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周涉混在人群里,正要告退,再悄无声息地离开,却听皇帝道:“周涉,谭昭,你们留下。”
几个熟悉的朋友连忙跑路,临走前还给他留下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萧宜春被请到偏殿稍等,还记得再三劝诫:“陛下久病未愈,还望顾全大局,珍惜龙体。”
意思是叫皇帝尽量别把自己气着。
小小的花厅里,聚集着身份显赫的少年们。如庄始和怀乐驹、萧见和这三人,既然被天幕提到大名,自然和皇亲国戚们一起,没有单独发话,他们是不敢走的。
皇帝不知道想了些什么,他开口的第一炮,是对着庄始去的。
“庄元初,你可有话想说?”
庄始浑身一抖,欲哭无泪,这听起来着实太像遗言了。
“庄氏一片忠心,绝无二心,请陛下明查!”说完,他继续保持自己的经典动作,装死。
弘安帝呵呵一笑:“你弟弟胆大妄为,你倒是很坦率。”很怕死。
站在一旁的怀乐驹上前两步,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急陛下之所急,认真问:“陛下,可要臣派人将镇安候押送回京?”
好你个怀乐驹。
庄始在无人看见的角落呲牙,难怪你人缘不好!
好在弘安帝只是问问。他神情平静,挥手阻止:“不必,你派人传旨,让……”
他的声音微微一顿,迅速恢复流畅:“让庄彻进京。”
怀乐驹的目光在庄始身上一扫而过,垂眸应是:“臣遵旨。”
听到这个结论,庄始顿时浑身松懈下来。呵呵,好弟弟死不死,关他什么事?
随着皇帝解决完庄家,庄始被搀扶着坐起来,两条腿都有些控制不住的颤抖。
怀乐驹嫌弃地看了他一眼:就这?
弘安帝开始针对下一个人,这次倒霉的是萧见和。
“致平啊……”弘安帝从善如流,用起天幕的称呼,“上次乡试,朕听闻你成绩上佳,似乎与老四也早已熟识?”
萧见和冷汗滚滚流:“四殿下善诗词,臣确有一面之缘。”
天知道,那只是一次诗会而已。
弘安帝换了个姿势,居高临下道:“不必紧张。只是朕有些疑惑,你既然与老四相熟,怎么临了,却不帮他讨回公道呢?”
萧见和:……其实我和他真的不是很熟,你信吗?
我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啊!
但是他不敢喊出来,只好搜肠刮肚,竭尽全力地理解未来的自己:“臣……年少孟浪,不知事有隐情……许是见……”
他卡壳了,一时竟然不知道怎么称呼那位中宗皇帝。
好在弘安帝表示许可:“按你所想,说下去。”
“许是见中宗镇守北疆有功,生出惜才之心,不愿使我宁朝失一员大将。”
弘安帝不置可否,微微笑道:“你选的大将,却篡夺了朕的江山。”
“……”萧见和还是年轻,他当即选择闭嘴,啥也不说了。
弘安帝似乎只是发泄一下,随后调转枪口:“周涉,谭昭。”
风雨欲来的语气,看得出来弘安帝心情不算愉悦。
周涉绷紧全身的皮,紧张应道:“臣在。”
“上次朕病中醒来,你们可猜得到,得知的第一个消息是什么?”
周涉有种不祥的预感,险些舌头打结,与谭昭对视一眼,道:“……臣不知。”
弘安帝袖袍一摆:“是兵部尚书与兵部侍郎、国子监祭酒,三人一齐状告你二人,嬉闹课堂,不敬师长,殴打同窗!”
话风隐隐严厉起来。周涉目瞪口呆,开始疯狂回忆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弘安帝病倒,是三月前的事了。那会儿正巧遇上旬考,好像是……
谭昭记得比他更清楚,一马当先给外祖跪了:“外孙是唐突了些,可的确是任端先挑的事啊!”
周涉:“……”是吗!?
我怎么不知道?
周涉隐隐回忆起来当初的景象,似乎、也许,他们也不怎么无辜。
不过年轻人闹事,本就正常。任端少年时随父戍边,年少气盛。谭昭高门大户,眼里更容不得一粒沙子。
周涉没那么爱挑事,却也绝对算不上好学生。
任端出言挑衅在先,谭昭暴力相向在后,周涉虽然不动手,也在中间煽风点火。
没一个好东西。
弘安帝显然很清楚这些弯弯绕绕,或许也是一夜未睡,他有些疲惫,因此只发出一声淡笑:“朕知道你们年轻,可毕竟身份贵重,怎么能殴打同窗?谭昭,你年长些,更该以身作则。周涉,你小时候还挺聪明,怎么越长越混账?”
周涉有些尴尬:“陛下,任端的腿不是我们打断的,是他自己翻墙出国子监时……摔下墙断的。”
他们全程也就沾个旁观的罪啊。何况你任恒堂堂兵部尚书,居然跟皇帝告黑状,未免太不讲武德了吧!
弘安帝显然不想听他辩解,独断专横地说:“朕不管,朕不想再听到谁来告状,你们记住了?”
周涉心说,仁宗又咋了?仁宗也不听老实人的话。
然而心里嘀咕,嘴上却只有告罪。得了外祖的同意,就连忙起身溜之大吉。
这下花厅被清理干净了,就剩下仁宗弘安帝和他不中用的四个儿子。
四个儿子并排跪在他面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点黑历史,唯有三皇子只沾一句“贪功冒进”,和几个卧龙凤雏的兄弟不一样。
三皇子抬起头来,眼睛里配合地流出两行热泪:“父皇,儿臣只悔恨不习兵书,让父皇为儿臣伤心……”
他看得分明,刚才还冷冷淡淡的父皇,此时眼圈也沁出微微的红色。
然而弘安帝没有搭理他。他在认真思考,将几个儿子在心里再次评价:二皇子驽钝、如今还要再加上一句欺君罔上;三皇子聪慧,也的确是聪慧过头;四皇子文才出众,却品性堪忧……尤其他这上不得台面的丑事,还被公之于众。
五皇子做了什么,他暂且不知道,总也不会是什么好事。
弘安帝斟酌着,从嘴里吐出一个字:“滚。”
三皇子惊呆了。
这还是他温柔慈爱的好爹爹吗?
好爹爹要被这几个蠢材气死了,扶着腰站起身,着实累得不轻。跟其他年轻人还有心情说说话,看着面前这几个废柴……
只剩心累二字。
第13章 武德充沛弘安朝
天刚亮,周涉便按计划给顾家递上请帖,预约好明天见面,随后直奔城西金铺。
昨夜他回到公主府时,天边已经发出蒙蒙的光。府里几个主人早已睡下,只有门口的灯笼在门口迎接他。
周涉并不在意,他已经习惯了自己在公主府的边缘人身份,既然不准备承担自己的义务,当然也不争夺更多关注。
深夜辗转反侧,不知为何难以入眠,不知不觉,又想起天幕说的话。
对于自己即将成婚这件事,他一时还有些恍惚。
周涉有自知之明,他做不到像弘安帝、中宗一般,给妻子最显赫的身份,但他想尽力,与顾寻辉做一对琴瑟和鸣的夫妻。
正巧也睡不着了,干脆爬起来准备礼物——大头还是爹妈出,他则负责展示自己的用心。
他照着前世刷到过的样式画了设计图,刚到金铺,又撞上好弟弟周泽。
隔得老远,周涉就看见他没穿士子服,同行的还有几人,只是背对着他,看不清脸。
周涉大感晦气,拉一拉怀王世子钟锦的袖子:“那是我弟弟?”
钟锦被他拖起来当参谋,大约昨夜没睡好,他的黑眼圈很重,捂脸回答:“我不知道啊。”
周涉盯着那人,正巧背身那人侧过半张脸,他顿时大惊失色:“那是肃王世子?”
刚才钟锦还揉着眼睛喊看不见,此刻连忙搓搓脸,伸长脖子定睛一看,当即怪笑一声:“周涉,你家完蛋啦。”
肃王风评不好,唯一的优势是他是陛下的二弟,子嗣也最繁盛。
可是这种优势……只在某个时刻有用。
周涉有点看不懂这是什么操作。他想起老父亲的安排,让他去结交皇子,莫非现在眼看着几个皇子都是烂泥一滩,又让周泽去结交亲王?
钟锦幸灾乐祸:“你弟弟真不怕死。”
都知道皇帝老而不傻,天幕再一提醒,肯定正盯着几个亲王,要找出那个谋逆之人,顺手咔嚓一刀,还有人敢结交?
“兴许是想把家产让给我呢。”周涉不想多看,怕把自己气死,举起初见雏形的簪子:“别看了,你瞅瞅这个,我娘子能喜欢吗?”
“一根破棍子,谈不上喜欢吧。”钟锦眼睛还盯着对面,视线压根没往回转,嘴角下撇,不屑道,“你能出息点吗?”
周涉不理他,扭头继续打磨,一边出言不逊:“你懂个屁。”
“我是不懂,我可比你早娶妻。”钟锦坐在他身边,呵欠连天,百无聊赖地四处乱看。忽然,他的视线顿住,迟疑道:“那边是……怀乐驹?”
几个熟悉的朋友连忙跑路,临走前还给他留下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萧宜春被请到偏殿稍等,还记得再三劝诫:“陛下久病未愈,还望顾全大局,珍惜龙体。”
意思是叫皇帝尽量别把自己气着。
小小的花厅里,聚集着身份显赫的少年们。如庄始和怀乐驹、萧见和这三人,既然被天幕提到大名,自然和皇亲国戚们一起,没有单独发话,他们是不敢走的。
皇帝不知道想了些什么,他开口的第一炮,是对着庄始去的。
“庄元初,你可有话想说?”
庄始浑身一抖,欲哭无泪,这听起来着实太像遗言了。
“庄氏一片忠心,绝无二心,请陛下明查!”说完,他继续保持自己的经典动作,装死。
弘安帝呵呵一笑:“你弟弟胆大妄为,你倒是很坦率。”很怕死。
站在一旁的怀乐驹上前两步,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急陛下之所急,认真问:“陛下,可要臣派人将镇安候押送回京?”
好你个怀乐驹。
庄始在无人看见的角落呲牙,难怪你人缘不好!
好在弘安帝只是问问。他神情平静,挥手阻止:“不必,你派人传旨,让……”
他的声音微微一顿,迅速恢复流畅:“让庄彻进京。”
怀乐驹的目光在庄始身上一扫而过,垂眸应是:“臣遵旨。”
听到这个结论,庄始顿时浑身松懈下来。呵呵,好弟弟死不死,关他什么事?
随着皇帝解决完庄家,庄始被搀扶着坐起来,两条腿都有些控制不住的颤抖。
怀乐驹嫌弃地看了他一眼:就这?
弘安帝开始针对下一个人,这次倒霉的是萧见和。
“致平啊……”弘安帝从善如流,用起天幕的称呼,“上次乡试,朕听闻你成绩上佳,似乎与老四也早已熟识?”
萧见和冷汗滚滚流:“四殿下善诗词,臣确有一面之缘。”
天知道,那只是一次诗会而已。
弘安帝换了个姿势,居高临下道:“不必紧张。只是朕有些疑惑,你既然与老四相熟,怎么临了,却不帮他讨回公道呢?”
萧见和:……其实我和他真的不是很熟,你信吗?
我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啊!
但是他不敢喊出来,只好搜肠刮肚,竭尽全力地理解未来的自己:“臣……年少孟浪,不知事有隐情……许是见……”
他卡壳了,一时竟然不知道怎么称呼那位中宗皇帝。
好在弘安帝表示许可:“按你所想,说下去。”
“许是见中宗镇守北疆有功,生出惜才之心,不愿使我宁朝失一员大将。”
弘安帝不置可否,微微笑道:“你选的大将,却篡夺了朕的江山。”
“……”萧见和还是年轻,他当即选择闭嘴,啥也不说了。
弘安帝似乎只是发泄一下,随后调转枪口:“周涉,谭昭。”
风雨欲来的语气,看得出来弘安帝心情不算愉悦。
周涉绷紧全身的皮,紧张应道:“臣在。”
“上次朕病中醒来,你们可猜得到,得知的第一个消息是什么?”
周涉有种不祥的预感,险些舌头打结,与谭昭对视一眼,道:“……臣不知。”
弘安帝袖袍一摆:“是兵部尚书与兵部侍郎、国子监祭酒,三人一齐状告你二人,嬉闹课堂,不敬师长,殴打同窗!”
话风隐隐严厉起来。周涉目瞪口呆,开始疯狂回忆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弘安帝病倒,是三月前的事了。那会儿正巧遇上旬考,好像是……
谭昭记得比他更清楚,一马当先给外祖跪了:“外孙是唐突了些,可的确是任端先挑的事啊!”
周涉:“……”是吗!?
我怎么不知道?
周涉隐隐回忆起来当初的景象,似乎、也许,他们也不怎么无辜。
不过年轻人闹事,本就正常。任端少年时随父戍边,年少气盛。谭昭高门大户,眼里更容不得一粒沙子。
周涉没那么爱挑事,却也绝对算不上好学生。
任端出言挑衅在先,谭昭暴力相向在后,周涉虽然不动手,也在中间煽风点火。
没一个好东西。
弘安帝显然很清楚这些弯弯绕绕,或许也是一夜未睡,他有些疲惫,因此只发出一声淡笑:“朕知道你们年轻,可毕竟身份贵重,怎么能殴打同窗?谭昭,你年长些,更该以身作则。周涉,你小时候还挺聪明,怎么越长越混账?”
周涉有些尴尬:“陛下,任端的腿不是我们打断的,是他自己翻墙出国子监时……摔下墙断的。”
他们全程也就沾个旁观的罪啊。何况你任恒堂堂兵部尚书,居然跟皇帝告黑状,未免太不讲武德了吧!
弘安帝显然不想听他辩解,独断专横地说:“朕不管,朕不想再听到谁来告状,你们记住了?”
周涉心说,仁宗又咋了?仁宗也不听老实人的话。
然而心里嘀咕,嘴上却只有告罪。得了外祖的同意,就连忙起身溜之大吉。
这下花厅被清理干净了,就剩下仁宗弘安帝和他不中用的四个儿子。
四个儿子并排跪在他面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点黑历史,唯有三皇子只沾一句“贪功冒进”,和几个卧龙凤雏的兄弟不一样。
三皇子抬起头来,眼睛里配合地流出两行热泪:“父皇,儿臣只悔恨不习兵书,让父皇为儿臣伤心……”
他看得分明,刚才还冷冷淡淡的父皇,此时眼圈也沁出微微的红色。
然而弘安帝没有搭理他。他在认真思考,将几个儿子在心里再次评价:二皇子驽钝、如今还要再加上一句欺君罔上;三皇子聪慧,也的确是聪慧过头;四皇子文才出众,却品性堪忧……尤其他这上不得台面的丑事,还被公之于众。
五皇子做了什么,他暂且不知道,总也不会是什么好事。
弘安帝斟酌着,从嘴里吐出一个字:“滚。”
三皇子惊呆了。
这还是他温柔慈爱的好爹爹吗?
好爹爹要被这几个蠢材气死了,扶着腰站起身,着实累得不轻。跟其他年轻人还有心情说说话,看着面前这几个废柴……
只剩心累二字。
第13章 武德充沛弘安朝
天刚亮,周涉便按计划给顾家递上请帖,预约好明天见面,随后直奔城西金铺。
昨夜他回到公主府时,天边已经发出蒙蒙的光。府里几个主人早已睡下,只有门口的灯笼在门口迎接他。
周涉并不在意,他已经习惯了自己在公主府的边缘人身份,既然不准备承担自己的义务,当然也不争夺更多关注。
深夜辗转反侧,不知为何难以入眠,不知不觉,又想起天幕说的话。
对于自己即将成婚这件事,他一时还有些恍惚。
周涉有自知之明,他做不到像弘安帝、中宗一般,给妻子最显赫的身份,但他想尽力,与顾寻辉做一对琴瑟和鸣的夫妻。
正巧也睡不着了,干脆爬起来准备礼物——大头还是爹妈出,他则负责展示自己的用心。
他照着前世刷到过的样式画了设计图,刚到金铺,又撞上好弟弟周泽。
隔得老远,周涉就看见他没穿士子服,同行的还有几人,只是背对着他,看不清脸。
周涉大感晦气,拉一拉怀王世子钟锦的袖子:“那是我弟弟?”
钟锦被他拖起来当参谋,大约昨夜没睡好,他的黑眼圈很重,捂脸回答:“我不知道啊。”
周涉盯着那人,正巧背身那人侧过半张脸,他顿时大惊失色:“那是肃王世子?”
刚才钟锦还揉着眼睛喊看不见,此刻连忙搓搓脸,伸长脖子定睛一看,当即怪笑一声:“周涉,你家完蛋啦。”
肃王风评不好,唯一的优势是他是陛下的二弟,子嗣也最繁盛。
可是这种优势……只在某个时刻有用。
周涉有点看不懂这是什么操作。他想起老父亲的安排,让他去结交皇子,莫非现在眼看着几个皇子都是烂泥一滩,又让周泽去结交亲王?
钟锦幸灾乐祸:“你弟弟真不怕死。”
都知道皇帝老而不傻,天幕再一提醒,肯定正盯着几个亲王,要找出那个谋逆之人,顺手咔嚓一刀,还有人敢结交?
“兴许是想把家产让给我呢。”周涉不想多看,怕把自己气死,举起初见雏形的簪子:“别看了,你瞅瞅这个,我娘子能喜欢吗?”
“一根破棍子,谈不上喜欢吧。”钟锦眼睛还盯着对面,视线压根没往回转,嘴角下撇,不屑道,“你能出息点吗?”
周涉不理他,扭头继续打磨,一边出言不逊:“你懂个屁。”
“我是不懂,我可比你早娶妻。”钟锦坐在他身边,呵欠连天,百无聊赖地四处乱看。忽然,他的视线顿住,迟疑道:“那边是……怀乐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