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说着就要绕过周父,看得周父脸一沉,“你可真是有本事了,过年回趟家,连饭都没在家吃一口,现在我来看你也不行。”
  话里满满都是指责,还露出气愤,“我再不好,也是你爸,有你这么当闺女的吗?”
  周文慧这姑娘道德感很强,他在外面说,还是当着别人的面说,显然是想让周文慧不得不给他几分面子。
  毕竟他是当爸的,不管他有没有不对,在外人看来,只要周文慧不给他面子,都是周文慧不对。
  周文慧却没像他想的那样,“不是您说让我要饭也别回周家去要?我哪敢吃您家的饭。”
  脸色虽还不好看,声音却冷静、镇定,而不是像以前,憋得满脸通红全是难堪。
  周父被噎了下,“我那是气话,我是你爸,还能真不让你登门?”
  “我三天回门的时候,您就没让我登门。”周文慧声音依旧平静,“您还朝门外泼了一盆水。”
  虽然本来她也只是回去看她妈的,但被拒之门外那一刻,她心还是更冷了。
  周文慧望着周父,“我这人要脸,您都那么说了,我哪敢再登您家的门。”
  说得周父脸上一阵红一阵青,“你这说的啥话?就算……就算我当初说那话不对,我也是你爸!”
  他还会承认他那话不对呢?周文慧不仅没觉得心里舒服点,反而更警惕了,“您不是又有啥事儿吧?”
  她都没等周父开口反驳,“刘家可没参帮您再往上升,我也没钱给你领导送礼。”
  噎得周父脸上又是一阵发青,没想到这才几年,他这个闺女就全变了,腰杆硬了,也学会顶嘴了。
  可他也没想到她当初执意要嫁个沟里的小子,竟然没把一辈子都搭在沟里,反而调到县里来了。
  如今人是培育中心的会计,还是培育木耳菌种的,现在全澄水谁不知道木耳种植,谁不知道木耳种植能赚钱?
  连那个他没拿正眼瞧过的小子也是,听说销售做得好,已经要转成全澄水的木耳销售了。
  谁不知道跑销售有外捞,还能弄到外面的好东西,有那听说了的人见到他,总要说一句他好福气。
  可这好福气他也没享着啊,啥好东西都没见着,啥光都没沾上。
  人家两口子甚至连家都不愿意回,他豁出老脸过来找,还被一顿抢白。
  果然姑娘都是给别人家养的,对她好也没用,一旦嫁出去,就知道胳膊肘往外拐。
  周父人也来了,歉也算是道了,见周文慧油盐不进,只能看向旁边的严雪:“严技术员你看她,性子就这么拗,我当时就说了句气话,她记到现在。”
  天底下哪有不是的父母?再说他又不是没低头,相信严技术员明事理,会帮着劝劝那不孝的死丫头。
  然后他就听严技术员笑盈盈说:“叫严技术员您就见外了,我去过您家的,和卫国一起,您忘了?”
  周父还真忘了,但一想也能回想起来,当即脸上就一僵,发现自己可能找错了人。
  果然严雪笑容不变,“当初江得宝那事,我和我爱人也都在场,卫国要打江得宝,我爱人还帮着拦了。”
  虽然拦的是想拦刘卫国的人,但那都不重要,祁放是不是拦了吧?是不是拦得还挺有效吧?
  严雪这就是告诉周父,您卖闺女那事我都知道,您就不用指望我帮您道德绑架您闺女了。
  周父也能听出来,那脸色愈发难看,偏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
  严雪就抬腕看了下表,“叔叔我们还要出差,再不走就赶不上车了,就不和您多说了。”
  拉了把周文慧,周文慧也一眼未再看周父,两人脚步匆匆,直奔附近的公共汽车站点。
  直到下了公共汽车,又坐上前往白松县的火车,严雪才问了周文慧一句:“还在生气?”
  “确实有点。”周文慧苦笑,“当初我结婚,他都没来,还让我妈给我带话不认我。”
  现在她和刘卫国过好了,有出息了,他又想来和她修复关系了,凭什么?
  哪怕他是岁数大了,真觉得自己当初做错了,她都没这么生气。可之前她跟卫国没出沟里的时候,怎么不见他来?
  唯一让周文慧觉得心里能舒服点的,是严雪从不像那些七大姑八大姨,见了她就想给她跟她爸劝和。
  不仅要劝和,还让她去给她爸低个头,认个错,说她爸就是说说,父女还能有隔夜的仇?
  严雪甚至朝她笑了笑,“那看来你是真的过好了,周会计。”笑容调侃又狡黠。
  周文慧也被带得有了点笑意,“确实是过好了。”她以前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好。
  “那不就比什么都重要。”严雪笑望着她,望得她又点了点头,“确实比什么都重要。”
  和她过一辈子的是卫国,卫国愿意理解她、支持她就行,没必要什么都放在心上。
  想着,那边严雪已经又问:“卫国现在也转去镇上做销售了,你俩想好在哪安家了没?”
  “想好了。”一提这个,周文慧脸上又多了些暖色,“他说他时间上比我自由,他来回跑通勤,把家安在县里。”
  刘卫国是懂哄媳妇的,严雪一点也不觉得意外,“那爱蓉你们也能接过来了。”
  “嗯。”周文慧脸上暖色更浓,“我们准备在中心附近找个房子,到时候白天就送她去托儿所。”
  这年代大一点的单位都有托儿所,早上上班的时候把孩子一起带过去,晚上下班的时候再接回来。
  如果单位小,县里还有县托,镇上也有镇托,他们中心附近就有林业局的托儿所。
  这么一想,日子还真是越过越好了,周文慧重新鼓起了干劲儿。
  两人在白松县又转了一趟车,才抵达五岗镇,五岗镇林业局早派了人在那等着,“两位是先在镇上歇一宿,还是……”
  “直接去林场吧。”严雪和周文慧都是林场出来的,没那么多讲究,倒更在乎效率。
  五岗镇林业局就调了摩托卡送她们,直接去了离镇上最近的一个栽培基地。
  五岗镇只订了3000瓶菌种,设了两个基地,但要论态度,绝对比柳湖镇林业局好了太多。
  不仅一路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到了第一处,还是林场书记亲自出来迎的人,“两位技术员辛苦了。”
  对方挨个和严雪、周文慧握了手,言语恳切,“我们基地就麻烦两位技术员了。”
  亲自给两人在招待所安排了住宿,问过两人是否需要休息,得知不需要后,又带着两人去看了看基地。
  他们这个基地也是严格按照严雪给出的条件选的,离水源近、通风、且坐北朝南,看得出来用了心。
  见到严雪和周文慧,基地的人更是热情,林场书记介绍完,鼓了半天的掌都没停下。
  周文慧到底少见这种阵仗,脸有些红,晚上回到招待所,不免跟严雪说:“都弄得我不好意思了。”
  “所以人家是聪明人啊。”严雪笑道,“看着吧,五岗这两个基地肯定能搞起来。”
  人家对他们这么热情,又是书记亲自接待,又是全基地掌声欢迎,一口一个技术员,她们好意思不好好教吗?
  而且五岗镇根本就不是长山县的,依旧跨县找他们买了这批菌种,本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魄力。
  第二天一早,两人赶到基地,基地里一应要用的东西已经都准备好了,还又来了一批人。
  这是五岗镇另一个基地的,带队的也是他们林场的书记,“人我都带过来了,就不用麻烦两位技术员再教一遍了。”
  来人笑呵呵的,“不过等教完,还请两位技术员也去我们那看看,指导指导,看我们还有哪里做得不好。”
  这谁能拒绝,人家态度够好了吧?考虑够到位了吧?反正严雪跟周文慧最后是去了。
  去了看到有哪里差一点,难免要指出来,基地的人有哪里还没太搞懂,问她们,也难免要多说几句。
  两人临走,基地还派小姑娘给她们一人送了一个用迎春花枝编的花环。
  “山里这时候没啥好东西,我们有的你们县也不缺,一点心意,两位技术员这次来用心了。”
  弄得周文慧那笑容就没从脸上下来过,上车后还忍不住摸摸迎春花苞,“再不走,我都不好意思在这待了。”
  严雪也笑,“是啊,再不走,我怕咱俩脑袋里这点东西得全被掏出去,给掏空了。”
  听得周文慧更加忍俊不禁,就是没想到她们这边被人盛情招待,晚回去了两天,郭长安和郎月娥那边竟然也晚了。
  庄启祥问起,郭长安倒是波澜不惊,“看到去的是我们,东沟那边有点意见,不过已经解决了。”
  中心上过报纸的只有严雪,众人也只认严雪,看到去的是郭长安和郎月娥,难免有些怀疑。
  不过郭长安这几年跟着严雪可不是白混的,一去就抓出几个问题,还各个都抓在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