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何事?”
许内侍弓着腰,夹着嗓子,“大皇子,今日圣上突然身体抱恙,特吩咐免了早朝。”
身体抱恙?
沈诺转头看着林妙仪远去的背影,心里升起一丝疑虑。
他回过身,“可叫太医了?”
“叫了,正在殿里诊着呢。”
沈诺停在长秋宫前,推开门,殿内烛火萦绕,太医已经散去,只永安帝紧闭双眼躺在床上。
一旁伺候的刘喜慌忙比划个手势向他走过来,小声道,“大皇子,圣上刚睡。”
沈诺眉头微微皱起,与他走到外殿,才问道,“太医怎么说?”
刘喜弯下腰,不卑不亢,“太医说,陛下是老毛病,久日操劳所致,好好休息,再喝几副药,就会缓解。”
沈诺安下心来,想着或许是永安帝一夜未睡导致吧。
他掩上门,再一回头,就见薛杜若匆匆赶来,在他印象中,她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来过长秋宫了。
他颔首,“母后,你也是来看父皇的吗?”
薛杜若点头,手中捏紧佛珠,声音也不似以往的冷静温和,“你父皇怎么样?”
“辛劳所致,休息几日应当就没事儿了。”
“哎,”薛杜若叹息,“你父皇就是太操心国事,如今这样倒也好,能趁此好好歇一歇,还有你,子莫,你也要多注意身体,万不可过度操劳。”
沈诺轻“嗯”了一声,再没多说。
自从永安帝与他说过薛杜若的事,他心中总是对这个不问世事的母亲多了一层隔阂。
他年年在宫外,见过许多苦苦挣扎的百姓,也深知若想做个好皇帝,只有天下万民才是根本,不论这人是谁,有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该害人。
他拱手,“母后,儿臣还有事,儿臣就先走了。”
薛杜若点头,沈诺走远,云佩才小声道,“娘娘,大皇子好像怪怪的。”
薛杜若望着晨光中沈诺的背影,“或许……是陛下将那件事告诉他了吧。”
云佩安慰,“娘娘,总有一日大皇子会明白您的苦心。”
薛杜若没说话,她回过神,视线落在长秋宫内。
“娘娘,要不要进去看看。”
薛杜若垂下眼帘,转身,“不必了,既然他没事,自然不需要我去伺候,后宫里上赶子侍奉的人多的是。
回去吧。”
三日过去,永安帝的病依旧没有起色,宫中上下都笼罩在阴郁之中。
只是没了主事的人,来往永福宫的人竟比往日多了些。
午后,秋阳毒烈,薛杜若刚得了空休息会,院中传来一阵阵哀怨的声音。
“娘娘,皇后娘娘……”
云佩回道,“容贵妃,娘娘正在小憩,您这样大呼小叫于礼不合,还请您带着各宫妃嫔先回去,待娘娘醒了奴婢自会回禀。”
薛杜若却再没睡意,容贵妃,是永安帝最宠爱的妃子。
平日二人井水不犯河水,而且她早就免了各妃嫔的请安,她们来做什么?
她揉着额头坐起身,“云佩。”
云佩推门进来,“娘娘……是不是把您吵醒了,奴婢这就把她们撵走。”
“算了,让她们进来吧。”
薛杜若换好衣服坐在凤塌之上,看着依次进来的众人。
领头的就是容贵妃,她长相艳丽,年纪又轻,难免孤傲,一身红衣也更显娇俏。
跟在身后的是四妃,也是美的各有千秋,接着是嫔位,最后竟连几位答应都来了。
瞬间坐满了整间屋子。
薛杜若端起茶盏轻吹浮沫,淡淡道,“不知容贵妃今日带各宫姐妹们来此,是为何事?”
容贵妃屈膝,神色惆怅,“娘娘,臣妾也知不该来打扰您,只是臣妾……已经几日没有见过圣上了。”
薛杜若抬眼,呵,才几日没有见过……就慌了吗?
“容贵妃,太医不是说了,圣上需要好好休息吗,待他好了,自会召见你,这点小事……也值得你带着人来本宫这跑一趟吗?”
荣贵妃楚楚可怜,“可是娘娘,臣妾总觉得不对,若换作往常,圣上醒了一定要召见臣妾的,现在,就连臣妾送的圣上最爱喝的鱼羹也是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臣妾实在是担心啊。”
其他妃嫔也附和,“是啊娘娘,臣妾也觉得古怪,而且听说昨夜里,太医还频繁出入长秋宫,可现在却一点消息也没有。”
“还有那个刘喜,娘娘,臣妾每次去他也是多加阻拦,总是说圣上睡着。”
“是啊,娘娘,各位姐妹也是担心圣上的身体,这才找到娘娘,现在恐怕也只有娘娘才能进到长秋宫中了。”
薛杜若冷哼,她们一番来此就是为了让她去打探虚实?
她眸光渐冷,“圣上有真龙护体,自是百岁无忧,你们也不必在此胡乱猜测,等有消息自会有人通知你们。”
妃嫔们听罢,面面相觑,犹豫要不要退下,却听荣贵妃又道,“可是娘娘,臣妾听闻圣上已经三日未醒了,若圣上真出了事,还需要娘娘来主持大局啊。”
“放肆!”薛杜若手猛地拍在桌上,一声厉喝,“荣贵妃是在咒圣上吗?”
荣贵妃第一次见到薛杜若生气,连忙跪在地上,后悔自己口不择言,“娘娘息怒,臣妾知罪。”
薛杜若目光凌厉,她怎么不知这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她们担心的……不过是永安帝驾崩后她们会归于何处吧。
不过……永安帝竟一直没有醒吗?
她面色渐渐恢复平静,“你们先回去吧,本宫一会便会去长秋宫中,届时再叫你们来商议。”
容贵妃听罢,也起身带着一群妃嫔退出去。
薛杜若却眉心拧结,看向云佩,“圣上未醒的事怎么没人来报。”
“娘娘,奴婢猜会不会是……故意不想让您知道。”
薛杜若眼角骤然绷紧,这永安帝,都病的如此严重竟还不忘了要瞒着她吗?
她站起身,“去,让小厨房做些粥,本宫……亲自去看看。”
一切备好后,薛杜若站在长秋宫门前。
刘喜上前一步,将手垫在薛杜若腕下,“娘娘,您怎么来了。”
薛杜若扫了眼他挂在脸上的笑,“本宫来看看圣上。”她说完就往台阶上走。
刘喜却咣当在她面前跪下,神色慌张,“可是娘娘,圣上吩咐过,无召不得入内啊。”
薛杜若冷眼看着他。
身旁云佩大喝一声,
“大胆!刘公公!皇后娘娘也是你能拦的?若真有个好歹你担得起吗?”
刘喜吓得直磕头,“娘娘,奴才知罪,奴才认罚,可是娘娘,您真的不能进去啊……”
薛杜若心中的疑惑渐渐变大,她一甩衣袖,带动一阵寒风。
声音也冷如寒霜,“刘喜,若本宫非要进呢?
你今日敢拦着本宫,就要好好想想,圣上耽误了病情,你有几个脑袋够掉!
况且你遮遮掩掩,到底居心何在?”
刘喜闻此言也只能用膝盖挪地,让开门跪在一旁,再说不出话来。
薛杜若推开门,走向内殿,昏暗朦胧,她隔着帷幔隐隐看着床上躺着的人。
柔声细语,“陛下,臣妾来看您了。”
床上的人没有回答她。
她将食盒放在桌上,端出碗粥,走至床边。
帘子影影绰绰,挡住了部分视线,可刚好可以看清永安帝两侧脸颊凹陷下去,面如死灰。
唯有胸膛一起一伏,证明他还活着。
她……猜对了,永安帝是真的病了,而且还病的很严重。
她在床边坐下,盛了一勺粥在嘴边吹了吹,递过去,眉眼温柔,“陛下,臣妾给您熬了些莲藕粥,您要不要尝一尝?”
床上的人依旧没有出声,甚至连呼吸的节奏都没有变化。
烛光摇摇,照得她眸光渐渐变冷,她将勺子放回碗里,啪地扔到一旁地桌子上。
曾经,她对他也是有感情的,毕竟是她唯一的男人,他曾为她描眉,替她绾发,答应她一生一世一双人。
可是后来……他娶了那么多的妃子,她忍了,可他居然还想让她们诞下龙嗣?
她争了那么久,她的儿子……竟还要去与别人争吗?
她站起身,面容淡漠,“既然陛下不愿意见臣妾,那臣妾就退下了。”
经过外殿时,她回眸,深深地看了一眼龙椅下的暗格,那是……历代君王用来放遗诏的盒子。
她转身走了出去。
次日,她又去了长春宫,刘喜聪明的没有再拦。
这一次,薛杜若选择撩起了帘子,缓缓地伸出手,然后……将床上之人脸上的几根发丝捋顺。
呆呆地坐了很久,确定他真的不会再醒。
她走出外殿,放慢脚步,绕过桌子,来到龙椅前,
将手放在扶手处的龙头之上,轻轻一拧,咔嗒一声,暗格自动打开。
许内侍弓着腰,夹着嗓子,“大皇子,今日圣上突然身体抱恙,特吩咐免了早朝。”
身体抱恙?
沈诺转头看着林妙仪远去的背影,心里升起一丝疑虑。
他回过身,“可叫太医了?”
“叫了,正在殿里诊着呢。”
沈诺停在长秋宫前,推开门,殿内烛火萦绕,太医已经散去,只永安帝紧闭双眼躺在床上。
一旁伺候的刘喜慌忙比划个手势向他走过来,小声道,“大皇子,圣上刚睡。”
沈诺眉头微微皱起,与他走到外殿,才问道,“太医怎么说?”
刘喜弯下腰,不卑不亢,“太医说,陛下是老毛病,久日操劳所致,好好休息,再喝几副药,就会缓解。”
沈诺安下心来,想着或许是永安帝一夜未睡导致吧。
他掩上门,再一回头,就见薛杜若匆匆赶来,在他印象中,她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来过长秋宫了。
他颔首,“母后,你也是来看父皇的吗?”
薛杜若点头,手中捏紧佛珠,声音也不似以往的冷静温和,“你父皇怎么样?”
“辛劳所致,休息几日应当就没事儿了。”
“哎,”薛杜若叹息,“你父皇就是太操心国事,如今这样倒也好,能趁此好好歇一歇,还有你,子莫,你也要多注意身体,万不可过度操劳。”
沈诺轻“嗯”了一声,再没多说。
自从永安帝与他说过薛杜若的事,他心中总是对这个不问世事的母亲多了一层隔阂。
他年年在宫外,见过许多苦苦挣扎的百姓,也深知若想做个好皇帝,只有天下万民才是根本,不论这人是谁,有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该害人。
他拱手,“母后,儿臣还有事,儿臣就先走了。”
薛杜若点头,沈诺走远,云佩才小声道,“娘娘,大皇子好像怪怪的。”
薛杜若望着晨光中沈诺的背影,“或许……是陛下将那件事告诉他了吧。”
云佩安慰,“娘娘,总有一日大皇子会明白您的苦心。”
薛杜若没说话,她回过神,视线落在长秋宫内。
“娘娘,要不要进去看看。”
薛杜若垂下眼帘,转身,“不必了,既然他没事,自然不需要我去伺候,后宫里上赶子侍奉的人多的是。
回去吧。”
三日过去,永安帝的病依旧没有起色,宫中上下都笼罩在阴郁之中。
只是没了主事的人,来往永福宫的人竟比往日多了些。
午后,秋阳毒烈,薛杜若刚得了空休息会,院中传来一阵阵哀怨的声音。
“娘娘,皇后娘娘……”
云佩回道,“容贵妃,娘娘正在小憩,您这样大呼小叫于礼不合,还请您带着各宫妃嫔先回去,待娘娘醒了奴婢自会回禀。”
薛杜若却再没睡意,容贵妃,是永安帝最宠爱的妃子。
平日二人井水不犯河水,而且她早就免了各妃嫔的请安,她们来做什么?
她揉着额头坐起身,“云佩。”
云佩推门进来,“娘娘……是不是把您吵醒了,奴婢这就把她们撵走。”
“算了,让她们进来吧。”
薛杜若换好衣服坐在凤塌之上,看着依次进来的众人。
领头的就是容贵妃,她长相艳丽,年纪又轻,难免孤傲,一身红衣也更显娇俏。
跟在身后的是四妃,也是美的各有千秋,接着是嫔位,最后竟连几位答应都来了。
瞬间坐满了整间屋子。
薛杜若端起茶盏轻吹浮沫,淡淡道,“不知容贵妃今日带各宫姐妹们来此,是为何事?”
容贵妃屈膝,神色惆怅,“娘娘,臣妾也知不该来打扰您,只是臣妾……已经几日没有见过圣上了。”
薛杜若抬眼,呵,才几日没有见过……就慌了吗?
“容贵妃,太医不是说了,圣上需要好好休息吗,待他好了,自会召见你,这点小事……也值得你带着人来本宫这跑一趟吗?”
荣贵妃楚楚可怜,“可是娘娘,臣妾总觉得不对,若换作往常,圣上醒了一定要召见臣妾的,现在,就连臣妾送的圣上最爱喝的鱼羹也是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臣妾实在是担心啊。”
其他妃嫔也附和,“是啊娘娘,臣妾也觉得古怪,而且听说昨夜里,太医还频繁出入长秋宫,可现在却一点消息也没有。”
“还有那个刘喜,娘娘,臣妾每次去他也是多加阻拦,总是说圣上睡着。”
“是啊,娘娘,各位姐妹也是担心圣上的身体,这才找到娘娘,现在恐怕也只有娘娘才能进到长秋宫中了。”
薛杜若冷哼,她们一番来此就是为了让她去打探虚实?
她眸光渐冷,“圣上有真龙护体,自是百岁无忧,你们也不必在此胡乱猜测,等有消息自会有人通知你们。”
妃嫔们听罢,面面相觑,犹豫要不要退下,却听荣贵妃又道,“可是娘娘,臣妾听闻圣上已经三日未醒了,若圣上真出了事,还需要娘娘来主持大局啊。”
“放肆!”薛杜若手猛地拍在桌上,一声厉喝,“荣贵妃是在咒圣上吗?”
荣贵妃第一次见到薛杜若生气,连忙跪在地上,后悔自己口不择言,“娘娘息怒,臣妾知罪。”
薛杜若目光凌厉,她怎么不知这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她们担心的……不过是永安帝驾崩后她们会归于何处吧。
不过……永安帝竟一直没有醒吗?
她面色渐渐恢复平静,“你们先回去吧,本宫一会便会去长秋宫中,届时再叫你们来商议。”
容贵妃听罢,也起身带着一群妃嫔退出去。
薛杜若却眉心拧结,看向云佩,“圣上未醒的事怎么没人来报。”
“娘娘,奴婢猜会不会是……故意不想让您知道。”
薛杜若眼角骤然绷紧,这永安帝,都病的如此严重竟还不忘了要瞒着她吗?
她站起身,“去,让小厨房做些粥,本宫……亲自去看看。”
一切备好后,薛杜若站在长秋宫门前。
刘喜上前一步,将手垫在薛杜若腕下,“娘娘,您怎么来了。”
薛杜若扫了眼他挂在脸上的笑,“本宫来看看圣上。”她说完就往台阶上走。
刘喜却咣当在她面前跪下,神色慌张,“可是娘娘,圣上吩咐过,无召不得入内啊。”
薛杜若冷眼看着他。
身旁云佩大喝一声,
“大胆!刘公公!皇后娘娘也是你能拦的?若真有个好歹你担得起吗?”
刘喜吓得直磕头,“娘娘,奴才知罪,奴才认罚,可是娘娘,您真的不能进去啊……”
薛杜若心中的疑惑渐渐变大,她一甩衣袖,带动一阵寒风。
声音也冷如寒霜,“刘喜,若本宫非要进呢?
你今日敢拦着本宫,就要好好想想,圣上耽误了病情,你有几个脑袋够掉!
况且你遮遮掩掩,到底居心何在?”
刘喜闻此言也只能用膝盖挪地,让开门跪在一旁,再说不出话来。
薛杜若推开门,走向内殿,昏暗朦胧,她隔着帷幔隐隐看着床上躺着的人。
柔声细语,“陛下,臣妾来看您了。”
床上的人没有回答她。
她将食盒放在桌上,端出碗粥,走至床边。
帘子影影绰绰,挡住了部分视线,可刚好可以看清永安帝两侧脸颊凹陷下去,面如死灰。
唯有胸膛一起一伏,证明他还活着。
她……猜对了,永安帝是真的病了,而且还病的很严重。
她在床边坐下,盛了一勺粥在嘴边吹了吹,递过去,眉眼温柔,“陛下,臣妾给您熬了些莲藕粥,您要不要尝一尝?”
床上的人依旧没有出声,甚至连呼吸的节奏都没有变化。
烛光摇摇,照得她眸光渐渐变冷,她将勺子放回碗里,啪地扔到一旁地桌子上。
曾经,她对他也是有感情的,毕竟是她唯一的男人,他曾为她描眉,替她绾发,答应她一生一世一双人。
可是后来……他娶了那么多的妃子,她忍了,可他居然还想让她们诞下龙嗣?
她争了那么久,她的儿子……竟还要去与别人争吗?
她站起身,面容淡漠,“既然陛下不愿意见臣妾,那臣妾就退下了。”
经过外殿时,她回眸,深深地看了一眼龙椅下的暗格,那是……历代君王用来放遗诏的盒子。
她转身走了出去。
次日,她又去了长春宫,刘喜聪明的没有再拦。
这一次,薛杜若选择撩起了帘子,缓缓地伸出手,然后……将床上之人脸上的几根发丝捋顺。
呆呆地坐了很久,确定他真的不会再醒。
她走出外殿,放慢脚步,绕过桌子,来到龙椅前,
将手放在扶手处的龙头之上,轻轻一拧,咔嗒一声,暗格自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