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不要在意up的脸,人挤人挤死人了,能拍到一张已经很不容易啦!
  而且这个还是重头戏,光这日记我还能看一年,里面全是各种秘史。什么时候能再拍一部景化秘史啊……
  可惜中宗老年的时候,病重之后精力不济,日记写得有点少了。但是,所有历史名人,都把这玩意儿给我安排上好吗?!】
  弘安帝无心在意天幕的絮絮叨叨。他定睛一看,有种自己眼睛坏掉的错觉。
  他逐字逐句看下去,幸好这字虽然一般,还算工整,读下去也十分轻松。
  “景化六年,三月初六,晴。
  周信难得回家一趟,问我到底怎么想的。如果真的要立姐姐为储,为什么迟迟不动手,是给老大画饼还是真心实意。
  要不是我知道他傻,还以为这孩子要等不及了。人不聪明,心肠倒不坏,不枉我养他这么多年。这句话被一条并不太粗的黑线划掉,后面附注:周仪养得更多。
  单纯的孩子不能被顾敬山那家伙污染,何况他和顾敬山关系还行。于是我告诉老二,不是我不想立储,听说你外祖觉得你也是可造之材,他对你很好呢,要不然我送你去边关紧急加练一下?说不定也能达成我的目标。
  希望姐弟两能姐友弟恭一点,别和我学。
  话又说回来,我记得他几年前还说想要继承皇位,给天下太平,为什么忽然变了?”
  【关于钟璜的目标为什么改变,钟琮深藏功与名路过。早在她爹登基的那天,钟琮与钟璜围观了老父亲的典礼全过程。
  钟璜的印象是:老爹终于穿得好看了。而钟琮的印象是:我也想上去坐一坐。
  她增强自己的同时,还没忘记给钟璜挖坑跳,在钟璜身边表现出:当皇帝真的很辛苦,你看我就很累了,父皇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多么可怕。好弟弟,你是金尊玉贵的皇子,那些艰难的事情,我怎么舍得让你去做呢?
  于是就这么不知不觉地,钟璜被忽悠瘸了。】
  顾寻辉袖手在大街上乱晃,被天幕这番话说得简直要笑出声。
  这么单纯的孩子,真的是她能生出来的吗?
  想了想,她又觉得,也许人生来就有天性,周信只是笨一些,呆一些,但说到底,他过得还是挺好。
  她心情大好,逛完集市,带着自己买的一堆东西,晃晃悠悠回到家中。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要不是有重要事情,钟璜巴不得离他爹远点,最后一辈子别见面。
  他回京,其实是为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地处西北的戎西部族请开互市,钟璜虽然身份最高,但必须上报,不能做主,于是亲自回来向父亲禀告此事。
  但是中宗才休假几天,深觉自己根本没有休息好,大手一挥:找你姐姐去。
  这次众臣的反应快了一点,主要是萧明知道这件事,但在老狐狸一样的曾祖面前根本没有抗衡的实力,轻轻松松被诈骗出来。
  萧宜春除了不希望公主登基,在其他方面都挺开明,虽然知道这件事,也憋住了没说话。相比之下,他孙子就积极多了,马上入宫,请求皇帝给他也安排点事情做。】
  萧见和露出矜持的笑容。
  他就知道未来一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人就是要主动才会有故事。
  为君分忧,这是什么很值得被骂的事情吗?萧见和这些天见到祖父的同僚们,嘴硬不说,眼神已经出卖了他们,其实很在意萧家长盛不衰吧?
  【互市的消息被传入京中后,立刻掀起新一轮的争议。无外乎到底要不要同意这件事,双方互相争执,一边说“我天朝上国,何须与外族交易?互市就是利人损己之事”,另一方说“我们作为君主国,这点小事都不同意,岂不是显得很小气?”
  当然,他们的讨论核心点,其实并不是这个。一群大臣叽里呱啦说了老半天,重点在于:如果开互市有功,功劳算谁的。如果出问题……那我反正不背锅。
  面对着这些争议,中宗略做思考,将主动表示“我能办事”的萧见和和钟琮一起打包丢了过去。私下和萧见和说:“公主如果能成事,你就打下手。公主如果不能成事,你把事情做完回来,就不要让她沾手。”
  后半句一般我理解为打补丁,作为皇帝和父亲的双重角色,中宗不可能不知道女儿的智力……】
  任恒听着听着,忽然想起来一件事:“任端,你怎么不主动去?”
  任端莫名被点名,瞠目结舌,好半晌道:“……我不是佞臣啊。”
  萧见和那是舞起旗帜,张扬地表示自己支持公主登基了。他……他觉得自己不会这么做。
  任端瞥一眼父亲,不用经过大脑都知道,老父亲肯定是皇帝的忠实拥趸,任家最好不要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以天幕评价未来自己的性格而言,既然是成熟的老狐狸,怎么会在局势不明时摆明立场?
  【公主离京没过多久,传来消息说南方蛮人暴动。这个时间就非常微妙,地理位置也微妙。
  首先,这个南方是指东南一带,也就是以前楚山的位置。虽然他现在人不在东南,但是东南百姓大多念他的旧情——你就说可疑不可疑吧?
  楚山在百越之地呆了几年之后,又被派往交趾。虽然是当地最高军事长官,但是交趾那个地理位置,懂的都懂,实在很难说是好地方。他因怨生恨,躁动不安,这也很合理吧?】
  刚应付完前来围观自己的闲杂人等,把自己家里的土翻完一遍的楚山:“?”
  一个惊天大黑锅啊!
  天下都太平了,他是嫌自己活腻歪了吗,非要找事?
  但是他再一转头,发现刚才还敬佩地看着自己的村民们,此时都用一种更加敬佩而略显不安的眼神看着自己。
  楚山:“……”我真的……
  村民们结结巴巴道:“其实大家只要好好过日子就好了……”
  “是啊是啊,楚山呐,咱们忍忍,你看有权有势的,何苦呢?”
  “我不会说话,你别生气。论骨气,你是这个,但咱是这个。”老头伸出向下的大拇指,讪笑道,“我们活着就好了。”
  楚山很无奈,眼中却泛起泪光。
  大家都怕打仗,只求一个安稳。他知道自己绝不是这样的人,只能道:“大家放心,我不会做这些事情。”
  天幕迅速帮他澄清:
  【铁证如山?并没有。
  中宗看着面前的“推论”,请真正的嫌疑人来吃好果子。等大家吃得开心了,他就说:“朕属实没想到楚山会做出这些事情,朕心痛啊,你们都是朕的贤能之才,就由你们去把楚山押送入京吧。”】
  第70章 顾敬山
  天幕说完这句话,微妙地停顿片刻,留足了众人回神的时间。
  真让这些人去抓楚山?他们敢吗?
  弘安帝淡定地想着:虽然他自己不会这么说话,但效果拔群,也不是不能试用一二。
  大家揣着明白装糊涂,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在这里玩什么聊斋呢?
  果然天幕也笑了起来,一副看戏不嫌事大的口吻:
  【这些大臣肯定不敢去。
  中宗收编楚山的大军后,将他的军队拆分重组,大部分派往西面驻军,只给楚山留了一小部分。
  但这并不代表楚山无人可用。作为一个合格的将领,虽然刚开始对士卒并不熟悉,在长达数年的磨合中,他也一定有自己的权力。何况中宗并不准备把他架空,否则让楚山镇守交趾的意义何在呢?
  老话说得好,越是给你甩黑锅的人,越知道你有多无辜。这群人一听,顿时连连摆手,生怕自己被丢过去。】
  楚山扯了扯嘴角。
  他看起来很像什么软柿子吗?
  不过再一想,交趾……他并不知道是哪里。听起来应该是个很遥远的地方,又是南蛮之地,也许确实太容易煽动。
  自己没有背景,大概的确是个软柿子。
  【现在的情况已经变了,不再是酸儒之争,而是世族插手。
  他们对中宗表示:自己才不堪任,不敢耽误家国大事。】
  这句话一出,大家就知道大事不妙。
  皇帝就等你这句话呢!
  【果然中宗立刻翻脸,斥问:你们既然才不堪任,如何敢腆着脸待在这个位置上?
  刚好,户部尚书与吏部尚书禀奏与朕,说日日繁忙,无人可用。看来你们都是些尸位素餐之人,既然如此,你们这就回家吧。
  众所周知,大部分时候,臣子推脱的说辞,其实也是一种约定俗成。
  你推我让,你退我请。就连登基都要搞个三辞三让的戏码,可见文武百官,人人都是奥斯卡奖的未来影帝。】
  群臣诡异地沉默了。
  为什么这天幕说得,像是他们每天上朝都在装模作样?
  他们有吗?!
  没有……吧。
  三辞三让,这是固定戏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