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三皇子跪在殿外,听闻皇帝不想见他,当即心神恍惚,好悬才维持住自己风度翩翩的姿容。
他等了许久,大殿终于敞开,只见一道人影立在殿中。
正午的阳光稍显猛烈,竟刺得他看不清正脸。
三皇子仓促之间,只以为那是父皇的身影,正要上前去说些什么,那道人影却愈走愈近,最后逐渐出现在他视野中。
三皇子瞪大了眼睛。
周涉!那是周涉!!
周涉的脚步逐渐逼近,三皇子几乎以为对方要与自己说什么威逼利诱、恐吓之语。
但是最终,周涉的衣角在他面前扫过,扬起一道轻微的弧度。
周涉什么也没说,但这动作姿态已经足够让三皇子感到憋屈,仿佛受到了莫大的屈辱。
他哑然无语,怔怔盯着周涉的背影,几乎要呕出一口血来。
过继仪式必须在册立太孙典仪之前完成,皇帝并不介意让周涉的婚事也往后拖一拖。
如此一来,届时婚礼便是太孙的成婚仪式。
从世族子弟,一跃成为皇太孙,这跨度可谓是相当的大。
周叙言听说过继之事,险些当场破防,但他毕竟浸润官场多年,倒也不至于如三皇子一般,立刻奔去皇宫,向皇帝要一个说法。
要说法,多么可笑的行为。
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哪里有要说法的理由和资本呢?
即使三皇子,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个臣子。
皇帝看得上你的儿子。让他入了皇室,那是泼天的富贵和荣幸,不感恩戴德,还准备说什么?
因此周叙言默默憋屈了几天,和早就想明白的公主殿下二人,沉默不发,闭府不出。
周泽倒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开心了。
他以前一直担心长兄会抢夺自己的地位和资源,现如今倒是不抢了。
不……怎么能说是不抢?应该说是抢的更多,更快,更狠了。
但公主殿下想了半晌,最后只憋出来一句话:“若我是个男子,这倒也的确算是合理。”
若公主殿下是男子,过继优先在同母弟的子嗣中选择,选到周涉身上,无论从理法上来讲,还是血缘上来讲,都最合适不过。
虽然大家心里都明白,皇帝到底为了什么。
一切流程都在稳定的进行中,六月二十日,皇帝御门宣诏,礼部尚书明湛当众宣读过继诏书,明确地表示了将周涉过继给故太子的决定。
周涉在场,听得仔细。
虽然明湛明大人手抖眼花,念得无比缓慢,但这种缓慢,更加让人觉得精神紧绷,激动中又有些许紧张。
这将是一切的开始,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诏书念罢,皇帝亲手将金色印章交给他。周涉三跪九叩,从此表明与昭平公主,周叙言二人再无法理上的父子母子关系。
周涉有些惆怅,他和钟准、周叙言做了接近二十年的父子,亲情稀薄,但也不是没有。
但这是必须要走的流程。
周涉收敛心神,不再去想。直到最后一个头磕下,周涉心中再无波动。
他只觉得平静。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他还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同年九月,周涉与顾寻辉成婚。
洞房花烛夜,周涉被灌了一肚子的酒,跌跌撞撞走进院中。
顾寻辉端坐在床上,红盖头遮住了她的脸,一双手端端正正地放在膝盖上。
周涉在她面前站了许久。
顾寻辉微微扬起脸,红绸垂落:“郎君何不掀起盖头?”
她笑着问,声音里带着掩盖不了的笑意。
周涉有些紧张。
他担心自己身上的酒气太冲,想要后退一步,又担心顾寻辉会想多,因此纹丝不动地站了半晌,犹如一块木雕泥塑,好一会儿,才从袖口里落下一根小巧的金簪。
和天幕上的形态并不相同。
这是他回京后几个月里做出来的,没有照着天幕的模样,而是换了一个全新的造型,做了完全不同的簪子。
天幕说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他们,但这个时间线,如今他和顾寻辉……
也是独一无二的。
周涉偏过头,压低了声音,在这寂静的房中,温和的声音,竟也稍显几分缠绵。
他轻声道:“昭娘,从此咱们就是夫妻了。”
第77章 专业对口
正式册立太孙的第二天,弘安帝已经给周涉把全部班底安排上了。
萧相喜提新任务,和方竞若二人轮班教习,用皇帝的话来说:他无法容忍周涉那一手丑字,就算练不成书家圣手,至少不能给宁朝丢人。
周涉也不是没看过天幕,说到底,那是和众皇帝对比的结果。
真单独看来,虽然是太过洒脱了些,略无章法,也没有那么看不过眼吧?
说这句话时,他正坐在弘安帝对面。
弘安帝看完他的近期课业,闻言呵呵冷笑,吩咐几名内侍抬出厚厚一叠书案:“朕十四岁那年所写诗词歌赋,你怎么不看看?”
周涉:“……”服了,真的服了。
陛下,你还留着存档啊?
弘安帝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做他宁朝的继承人,当然得样样精通。周涉在其他方面都很好,就是文学上不太开窍。
看周涉默然无语,他终于抬抬手把周涉放过:“不过你近期进步很大。”
周涉心说当然。
嘴硬是一回事,发愤图强是另一回事。
总不能在太孙的位置上被换下去吧。
弘安帝检查完,终于想起另一件事,催促道:“你与顾氏成婚也有小半月,该把子嗣的事情提上流程了。”
周涉早就知道皇帝的心思,他几个儿子个个无后,也不知道是身体不好,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总之皇帝是着急的。
但是周涉本人并不着急。
顾寻辉的年龄还是太小,着什么急呢?大家都还是年轻人,放在前世,那是大学都还没有读完的水准。
所以他含糊地应了一声:“已经在准备了。”
皇帝沉稳地点点头,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听见天边忽然传来一阵悦耳的音乐。
和往常平缓的音乐并不相同,这一次的乐声更加激扬,所有人都听出来,这是消失一个月多的天幕,终于再次出现。
天幕上甚至出现了重重楼阁,无比立体地浮现在众人眼前,一时间,似乎大家都能够一睹皇宫的尊容。
【大家好!今天是咱们的最后一期,宁朝皇帝之中宗特辑。
关于up为什么拖延一个月多才再次出现,这一次不是因为去参观现陵,而是up去搞了个特效,给咱们完结期拉满排面。】
周涉合理怀疑她单纯是偷懒去了,但皇帝并不知道,他对着天幕上稍显简陋的特效,连连感慨:“后世之人,竟已有如此伟力,可将皇宫雕琢于天幕之上。”
说罢,他转头看向周涉:“若有一日,你也能……”
周涉顿时头皮发麻,心道:陛下,你该不会想让我给你搞出来这种科技吧?
好在皇帝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景化八年三月,中宗正式立储,作为第一个常规流程上位的女帝,成帝的册封仪式,当然拉满排场。
中宗也在自己的日记本中感慨地写道:吾家有女初长成,力拔山兮气盖世!】
啊?
这两句诗咱们可不是没有听过,天幕你不要糊弄我们!
就连最后知后觉的任恒都觉得有些不对劲。
不是,这句诗是这么写的吗?
【哦,不好意思,串戏了。但总体来讲就是这么个意思。
中宗对于成帝的培养当然力所能及。而且大概是他对自己太过了解,因此在女儿读书时,还特意吩咐几名先生一定要好好管教,千万不能让她像自己一样偷懒——结果完全没有想到,女儿比自己勤奋自律多了。】
周涉:“……”能不能说句好听点的话?
弘安帝默默垂下眼帘,视线扫过桌上的几叠诗帖,又扫过周涉的脸。
一切尽在不言中。
【但是,这对于和谐友爱的中宗一家来讲,当然是一件大好事。
中宗立即愉快地将所有政务移交给女儿,和之前一样,自己只负责最终把控。甚至到了景化九年,中宗将最后把控的环节也移交了出去。】
沈明哲大惊。
这怎么可以?!
难不成他只顾着将人送上太子之位,就撒手不管了吗?
太子终究年少,还是需要皇帝在后方多加扶持啊!
方竞若倒是很平静,他仔细琢磨,觉得这不过是个小问题。
皇帝的刀子,都快杀得满朝文武不敢吭声了。还需要什么扶持?这个力度难道还不够吗?
弘安帝的神情更加复杂,他幽幽问:“难道你当真毫不在意权势?”
周涉:“啊……”
他觉得,倒也没有这么大公无私吧。
他等了许久,大殿终于敞开,只见一道人影立在殿中。
正午的阳光稍显猛烈,竟刺得他看不清正脸。
三皇子仓促之间,只以为那是父皇的身影,正要上前去说些什么,那道人影却愈走愈近,最后逐渐出现在他视野中。
三皇子瞪大了眼睛。
周涉!那是周涉!!
周涉的脚步逐渐逼近,三皇子几乎以为对方要与自己说什么威逼利诱、恐吓之语。
但是最终,周涉的衣角在他面前扫过,扬起一道轻微的弧度。
周涉什么也没说,但这动作姿态已经足够让三皇子感到憋屈,仿佛受到了莫大的屈辱。
他哑然无语,怔怔盯着周涉的背影,几乎要呕出一口血来。
过继仪式必须在册立太孙典仪之前完成,皇帝并不介意让周涉的婚事也往后拖一拖。
如此一来,届时婚礼便是太孙的成婚仪式。
从世族子弟,一跃成为皇太孙,这跨度可谓是相当的大。
周叙言听说过继之事,险些当场破防,但他毕竟浸润官场多年,倒也不至于如三皇子一般,立刻奔去皇宫,向皇帝要一个说法。
要说法,多么可笑的行为。
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哪里有要说法的理由和资本呢?
即使三皇子,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个臣子。
皇帝看得上你的儿子。让他入了皇室,那是泼天的富贵和荣幸,不感恩戴德,还准备说什么?
因此周叙言默默憋屈了几天,和早就想明白的公主殿下二人,沉默不发,闭府不出。
周泽倒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开心了。
他以前一直担心长兄会抢夺自己的地位和资源,现如今倒是不抢了。
不……怎么能说是不抢?应该说是抢的更多,更快,更狠了。
但公主殿下想了半晌,最后只憋出来一句话:“若我是个男子,这倒也的确算是合理。”
若公主殿下是男子,过继优先在同母弟的子嗣中选择,选到周涉身上,无论从理法上来讲,还是血缘上来讲,都最合适不过。
虽然大家心里都明白,皇帝到底为了什么。
一切流程都在稳定的进行中,六月二十日,皇帝御门宣诏,礼部尚书明湛当众宣读过继诏书,明确地表示了将周涉过继给故太子的决定。
周涉在场,听得仔细。
虽然明湛明大人手抖眼花,念得无比缓慢,但这种缓慢,更加让人觉得精神紧绷,激动中又有些许紧张。
这将是一切的开始,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诏书念罢,皇帝亲手将金色印章交给他。周涉三跪九叩,从此表明与昭平公主,周叙言二人再无法理上的父子母子关系。
周涉有些惆怅,他和钟准、周叙言做了接近二十年的父子,亲情稀薄,但也不是没有。
但这是必须要走的流程。
周涉收敛心神,不再去想。直到最后一个头磕下,周涉心中再无波动。
他只觉得平静。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他还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同年九月,周涉与顾寻辉成婚。
洞房花烛夜,周涉被灌了一肚子的酒,跌跌撞撞走进院中。
顾寻辉端坐在床上,红盖头遮住了她的脸,一双手端端正正地放在膝盖上。
周涉在她面前站了许久。
顾寻辉微微扬起脸,红绸垂落:“郎君何不掀起盖头?”
她笑着问,声音里带着掩盖不了的笑意。
周涉有些紧张。
他担心自己身上的酒气太冲,想要后退一步,又担心顾寻辉会想多,因此纹丝不动地站了半晌,犹如一块木雕泥塑,好一会儿,才从袖口里落下一根小巧的金簪。
和天幕上的形态并不相同。
这是他回京后几个月里做出来的,没有照着天幕的模样,而是换了一个全新的造型,做了完全不同的簪子。
天幕说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他们,但这个时间线,如今他和顾寻辉……
也是独一无二的。
周涉偏过头,压低了声音,在这寂静的房中,温和的声音,竟也稍显几分缠绵。
他轻声道:“昭娘,从此咱们就是夫妻了。”
第77章 专业对口
正式册立太孙的第二天,弘安帝已经给周涉把全部班底安排上了。
萧相喜提新任务,和方竞若二人轮班教习,用皇帝的话来说:他无法容忍周涉那一手丑字,就算练不成书家圣手,至少不能给宁朝丢人。
周涉也不是没看过天幕,说到底,那是和众皇帝对比的结果。
真单独看来,虽然是太过洒脱了些,略无章法,也没有那么看不过眼吧?
说这句话时,他正坐在弘安帝对面。
弘安帝看完他的近期课业,闻言呵呵冷笑,吩咐几名内侍抬出厚厚一叠书案:“朕十四岁那年所写诗词歌赋,你怎么不看看?”
周涉:“……”服了,真的服了。
陛下,你还留着存档啊?
弘安帝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做他宁朝的继承人,当然得样样精通。周涉在其他方面都很好,就是文学上不太开窍。
看周涉默然无语,他终于抬抬手把周涉放过:“不过你近期进步很大。”
周涉心说当然。
嘴硬是一回事,发愤图强是另一回事。
总不能在太孙的位置上被换下去吧。
弘安帝检查完,终于想起另一件事,催促道:“你与顾氏成婚也有小半月,该把子嗣的事情提上流程了。”
周涉早就知道皇帝的心思,他几个儿子个个无后,也不知道是身体不好,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总之皇帝是着急的。
但是周涉本人并不着急。
顾寻辉的年龄还是太小,着什么急呢?大家都还是年轻人,放在前世,那是大学都还没有读完的水准。
所以他含糊地应了一声:“已经在准备了。”
皇帝沉稳地点点头,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听见天边忽然传来一阵悦耳的音乐。
和往常平缓的音乐并不相同,这一次的乐声更加激扬,所有人都听出来,这是消失一个月多的天幕,终于再次出现。
天幕上甚至出现了重重楼阁,无比立体地浮现在众人眼前,一时间,似乎大家都能够一睹皇宫的尊容。
【大家好!今天是咱们的最后一期,宁朝皇帝之中宗特辑。
关于up为什么拖延一个月多才再次出现,这一次不是因为去参观现陵,而是up去搞了个特效,给咱们完结期拉满排面。】
周涉合理怀疑她单纯是偷懒去了,但皇帝并不知道,他对着天幕上稍显简陋的特效,连连感慨:“后世之人,竟已有如此伟力,可将皇宫雕琢于天幕之上。”
说罢,他转头看向周涉:“若有一日,你也能……”
周涉顿时头皮发麻,心道:陛下,你该不会想让我给你搞出来这种科技吧?
好在皇帝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景化八年三月,中宗正式立储,作为第一个常规流程上位的女帝,成帝的册封仪式,当然拉满排场。
中宗也在自己的日记本中感慨地写道:吾家有女初长成,力拔山兮气盖世!】
啊?
这两句诗咱们可不是没有听过,天幕你不要糊弄我们!
就连最后知后觉的任恒都觉得有些不对劲。
不是,这句诗是这么写的吗?
【哦,不好意思,串戏了。但总体来讲就是这么个意思。
中宗对于成帝的培养当然力所能及。而且大概是他对自己太过了解,因此在女儿读书时,还特意吩咐几名先生一定要好好管教,千万不能让她像自己一样偷懒——结果完全没有想到,女儿比自己勤奋自律多了。】
周涉:“……”能不能说句好听点的话?
弘安帝默默垂下眼帘,视线扫过桌上的几叠诗帖,又扫过周涉的脸。
一切尽在不言中。
【但是,这对于和谐友爱的中宗一家来讲,当然是一件大好事。
中宗立即愉快地将所有政务移交给女儿,和之前一样,自己只负责最终把控。甚至到了景化九年,中宗将最后把控的环节也移交了出去。】
沈明哲大惊。
这怎么可以?!
难不成他只顾着将人送上太子之位,就撒手不管了吗?
太子终究年少,还是需要皇帝在后方多加扶持啊!
方竞若倒是很平静,他仔细琢磨,觉得这不过是个小问题。
皇帝的刀子,都快杀得满朝文武不敢吭声了。还需要什么扶持?这个力度难道还不够吗?
弘安帝的神情更加复杂,他幽幽问:“难道你当真毫不在意权势?”
周涉:“啊……”
他觉得,倒也没有这么大公无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