时半会。倒是褚将军若撤走西门的城防来援护,恐西大营有人趁虚而入。若酿成真正的兵变,才难以收场。”
谢霄琢磨片刻,亦觉得有理。
他们三人之中,谢霄不能露面,程瑜刚刚投了自己,难保其心不变。最可用的,也只有豫章王妃。
“虽如此,但夫人切莫勉强。”他说,“若拦不住就随他们去吧。在下回了营中,即刻遣人领兵过来。”
孙微笑道:“少将军放心,妾惜命的很。妾等着少将军的好消息。”
第58章 捉贼
崔泮人多,为了防止走散,必是挑着大路走。
谢霄派了个熟知京口道路的人给孙微领路,钻进巷子,七拐八拐,一路奔着都督府的方向去。幸好,终是绕到崔泮跟前去了。
邓廉并不赞同孙微做这事,拦住孙微:“此事,在下可代劳,请王妃回去。”
孙微看他一眼,道:“邓司马见到崔泮,打算如何开口?”
邓廉答不上来。
孙微道:“你放心好了,我不会让你为难。”
“王妃做了,在下便会为难。”邓廉道,“世子已经知道了。”
孙微讶然:“他何时知道的?”
“方才在下劝不住王妃,就遣人回去报信了。”
孙微:“……”
不是自己的人,果然用着膈应。
“若是世子来,你务必将他挡在远处。”孙微道,“世子这个时候出现,会打草惊蛇。坏了大事。”
邓廉只道:“王妃这话,臣会告知世子。至于世子听不听,臣恐怕左右不了。”
孙微不理会他,只令人将崔泮截住。
司马隽的手下都是激灵的,在街边拉了两辆马车过来,停在了路中间。
那大路上本就人来人往,拥挤得很,这么一下,登时水泄不通。
周围一阵叫骂。
崔泮见前方堵住了,也急躁起来。一声令下,手下纷纷亮出兵器,喝令开道。
他们本就穿着官兵的衣服,气势汹汹,周围的人见状,连忙躲开。
那碍事的马车才拉走,却见前方站着一群人,为首的,是一名面生的女子。
孙微一眼就认出了崔泮。
他很年轻,这时不过二十七八,不过心机极深。
此刻,崔泮穿的跟手下人一模一样,站在后头。若不识得他,当真分不出谁是领头的。
孙微的目光越过人群,直勾勾地看着崔泮,笑道:“崔参军,别来无恙。”
崔泮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
只见那女子年纪不大,头上戴着一朵白花,看装扮,似乎正在孝期。整个人看上去斯文纤弱,神态却从容得很,面对着他们这二百穿着官兵衣服拿着兵器的人,毫无惧色。
崔泮不记得自己认得这女子。
“来者何人?”已经有手下喝问道,“敢挡官兵的道?”
孙微上前两步,笑了笑:“妾乃程府中人,前两日和参军有一面之缘,参军不记得了么?”
崔泮听到程府二字,虽不确定是否见过,但对方显然确实识得自己。
他上前,看着她:“夫人有何事?”
“替程将军递个话,请参军借一步说话。”
邓廉正要跟上,被阿茹一把拉住。
“王妃有分寸。”她道,“你去了,别人心生戒备,反倒说不成话。”
邓廉不知这王妃哪里生出来的熊心豹子胆,连身边配的奴婢也这样大口气。
他低声道:“那崔泮一看就是个练家子,一掌就能将王妃结果了。”
“你道我看不出来么?”阿茹胸有成竹,“王妃方才说了,她自己算过,今日大吉,必定无碍。”
邓廉无言以对,只能紧握剑柄,静观其变。
而那头,孙微对崔泮道:“程将军方才已经回府了。”
这话说的含蓄,可崔泮是个人精,自然品出了里头的意味。
这个时候回府,不就是临阵退缩了么?
“将军可知晓其中缘由?”孙微的声音很轻,但足以让崔泮听得分明,“将军说,豫章王世子领着江州兵,昨夜秘密到了京口。如今就领着一部埋伏在都督府里,其余的,都埋伏在府外,等着参军上钩。”
崔泮的神色变得狐疑,打量着她:“夫人有何凭据?”
孙微不慌不忙地掏出一样物什。
“程将军起初也不信那是豫章王世子,直到他的人偷得这块腰牌。”
那腰牌上刻着“豫章”二字,通体黄铜打造,正是王府主人的信物。
崔泮曾经跟豫章王府的人打过交道,知道王府里的人身上佩着什么样的信物。
竟是真的。
“程将军还说了什么?”
“将军说,参军此番领人前往都督府,只有你二人知晓,他不得不给将军提个醒。他知道参军心意已决,可是前路凶险,若执意前往,便是要将一世性命来赌这一时。若是徐徐图之,还能盼个来日方长。”
崔泮仍盯着她,不置可否。
“如此,将军打算如何跟上头的人交代?”
孙微笑了笑。
“参军以为,上头只有一人么?”她说,“此人交代不通,换个人交代不就好了?”
崔泮思索片刻,倏而恍然大悟。
程瑜这狗贼,竟要向太子投诚!
“将军也不必着恼,博个前程罢了,何必拼上性命?”孙微道,“妾言尽于此,参军好自为之。”
说罢,她行个礼,转身离开。
她也在赌。
她赌崔泮既然能在前世坐上都督之位,就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人。
这样的人,在得知了危险之后,就不该贸然前往。
身后,有些纷纷议论的声音。崔泮手下的人也许都在猜测,究竟除了什么事。但没有人继续往前走。
可见崔泮还在考虑。
邓廉忙领人将孙微护在身后,阿茹拉着孙微问:“接下来如何?”
孙微也不知道,可不容她多想,崔泮已经有了决断。
“来人。”只听他的声音道,“将这妖妇等人拿下,听候发落。”
孙微一惊,心道不妙。
就在邓廉大喝着“谁敢”之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似有大批人马正朝这边跑来。
崔泮那边显然也听到了,手下的人一阵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