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温含章走近时,正看见小满踮着脚往竹筒里张望。沈知澜一手扶着竹筒,一手护在小丫头背后,那温柔的神情让她心头一热。记得前世在温家,养蚕都是下人的活计,哪会有主子亲自照看这些小小的生命?
"章娘亲快来看!"小满拽着她的袖子,"蚕宝宝比芝麻还小!"
温含章蹲下身,发梢扫过沈知澜的膝头。竹筒里密密麻麻的黑点正在嫩叶上蠕动,她忽然想起重生回来的那个雪夜,自己就像这些新生的蚕蚁,而沈知澜就是那方供她栖息的桑叶。
"当年我爹常说,养蚕如养人。"沈知澜轻声说道,指尖无意识地在轮椅扶手上画着圈,"要耐心,要..."
"要心诚。"温含章不假思索地接上,话一出口就愣住了。这是沈老爷子的原话,她本不该知道。
沈知澜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唇角微微扬起:"你记得。"
不是疑问,而是陈述。温含章耳根发热,正要说些什么,小满已经拉着她的袖子催促:"章娘亲,我们去喂蚕宝宝吧!"
番外八·染夏
芒种前后,天气渐渐热起来。布庄后院的染坊里,三口大缸终日冒着热气。温含章将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纤细的小臂,正用长棍搅动缸里的靛蓝染料。
"章姑娘,这缸可以下布了。"老染工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中间那口泛着紫光的染缸。
温含章点点头,正要招呼学徒们抬布,忽然听见熟悉的轮椅声。沈知澜推着辆特制的小车过来,车上放着冰镇的绿豆汤和几块新蒸的米糕。
"歇会儿。"她将绿豆汤递给温含章,目光落在她被染料染蓝的指尖上。
温含章接过碗,故意让冰凉的碗壁贴了贴沈知澜的手背:"正好,你来看看这缸的颜色。"她指向染缸,"比上回那批要鲜亮些。"
沈知澜凑近观察,发丝垂在颊边。温含章忍不住伸手替她别到耳后,指尖顺势在那白玉般的耳垂上轻轻一捻。沈知澜的耳尖立刻红了,却假装专注地看着染缸:"嗯,是加了明矾的比例调对了。"
"澜姐姐真厉害。"温含章咬着绿豆汤里的冰块,含糊不清地说,"连这个都懂。"
沈知澜瞥她一眼:"某人半夜偷偷翻我的配方本子,当我不晓得?"
温含章差点被冰块呛到,正要辩解,忽然听见小满的声音从染坊门口传来:"章娘亲!阿泉爷爷让我来问,晚上吃什么?"
小丫头跑得满脸通红,新做的夏衫后背都汗湿了。温含章掏出手帕给她擦脸:"想吃凉面还是绿豆粥?"
"都要!"小满眼尖,看见小车上的米糕,"还要米糕!"
沈知澜将米糕掰成两半,一半给小满,一半递给温含章:"先垫垫肚子。"她的手指在交接时故意蹭过温含章的掌心,惹得对方瞪大眼睛。
小满啃着米糕,眼睛在两个娘亲之间来回转:"你们怎么脸都红了?是不是太热了?"
"是啊,太热了。"温含章扇了扇风,接过沈知澜递来的绿豆汤一饮而尽。冰凉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却浇不灭心头那团火。
沈知澜看着她滚动的喉结,忽然觉得这染坊确实热得过分了。
番外九·锦年
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日子。沈宅上下忙成一团,小满穿着新做的绛红袄子,在厨房和正厅之间跑来跑去,活像个小炮仗。
"章娘亲!"她举着一串糖瓜冲进书房,"阿泉爷爷说这个要供在灶王爷面前!"
温含章正在剪窗花,闻言放下剪刀:"先别急,等澜娘亲写完这副对联。"她指了指书案前专注运笔的沈知澜。
沈知澜的轮椅停在特制的矮案前,手腕悬空,一笔一划写得极为认真。阳光透过窗棂,在她侧脸投下细碎的光影。温含章看得出神,直到小满拽她的袖子才回过神来。
"章娘亲,你在看什么?"
"看你澜娘亲写字。"温含章摸摸她的小脑袋,"好看吗?"
小满歪着头想了想:"好看!但是..."她压低声音,"澜娘亲写字的时候,章娘亲的眼神,就像我看糖瓜时候的样子!"
温含章顿时闹了个大红脸,正要辩解,沈知澜已经搁下笔:"写好了。"她将对联举起,上联是"桑麻事业继前贤",下联是"锦绣年华偕此生"。
"来,小满。"沈知澜招手,"你来看这个'锦'字,就是你名字里的那个字。"
小满凑过去,忽然指着宣纸边缘:"这是什么花?"原来沈知澜在对联角落画了朵小小的并蒂莲。
温含章心头一热,这是她们之间的秘密。她拿起剪好的窗花,也是一对并蒂莲,只是更大更精致些:"咱们把这个贴在你房里好不好?"
"好啊!"小满拍手,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阿泉爷爷说,祭灶要全家人都到厨房去。"
沈知澜和温含章对视一眼,同时笑了。沈知澜转动轮椅:"走吧,别让灶王爷等急了。"
温含章推着轮椅,小满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穿过回廊时,沈知澜忽然握住温含章搭在轮椅上的手:"又是一年。"
温含章弯下腰,在她耳边轻声道:"往后还有好多好多年。"
小满回头时,正看见两个娘亲相视而笑。她不懂为什么大人们总爱说些她听不明白的话,但她知道,此刻厨房里飘来的糖瓜香,和娘亲们脸上的笑容,就是阿泉爷爷常说的"福气"。
番外十·灯下闲话
春分这日,沈家布庄早早收了铺面。温含章倚在暖阁的软榻上,就着烛光翻看账本。窗外细雨绵绵,打在刚冒新芽的桑枝上,沙沙作响。
"澜姐姐,这批蜀锦的定金已收齐了。"她拨弄着算盘珠子,忽然发现沈知澜的轮椅停在窗边已有小半个时辰。那人手里捧着本织造图谱,目光却落在雨幕深处。
第 45 章
温含章放下账册,轻手轻脚地走到她身后。沈知澜的肩颈线条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发间银丝比去年又多了几根。她伸手搭上那消瘦的肩膀:"在想什么?"
"李记丝行的新掌柜今日来访。"沈知澜合上册子,"说北方战事将起,朝廷要加征绸缎。"
温含章指尖一顿。二十年前那场变故,起因也是军需征调。她转到沈知澜面前蹲下,握住那双略显冰凉的手:"不怕,我们有御赐金线。"
沈知澜摇头,唇角却微微扬起:"我在想,该给小满准备嫁妆了。"
温含章噗嗤笑出声:"她才十二岁!"
"时间过得快。"沈知澜望向窗外,雨丝在灯笼映照下如同金线,"记得初见时,你也是这般年纪。"
温含章心头一热。她起身坐到沈知澜膝上——这个动作二十年前还小心翼翼,如今已做得无比自然。轮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她故意晃了晃:"那澜姐姐觉得,是当年的我好看,还是现在的我好看?"
沈知澜扶住她的腰,一本正经道:"当年像颗青杏,现在..."手指悄悄攀上中衣系带,"是熟透的蜜桃。"
温含章耳根发烫,正要反驳,忽听门外传来小满的声音:"章娘亲!阿泉爷爷让我问..."话音戛然而止,接着是慌乱的脚步声。
两人相视一笑。沈知澜替温含章理好衣襟:"去看看吧,准是又闯祸了。"
温含章起身,却不忘在她唇上偷个香:"待会儿再收拾你。"
番外十一·桑下茶香
谷雨前夕,桑园里的嫩叶已经能采来制茶。小满带着几个小学徒在桑林间穿梭,篮子里除了桑叶,还混着几朵野蔷薇。
"轻些摘。"温含章示范着,"只要顶端这两片嫩芽。"
沈知澜坐在桑树下的石桌旁,面前摆着茶具。她的腿疾这些年好了许多,虽还不能久站,但已不必终日与轮椅为伴。阿泉叔新制的拐杖靠在石桌边,杖头雕着并蒂莲纹。
"澜娘亲!"小满捧着桑叶跑来,"你看我采的对不对?"
沈知澜拈起一片嫩芽对着阳光看了看:"很好。"她指了指身旁的蒲团,"来,我教你炒茶。"
温含章走过来时,正看见小满学着沈知澜的样子,将桑叶在石锅里轻轻翻炒。阳光透过桑叶的间隙,在三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忽然想起重生前的那个春天,自己孤零零地死在阴冷的牢房里,哪敢想还有这般光景。
"章娘亲尝尝!"小满献宝似的捧来一盏新茶。
温含章接过抿了一口,桑叶的清香里带着微苦,回味却甘甜。就像她与沈知澜这些年的日子,有操劳,有担忧,但更多的是相守的甜。
"好喝吗?"沈知澜问,目光温柔。
温含章将茶盏递到她唇边:"你尝尝。"
两人就着同一盏茶,指尖相触时,小满突然捂住眼睛:"阿泉爷爷说,看到这个要闭眼!"
桑荫下响起一阵笑声。微风吹过,带着新茶的清香,和岁月静好的温柔。
番外十二·锦年如歌
中秋夜,沈宅后院摆开家宴。小满已经十六岁了,正带着小学徒们挂灯笼。温含章和沈知澜坐在葡萄架下,看孩子们跑来跑去。
"章娘亲快来看!"小满拽着她的袖子,"蚕宝宝比芝麻还小!"
温含章蹲下身,发梢扫过沈知澜的膝头。竹筒里密密麻麻的黑点正在嫩叶上蠕动,她忽然想起重生回来的那个雪夜,自己就像这些新生的蚕蚁,而沈知澜就是那方供她栖息的桑叶。
"当年我爹常说,养蚕如养人。"沈知澜轻声说道,指尖无意识地在轮椅扶手上画着圈,"要耐心,要..."
"要心诚。"温含章不假思索地接上,话一出口就愣住了。这是沈老爷子的原话,她本不该知道。
沈知澜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唇角微微扬起:"你记得。"
不是疑问,而是陈述。温含章耳根发热,正要说些什么,小满已经拉着她的袖子催促:"章娘亲,我们去喂蚕宝宝吧!"
番外八·染夏
芒种前后,天气渐渐热起来。布庄后院的染坊里,三口大缸终日冒着热气。温含章将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纤细的小臂,正用长棍搅动缸里的靛蓝染料。
"章姑娘,这缸可以下布了。"老染工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中间那口泛着紫光的染缸。
温含章点点头,正要招呼学徒们抬布,忽然听见熟悉的轮椅声。沈知澜推着辆特制的小车过来,车上放着冰镇的绿豆汤和几块新蒸的米糕。
"歇会儿。"她将绿豆汤递给温含章,目光落在她被染料染蓝的指尖上。
温含章接过碗,故意让冰凉的碗壁贴了贴沈知澜的手背:"正好,你来看看这缸的颜色。"她指向染缸,"比上回那批要鲜亮些。"
沈知澜凑近观察,发丝垂在颊边。温含章忍不住伸手替她别到耳后,指尖顺势在那白玉般的耳垂上轻轻一捻。沈知澜的耳尖立刻红了,却假装专注地看着染缸:"嗯,是加了明矾的比例调对了。"
"澜姐姐真厉害。"温含章咬着绿豆汤里的冰块,含糊不清地说,"连这个都懂。"
沈知澜瞥她一眼:"某人半夜偷偷翻我的配方本子,当我不晓得?"
温含章差点被冰块呛到,正要辩解,忽然听见小满的声音从染坊门口传来:"章娘亲!阿泉爷爷让我来问,晚上吃什么?"
小丫头跑得满脸通红,新做的夏衫后背都汗湿了。温含章掏出手帕给她擦脸:"想吃凉面还是绿豆粥?"
"都要!"小满眼尖,看见小车上的米糕,"还要米糕!"
沈知澜将米糕掰成两半,一半给小满,一半递给温含章:"先垫垫肚子。"她的手指在交接时故意蹭过温含章的掌心,惹得对方瞪大眼睛。
小满啃着米糕,眼睛在两个娘亲之间来回转:"你们怎么脸都红了?是不是太热了?"
"是啊,太热了。"温含章扇了扇风,接过沈知澜递来的绿豆汤一饮而尽。冰凉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却浇不灭心头那团火。
沈知澜看着她滚动的喉结,忽然觉得这染坊确实热得过分了。
番外九·锦年
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日子。沈宅上下忙成一团,小满穿着新做的绛红袄子,在厨房和正厅之间跑来跑去,活像个小炮仗。
"章娘亲!"她举着一串糖瓜冲进书房,"阿泉爷爷说这个要供在灶王爷面前!"
温含章正在剪窗花,闻言放下剪刀:"先别急,等澜娘亲写完这副对联。"她指了指书案前专注运笔的沈知澜。
沈知澜的轮椅停在特制的矮案前,手腕悬空,一笔一划写得极为认真。阳光透过窗棂,在她侧脸投下细碎的光影。温含章看得出神,直到小满拽她的袖子才回过神来。
"章娘亲,你在看什么?"
"看你澜娘亲写字。"温含章摸摸她的小脑袋,"好看吗?"
小满歪着头想了想:"好看!但是..."她压低声音,"澜娘亲写字的时候,章娘亲的眼神,就像我看糖瓜时候的样子!"
温含章顿时闹了个大红脸,正要辩解,沈知澜已经搁下笔:"写好了。"她将对联举起,上联是"桑麻事业继前贤",下联是"锦绣年华偕此生"。
"来,小满。"沈知澜招手,"你来看这个'锦'字,就是你名字里的那个字。"
小满凑过去,忽然指着宣纸边缘:"这是什么花?"原来沈知澜在对联角落画了朵小小的并蒂莲。
温含章心头一热,这是她们之间的秘密。她拿起剪好的窗花,也是一对并蒂莲,只是更大更精致些:"咱们把这个贴在你房里好不好?"
"好啊!"小满拍手,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阿泉爷爷说,祭灶要全家人都到厨房去。"
沈知澜和温含章对视一眼,同时笑了。沈知澜转动轮椅:"走吧,别让灶王爷等急了。"
温含章推着轮椅,小满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穿过回廊时,沈知澜忽然握住温含章搭在轮椅上的手:"又是一年。"
温含章弯下腰,在她耳边轻声道:"往后还有好多好多年。"
小满回头时,正看见两个娘亲相视而笑。她不懂为什么大人们总爱说些她听不明白的话,但她知道,此刻厨房里飘来的糖瓜香,和娘亲们脸上的笑容,就是阿泉爷爷常说的"福气"。
番外十·灯下闲话
春分这日,沈家布庄早早收了铺面。温含章倚在暖阁的软榻上,就着烛光翻看账本。窗外细雨绵绵,打在刚冒新芽的桑枝上,沙沙作响。
"澜姐姐,这批蜀锦的定金已收齐了。"她拨弄着算盘珠子,忽然发现沈知澜的轮椅停在窗边已有小半个时辰。那人手里捧着本织造图谱,目光却落在雨幕深处。
第 45 章
温含章放下账册,轻手轻脚地走到她身后。沈知澜的肩颈线条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发间银丝比去年又多了几根。她伸手搭上那消瘦的肩膀:"在想什么?"
"李记丝行的新掌柜今日来访。"沈知澜合上册子,"说北方战事将起,朝廷要加征绸缎。"
温含章指尖一顿。二十年前那场变故,起因也是军需征调。她转到沈知澜面前蹲下,握住那双略显冰凉的手:"不怕,我们有御赐金线。"
沈知澜摇头,唇角却微微扬起:"我在想,该给小满准备嫁妆了。"
温含章噗嗤笑出声:"她才十二岁!"
"时间过得快。"沈知澜望向窗外,雨丝在灯笼映照下如同金线,"记得初见时,你也是这般年纪。"
温含章心头一热。她起身坐到沈知澜膝上——这个动作二十年前还小心翼翼,如今已做得无比自然。轮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她故意晃了晃:"那澜姐姐觉得,是当年的我好看,还是现在的我好看?"
沈知澜扶住她的腰,一本正经道:"当年像颗青杏,现在..."手指悄悄攀上中衣系带,"是熟透的蜜桃。"
温含章耳根发烫,正要反驳,忽听门外传来小满的声音:"章娘亲!阿泉爷爷让我问..."话音戛然而止,接着是慌乱的脚步声。
两人相视一笑。沈知澜替温含章理好衣襟:"去看看吧,准是又闯祸了。"
温含章起身,却不忘在她唇上偷个香:"待会儿再收拾你。"
番外十一·桑下茶香
谷雨前夕,桑园里的嫩叶已经能采来制茶。小满带着几个小学徒在桑林间穿梭,篮子里除了桑叶,还混着几朵野蔷薇。
"轻些摘。"温含章示范着,"只要顶端这两片嫩芽。"
沈知澜坐在桑树下的石桌旁,面前摆着茶具。她的腿疾这些年好了许多,虽还不能久站,但已不必终日与轮椅为伴。阿泉叔新制的拐杖靠在石桌边,杖头雕着并蒂莲纹。
"澜娘亲!"小满捧着桑叶跑来,"你看我采的对不对?"
沈知澜拈起一片嫩芽对着阳光看了看:"很好。"她指了指身旁的蒲团,"来,我教你炒茶。"
温含章走过来时,正看见小满学着沈知澜的样子,将桑叶在石锅里轻轻翻炒。阳光透过桑叶的间隙,在三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忽然想起重生前的那个春天,自己孤零零地死在阴冷的牢房里,哪敢想还有这般光景。
"章娘亲尝尝!"小满献宝似的捧来一盏新茶。
温含章接过抿了一口,桑叶的清香里带着微苦,回味却甘甜。就像她与沈知澜这些年的日子,有操劳,有担忧,但更多的是相守的甜。
"好喝吗?"沈知澜问,目光温柔。
温含章将茶盏递到她唇边:"你尝尝。"
两人就着同一盏茶,指尖相触时,小满突然捂住眼睛:"阿泉爷爷说,看到这个要闭眼!"
桑荫下响起一阵笑声。微风吹过,带着新茶的清香,和岁月静好的温柔。
番外十二·锦年如歌
中秋夜,沈宅后院摆开家宴。小满已经十六岁了,正带着小学徒们挂灯笼。温含章和沈知澜坐在葡萄架下,看孩子们跑来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