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楚明昭抱臂倚在门框上,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胸口有些发烫。她走过去,蹲下身,与阿沅平视:"想不想学点别的?"
阿沅眨眨眼,疑惑地看着她。
楚明昭从腰间摸出一枚铜钱,手指一翻,铜钱便消失不见。阿沅瞪大眼睛,小手扒拉着她的袖子找。楚明昭大笑,变戏法似的又从她耳后摸出铜钱,轻轻放在她掌心。
"想学吗?"
阿沅用力点头。
"那得先学会说话。"楚明昭捏捏她的小脸,"不然怎么喊'楚姐姐最厉害'?"
阿沅抿着嘴笑,却还是没出声。
沈知澜看了楚明昭一眼:"你还会这个?"
"行走江湖,总得会点唬人的把戏。"楚明昭站起身,顺手从药柜上顺了块茯苓糕,"不然怎么骗小姑娘?"
沈知澜:"……"
她伸手去抢,楚明昭却已经灵活地闪开,叼着糕点冲她挑眉。两人一追一躲,阿沅坐在小凳上,看着她们,忽然"咯咯"笑出了声。
沈知澜和楚明昭同时停下,转头看她。
阿沅似乎也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小手捂住嘴,眼睛湿漉漉的。
沈知澜慢慢走过去,蹲下身,轻声道:"阿沅,再笑一声好不好?"
阿沅犹豫了一会儿,松开手,小声地:"……嘻。"
虽然只有一个音节,却像是破冰的春溪,清清脆脆地淌进两人心里。
楚明昭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别过脸去,清了清嗓子:"咳,我去买点肉,今晚庆祝一下。"
沈知澜看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却带着笑意。
入了夜,三人围坐在后院的小桌旁。
楚明昭不知从哪弄来一只肥鸡,炖得烂烂的,香气扑鼻。阿沅捧着小碗,吃得满嘴油光。沈知澜给她擦了擦脸,又盛了碗汤,叮嘱她慢些喝。
"沈大夫,"楚明昭忽然开口,"你有没有想过,收阿沅当徒弟?"
沈知澜一怔:"什么?"
"她聪明,又静得下心,适合学医。"楚明昭夹了块鸡肉放进阿沅碗里,"总比跟着我学变铜钱强。"
沈知澜沉默片刻,轻声道:"学医苦。"
"苦,但能救人。"楚明昭看着她,"你不就是这样吗?"
沈知澜没说话,只是低头喝了口汤。
阿沅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忽然放下碗,小手拉了拉沈知澜的袖子,眼巴巴地望着她。
沈知澜与她对视片刻,终于轻叹一声:"……你若真想学,我便教你。"
阿沅眼睛一亮,用力点头。
楚明昭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那从明天开始,你得早起背药名,背错了要打手心。"
阿沅缩了缩脖子,却还是坚定地"嗯"了一声。
夜风微凉,带着药圃里金银花的香气。沈知澜看着烛光下的一大一小,忽然觉得,这小小的院子,似乎比从前温暖了许多。
好景不长。
第 19 章
这日清晨,沈知澜刚打开药铺的门,便见几个官差模样的人站在街对面,目光阴鸷地盯着这边。
她心头一紧,面上却不显,转身对正在整理药材的楚明昭低声道:"有眼线。"
楚明昭手上动作不停,只是眼神冷了下来:"几个?"
"三个,不像本地衙役。"
"知道了。"楚明昭把晒好的草药收进柜子,语气轻松,"你去后院教阿沅认药,我来应付。"
沈知澜蹙眉:"别冲动。"
楚明昭笑了笑:"放心,我现在可是'济春堂的伙计',老实本分着呢。"
沈知澜深深看她一眼,终究没再多说,转身去了后院。
阿沅正蹲在药圃旁,小心翼翼地给新栽的薄荷浇水。见沈知澜过来,仰起小脸,无声地询问。
沈知澜摸摸她的头:"今天学'五味',好不好?"
阿沅点头,乖乖跟着她进了屋。
前堂,楚明昭哼着小曲儿擦柜台,余光却一直留意着门外。那几人果然踱步过来,为首的瘦高个一脚跨进门槛,阴阳怪气道:"哟,新开的药铺?有官府批文吗?"
楚明昭堆起笑脸:"有的有的,官爷稍等,我这就去取。"
她转身佯装去翻找,耳朵却竖得老高。果然,那几人趁机在药柜间翻检,甚至掀开了装贵重药材的抽屉。
"官爷,"楚明昭拿着文书回来,笑容憨厚,"您过目。"
瘦高个草草扫了一眼,忽然指着后门:"那后面是什么?"
"后院,晒药用的。"
"搜搜。"
楚明昭笑容不变,身子却微微侧移,挡住了去路:"官爷,后院都是女眷,不太方便……"
"滚开!"那人一把推开她,径直往后闯。
楚明昭眼神一冷,正要动作,忽听身后传来沈知澜平静的声音:"几位官爷,有何贵干?"
她抱着阿沅站在廊下,神色淡然。阿沅紧紧搂着她的脖子,把小脸埋在她肩头。
瘦高个眯起眼:"这丫头哪来的?"
"远房侄女,父母双亡,投奔于我。"沈知澜不卑不亢,"官爷若不信,可去县衙查户籍。"
那人盯着她看了半晌,忽然冷笑:"沈大夫是吧?听说你父亲是前太医院的?"
沈知澜指尖微颤,面上却不动声色:"家父早逝,如今我只是个寻常郎中。"
"是吗?"瘦高个意味深长地扫视一圈,"我们走。"
待他们离开,楚明昭立刻闩上门,转身时脸色已经沉了下来:"他们冲你来的。"
沈知澜轻轻拍着阿沅的背,低声道:"不,是冲你。"
"什么?"
"他们问的是我父亲,看的却是你。"沈知澜抬眸,"楚明昭,你到底是谁?"
药铺后院的石桌上,一壶菊花茶冒着袅袅热气。沈知澜的指尖轻轻摩挲着青瓷杯沿,目光落在院角那株新栽的忍冬藤上。阿沅已经睡下,小小的身影蜷缩在西厢房的床榻上,怀里还抱着楚明昭给她缝的布偶。
"十年前玉门关兵变时,"楚明昭的声音忽然响起,低沉得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父亲是先锋营参将。"
沈知澜抬眸。月光下,楚明昭的侧脸线条格外锋利,那道从眉骨延伸到耳际的伤疤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当时朝廷接到密报,说关外异族要偷袭粮仓。父亲奉命带三百精兵驰援,却在峡谷遭遇埋伏。"楚明昭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半枚铜钱,"后来才知道,那份军报是假的。"
沈知澜的茶杯轻轻一晃,几滴茶水溅在手背上。她想起父亲临终前烧毁的那张药方,墨迹未干的"玉门"二字在火光中扭曲变形。
"所以你是来..."
"查清真相。"楚明昭突然转身,漆黑的眼睛里燃着沈知澜从未见过的火焰,"那些官兵不是来查药铺的,他们在找这个。"
她从贴身的暗袋里取出一块绢布,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人名。沈知澜接过时闻到淡淡的血腥气,绢布边缘已经泛黄发脆。
"这是..."
"当年参与兵变的幸存者名单。"楚明昭的指尖在某处轻轻一点,"你看这里。"
沈知澜的呼吸一滞。在名单最末,赫然写着"沈临川"三个小字——她父亲的名讳。
夜风突然变得刺骨。沈知澜的右腿开始隐隐作痛,那种熟悉的、仿佛被烙铁灼烧的感觉又回来了。她下意识去揉膝盖,却被一只温暖的手握住。
"你父亲的腿伤药方,"楚明昭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是不是有一味'雪里青'?"
沈知澜猛地抬头。
"当年军中伤兵都用这个方子。"楚明昭从怀里掏出半片干枯的草药,"但有人在药材里掺了□□。"
月光下,沈知澜的脸色苍白如纸。她突然明白为什么父亲临终前要烧掉所有医案,为什么自己的腿伤永远无法痊愈。那不是意外,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阿沅呢?"她突然问道,"她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楚明昭的表情变得复杂。她起身走到西厢房窗前,透过窗纸看着里面熟睡的小小身影。
"她父亲是军中的信使,兵变那晚带着真正的军报突围..."话音戛然而止,楚明昭的手紧紧攥住窗框,"他们一家被灭口前,孩子被藏在送菜的车里。"
沈知澜的茶杯"当啷"一声落在石桌上。她想起阿沅后颈那块形如梅花的胎记,和父亲医案上记载的某个病例一模一样。
远处传来打更声,梆子敲了三下。楚明昭突然转身:"天亮前我要去趟城南破庙。"
"现在?"
"名单上最后一个人在那里等我。"楚明昭系紧袖口的绑带,"你带着阿沅..."
"我和你一起去。"沈知澜已经站起身,竹杖点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阿沅可以托付给隔壁李婆婆。"
楚明昭想说什么,却在看到沈知澜眼神时沉默了。月光下,这个总是温声细语的大夫眼里,第一次燃起和她同样炽烈的火焰。
城南土地庙的残垣在夜色中如同蹲伏的巨兽。沈知澜的竹杖点在潮湿的苔藓上,几次险些打滑。楚明昭走在前方,右手始终虚按在腰间短刀上。
阿沅眨眨眼,疑惑地看着她。
楚明昭从腰间摸出一枚铜钱,手指一翻,铜钱便消失不见。阿沅瞪大眼睛,小手扒拉着她的袖子找。楚明昭大笑,变戏法似的又从她耳后摸出铜钱,轻轻放在她掌心。
"想学吗?"
阿沅用力点头。
"那得先学会说话。"楚明昭捏捏她的小脸,"不然怎么喊'楚姐姐最厉害'?"
阿沅抿着嘴笑,却还是没出声。
沈知澜看了楚明昭一眼:"你还会这个?"
"行走江湖,总得会点唬人的把戏。"楚明昭站起身,顺手从药柜上顺了块茯苓糕,"不然怎么骗小姑娘?"
沈知澜:"……"
她伸手去抢,楚明昭却已经灵活地闪开,叼着糕点冲她挑眉。两人一追一躲,阿沅坐在小凳上,看着她们,忽然"咯咯"笑出了声。
沈知澜和楚明昭同时停下,转头看她。
阿沅似乎也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小手捂住嘴,眼睛湿漉漉的。
沈知澜慢慢走过去,蹲下身,轻声道:"阿沅,再笑一声好不好?"
阿沅犹豫了一会儿,松开手,小声地:"……嘻。"
虽然只有一个音节,却像是破冰的春溪,清清脆脆地淌进两人心里。
楚明昭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别过脸去,清了清嗓子:"咳,我去买点肉,今晚庆祝一下。"
沈知澜看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却带着笑意。
入了夜,三人围坐在后院的小桌旁。
楚明昭不知从哪弄来一只肥鸡,炖得烂烂的,香气扑鼻。阿沅捧着小碗,吃得满嘴油光。沈知澜给她擦了擦脸,又盛了碗汤,叮嘱她慢些喝。
"沈大夫,"楚明昭忽然开口,"你有没有想过,收阿沅当徒弟?"
沈知澜一怔:"什么?"
"她聪明,又静得下心,适合学医。"楚明昭夹了块鸡肉放进阿沅碗里,"总比跟着我学变铜钱强。"
沈知澜沉默片刻,轻声道:"学医苦。"
"苦,但能救人。"楚明昭看着她,"你不就是这样吗?"
沈知澜没说话,只是低头喝了口汤。
阿沅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忽然放下碗,小手拉了拉沈知澜的袖子,眼巴巴地望着她。
沈知澜与她对视片刻,终于轻叹一声:"……你若真想学,我便教你。"
阿沅眼睛一亮,用力点头。
楚明昭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那从明天开始,你得早起背药名,背错了要打手心。"
阿沅缩了缩脖子,却还是坚定地"嗯"了一声。
夜风微凉,带着药圃里金银花的香气。沈知澜看着烛光下的一大一小,忽然觉得,这小小的院子,似乎比从前温暖了许多。
好景不长。
第 19 章
这日清晨,沈知澜刚打开药铺的门,便见几个官差模样的人站在街对面,目光阴鸷地盯着这边。
她心头一紧,面上却不显,转身对正在整理药材的楚明昭低声道:"有眼线。"
楚明昭手上动作不停,只是眼神冷了下来:"几个?"
"三个,不像本地衙役。"
"知道了。"楚明昭把晒好的草药收进柜子,语气轻松,"你去后院教阿沅认药,我来应付。"
沈知澜蹙眉:"别冲动。"
楚明昭笑了笑:"放心,我现在可是'济春堂的伙计',老实本分着呢。"
沈知澜深深看她一眼,终究没再多说,转身去了后院。
阿沅正蹲在药圃旁,小心翼翼地给新栽的薄荷浇水。见沈知澜过来,仰起小脸,无声地询问。
沈知澜摸摸她的头:"今天学'五味',好不好?"
阿沅点头,乖乖跟着她进了屋。
前堂,楚明昭哼着小曲儿擦柜台,余光却一直留意着门外。那几人果然踱步过来,为首的瘦高个一脚跨进门槛,阴阳怪气道:"哟,新开的药铺?有官府批文吗?"
楚明昭堆起笑脸:"有的有的,官爷稍等,我这就去取。"
她转身佯装去翻找,耳朵却竖得老高。果然,那几人趁机在药柜间翻检,甚至掀开了装贵重药材的抽屉。
"官爷,"楚明昭拿着文书回来,笑容憨厚,"您过目。"
瘦高个草草扫了一眼,忽然指着后门:"那后面是什么?"
"后院,晒药用的。"
"搜搜。"
楚明昭笑容不变,身子却微微侧移,挡住了去路:"官爷,后院都是女眷,不太方便……"
"滚开!"那人一把推开她,径直往后闯。
楚明昭眼神一冷,正要动作,忽听身后传来沈知澜平静的声音:"几位官爷,有何贵干?"
她抱着阿沅站在廊下,神色淡然。阿沅紧紧搂着她的脖子,把小脸埋在她肩头。
瘦高个眯起眼:"这丫头哪来的?"
"远房侄女,父母双亡,投奔于我。"沈知澜不卑不亢,"官爷若不信,可去县衙查户籍。"
那人盯着她看了半晌,忽然冷笑:"沈大夫是吧?听说你父亲是前太医院的?"
沈知澜指尖微颤,面上却不动声色:"家父早逝,如今我只是个寻常郎中。"
"是吗?"瘦高个意味深长地扫视一圈,"我们走。"
待他们离开,楚明昭立刻闩上门,转身时脸色已经沉了下来:"他们冲你来的。"
沈知澜轻轻拍着阿沅的背,低声道:"不,是冲你。"
"什么?"
"他们问的是我父亲,看的却是你。"沈知澜抬眸,"楚明昭,你到底是谁?"
药铺后院的石桌上,一壶菊花茶冒着袅袅热气。沈知澜的指尖轻轻摩挲着青瓷杯沿,目光落在院角那株新栽的忍冬藤上。阿沅已经睡下,小小的身影蜷缩在西厢房的床榻上,怀里还抱着楚明昭给她缝的布偶。
"十年前玉门关兵变时,"楚明昭的声音忽然响起,低沉得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父亲是先锋营参将。"
沈知澜抬眸。月光下,楚明昭的侧脸线条格外锋利,那道从眉骨延伸到耳际的伤疤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当时朝廷接到密报,说关外异族要偷袭粮仓。父亲奉命带三百精兵驰援,却在峡谷遭遇埋伏。"楚明昭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半枚铜钱,"后来才知道,那份军报是假的。"
沈知澜的茶杯轻轻一晃,几滴茶水溅在手背上。她想起父亲临终前烧毁的那张药方,墨迹未干的"玉门"二字在火光中扭曲变形。
"所以你是来..."
"查清真相。"楚明昭突然转身,漆黑的眼睛里燃着沈知澜从未见过的火焰,"那些官兵不是来查药铺的,他们在找这个。"
她从贴身的暗袋里取出一块绢布,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人名。沈知澜接过时闻到淡淡的血腥气,绢布边缘已经泛黄发脆。
"这是..."
"当年参与兵变的幸存者名单。"楚明昭的指尖在某处轻轻一点,"你看这里。"
沈知澜的呼吸一滞。在名单最末,赫然写着"沈临川"三个小字——她父亲的名讳。
夜风突然变得刺骨。沈知澜的右腿开始隐隐作痛,那种熟悉的、仿佛被烙铁灼烧的感觉又回来了。她下意识去揉膝盖,却被一只温暖的手握住。
"你父亲的腿伤药方,"楚明昭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是不是有一味'雪里青'?"
沈知澜猛地抬头。
"当年军中伤兵都用这个方子。"楚明昭从怀里掏出半片干枯的草药,"但有人在药材里掺了□□。"
月光下,沈知澜的脸色苍白如纸。她突然明白为什么父亲临终前要烧掉所有医案,为什么自己的腿伤永远无法痊愈。那不是意外,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阿沅呢?"她突然问道,"她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楚明昭的表情变得复杂。她起身走到西厢房窗前,透过窗纸看着里面熟睡的小小身影。
"她父亲是军中的信使,兵变那晚带着真正的军报突围..."话音戛然而止,楚明昭的手紧紧攥住窗框,"他们一家被灭口前,孩子被藏在送菜的车里。"
沈知澜的茶杯"当啷"一声落在石桌上。她想起阿沅后颈那块形如梅花的胎记,和父亲医案上记载的某个病例一模一样。
远处传来打更声,梆子敲了三下。楚明昭突然转身:"天亮前我要去趟城南破庙。"
"现在?"
"名单上最后一个人在那里等我。"楚明昭系紧袖口的绑带,"你带着阿沅..."
"我和你一起去。"沈知澜已经站起身,竹杖点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阿沅可以托付给隔壁李婆婆。"
楚明昭想说什么,却在看到沈知澜眼神时沉默了。月光下,这个总是温声细语的大夫眼里,第一次燃起和她同样炽烈的火焰。
城南土地庙的残垣在夜色中如同蹲伏的巨兽。沈知澜的竹杖点在潮湿的苔藓上,几次险些打滑。楚明昭走在前方,右手始终虚按在腰间短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