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其实这真的是冤枉埃文了,他已经全面转入巡回赛,和周若一的参赛步伐并不一致,但是在参赛的间隙,他还是会关注周若一参加的赛事,跟他复盘输掉的比赛,发一些他认为有价值的顶级球员的比赛视频给周若一,分享一些他在巡回赛里的经验,偶尔也吐槽一些不靠谱的赛事主办方,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令周若一时时对巡回赛产生极度的憧憬。
  周若一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排名稳步提升,他是典型的快速灵气打法的技术流,青少年比赛大家技术都很粗糙,基本上做好发球和接发球就很不错了,所以周若一的青少年世界排名一直在前三,拿了好几个青少年男单大满贯,在中国国内喜欢他的球迷把他捧成了下一代天神,各种史上最佳都已经帮他预定好了。而不喜欢他的球迷也不在少数,除了他常年在国外训练比赛,还没有代表国家队出战过,体能也一直是他的桎梏,周黑的论调包括诸如这种打一站恨不得要歇两站的体质不可能成大器,局限于双打,又比如一点意志品质都没有,就不能坚持下吗?
  但不管怎样,周若一在成年之前排名已经来到131位,并且爆冷拿到一个atp250的冠军,这刷新了国内的记录,本来前途一片大好,各种赞助商纷至沓来,但此时他面临着是否先去上大学的选择,他凭借出色的网球成绩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offer,但是他这会是真的有点后悔,哥大并不像国内的名校,对于为省里做过卓越贡献的运动员保送后在出勤率上予以照顾,那是实打实不可以缺课的,周若一一年就那么3个月能参赛,排名必定大幅下滑不说,四年后他的状态是个什么光景可没人能保证。
  所以ibd的团队、教练、长期合作的赞助商都极力劝说他放弃offer,甚至省体育局的领导也游说了他的父母,说只要明年全运会能拿成绩,保送国内985肯定没问题,把他父母也说动了。
  不过最终这年秋天,周若一还是前往哥大入学,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专业,倒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是他在5月的法网资格赛中前十字韧带严重撕裂,这个伤就算康复需要漫长的时间,他就不去念书也要远离赛场很久,命运无意中替他做出了选择,周若一整个人都是懵的,做完手术后好几天他都存在不真实的感觉。
  埃文正在打法网,每场比赛打完后他都会给周若一发消息,其实周若一在北京的医院里一直在关注法网,但是屏幕上的文字和画面他有时候一盯着就是十几分钟,完全的走神,好像看另一个世界一般。
  每当这个时候,他的父母都会悄悄的出去,把空间留给他。而周若一也是在这时候才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多热爱网球,他一定要回到赛场。
  大学四年的时间,周若一都在平时疯狂修学分和训练,寒暑假疯狂参加希望赛和挑战赛的切换中度过,所幸他经纪公司给力,还帮他争取到一次迈阿密大师赛的外卡,他每年靠着三个月打球挣分,居然也维持着300多的排名。
  而在这四年间,埃文完全没有辜负天才少年的名头,20岁就闯入前二十,21岁首进前十,然后就没有掉出来过,23岁首次大满贯冠军,然后今年的澳网又再次卫冕。
  周若一很低调的回归巡回赛,ibd给他争取了两次外卡,其他的就靠他自己了,网坛不缺天才少年,22岁的他还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谁也说不准。
  好在他青少年时期一直在西班牙训练,很擅长红土,回归的时候正值红土赛季,连续拿了两个挑战赛冠军后,已经逐步开始参加巡回赛的资格赛了。
  很多球员并不愿意去南美的比赛,因为路途遥远气候不适应,而且南美的比赛并不像北美、亚洲、欧洲是连成一个系列赛季的,球员可以参加完一个比赛后很容易就去到另一个比赛,而像里约热内卢公开赛这种级别不高,又没有可串联的赛事,除了南美本土球员就少有其他大牌球员参加。
  理所当然,周若一策略性的报名了资格赛,如果挤在欧洲的话以他目前241的排名完全排不进。然而,在开赛前两周,埃文突然间申请了外卡,以他目前世界排名第二的身份,一年只能参加2次250级别的赛事,一般球员都会选择自己国家举办的或者自己曾经拿过冠军的赛事,但是里约公开赛都不符合。主办方在喜出望外呆若木鸡下立刻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
  ******我是分割线
  网球小tip:网球的场地分为硬地、红土、草地三大类型,小比赛还有沙地、地毯,不过都非主流。硬地的比赛最多,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比赛基本都是硬地,欧洲也有一部分室内的硬地,红土则分布在欧洲和南美,草地比较少,基本都在英国和德国。
  周若一参加的硬地75k,是美国常见的挑战赛,挑战赛比希望赛级别高,是atp主办的,冠军可以拿到75分,亚军44分,每一轮都有对应的分数~
  除了希望赛、挑战赛,真正的职业球员会活跃在巡回赛中,上面提到的250就是巡回赛里级别最低的一种,冠军可以拿到250分,在它上面还有500、1000赛事,以此类推,冠军可以获得500、1000分,1000赛大部分是强制参赛的。
  强制参赛的意思是,一个球员的世界排名是根据他参加的18个赛事的得分加起来的,当然一个人大概率1年不会只参加18个比赛,原则上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来计入,但是有些比赛属于强制的,比如四大满贯,比如一些1000赛,不参加也会计入0分,低级别赛事得分再多也不能取代
  第9章 南美250
  周若一此前完全不知道埃文会申请外卡,突然看到这个新闻他莫名的紧张起来。他不想自作多情的认为埃文的这个决定跟自己有关,可是……他有些烦躁的刷了一会网球新闻,想找到一些是赞助商要求开拓南美市场的证据,但是没有找到。他想气势汹汹的质问埃文为什么没有提前告诉自己也要来参赛,但是组织了半天措辞都觉得不合适,他有什么立场质问呢?
  他们不过是旧日的同学,现在……连对手都算不上。这几年他们刚开始还是保持着联系,但是随着周若一大学课程繁重起来,埃文进入世界前十,他们的世界就像是两条双曲线,渐行渐远,埃文主动发的消息越来越少,周若一回复得也越来越少,他想,这是正常的,人这一生就是会遇到经历又告别太多的人,不管是爱情还是友谊,都是流动而存在阶段性的。
  但不管怎样,周若一很顺利的连胜两轮通过了资格赛,他心里期盼首轮千万不要抽到埃文,最好自己分到下半区,那样的话只要两个人都不同时进决赛就不会碰面。
  里约公开赛今年由于有埃文的参加,球员晚宴办得格外隆重,主办方把巴西人基因里对于狂欢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多位巴西国内的名模出席,晚宴还有长达一小时的焰火表演,各类酒水都是无限量供应。周若一是向来不喜欢这种人多的社交场合,很不自在的找了一个角落端了一杯他也分不清什么度数的酒尝了一口,觉得并不好喝,于是喝得很慢。
  然而即使加了冰块的酒只喝了一半,周若一还是觉得有些上头,打算自行结束晚宴回去睡觉,他多打了两场资格赛,体能本来就比直接正赛的人消耗得多。正当他想要去找个地方把酒倒掉的时候,一个高大的南美男人走过来搭讪,“rory?好久不见!”
  面前的这个人足有190,周若一看着觉得是有点眼熟,应该是之前波尔网球学校的同学,褐色的卷发留得有些长,在脑后扎了起来,穿得西装革履,倒不像是球员。
  来人见他没认出来,伸手揽着他的肩膀很自来熟道:“你不记得了?我是佩特罗,以前跟你在波尔网球学校一起训练过。”
  啊!周若一想起来了,当时他犹豫要不要回国念高中的时候,埃文和一帮人围着他叽叽喳喳发表看法,这个佩特罗也在,很希望自己不走职业的样子。
  “是你?不好意思,太久没见了,你变了好多。”周若一抱歉的笑笑,“你是来参赛还是?”
  “我早就不打了,现在在里约公开赛组委会工作。”佩特罗说道,“走,我介绍几个人给你认识。”他说着手臂用力揽着周若一想带他往人头攒动的地方去。
  周若一很不喜欢这种跟不熟的人肢体接触,况且他酒劲儿上来了,虽然不至于走路摇晃或者晕倒那么夸张,但是他知道自己心跳得非常快,看东西有种不真实感,尽量保持说话平稳拒绝道:“不了,我有点累,正打算回去,回头比赛完一起吃饭吧。”说着便想挣脱佩特罗。
  然而佩特罗却看出来周若一的醉意,也不知道他是真的好心还是有什么别的意图,并没有放手,反而笑着说:“卡莎萨酒有48度呢,你这是醉了吧?走,我送你回去。”
  周若一听见说送他回去,点点头说好,两个人便往外走。他还是很不习惯佩特罗这么紧紧揽着他,那是近乎于搂的一个动作,但是他确实要用很大的意志力才能确保自己走路是直线,48度,他心里想,这应该是他这辈子喝过的度数最高的酒了,但是他并不想在佩特罗面前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