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就在徐远想冲上前,准备把这几个混混头皮都掀起来的时候,陈树苗狠狠地咬了一口堵住他面前的手臂,那是很大的一口,还出血了。
混混吃痛的大叫,想要给陈树苗一个教训,几个人把陈树苗举起来抵在墙上,要扒掉陈树苗的裤子,却被赶来的徐远一脚踹开。
他们不是身形高大的徐远的对手,但仗着人多想要群攻,掉在地上的陈树苗跌跌撞撞的爬起来,鞋子跑掉了一只,在巷子口大喊:“杀人啦!放火啦!”
这几个混混们终于不想闹大,放下几句狠话又踩了几脚徐远的新鞋,跑开了。
徐远喘着,捡起陈树苗跑掉的鞋子,要扶腿软的陈树苗站起来。
好奇怪,明明在徐远的印象里,陈树苗应该是长得很柔弱,像刚出生的兔子一样的。可是眼前这张挂满晶莹泪珠的脸蛋,写满的是不服气,还有倔强。
他趴在徐远的背上,还带着哭腔:“跑那么快,一群王八。”
又说:“你怎么来救我了,徐远哥。”
徐远没说是替缺席的陈树木来的,他假装是路过,把背上的陈树苗往上拖了一下,不让他往后掉,陈树苗先是拒绝了,发现无效,只好乖乖贴着徐远的背,让他送自己回学校去,他要打电话给老爹。
这颗糖果终于短暂黏在自己的身上,身上的疼痛浑然不觉,徐远只觉得有些畅快。
第4章
一大早徐远就借了他爸的汽车,把睡得很好的陈树苗从被窝里挖出来,开车去市里了。
挂完号陈树苗就坐在铁椅上,徐远去打工作电话。他看着附近走动的病人们,他们和普通人似乎没什么不同,很正常讲话,玩手机。和之前他去的那个,看“那种”病的地方不一样。
陈树苗第一次发现自己不一样的性向,是在学校里。他邻座的男同学是个开朗的人,对待有些扭捏和胆小的陈树苗很热情,总是主动做一些让陈树苗觉得很“越界”的事情。比如一起逃课去教陈树苗认星星,或者只单独给他打水,有人欺负陈树苗时也仗义的站出来。
这让陈树苗觉得很幸福,也很崩溃。他花了很久的时间来确认这是不正常的心动。他没忍住也去擅自确认对方是否和自己一样。
答案很显然是不一样。
最后这位男同学被陈树苗的告白吓到,彻底远离了陈树苗。有一次陈老妈实在忍不住看到小儿子当时长时间的沉默和受伤,就擅自跑到学校去问那位同桌,希望他原谅陈树苗。
“阿姨,你儿子是变态,他喜欢男人。”
陈老妈当即捂住嘴不敢讲话,她以前见过这种喜欢同性的人,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赶出村里,不许回家,也不许进族谱的。
最后她和陈老爸私下打听哪里可以治这种“病”,还真找到了一个地方。
于是他们把陈树苗送了进去,但只过了两天就立马接回来了。
那个“医院”会用非常的手段教育他们的“病人”,先是行动上的惩罚,电击和鞭打是常有的事,然后再语言上不断的逼迫他们承认自己的病,不停的发誓自己不再会“犯病”。
陈老爸只想去给儿子送件衣服,正好看到陈树苗对着那位医生跪下。
最后无论那些“医生”怎么劝说陈老爸,都拦不住他把陈树苗带走了。幸运的是,陈树苗还没来得及开始“治疗”,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但他也从这件事情里知道,也许这是件丢脸的,社会上不认可的事情。
回到家里后,陈老妈紧紧的握住陈树苗的手,告诉他:“只要你一辈子不犯病,就不会有事的。”
“爸爸妈妈会永远帮你保守这个秘密。”
关于这位男同桌的脸和名字陈树苗现在都毫无印象可言,只知道爹妈花了一笔不少的钱告诉对方,陈树苗当时“脑袋晕了”。
从此他不再接近任何有关“爱”的事情。
“368号,陈树苗,五号诊室。”
“来了。”徐远挂了电话赶回来,轻轻推了一下陈树苗,“我和你一块进去。”
诊室里坐着一位年轻的女医生,看到陈树苗后对着他笑了一下,“请问你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不知道为什么,陈树苗此刻有些羞于说出口,也不知道怎么和对方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来看病。
“我……我一直做噩梦,梦见一些很不好的事情。”陈树苗磕磕绊绊的说着,不敢看医生的眼睛,“嗯……还会说梦话。”
医生看了眼陈树苗,又看了眼目不转睛的徐远,她知道更应该和谁对话了。
“是因为经历了些不好的事情吗?”
“对……很不好……我没法忘记那些事情。”
“也许你是得了创伤应激综合症呢。”医生和陈树苗解释,“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发生在受伤之后的人身上的病。”
“这是精神病吗?”
“也许你可以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医生微笑着,和徐远点了点头,暗示了些什么。
“也许开些药给你会好些。”医生给了陈树苗一张单子,“吃完之后,再来复诊。”
陈树苗似乎不太相信自己诊断就这样结束了,忍不住问:“不用住院,也不用治疗吗?”
“这算不上什么严重的病,如果心态积极,很快就好起来,不会经常复发。”
听完这话,陈树苗感激的看了看医生,把那张单子抱在怀里,又开心的对着徐远说:“真的不是什么大事呢。”
徐远轻笑了一声,把医保卡给陈树苗让他先去拿药。
“我和医生聊会,你在门口等我。”
等到陈树苗关上门彻底离开之后,徐远坐在那张还有陈树苗温度的椅子上,开始了和医生真正的对话。
“他和他父母一起出了车祸,然后……被他父母保护的很好,没受什么伤。但是他父母……”徐远斟酌了一下,继续说:“他妈妈应该是死在他面前了。”
听到这里,医生沉默了。这不是可以随意揭过的往事,也确实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
“现在只要听到一些和父母有关的事情,很容易就会反应过激。”
“他似乎还有自杀倾向。”
最后,医生告诉徐远,现在陈树苗最需要的是心理治疗,去要去见专门的心理医生。更重要的是需要引导他正视这件事情,而不是一味的回避。
在回程的车上,徐远本想先给陈树木打个电话,却没接通,对方只回了一个“在忙”的短信。
陈树苗看到了被挂断的通话界面,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放松。
“我是不是马上要好了,徐远哥?”陈树苗躺在后座,窗户都打开了,风穿过车里,模糊了他的声音,也带走了他一部分沉重。
“快了。”徐远有些想抽烟,不过他不当着不抽烟的人面抽。
看着陈树苗有些憋屈的躺姿,徐远觉得自己也许该买辆车。
“树苗,我带你去见一个专门治这个病的医生。”徐远把车窗升起来,空间变得封闭,话语变得清晰。他又强调:“只是去见一下,不用吃药打针的。”
陈树苗先是沉默,看到徐远有些紧绷的侧脸,不知道怎么回复比较好。
“谢谢你啊,徐远哥。”陈树苗知道徐远的好意,也很感激徐远,带他来看病,也很好的照顾了他。可是,徐远是他什么人呢?哥哥的朋友而已,何必那么照顾他呢?
他的亲哥都自顾不暇,要过自己马上蒸蒸日上的人生,徐远又凭什么搭上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来帮这个没什么交集的邻居。
“我觉得,现在还没有那么严重吧。可以到时候再说。”陈树苗认真的说,“我现在想找份工作,养活我自己。”他试图把自己说的很阳光,很有希望。
被拒绝了的徐远没发表什么意见,沉默了一路。陈树苗也不再主动谈起新话题,昨天晚上两个人之间那种信任和依赖,似乎消失的很彻底,他们俩又回到了之前那种只能对视,包着外壳的关系。
徐远先把陈树苗放在自己家门口,把车开回他爸店里。回来时家里却没有陈树苗的身影。
“小树苗他说他想回家了。”徐妈妈失落的掰着豆角,“他说想自己一个人待会,我拦不住他。”
徐远听完,难得的有些手足无措。现在陈树苗摆明了不想见人,主动找过去也是自讨闭门羹吃。
但他绝不能一直放陈树苗一个人在家里。
陈树苗到家之后先是锁了门,坐在房间的椅子上发呆。这里是很好的位置,抬头的窗户就是回家的必经之路,如果偷看故事书不写作业,看经过的行人里有没有老妈,就不容易被抓。
书桌抽屉里永远有花不完的零钱,整理好的试卷会铺平折好,压在词典下面,还有椅背上永远会有一件洗过的外套,生怕嫌脏不肯穿。他们家买不起太多新衣服,干净已经是最高的标准。
这些不需要确认的动作,陈树苗就知道肯定是这样的摆放,他已二十岁,这也是长达二十年的习惯。
混混吃痛的大叫,想要给陈树苗一个教训,几个人把陈树苗举起来抵在墙上,要扒掉陈树苗的裤子,却被赶来的徐远一脚踹开。
他们不是身形高大的徐远的对手,但仗着人多想要群攻,掉在地上的陈树苗跌跌撞撞的爬起来,鞋子跑掉了一只,在巷子口大喊:“杀人啦!放火啦!”
这几个混混们终于不想闹大,放下几句狠话又踩了几脚徐远的新鞋,跑开了。
徐远喘着,捡起陈树苗跑掉的鞋子,要扶腿软的陈树苗站起来。
好奇怪,明明在徐远的印象里,陈树苗应该是长得很柔弱,像刚出生的兔子一样的。可是眼前这张挂满晶莹泪珠的脸蛋,写满的是不服气,还有倔强。
他趴在徐远的背上,还带着哭腔:“跑那么快,一群王八。”
又说:“你怎么来救我了,徐远哥。”
徐远没说是替缺席的陈树木来的,他假装是路过,把背上的陈树苗往上拖了一下,不让他往后掉,陈树苗先是拒绝了,发现无效,只好乖乖贴着徐远的背,让他送自己回学校去,他要打电话给老爹。
这颗糖果终于短暂黏在自己的身上,身上的疼痛浑然不觉,徐远只觉得有些畅快。
第4章
一大早徐远就借了他爸的汽车,把睡得很好的陈树苗从被窝里挖出来,开车去市里了。
挂完号陈树苗就坐在铁椅上,徐远去打工作电话。他看着附近走动的病人们,他们和普通人似乎没什么不同,很正常讲话,玩手机。和之前他去的那个,看“那种”病的地方不一样。
陈树苗第一次发现自己不一样的性向,是在学校里。他邻座的男同学是个开朗的人,对待有些扭捏和胆小的陈树苗很热情,总是主动做一些让陈树苗觉得很“越界”的事情。比如一起逃课去教陈树苗认星星,或者只单独给他打水,有人欺负陈树苗时也仗义的站出来。
这让陈树苗觉得很幸福,也很崩溃。他花了很久的时间来确认这是不正常的心动。他没忍住也去擅自确认对方是否和自己一样。
答案很显然是不一样。
最后这位男同学被陈树苗的告白吓到,彻底远离了陈树苗。有一次陈老妈实在忍不住看到小儿子当时长时间的沉默和受伤,就擅自跑到学校去问那位同桌,希望他原谅陈树苗。
“阿姨,你儿子是变态,他喜欢男人。”
陈老妈当即捂住嘴不敢讲话,她以前见过这种喜欢同性的人,最后的结局都是被赶出村里,不许回家,也不许进族谱的。
最后她和陈老爸私下打听哪里可以治这种“病”,还真找到了一个地方。
于是他们把陈树苗送了进去,但只过了两天就立马接回来了。
那个“医院”会用非常的手段教育他们的“病人”,先是行动上的惩罚,电击和鞭打是常有的事,然后再语言上不断的逼迫他们承认自己的病,不停的发誓自己不再会“犯病”。
陈老爸只想去给儿子送件衣服,正好看到陈树苗对着那位医生跪下。
最后无论那些“医生”怎么劝说陈老爸,都拦不住他把陈树苗带走了。幸运的是,陈树苗还没来得及开始“治疗”,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但他也从这件事情里知道,也许这是件丢脸的,社会上不认可的事情。
回到家里后,陈老妈紧紧的握住陈树苗的手,告诉他:“只要你一辈子不犯病,就不会有事的。”
“爸爸妈妈会永远帮你保守这个秘密。”
关于这位男同桌的脸和名字陈树苗现在都毫无印象可言,只知道爹妈花了一笔不少的钱告诉对方,陈树苗当时“脑袋晕了”。
从此他不再接近任何有关“爱”的事情。
“368号,陈树苗,五号诊室。”
“来了。”徐远挂了电话赶回来,轻轻推了一下陈树苗,“我和你一块进去。”
诊室里坐着一位年轻的女医生,看到陈树苗后对着他笑了一下,“请问你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不知道为什么,陈树苗此刻有些羞于说出口,也不知道怎么和对方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来看病。
“我……我一直做噩梦,梦见一些很不好的事情。”陈树苗磕磕绊绊的说着,不敢看医生的眼睛,“嗯……还会说梦话。”
医生看了眼陈树苗,又看了眼目不转睛的徐远,她知道更应该和谁对话了。
“是因为经历了些不好的事情吗?”
“对……很不好……我没法忘记那些事情。”
“也许你是得了创伤应激综合症呢。”医生和陈树苗解释,“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发生在受伤之后的人身上的病。”
“这是精神病吗?”
“也许你可以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医生微笑着,和徐远点了点头,暗示了些什么。
“也许开些药给你会好些。”医生给了陈树苗一张单子,“吃完之后,再来复诊。”
陈树苗似乎不太相信自己诊断就这样结束了,忍不住问:“不用住院,也不用治疗吗?”
“这算不上什么严重的病,如果心态积极,很快就好起来,不会经常复发。”
听完这话,陈树苗感激的看了看医生,把那张单子抱在怀里,又开心的对着徐远说:“真的不是什么大事呢。”
徐远轻笑了一声,把医保卡给陈树苗让他先去拿药。
“我和医生聊会,你在门口等我。”
等到陈树苗关上门彻底离开之后,徐远坐在那张还有陈树苗温度的椅子上,开始了和医生真正的对话。
“他和他父母一起出了车祸,然后……被他父母保护的很好,没受什么伤。但是他父母……”徐远斟酌了一下,继续说:“他妈妈应该是死在他面前了。”
听到这里,医生沉默了。这不是可以随意揭过的往事,也确实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
“现在只要听到一些和父母有关的事情,很容易就会反应过激。”
“他似乎还有自杀倾向。”
最后,医生告诉徐远,现在陈树苗最需要的是心理治疗,去要去见专门的心理医生。更重要的是需要引导他正视这件事情,而不是一味的回避。
在回程的车上,徐远本想先给陈树木打个电话,却没接通,对方只回了一个“在忙”的短信。
陈树苗看到了被挂断的通话界面,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放松。
“我是不是马上要好了,徐远哥?”陈树苗躺在后座,窗户都打开了,风穿过车里,模糊了他的声音,也带走了他一部分沉重。
“快了。”徐远有些想抽烟,不过他不当着不抽烟的人面抽。
看着陈树苗有些憋屈的躺姿,徐远觉得自己也许该买辆车。
“树苗,我带你去见一个专门治这个病的医生。”徐远把车窗升起来,空间变得封闭,话语变得清晰。他又强调:“只是去见一下,不用吃药打针的。”
陈树苗先是沉默,看到徐远有些紧绷的侧脸,不知道怎么回复比较好。
“谢谢你啊,徐远哥。”陈树苗知道徐远的好意,也很感激徐远,带他来看病,也很好的照顾了他。可是,徐远是他什么人呢?哥哥的朋友而已,何必那么照顾他呢?
他的亲哥都自顾不暇,要过自己马上蒸蒸日上的人生,徐远又凭什么搭上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来帮这个没什么交集的邻居。
“我觉得,现在还没有那么严重吧。可以到时候再说。”陈树苗认真的说,“我现在想找份工作,养活我自己。”他试图把自己说的很阳光,很有希望。
被拒绝了的徐远没发表什么意见,沉默了一路。陈树苗也不再主动谈起新话题,昨天晚上两个人之间那种信任和依赖,似乎消失的很彻底,他们俩又回到了之前那种只能对视,包着外壳的关系。
徐远先把陈树苗放在自己家门口,把车开回他爸店里。回来时家里却没有陈树苗的身影。
“小树苗他说他想回家了。”徐妈妈失落的掰着豆角,“他说想自己一个人待会,我拦不住他。”
徐远听完,难得的有些手足无措。现在陈树苗摆明了不想见人,主动找过去也是自讨闭门羹吃。
但他绝不能一直放陈树苗一个人在家里。
陈树苗到家之后先是锁了门,坐在房间的椅子上发呆。这里是很好的位置,抬头的窗户就是回家的必经之路,如果偷看故事书不写作业,看经过的行人里有没有老妈,就不容易被抓。
书桌抽屉里永远有花不完的零钱,整理好的试卷会铺平折好,压在词典下面,还有椅背上永远会有一件洗过的外套,生怕嫌脏不肯穿。他们家买不起太多新衣服,干净已经是最高的标准。
这些不需要确认的动作,陈树苗就知道肯定是这样的摆放,他已二十岁,这也是长达二十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