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热火朝天的评论再一次取代了天幕。
  【何赵手牵手,谁先崛起谁是狗……】
  【这两家的女人比男的顶事多了,如果换人来打,说不定还要多打两年呢】
  【那真是谢天谢地,多打几年人都死光光,大家还是忙着造人吧】
  【俞岁生和谢朝显,中宗阵营最会跳槽的两个神人。一个掀开乱世序幕居然没被弄死,一个已经跑了还回来投诚,这就叫有战略眼光。点赞.jpg】
  【俞岁生纯纯利益驱动,确实有眼光,但这人也挺势利】
  【实际上后来的几任皇帝都挺喜欢他这种……】
  【我以前还以为老六憨憨的,真是大误解,要是他早生二十年说不定不会闹成这样】
  【ls显然低估了弘安,在他没亲眼见到老五有多神经之前,他还是会先用老五的】
  【ls才是瞎猜吧,他要是只用皇后的儿子,那根本不会选老四!!】
  【可是老六就没正经当过皇帝,你们怎么知道他能不能干好的?明明他都沉迷玄学了。疑惑挠头.jpg】
  【问题在于老六也不太想当,还有人没看过中宗晚年发疯笔录吗?我看他上朝上得要吐血了,精神状态真的不正常】
  【毕竟自己打下来的天下,跪着也要治理完啊kukuku】
  【感谢中宗吧,要是他不打,少说乱十年……】
  何景澄已死,也不知道他看到这些言论,心情会如何。
  至少赵舒明觉得很心梗。他身戴枷锁,还不算太丢脸地被塞进马车里。
  摆设不太仔细的马车中,他只能正襟危坐,硬质木板硌得他生疼。
  然而这些都比不上天幕嘲笑的言论让他如鲠在喉。
  被嘲笑不如女子,赵舒明觉得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谢朝显听见自己居然没死,有些愕然。他还以为在朝堂喊出那句“宁朝改名叫不宁朝”之后,就该被拉出去斩了呢。
  还得是千刀万剐那种。
  而且跳槽……他低下头,无奈地笑了。
  不知道那个未来的中宗,有没有听懂他的暗示,猜出来泄题的幕后指使者?
  这一辈子,他可是“跳槽”得更快了。
  六皇子躺在被褥中,“啵”出一个泡泡。弘安帝坐在他的小床边,盯着儿子的脸,半晌摇摇头:“朕倒不知道你这小子如此沉迷道法。”
  平生最恨佛道,如今又觉得还好。
  焉知这天幕是不是神佛所派来的呢?
  至于周涉,他已经习惯了天幕和后世闲人们对他的讨论。
  什么晚年发疯语录……要是你去做一个全年无休、常年加班、不能退休的工作,你也会疯的。
  多稀罕啊。
  ……
  第二天一大早,周涉带着梁晓进宫。
  皇帝看上去精神不错,朝会早早散场,他换了身常服,见梁晓走进来,笑道:“济川,许久不见,你也老了。”
  梁济川今年六十四岁,确实已经不年轻了。
  皇帝想起当年,梁济川辞官远游时,也不过就是他现在这个年纪。
  但梁济川仍旧精神抖擞:“听说宫中贵人身体不适,就是再老也得来啊。”
  话音落下,林太医抱着小小的“贵人”,十分应景地从后面走出来。
  六皇子还睡着,比前不久又瘦了些。简单几句寒暄,梁晓连忙取出随身携带的药箱,手指轻轻放在六皇子手腕上。
  分明动作很轻,然而六皇子似乎被这一碰弄醒了,两只眼睛还没睁开,嘴巴瘪了瘪,张嘴就要哭。
  周涉被他哭怕了,一个箭步冲上去,抱起六皇子就要往林太医怀中塞。
  咦?塞不动?
  六皇子一双眼睛瞪得像铜铃,手紧紧扒着他的衣服,嘴巴张开,口水就不受控制地掉了下去。
  周涉:“……”他刚换的衣服。
  六皇子眼疾手快,伸出手托在下巴处。老嬷嬷连忙冲上前,用手帕擦了又擦,好悬没掉在周涉身上。
  六皇子似乎有很多话想说。
  他吱吱呀呀地说着什么,然而周涉一个字都听不懂。
  梁晓趁此机会抓住六皇子的手腕,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他的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从他的表情中,众人看出了什么,不由得面面相觑。
  最后是弘安帝打破寂静:“如何?”
  梁晓抬起头,深吸一口气:“六殿**弱,的确易感风寒。不过这脉象也不对……不止是风寒。”
  他这句话一出,在场内侍们同时低下头,恨不得自己从没出现在这里。
  周涉和林太医同样如此。
  可惜他们站在皇帝面前,实在很难掩盖自己的身形,只好闭嘴当哑巴。
  周涉心中甚至隐隐有些混乱,实在是凑巧得过分:六殿下原先与他不熟,只是短暂相处这几天,见六皇子总是生病。后来见到梁晓,这才请他进宫诊治。
  万万没想到,原来不是生病。
  在六皇子含混的童声中,弘安帝沉声问:“不只是风寒,是中毒?”
  “慢性毒。”梁晓又看看六皇子的眼睛,仔细打量片刻,认真点点头,“应该中毒没多久。我开几副药,慢火熬给六殿下,约莫半年就没事了。”
  弘安帝脸色铁青,伸手抱过六皇子,盯着儿子看了好半晌,什么也没有看出来。
  只觉得确实瘦了些。
  这可是他唯一的好大儿!唯一脑子正常的儿子!
  周涉眼看着皇帝陷入沉默。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老皇帝也许想了很多。
  如果真有人下毒,那么会是谁?这似乎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然而只是转瞬,弘安帝又醒过神,这次却是猛地抬起头,直勾勾地盯向他:“若川,朕有话要与你说。”
  他的眼神很疲惫。
  左右侍从纷纷屏退。宽敞的内殿中就只剩下他们两个。
  皇帝坐在椅中,怔怔地发了阵呆,忽地说:“你倒是还记得你舅舅。”
  周涉看出皇帝情绪不对。
  想想也是,六皇子一个刚满周岁的婴儿,又长住深宫,谁能无声无息地给他投毒?
  和他有竞争关系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人。
  周涉闭而不提,只说:“梁大夫乃当世神医,臣不忍看六殿下总是生病。”
  皇帝听得分明,自然听清了他说的那个不忍。
  他站起身,转头往寝殿里走,脚步难得缓慢了些,片刻后重新走出来,手中握着两卷圣旨。
  他并不避着周涉,而是将两卷卷轴同时打开。
  周涉被他叫上前。低头仔细一看,同样工整的字迹,写的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唯有名字不同。
  一个是他的名字,另一个是三皇子。
  卷轴上已盖大印,一切都准备齐全,只要拿出去,这就是一封圣旨。
  可见皇帝已犹豫迟疑了多久。
  而他此时将两道圣旨取出……
  周涉心跳猛然加速,立即手脚滚烫,微微战栗,是因为瞬间的激动。
  他知道今天的事会影响皇帝的心思,然而亲眼看见自己的名字被写在上面,才对此有了更深的感触。
  “朕这些日子,左右思忖,始终不能下定决心。”皇帝看着圣旨,笑了,只是笑容里满是嘲讽,“小六交给你们任何一个,朕都放心不下。”
  周涉非常能理解。
  毕竟天幕说得他以抄家为乐,皇帝原本想着三皇子好歹是兄长,结果也是个不靠谱的。
  老皇帝盯着写着三皇子名字的那道圣旨,伸手抓起,快步走到一旁的火炉中,火舌舔舐,转瞬就了无声息。
  连一点灰烬都看不见。
  做完这一切,他才道:“朕要派你去北疆。”
  周涉沉思片刻,他问:“臣何时出发?”
  “明日。”
  *
  晨光照耀,山巅的树稍上落满金光。
  告别父母,周涉带着俞岁生,踏上了离京的道路。
  俞岁生一定要跟着周涉离开京城。他对周涉,有一种比他本人更强烈的信任,虽然一切都是未知,却仍旧格外信心十足:“大人,咱们这一去,要多久才能回来?”
  “也许……不会太快。”
  周涉心中仍有些恍惚,昨天与皇帝的对话,还在他脑海中回荡。
  皇帝将圣旨塞进他怀中,沉重地说:“莫让朕失望。”
  “朕还能活十二年。”
  这句话重重锤在周涉心头。
  天幕几乎也在同时,再次响了起来:
  【大家好,咱们接着昨天的内容往下讲。昨天说到,原本对立的四大势力,转眼间只剩下楚山和中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龟缩郑州的五皇子,属于最后的添头,不用多说。
  楚山这边,他得知中宗已经攻下整个中原地界,也看见了他发布的檄文,就是之前咱们说过,换着花样辱骂四皇子和五皇子那一篇。
  看完之后,他对左右说:我已经知道事不可为,但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硬着头皮还是要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