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田园看的有些欣慰,他知道这孩子心思重,这一个月的时间,改变最大的,其实是陈向兵,从最开始的顽劣欺负人,到现在能自然而然喊一声哥,反而是亲生小崽子,虽然和陈向兵也能和平相处,却依旧没有卸下心防。
  对情感细腻的孩子来说,抚慰情绪,总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慢慢来吧。
  因着田园许诺的两个弹弓,两个孩子更是卖力,整个下午都没有出去玩,一直在给田园帮忙。
  不过,越帮忙越馋也是真的。
  因为田园做的好东西,实在是不少。
  油盐酱醋她都舍得用,还有自带的调料,再加上本就不俗的手艺,做出来的东西,可想而知的好吃。
  香菇炖鸡已经从灶上端到蜂窝煤炉上,咕嘟咕嘟朝外飘着香气,一条红烧鲳鱼也已经出锅,吃之前热一热就行,刀鱼裹着薄薄的一层面粉炸的金黄,田园给两个孩子一人夹了小半碗,两小只吃得津津有味。
  另一只鲳鱼肉和虾肉一起剁成虾蓉,团成一个个鱼圆,锅里烧水,加上小葱花,晒干的紫菜和虾皮,一个个鱼圆下锅慢慢煮熟,加上五香粉和醋调味,鲜香扑鼻。
  大汤碗里打上几个鸡蛋,加上一多半的水,香油小葱花放进去,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上锅开蒸,田园火候掌握的好,做出来的鸡蛋羹,嫩豆腐一样,这是专门给孩子们吃的。
  之前买的肉,田园都煮熟切好用盐腌着,既然请客,她也没留着,一股脑拿出来,想到蒋嫂子两口子都是北方人,田园特意做了白菜猪肉炖粉条,分量不小,又做了酸辣土豆丝和凉拌黄瓜,七七八八凑起来,做了十个菜。
  陈海明回到家一看这个规格,有些惊讶,十个菜,是过年都没有的水平。
  孙报国和蒋云秀领着三个孩子过来的时候,两人也是有些受宠若惊,蒋云秀很是嗔怪,“你说你,不就是简简单单吃个饭,你咋还做这么多菜,弄得我和老孙都不好意思了。”
  孙报国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声音很是粗犷,他摸摸自己的寸头,嘿嘿笑两声,“就是,小田你也太客气。”
  既然是请客,那总得有诚意,田园指挥着两个孩子分筷子,“看着多,就是凑个十全十美的好兆头,其实没多少好东西,主要这也是我和海明的一点心意,海明说,以前你们两口子就帮他不少,我这来到岛上,也是多亏蒋嫂子带着我熟悉,来来来,坐下吃饭。”
  孙报国三个孩子,最大的孙明乐十二岁,上五年级,两个小的明虎明凤是龙凤胎,小名虎子小凤,和田向军陈向兵差不多大,总体来说,都还是吃心眼,田园这么一说,孩子们欢呼一声,简直比过年还开心。
  陈海明看着热热闹闹坐在一起的两家人,心里说不出的感觉,如果只有他带着孩子,是怎么也不会有这种欢快场面的,可是她在,感觉就不一样。
  他看着田园笑眯眯的,一个孩子盛一碗鸡蛋羹,一边和蒋嫂子有说有笑,一边随口问孩子们稀奇古怪的问题,惹得孩子脸上的笑就没停过,不由有些出神。
  直到胳膊被拐一下,然后听着孙报国嘿嘿的笑声,“这有了老婆,就是不一样吧,小田这同志,我看很不错,你可得好好待人家。”
  陈海明嗯一声,他知道。
  见两个男同志还不动筷子,田园张罗,“吃啊,边吃边说。”
  对孩子们来说,这顿饭吃得实在是满足,香菇炖鸡软烂浓香,红烧鲳鱼酱香十足,炸刀鱼麻脆过瘾,鱼圆汤劲道弹牙,鸡蛋羹入嘴即化,白菜猪肉炖粉条量大管饱,炒菜也是好吃的不得了。
  虎子和小凤两个小的是第一次吃田园做的饭,呼噜噜小猪一样没停过,嘴里还不住感叹。
  “这个好吃。”
  “哇,这个也好吃。”
  “可真好吃啊。”
  惹得大人不住得笑,蒋云秀夹一筷子白菜猪肉炖粉条,“这一顿,可比过年丰盛,这回孩子们吃得过瘾,小田你做饭是真不赖,就这炖粉条,我们那儿过年就吃这个,香的不行。”
  孙报国也是独爱这一口,“好吃,是真好吃,以前真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这一口啊,地道。”
  两个大男人都不是多扭捏的性子,吃得也是心满意足,原本对那盘酱海鲜没什么兴趣,见着孩子们吃过肉菜就筷子不停吃那东西,也随大流跟着夹一个。
  这是满满一大盘的各种海货,小螃蟹是整个的,半大的切两半,更大的切四段,还有半大小虾、海蜗牛肉,再加上海带结、海蜇海菇,小鱿鱼,大杂烩一样在一起,全都裹着油亮亮的色泽,汤汁里带着些红,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原本孙报国和陈海明都是不怎么放心上的,主要是一出海,每天主食都是海货,吃的腻。
  报着试试看的心态,一人夹一个螃蟹吃一下,没想到,这一吃就有些停不下嘴。
  第14章 亲亲
  实在是这酱海鲜,味道太丰富。
  初初搭嘴,是一股微辣的香气,等咬一口腌制好的蟹肉,那微麻和咸香直冲口腔,等把那螃蟹腿都嚼碎,又是一阵酥麻的辣意上头,让人直呼过瘾。
  壳子都恨不能咽下去。
  最关键的,不光螃蟹好吃,海带
  结也好吃,海蜇皮也好吃,那小鱿鱼,一口一个简直停不下来。
  蒋云秀见自家男人连最稀罕的白菜猪肉炖粉条都不吃,一筷接一筷吃那酱海鲜,忍不住笑,“怎么样,我就说吧,这个好吃,你还不信。”
  几个孩子被勒令不能多吃,一人一个螃蟹咂摸着滋味吃得慢悠悠的,孙明乐扣出点肉吃,又喝一口鲜香的鱼圆汤,吃个鱼丸,美的不行,闻言接话,“就是啊,爸,我说好吃你还不信,这回信了吧。”
  孙报国吃得津津有味,还是有些不敢置信,“你别说,这味儿绝了,这要是有口小酒,那还了得啊。”
  孩子们乐成一团,陈向兵自告奋勇举手,大声保证,“等我长大,给大伯你买酒喝!”
  大人们总是这样,即使知道孩子可能就是随口一说,可那话说出来,听在耳朵里,还是让人心花怒放,忍不住欣慰。
  “哎!”孙报国看着陈向兵稚嫩的小脸,想到当年和自己两个兄弟喝酒的日子,眼眶一热,却依旧笑呵呵的,“大伯等着!”
  显然,陈海明也想到了陈扬,陈向兵的亲生父亲,他们三个过命的兄弟,如果他还在,今天肯定也会坐在这里热热闹闹吃饭。
  孩子们并没有察觉到大人的思绪,依旧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有他们在,总是热闹的,大人们很快转移话题,不管怎么样,现在的日子,总是幸福的。
  吃过饭,天已经擦黑,几个一个桌上吃过饭的小家伙们感情更深,围成一堆玩石子,男人们聊男人的,女人们自然也有女人的悄悄话。
  因着陈向兵声音最大,说了几句话,蒋云秀看着他活力十足的小脸,不由笑起来,“向兵跟着你,过得快活。”
  田园不以为意,她是过来人,知道孩子对亲生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渴望,她虽然能做到对孩子负责,可终归不是亲妈,“但愿吧,我尽力,可总归不如跟着他自己妈妈。”
  这话一出来,蒋云秀皱眉,欲言又止,最后忍不住说,“你这话不对,你做的,比向兵亲妈强。”
  许是吃饭时那闪过心头的一丝惋惜,许是夜色太静谧,蒋云秀说起那个在家属院没人愿意提的话题。
  她感叹,“向兵这孩子,也是苦。”
  陈向兵的父母,陈扬和张美丽,并没有任何的感情,两人因着父辈的娃娃亲结婚,陈扬也许是想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可张美丽并没有那个意思。
  “她嫌弃陈扬是个穷光蛋,和她门不当户不对,那几年岛上条件苦,不怕吃苦的,就带着孩子来,到附近村子的渔家借助,总想着能一家团聚,就是好日子。”
  “那时候她不来,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条件苦,这后来,家属院建好,她还是不愿意带着孩子来,还是后来,她娘家看不下去,让她带着孩子来随军。”
  “那天陈扬知道他们娘俩要来,那个高兴劲儿,我到现在都记得,可谁知道,张美丽来了以后,两人只要见面,那就是鸡飞狗跳。”
  张美丽不是个能过日子的人,从大城市来到这小海岛,她处处看不惯,对着陈扬,张口闭口都是没出息,窝囊废,小两口生生闹成个怨侣。
  可想而知,张美丽对陈向兵是没什么感情的,在娘家的时候扔给父母,到了四方岛,她也从来不做饭,就是吃食堂,陈扬出海,她更是脱缰野马,想去舟市,孩子就那么扔在家里,不管不问。
  世事难料,小家庭只团聚一年,陈扬出任务为国捐躯,那时家属院沉浸在悲伤中,谁也没想到,张美丽敢扔下孩子走,是真的一去不回,电话过去,她只回一句,孩子姓陈,她管不着。
  “我去接向兵,他哭着说妈妈不要他了,硬生生哭晕过去,打那以后,再没见他哭过一回,陈海明说要当他爸爸,他高高兴兴,说自己有爸爸了,那时候他还住我们家,小半年的时间,我从没听他提过妈妈两个字。”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ouf.html" title="七月田"target="_blank">七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