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伊依看着姚长元红了脸,不管是想帮姐姐,还是出于私心,她都不后悔,既然姐姐选择这种身份,那她就选择永远陪着姐姐走下去。
她大着胆子牵起了姐姐的手,姐姐错愕的看向她,她只是笑着挑了挑眉,她很得意。
“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永结,卜他年比翼连枝,情深缱绻,从兹缔结良缘,订成佳偶,赤绳早系,白首永偕,花好月圆,欣燕尔之,将泳海枯石烂,指鸳侣而先盟,谨订此约”
婚书已定,字落人心,姚长元不知是对是错。
楷字体的金墨婚书一字一句的写在上头,熠熠生辉,伊依小心翼翼的将婚书合上,大红的颜色,止不住人心中的欢喜。
“哥哥不许反悔。”
姚长元失笑,婚书已下,如何违约?但是,伊依不要后悔才是。
“若是你他日遇到喜欢的男子该当如何?”
“没有其他男子更有姐姐值得我喜欢,也没有其他男子能有姐姐待我这般好。”
“这世上的情,我只想要陪在姐姐身边,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姚长元只道她年少无知,心思单纯。
伊依只欺她,以姐妹之情,永结同心。
伊依没有娘家,姚长元便以倾家之产,做她的嫁妆,十里红妆,凤冠霞帔,明媒正娶,让世人知道,是姚长元,高攀了沈伊依。
即便是假,她也不愿伊依受半分委屈。
往后,等伊依有了喜欢的人,她也可放她离开,钱财于她,不过身外之物。
消息来的并不算太晚,萧夕和见怪不怪,只是无人时,还是会暗自神伤到半夜失眠。
只是没想到只逢新年,那人便定下了婚约,会不会太急了些?
伊依却是恨不得明日便可嫁给姐姐,她满心欢喜,巴不得每日都将中州城逛尽,挑完成亲时所需要的物品。
她的开心,让所有人都看的见,并为她开心。
“婚服刺绣三月才能完成,伊依也不要太过着急了。”杨宛看着那满心欢喜的人儿,只惋惜自己一条腿都快走废了。
“那也要看看其他的呀!”伊依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饰品也觉得眼睛要花了,她拉过杨宛:“我不太懂这些,宛姐姐帮我看看!”
杨宛一个一个看着,忽然道:“长德街上的玉坊绣,一顶一的绣工,怎么样?”
伊依却遗憾的摇了摇头。
“为什么?”杨宛询问道。
伊依瞧了瞧四周,拉着人小声道:“江大哥的婚服便是在哪儿做的。”
“那又怎样,即便不去那,伤心的人看着婚服还是会感伤的。”杨宛不觉得有什么。
伊依却还是摇了摇头,她还是不喜欢那个店,心里膈应,她只想她与姐姐永远好好的。
“我不喜欢。”
杨宛无奈,只好乖乖老实的陪着她看,还不忘吐槽道:“东家定了亲,年后回监查司复职去了,留下我挑花了眼,羡慕啊羡慕。”
伊依在跟真真谈论的间隙闻言忍不住笑着用手肘撞了撞她掩饰羞涩。
姚长元经常会坐在监查司书室的二楼上发着呆,总归殿下很少来到这里了,她也瞧不见,她就在这里喝着茶,想放松身心。
她远远就瞧见了底下的宋子为和韩明。
“子为,子为!”他竟大着胆子将花插在了宋子为的发际之间,调笑的看向他。
宋子为恼红了脸,不高兴的将花拔了出了:“幼稚!”
韩明笑的春风拂面,他可太喜欢逗弄宋子为了。
他们很快就消失在了转角处。
他们举止算不上亲密,姚长元却总觉得他们不简单。
韩明这个人,聪明通透又没有野心,按他的家世,是足以在都察院逍遥自在的,他的出生就站在了一个平民百姓渴望的高点。
可他看着并不像要有什么作为,他春风得意,家底殷实,他不必在意恩恩怨怨,柴米油盐。
她没有想过韩明会站在她身边帮助她,她更觉得的是,韩明是在帮宋子为,而他们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她不得而知。
在都察院,再到监查司,他还是那副懒散模样,只是依旧喜欢追在宋子为身后。
宋子为少言寡语,温柔平淡,是真正像水一样的人物。
她扶他淡没之名,他助她鸿鹄之志,她很感激。
还有枫树林里的刘冲,以及那帮兄弟,他们都对她忠心耿耿,她真的无以为报,她甚至有些怀疑,她真的值得那些人那么拼命吗?
有人上了楼梯,姚长元看了过去,是方思源。
方思源的脸色不太好,姚长元心领神会的放下茶杯等着他开口。
他不太高兴的坐了会,才道:“你们现在弄的我很头疼。”
姚长元笑了:“怎么头疼?”
“姚长元,我不懂你,我也不懂夕和,你们都很聪明,你们都能想的很好,可我总觉得,这样会很累。”
“我知道夕和喜欢你,你呢?你究竟是喜欢夕和,还是喜欢伊依?”他觉得这两个人现在也是有意思了。
“我和你同窗三载,我不信你是不喜欢夕和的,到底是为什么?”他始终觉得奇怪。
“小侯爷觉得,什么才是喜欢呢?”姚长元反问道。
“什么意思?”方思源疑惑了。
“现在的选择就是这样,喜欢很重要吗?”
不论姚长元曾经的拒绝,现如今是殿下先选择了他人,可也是姚长元咎由自取。
“我劝不动夕和,但我相信你,你是可以挽回的。”
“小侯爷,你不要把事情想的太简单,现在可不是谈论儿女长情的时候。”政权面前,除非你放弃,否则,只能向前走,她不会放弃,殿下也不会放弃的。
“我们要现实。”
“况且,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我是个薄情的人。”她笑着说。
方思源心中一阵鄙夷,姚长元不答,他就换一个问:“那你真的喜欢伊依吗?”
“不然呢?”她笑着答到。
方思源也不知该如何开口了,或许他错了,或许姚长元真的不喜欢,既然她们都有了决定,他再横插也没有意思了。
他摆了摆手,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姚长元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她在桑成的摊子上问桑成:“你知道什么是喜欢吗?”
“心意相通,两心相许。”桑成直白道,他心思澄澈,想的简单,理解的也简单。
“这样就能在一起吗?”
“喜欢就在一起啊。”桑成从不顾及其他的。
姚长元思考了片刻,道:“喜欢也不一定能在一起的。”
“为什么不能?”
姚长元没有回答他,他就换了句话说:“那就不要喜欢好了。”
姚长元也懵懂了,怎么感情上面,她又像显得很蠢。
日子一日复一日,平淡无奇,姚长元的心却像是空了一块,伤心吗?或许吧,该庆幸的是,没有人来说媒了,她也不用头疼了。
回堂室的路上,她看见她的书案前站着一个很高大的男人,他背对着外面,玄色的劲服显得高挺峻拔,一双手背在身后,尽显冷峻威严,让人望而生畏。
他听着身后的脚步身慢慢回眸,一副银色面具泛着冷光,让人不寒而栗。
他的眼神里,莫名让姚长元有一股熟悉感,但姚长元并不记得,他认识这样一位人物。
“好久不见啊,姚大人。”那人取下面具,扬起了那副熟悉的笑容,却显尽了被教化的端正有礼。
原来,是启东来的世子大人啊。
“什么时候来的?”
他想了想:“刚进城就来见你,不感动吗?”
姚长元失笑,还是那副赖皮模样。
从潇洒恣意的小将军到如今成熟稳重的启东世子,少年的马尾已被玉冠高高盘起,他笑着的回眸,像极了当初的顾承唤。
姚长元亲自为他沏着茶,他如今的行为举止,已有了世子的做派,只是不知道,还是不是她认识的那个顾明回了。
“年后到中州叩谢圣恩,我可是赶着日子来见你的。”
“其实也不必如此。”
“你这人,总是那么凉薄。”世子吃着点心埋怨道,还是那副张扬模样。
“所以你真的定亲了?”他又好奇的问道。
姚长元倒茶的手顿了顿:“是。”
“真是没想到。”顾明回拿过热茶,感叹着。
他还记得启东的夜里,战乱不休,好不容易的休息时间,姚长元却眉头紧蹙的睡不着,她说:“我只是害怕,我妹妹知道了,该有多担心。”
那时他便笃定,她们兄妹二人,情谊匪浅。
“不过也好,”他呼出口热气:“我虽远在启东,你在中州的事也听了许多。”
他们像相交多年的老友,平淡阐述着自己所经历的事,但很明显,更多的是顾明回在关心着姚长元。
“说实话,那时候,我还以为你最后会和殿下在一起呢,没想到,日子过得这般快。”他们已有半年未见了。
她大着胆子牵起了姐姐的手,姐姐错愕的看向她,她只是笑着挑了挑眉,她很得意。
“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永结,卜他年比翼连枝,情深缱绻,从兹缔结良缘,订成佳偶,赤绳早系,白首永偕,花好月圆,欣燕尔之,将泳海枯石烂,指鸳侣而先盟,谨订此约”
婚书已定,字落人心,姚长元不知是对是错。
楷字体的金墨婚书一字一句的写在上头,熠熠生辉,伊依小心翼翼的将婚书合上,大红的颜色,止不住人心中的欢喜。
“哥哥不许反悔。”
姚长元失笑,婚书已下,如何违约?但是,伊依不要后悔才是。
“若是你他日遇到喜欢的男子该当如何?”
“没有其他男子更有姐姐值得我喜欢,也没有其他男子能有姐姐待我这般好。”
“这世上的情,我只想要陪在姐姐身边,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姚长元只道她年少无知,心思单纯。
伊依只欺她,以姐妹之情,永结同心。
伊依没有娘家,姚长元便以倾家之产,做她的嫁妆,十里红妆,凤冠霞帔,明媒正娶,让世人知道,是姚长元,高攀了沈伊依。
即便是假,她也不愿伊依受半分委屈。
往后,等伊依有了喜欢的人,她也可放她离开,钱财于她,不过身外之物。
消息来的并不算太晚,萧夕和见怪不怪,只是无人时,还是会暗自神伤到半夜失眠。
只是没想到只逢新年,那人便定下了婚约,会不会太急了些?
伊依却是恨不得明日便可嫁给姐姐,她满心欢喜,巴不得每日都将中州城逛尽,挑完成亲时所需要的物品。
她的开心,让所有人都看的见,并为她开心。
“婚服刺绣三月才能完成,伊依也不要太过着急了。”杨宛看着那满心欢喜的人儿,只惋惜自己一条腿都快走废了。
“那也要看看其他的呀!”伊依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饰品也觉得眼睛要花了,她拉过杨宛:“我不太懂这些,宛姐姐帮我看看!”
杨宛一个一个看着,忽然道:“长德街上的玉坊绣,一顶一的绣工,怎么样?”
伊依却遗憾的摇了摇头。
“为什么?”杨宛询问道。
伊依瞧了瞧四周,拉着人小声道:“江大哥的婚服便是在哪儿做的。”
“那又怎样,即便不去那,伤心的人看着婚服还是会感伤的。”杨宛不觉得有什么。
伊依却还是摇了摇头,她还是不喜欢那个店,心里膈应,她只想她与姐姐永远好好的。
“我不喜欢。”
杨宛无奈,只好乖乖老实的陪着她看,还不忘吐槽道:“东家定了亲,年后回监查司复职去了,留下我挑花了眼,羡慕啊羡慕。”
伊依在跟真真谈论的间隙闻言忍不住笑着用手肘撞了撞她掩饰羞涩。
姚长元经常会坐在监查司书室的二楼上发着呆,总归殿下很少来到这里了,她也瞧不见,她就在这里喝着茶,想放松身心。
她远远就瞧见了底下的宋子为和韩明。
“子为,子为!”他竟大着胆子将花插在了宋子为的发际之间,调笑的看向他。
宋子为恼红了脸,不高兴的将花拔了出了:“幼稚!”
韩明笑的春风拂面,他可太喜欢逗弄宋子为了。
他们很快就消失在了转角处。
他们举止算不上亲密,姚长元却总觉得他们不简单。
韩明这个人,聪明通透又没有野心,按他的家世,是足以在都察院逍遥自在的,他的出生就站在了一个平民百姓渴望的高点。
可他看着并不像要有什么作为,他春风得意,家底殷实,他不必在意恩恩怨怨,柴米油盐。
她没有想过韩明会站在她身边帮助她,她更觉得的是,韩明是在帮宋子为,而他们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她不得而知。
在都察院,再到监查司,他还是那副懒散模样,只是依旧喜欢追在宋子为身后。
宋子为少言寡语,温柔平淡,是真正像水一样的人物。
她扶他淡没之名,他助她鸿鹄之志,她很感激。
还有枫树林里的刘冲,以及那帮兄弟,他们都对她忠心耿耿,她真的无以为报,她甚至有些怀疑,她真的值得那些人那么拼命吗?
有人上了楼梯,姚长元看了过去,是方思源。
方思源的脸色不太好,姚长元心领神会的放下茶杯等着他开口。
他不太高兴的坐了会,才道:“你们现在弄的我很头疼。”
姚长元笑了:“怎么头疼?”
“姚长元,我不懂你,我也不懂夕和,你们都很聪明,你们都能想的很好,可我总觉得,这样会很累。”
“我知道夕和喜欢你,你呢?你究竟是喜欢夕和,还是喜欢伊依?”他觉得这两个人现在也是有意思了。
“我和你同窗三载,我不信你是不喜欢夕和的,到底是为什么?”他始终觉得奇怪。
“小侯爷觉得,什么才是喜欢呢?”姚长元反问道。
“什么意思?”方思源疑惑了。
“现在的选择就是这样,喜欢很重要吗?”
不论姚长元曾经的拒绝,现如今是殿下先选择了他人,可也是姚长元咎由自取。
“我劝不动夕和,但我相信你,你是可以挽回的。”
“小侯爷,你不要把事情想的太简单,现在可不是谈论儿女长情的时候。”政权面前,除非你放弃,否则,只能向前走,她不会放弃,殿下也不会放弃的。
“我们要现实。”
“况且,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我是个薄情的人。”她笑着说。
方思源心中一阵鄙夷,姚长元不答,他就换一个问:“那你真的喜欢伊依吗?”
“不然呢?”她笑着答到。
方思源也不知该如何开口了,或许他错了,或许姚长元真的不喜欢,既然她们都有了决定,他再横插也没有意思了。
他摆了摆手,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姚长元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她在桑成的摊子上问桑成:“你知道什么是喜欢吗?”
“心意相通,两心相许。”桑成直白道,他心思澄澈,想的简单,理解的也简单。
“这样就能在一起吗?”
“喜欢就在一起啊。”桑成从不顾及其他的。
姚长元思考了片刻,道:“喜欢也不一定能在一起的。”
“为什么不能?”
姚长元没有回答他,他就换了句话说:“那就不要喜欢好了。”
姚长元也懵懂了,怎么感情上面,她又像显得很蠢。
日子一日复一日,平淡无奇,姚长元的心却像是空了一块,伤心吗?或许吧,该庆幸的是,没有人来说媒了,她也不用头疼了。
回堂室的路上,她看见她的书案前站着一个很高大的男人,他背对着外面,玄色的劲服显得高挺峻拔,一双手背在身后,尽显冷峻威严,让人望而生畏。
他听着身后的脚步身慢慢回眸,一副银色面具泛着冷光,让人不寒而栗。
他的眼神里,莫名让姚长元有一股熟悉感,但姚长元并不记得,他认识这样一位人物。
“好久不见啊,姚大人。”那人取下面具,扬起了那副熟悉的笑容,却显尽了被教化的端正有礼。
原来,是启东来的世子大人啊。
“什么时候来的?”
他想了想:“刚进城就来见你,不感动吗?”
姚长元失笑,还是那副赖皮模样。
从潇洒恣意的小将军到如今成熟稳重的启东世子,少年的马尾已被玉冠高高盘起,他笑着的回眸,像极了当初的顾承唤。
姚长元亲自为他沏着茶,他如今的行为举止,已有了世子的做派,只是不知道,还是不是她认识的那个顾明回了。
“年后到中州叩谢圣恩,我可是赶着日子来见你的。”
“其实也不必如此。”
“你这人,总是那么凉薄。”世子吃着点心埋怨道,还是那副张扬模样。
“所以你真的定亲了?”他又好奇的问道。
姚长元倒茶的手顿了顿:“是。”
“真是没想到。”顾明回拿过热茶,感叹着。
他还记得启东的夜里,战乱不休,好不容易的休息时间,姚长元却眉头紧蹙的睡不着,她说:“我只是害怕,我妹妹知道了,该有多担心。”
那时他便笃定,她们兄妹二人,情谊匪浅。
“不过也好,”他呼出口热气:“我虽远在启东,你在中州的事也听了许多。”
他们像相交多年的老友,平淡阐述着自己所经历的事,但很明显,更多的是顾明回在关心着姚长元。
“说实话,那时候,我还以为你最后会和殿下在一起呢,没想到,日子过得这般快。”他们已有半年未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