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陈采风和李来福都是眼眶发热,止不住的说好。
十个一大大小小的酒盅搪瓷缸碰在一起的时候,那句‘干杯’被欢快的说出来,带着无限的快乐和向往,所有人都会记住当下的快乐,向往以后的美好生活。
一九七六年来了,从这一年开始,会发生很多很多的事,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可田园没想到,新年的第一件事,会发生的那么快。
愉快的老家游结束以后,田园一家回到家属院,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只是孩子们上学没两天,就传回来个大消息。
“妈,有人来找我们柯老师,说上头已经给他分配了工作,要让他上班去!”
第69章 学习的用处
田园正在给老家写信,听着陈向兵的话,心里稍微一琢磨,明白过来,十年革命,国家人才不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几乎停摆,要想破局,政策先行,人才殿后。
这期间的大学生,下乡的下乡,回老家的回老家,这回算是能迎来职业开端了。
她问陈向兵,“你们柯老师高兴吗?”
陈向兵捏着胖下巴比划一下,“咋说呢,柯老师先是不信,还以为是骗人的呢,可是我们都看着了,那是盖章的信呢,柯老师看着以后才信,他先笑后哭的,不知道高不高兴。”
他想了想,“不过应该是高兴的吧。”
是的,柯鸣是高兴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工作,是他多年
执念,如今工作分配通知送到他手里,说不高兴是假的。
从接到通知书这一天,柯鸣家里就没断过人。
国家分配工作,可不是子承父业那种简单工作,这是啥,真真正正的端着国家饭碗,谁不眼红,谁不羡慕呢。
“哎呦,我就说,这上学有用,你看看,人家领导亲自上门给送通知书呢,柯鸣以后可是行啦。”
“这后半辈子还愁啥,柯鸣爸妈,你们就等着享福,以后柯鸣可就是国家干部。”
“我听说,光那工资一个月就五六十呢,五六十啊,再加上那些个票什么的,一年六七百,这钱都不知道咋花。”
“这还是少的呢,以后柯鸣一上班,那也得找个正式工的媳妇吧,你想想,这两个人的工资,那得多少!”
家里来来往往的人,再不见以前明里暗里的嘲讽,一字一句真心实意,说来说去,上学还是好,你看看,就算以前没工作,可你大学生的名头在那里,国家一缺人,立马就就能找上你。
柯爸柯妈在堂屋接待亲朋,笑得见牙不见,儿子出息,当父母的怎么能不高兴。
而柯鸣却是在自己的房间,静静发呆。
他并不是在放空自己,而是在想田向军这个好友
是的,两人岔着辈分,是师生关系,可私底下,柯鸣早就把他当做自己的挚友。
在这个房间里,他们画过很多设计图,讨论过很多方案,也看过很多的书。
曾经他看着那些大学教材出神,偶尔也会忍不住说出几句丧气话。
“你看看,读了好几年的大学,连个工作都没有分配,有什么用呢。”
那时候,田向军说的什么呢。
他声音平静,带着通透,“柯老师,国家一定会给你分配工作的。”
那个小小的孩子,声音斩钉截铁,他说他一定会有工作,一定能让大学所学有用武之地。
他看着那张工作分配通知单,今天,那小子说的话,应验了。
曾经,他在深夜有过希冀,可从没想过,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高兴吗,高兴的,他看着那张桌子上厚厚的设计图纸,看着硬皮本上一个个的灵感和想法,那些是他和田向军的抱负,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以前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可能都要当个教师,这些理想和抱负,都要让田向军这小子去实现,可现在,也许,他能先行一步,去做他们师生两个想做的事情。
他猛地起身,朝外跑去。
“哎,柯鸣啊,这就吃饭了,你干啥去。”
“我去趟家属院。”
柯鸣大踏步快走,然后跑起来,冬日的风很冷,却吹不冷他火热的心,一口气跑到家属院门口,打申请登记,然后走向那个已经有些熟悉的小院。
‘向军向兵和向新的家’。
他敲门,是陈向兵开的。
“哇,柯老师啊,你咋来啦,我们刚还在说你呢,你分配工作,是不是很开心。”
陈向兵的话语从来都是热情的,富有生机的,他开门拉着柯鸣进来,朝着屋里喊,“爸妈,哥,妹妹,柯老师来啦。”
这半年的时间,柯鸣来过好几次,最开始是申请去育红班看那个大航母模型,后来又来田园家看过他们的小航母模型,再后来偶尔和田向军讨论设计讨论到很晚,他会把小家伙送到家里来。
听着陈向兵的声音,田园在锅屋里应一声,“欢迎欢迎,正好一起吃顿晚饭。”
田园伸头一看,对上柯鸣有些不好意思的眼睛。
一踏进院门,闻着满院的香气,柯鸣后知后觉响起出门前家里老娘那句话,现在是饭点,来的好像不是时候,他有些懊恼得拍拍脑袋,刚才怎么脑子一热就跑来了呢。
“田老师,我,我还是明天再来。”
田园还没说话,陈向兵忙拉住他,“别啊,柯老师你都来了,哪有再走的道理,你还没吃饭吧,一块吃吧,今天我们做从老家带回来的土猪腊肉,可好吃啦。”
还有肉,柯鸣一听,更想走了。
田园看出他的难为情,安抚地笑笑,“柯老师,别客气,我听着向兵说你已经分配工作,这样的话以后就要辞去教师工作,这半年来,孩子们都很喜欢你,一起吃顿饭吧,算是我们对柯老师的感谢,也是给你践行。”
陈海明擦擦手,从锅屋里出来,声音温和,“柯老师,一起吧。”
田向军也跟着点头,“柯老师,一起吃饭。”
小向新走过来,和陈向兵一左一右牵着他的手,“柯老师,进屋去。”
柯鸣挠挠后脑勺,“那,那我就不客气了。”
等坐下来,大家热热闹闹吃起来,气氛越来越好,原先的拘束也就被抛之脑后,柯鸣原本那些激动又重新跑出来,他看向田向军,“向军,咱们那些想法,我会一一慢慢实践的,有任何的成果,我都会写信和你说。”
陈向兵恍然,随即眼珠一转,装着不满,“柯老师,原来是你来找我哥的,都不是找我的吗,我伤心!”
柯鸣顿时手忙脚乱的,“不是不是,向兵,你们都是好孩子,我都舍不得。”
田园忍住笑,瞪家里小崽子一眼,“柯老师,你别听他胡说,他逗你呢,以后有什么事,多朝着这边写信就好,我们都欢迎着呢,也让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总是这样,三言两语就能让人平复下来,柯鸣连连点头,“田老师,你放心,我会的,我还会买一些有用的书籍寄过来,就像贺老一样,田老师,请你们到时候一定收下。”
田园没想到他还有这种想法,她应的毫不客气,“柯老师,那就非常感谢了。”
就拍被拒绝的柯鸣听得笑起来,“不客气不客气,这都是应该的,向军是个天才孩子,他可以接触更多更广的知识,他能行。”
他嘿嘿傻笑,看得陈向兵跟着直乐,他觉得今天的柯老师傻乎乎的,特好玩,和妹妹对视一眼,他使个眼色,抱着胳膊哼一声,“柯老师,你给我哥寄的那些个书,我和妹妹可看不懂。”
小向新连连点头,“看不懂看不懂。”
“你可不能偏心,也得给我们寄一些书,故事书小人书什么的,不嫌多。”
“不嫌多不嫌多。”
“要不然,以后咱们学校有什么好玩的新鲜事,我可不写信告诉你。”
小向新习惯重复最后三个字,“告诉你告诉你。”
这话一出,一家人全都忍不住笑起来,陈向兵哼哼瞪妹妹,“是不告诉你啦。”
说完,自己也开始嘿嘿笑。
屋外,是寒风萧瑟,屋里,是欢声笑语。
从田园家出来,柯鸣回想着那样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心里止不住想,也许,他也该成家了。
第二天,柯鸣照旧早早起床,来到四方小学。
他很快就要去新单位报到,四方小学,已经可以不来。
乔校长也来得很早,见着他来,还以为他是来办手续的,“柯鸣啊,这回可好啦,以后呢,你就是咱们四方岛的骄傲,国家正式分配工作的工人呢,了不起,昨天我就把手续弄个差不多,来吧,签几个字就成。”
柯鸣看着头发已经夹杂着些灰白的乔校长,脑海中浮现的是他当初来到自己家,苦口婆心让自己当教师的场面。
在四方小学,他最感激的人有两个,一个是田向军,一个是乔校长。
没有乔校长,他现在可能就是个海上讨生活的渔夫,心如死灰,碌碌无为。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uf.html" title="七月田"target="_blank">七月田
十个一大大小小的酒盅搪瓷缸碰在一起的时候,那句‘干杯’被欢快的说出来,带着无限的快乐和向往,所有人都会记住当下的快乐,向往以后的美好生活。
一九七六年来了,从这一年开始,会发生很多很多的事,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可田园没想到,新年的第一件事,会发生的那么快。
愉快的老家游结束以后,田园一家回到家属院,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只是孩子们上学没两天,就传回来个大消息。
“妈,有人来找我们柯老师,说上头已经给他分配了工作,要让他上班去!”
第69章 学习的用处
田园正在给老家写信,听着陈向兵的话,心里稍微一琢磨,明白过来,十年革命,国家人才不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几乎停摆,要想破局,政策先行,人才殿后。
这期间的大学生,下乡的下乡,回老家的回老家,这回算是能迎来职业开端了。
她问陈向兵,“你们柯老师高兴吗?”
陈向兵捏着胖下巴比划一下,“咋说呢,柯老师先是不信,还以为是骗人的呢,可是我们都看着了,那是盖章的信呢,柯老师看着以后才信,他先笑后哭的,不知道高不高兴。”
他想了想,“不过应该是高兴的吧。”
是的,柯鸣是高兴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工作,是他多年
执念,如今工作分配通知送到他手里,说不高兴是假的。
从接到通知书这一天,柯鸣家里就没断过人。
国家分配工作,可不是子承父业那种简单工作,这是啥,真真正正的端着国家饭碗,谁不眼红,谁不羡慕呢。
“哎呦,我就说,这上学有用,你看看,人家领导亲自上门给送通知书呢,柯鸣以后可是行啦。”
“这后半辈子还愁啥,柯鸣爸妈,你们就等着享福,以后柯鸣可就是国家干部。”
“我听说,光那工资一个月就五六十呢,五六十啊,再加上那些个票什么的,一年六七百,这钱都不知道咋花。”
“这还是少的呢,以后柯鸣一上班,那也得找个正式工的媳妇吧,你想想,这两个人的工资,那得多少!”
家里来来往往的人,再不见以前明里暗里的嘲讽,一字一句真心实意,说来说去,上学还是好,你看看,就算以前没工作,可你大学生的名头在那里,国家一缺人,立马就就能找上你。
柯爸柯妈在堂屋接待亲朋,笑得见牙不见,儿子出息,当父母的怎么能不高兴。
而柯鸣却是在自己的房间,静静发呆。
他并不是在放空自己,而是在想田向军这个好友
是的,两人岔着辈分,是师生关系,可私底下,柯鸣早就把他当做自己的挚友。
在这个房间里,他们画过很多设计图,讨论过很多方案,也看过很多的书。
曾经他看着那些大学教材出神,偶尔也会忍不住说出几句丧气话。
“你看看,读了好几年的大学,连个工作都没有分配,有什么用呢。”
那时候,田向军说的什么呢。
他声音平静,带着通透,“柯老师,国家一定会给你分配工作的。”
那个小小的孩子,声音斩钉截铁,他说他一定会有工作,一定能让大学所学有用武之地。
他看着那张工作分配通知单,今天,那小子说的话,应验了。
曾经,他在深夜有过希冀,可从没想过,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高兴吗,高兴的,他看着那张桌子上厚厚的设计图纸,看着硬皮本上一个个的灵感和想法,那些是他和田向军的抱负,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以前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可能都要当个教师,这些理想和抱负,都要让田向军这小子去实现,可现在,也许,他能先行一步,去做他们师生两个想做的事情。
他猛地起身,朝外跑去。
“哎,柯鸣啊,这就吃饭了,你干啥去。”
“我去趟家属院。”
柯鸣大踏步快走,然后跑起来,冬日的风很冷,却吹不冷他火热的心,一口气跑到家属院门口,打申请登记,然后走向那个已经有些熟悉的小院。
‘向军向兵和向新的家’。
他敲门,是陈向兵开的。
“哇,柯老师啊,你咋来啦,我们刚还在说你呢,你分配工作,是不是很开心。”
陈向兵的话语从来都是热情的,富有生机的,他开门拉着柯鸣进来,朝着屋里喊,“爸妈,哥,妹妹,柯老师来啦。”
这半年的时间,柯鸣来过好几次,最开始是申请去育红班看那个大航母模型,后来又来田园家看过他们的小航母模型,再后来偶尔和田向军讨论设计讨论到很晚,他会把小家伙送到家里来。
听着陈向兵的声音,田园在锅屋里应一声,“欢迎欢迎,正好一起吃顿晚饭。”
田园伸头一看,对上柯鸣有些不好意思的眼睛。
一踏进院门,闻着满院的香气,柯鸣后知后觉响起出门前家里老娘那句话,现在是饭点,来的好像不是时候,他有些懊恼得拍拍脑袋,刚才怎么脑子一热就跑来了呢。
“田老师,我,我还是明天再来。”
田园还没说话,陈向兵忙拉住他,“别啊,柯老师你都来了,哪有再走的道理,你还没吃饭吧,一块吃吧,今天我们做从老家带回来的土猪腊肉,可好吃啦。”
还有肉,柯鸣一听,更想走了。
田园看出他的难为情,安抚地笑笑,“柯老师,别客气,我听着向兵说你已经分配工作,这样的话以后就要辞去教师工作,这半年来,孩子们都很喜欢你,一起吃顿饭吧,算是我们对柯老师的感谢,也是给你践行。”
陈海明擦擦手,从锅屋里出来,声音温和,“柯老师,一起吧。”
田向军也跟着点头,“柯老师,一起吃饭。”
小向新走过来,和陈向兵一左一右牵着他的手,“柯老师,进屋去。”
柯鸣挠挠后脑勺,“那,那我就不客气了。”
等坐下来,大家热热闹闹吃起来,气氛越来越好,原先的拘束也就被抛之脑后,柯鸣原本那些激动又重新跑出来,他看向田向军,“向军,咱们那些想法,我会一一慢慢实践的,有任何的成果,我都会写信和你说。”
陈向兵恍然,随即眼珠一转,装着不满,“柯老师,原来是你来找我哥的,都不是找我的吗,我伤心!”
柯鸣顿时手忙脚乱的,“不是不是,向兵,你们都是好孩子,我都舍不得。”
田园忍住笑,瞪家里小崽子一眼,“柯老师,你别听他胡说,他逗你呢,以后有什么事,多朝着这边写信就好,我们都欢迎着呢,也让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总是这样,三言两语就能让人平复下来,柯鸣连连点头,“田老师,你放心,我会的,我还会买一些有用的书籍寄过来,就像贺老一样,田老师,请你们到时候一定收下。”
田园没想到他还有这种想法,她应的毫不客气,“柯老师,那就非常感谢了。”
就拍被拒绝的柯鸣听得笑起来,“不客气不客气,这都是应该的,向军是个天才孩子,他可以接触更多更广的知识,他能行。”
他嘿嘿傻笑,看得陈向兵跟着直乐,他觉得今天的柯老师傻乎乎的,特好玩,和妹妹对视一眼,他使个眼色,抱着胳膊哼一声,“柯老师,你给我哥寄的那些个书,我和妹妹可看不懂。”
小向新连连点头,“看不懂看不懂。”
“你可不能偏心,也得给我们寄一些书,故事书小人书什么的,不嫌多。”
“不嫌多不嫌多。”
“要不然,以后咱们学校有什么好玩的新鲜事,我可不写信告诉你。”
小向新习惯重复最后三个字,“告诉你告诉你。”
这话一出,一家人全都忍不住笑起来,陈向兵哼哼瞪妹妹,“是不告诉你啦。”
说完,自己也开始嘿嘿笑。
屋外,是寒风萧瑟,屋里,是欢声笑语。
从田园家出来,柯鸣回想着那样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心里止不住想,也许,他也该成家了。
第二天,柯鸣照旧早早起床,来到四方小学。
他很快就要去新单位报到,四方小学,已经可以不来。
乔校长也来得很早,见着他来,还以为他是来办手续的,“柯鸣啊,这回可好啦,以后呢,你就是咱们四方岛的骄傲,国家正式分配工作的工人呢,了不起,昨天我就把手续弄个差不多,来吧,签几个字就成。”
柯鸣看着头发已经夹杂着些灰白的乔校长,脑海中浮现的是他当初来到自己家,苦口婆心让自己当教师的场面。
在四方小学,他最感激的人有两个,一个是田向军,一个是乔校长。
没有乔校长,他现在可能就是个海上讨生活的渔夫,心如死灰,碌碌无为。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uf.html" title="七月田"target="_blank">七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