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吴影什么都不管,只跨着个酒壶,抱着把剑走在最前面,一路赶赶偶尔经过的小兔子和蛇。沈尧背着林妙仪走在中间,阿招与兰絮还有林书宴拎着不少东西,偶尔嬉戏打闹远远地跟在后面。
沈尧不说话,只呼吸沉重。
林妙仪见他额头出汗,“要是累了就歇会吧。”
沈尧摇头。
他知道林妙仪惦记他师父,而他……也更想快点见到他。
林妙仪看着沈尧的背影,斟酌再三,“沈尧,我知道你父王的仇对你很重要,可你……能不能答应我,如果……我师父并不想追究这件事,我希望……你也不要勉强他。”
沈尧停顿下,目光暗淡却还是点头,“好,我答应你。”
两个时辰后,三人终于抵达山顶处,一间小小的道观就出现在眼前。
道观的铁门因常年失修早已关不上,留下一道宽缝,四周围墙斑驳不堪,只有门上挂着一副木质地门匾完好如新,写着青云观三个字。
这幅牌匾正是林妙仪师父所写,由她挂上去的。
沈尧将林妙仪放下,林妙仪回头,见斜坡下林书宴与兰絮几人还没有跟上来。
沈尧猜出她心中所想,“不如……我们先进去吧。”
林妙仪点头,她上前一步,用力推开半合的铁门,带起一阵风,大片的海棠花瓣也在空中旋转落下。
只见院子里,一个穿着藏青色道袍,身材瘦弱地男子正费力地抬起一只木桶,往水缸里灌着水。
吴影看着却有些不对劲,他小声道,“林小姐的师父不是跟我差不多年纪吗?怎么头发……全白了?”
林妙仪没说话,因为她……也是同样的疑问,可她走的时候……她师父分明不是这样的。他为何一下子苍老这么多?
她快步走至他身旁,轻轻地叫出来了那两个字,“师父。”
老道士的木桶“当”地砸在地上,桶里的水也洒了出来。
他慢慢地转身,林妙仪却在看到他脸的一瞬间怔住,她的师父竟在半年间急速枯萎,双目暗淡满脸褶皱,变成了一个耄耋老人!
她扶住他,“师父,你……你怎么会变成这样?发生什么事了?”
老道士浑浊地眼落在林妙仪身上,似是有些不可置信,他颤抖着开口,“楚楚,你……你不该来的。”
林妙仪表情一滞,“什么意思?师父,你早知道我会来,对不对?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老道士却红了眼,他在一旁的摇椅上坐下,眸光轻扫,当看到林妙仪身后的沈尧身时,神色一顿。
相似地身影不禁让他湿了眼眶。
远处一群飞鸟经过,成为这山上的唯一风景。
他闭上眼睛,口中喃喃,“我……我知道你们为何而来,我也早知……会有这么一日。”
林妙仪刚要开口再问,老道士却摆摆手。
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往事……被一幕幕揭开。
二十多年前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
出了一个少年天才。
听闻他三岁能做词,五岁能作诗,过目不忘,生有七窍玲珑心。
一时间在附近的乡镇都名声大噪。
好多教书先生都争抢着要他。
他父母原本只是农夫,却为了能让他读书考取功名将家里的银子都给了他。
连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都再无可教,说他有宰相之才,日后必成大器。
他童试,乡试会试一一通过,中了举人,带着满腔热血来到都城,第一次春闱,他没有中,他不服气。
于是他等了三年,白日里读书,晚上就在酒馆里做工。
他原本想着再考一次若还是不中就回老家娶了与他青梅竹马的姑娘结婚生子,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
可在某一个夜里,他在酒馆里的柜台里正念书。
有人……进来了。
是一位身着锦袍的翩翩公子,气度非凡。
“听闻你们这里有一种好酒,带着果香,给我来一壶。”
他头也未抬,一边拿着书本一边上酒。
可看书过于专注,酒坛还未来得及放在桌上他就松了手。
酒也撒了一地,他心疼不已,这一坛酒顶他四个月的工钱。
他急急忙忙将书放在桌上就去收拾。
等他再起身时,书已在锦袍男子的手上。
那书已经破败不堪,书页都是被重新用线缝了多次,但却能看出他的主人非常珍惜它,每一页的折痕都捋的板板正正。
锦袍男子看的很认真。
他也不好开口打扰他。
直到半响,男子才放下手中的书问道,“这些注解……都是你写的?”
他点点头。
“参加科考了吗?”
“考了,只中举人。”
男子面露疑惑,他当即问了前年考过的的两个题目。
他把自己写的答案原原本本的背出来了。
男子又问了他书里的两个问题。
他依旧一字不差。
男子震惊,他问,“今年还考吗?”
“考。”
男子点点头,那时离春闱还有两个月。
他回到柜台里便继续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等他再醒时男子已经走了,只留下了一锭银子。
再后来男子时常深更半夜来饮酒。
他们也会偶尔说话,一起对诗。
他从没交过朋友,也没人愿意和他交朋友,人们只会对他心生嫉妒。
这是……第一次他明白知己的含义。
不论他说什么,那男子竟都能理解,明白。
最后一次见他是春闱前,男子没有喝酒,他留下了一个玉佩,“若今年还不中,你……就拿着玉佩到皇宫前找我。”
那枚玉佩上写着……沈清河三个字。
那时他才知道那个男子不是普通人,是当今太子。
而他也猜到他上一次没有高中或许……不是意外,而是人外。
可这一次地榜单上却有了他的名字,他……中了状元之位。
可他等啊等,却没有等来皇帝的召见,他去询问时,被打了回来,他们说,他是冒名顶替的,真正的赵无逸已经来了。
那一刻他突然不明白,若这世上已经有了一个赵无逸,那他是谁?
他拿着玉佩跪在了宫门前。
对着侍卫磕头,侍卫拿着玉佩进宫后,他在宫门外等了三天三夜,滴水未进。
直到他昏迷。
等他醒来后,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摇椅上的老道士神色哀痛,“可我……只接到了先太子的死讯。
也就是那时,我才明白那句话的道理,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通达。”
只差那么一点……就差那么一点……
若他能早一步遇到先太子,或者……先太子没有病死,也许他早已经堂堂正正地站在朝廷之上,指点江山。
他深深地凝望沈尧,这个与先太子流着相同血脉的人。
“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你是沈清河的儿子……你与他真的很像。”
沈尧眸色乌黑,声音很低,“我想……那时父王早已病入膏肓,即便是侍卫送去了你的玉佩,他也……有心无力。”
老道士点头,“我也是这样想,或许老天要我有此一劫,于是……我没有再考,而是回到了村子里。
可三年过去,物是人非。我的父母病故而亡,我青梅竹马只等我高中要迎娶的姑娘也被嫁作他人做妾。
我当时万念俱灰。”
老道士伸手指了指脚下,苦笑,“于是……我从这苍梧山上,跳了下去。”
沈尧问道,“后来呢。”
“后来,我挂在了一棵树枝上,侥幸没有死,又恰巧被正在采药的老道士所救。
他将我带回了道观里,他说,等我把这观里所有的书都看过,或许……我想问的问题,就能有了答案。”
第66章 破军星二十年寿命换一因果
“咳咳……”
林妙仪给他倒了杯水,蹲在他身旁,轻拍他的背,她满眼心疼,“师父,你……歇一歇吧,等下再说好不好。”
老道士摆摆手,“无妨。”
今日若不说,他真怕,明日……便会忘了。
沈尧又问,“那你……找到答案了吗?”
“找到了,却也没有。”那位救了他的老道士或许是诓他的吧,想着他若真能将这一千五十八本书看完,怎么也要个十年八年,也许到那时……他就不想死了。
可他低估了赵无逸的执念,也不知道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他只看了三年。
“有一本……道家所学上曾经写到,若人心中有执念,可用二十年寿命换一因果。”
这种方法从未有人用过,也不知真假。
但他时时刻刻复盘当年之事,有时候人的记忆力太好也未必是件好事。
他夜不能寐,那些不甘日日侵蚀着他。
沈尧不说话,只呼吸沉重。
林妙仪见他额头出汗,“要是累了就歇会吧。”
沈尧摇头。
他知道林妙仪惦记他师父,而他……也更想快点见到他。
林妙仪看着沈尧的背影,斟酌再三,“沈尧,我知道你父王的仇对你很重要,可你……能不能答应我,如果……我师父并不想追究这件事,我希望……你也不要勉强他。”
沈尧停顿下,目光暗淡却还是点头,“好,我答应你。”
两个时辰后,三人终于抵达山顶处,一间小小的道观就出现在眼前。
道观的铁门因常年失修早已关不上,留下一道宽缝,四周围墙斑驳不堪,只有门上挂着一副木质地门匾完好如新,写着青云观三个字。
这幅牌匾正是林妙仪师父所写,由她挂上去的。
沈尧将林妙仪放下,林妙仪回头,见斜坡下林书宴与兰絮几人还没有跟上来。
沈尧猜出她心中所想,“不如……我们先进去吧。”
林妙仪点头,她上前一步,用力推开半合的铁门,带起一阵风,大片的海棠花瓣也在空中旋转落下。
只见院子里,一个穿着藏青色道袍,身材瘦弱地男子正费力地抬起一只木桶,往水缸里灌着水。
吴影看着却有些不对劲,他小声道,“林小姐的师父不是跟我差不多年纪吗?怎么头发……全白了?”
林妙仪没说话,因为她……也是同样的疑问,可她走的时候……她师父分明不是这样的。他为何一下子苍老这么多?
她快步走至他身旁,轻轻地叫出来了那两个字,“师父。”
老道士的木桶“当”地砸在地上,桶里的水也洒了出来。
他慢慢地转身,林妙仪却在看到他脸的一瞬间怔住,她的师父竟在半年间急速枯萎,双目暗淡满脸褶皱,变成了一个耄耋老人!
她扶住他,“师父,你……你怎么会变成这样?发生什么事了?”
老道士浑浊地眼落在林妙仪身上,似是有些不可置信,他颤抖着开口,“楚楚,你……你不该来的。”
林妙仪表情一滞,“什么意思?师父,你早知道我会来,对不对?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老道士却红了眼,他在一旁的摇椅上坐下,眸光轻扫,当看到林妙仪身后的沈尧身时,神色一顿。
相似地身影不禁让他湿了眼眶。
远处一群飞鸟经过,成为这山上的唯一风景。
他闭上眼睛,口中喃喃,“我……我知道你们为何而来,我也早知……会有这么一日。”
林妙仪刚要开口再问,老道士却摆摆手。
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往事……被一幕幕揭开。
二十多年前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
出了一个少年天才。
听闻他三岁能做词,五岁能作诗,过目不忘,生有七窍玲珑心。
一时间在附近的乡镇都名声大噪。
好多教书先生都争抢着要他。
他父母原本只是农夫,却为了能让他读书考取功名将家里的银子都给了他。
连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都再无可教,说他有宰相之才,日后必成大器。
他童试,乡试会试一一通过,中了举人,带着满腔热血来到都城,第一次春闱,他没有中,他不服气。
于是他等了三年,白日里读书,晚上就在酒馆里做工。
他原本想着再考一次若还是不中就回老家娶了与他青梅竹马的姑娘结婚生子,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
可在某一个夜里,他在酒馆里的柜台里正念书。
有人……进来了。
是一位身着锦袍的翩翩公子,气度非凡。
“听闻你们这里有一种好酒,带着果香,给我来一壶。”
他头也未抬,一边拿着书本一边上酒。
可看书过于专注,酒坛还未来得及放在桌上他就松了手。
酒也撒了一地,他心疼不已,这一坛酒顶他四个月的工钱。
他急急忙忙将书放在桌上就去收拾。
等他再起身时,书已在锦袍男子的手上。
那书已经破败不堪,书页都是被重新用线缝了多次,但却能看出他的主人非常珍惜它,每一页的折痕都捋的板板正正。
锦袍男子看的很认真。
他也不好开口打扰他。
直到半响,男子才放下手中的书问道,“这些注解……都是你写的?”
他点点头。
“参加科考了吗?”
“考了,只中举人。”
男子面露疑惑,他当即问了前年考过的的两个题目。
他把自己写的答案原原本本的背出来了。
男子又问了他书里的两个问题。
他依旧一字不差。
男子震惊,他问,“今年还考吗?”
“考。”
男子点点头,那时离春闱还有两个月。
他回到柜台里便继续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等他再醒时男子已经走了,只留下了一锭银子。
再后来男子时常深更半夜来饮酒。
他们也会偶尔说话,一起对诗。
他从没交过朋友,也没人愿意和他交朋友,人们只会对他心生嫉妒。
这是……第一次他明白知己的含义。
不论他说什么,那男子竟都能理解,明白。
最后一次见他是春闱前,男子没有喝酒,他留下了一个玉佩,“若今年还不中,你……就拿着玉佩到皇宫前找我。”
那枚玉佩上写着……沈清河三个字。
那时他才知道那个男子不是普通人,是当今太子。
而他也猜到他上一次没有高中或许……不是意外,而是人外。
可这一次地榜单上却有了他的名字,他……中了状元之位。
可他等啊等,却没有等来皇帝的召见,他去询问时,被打了回来,他们说,他是冒名顶替的,真正的赵无逸已经来了。
那一刻他突然不明白,若这世上已经有了一个赵无逸,那他是谁?
他拿着玉佩跪在了宫门前。
对着侍卫磕头,侍卫拿着玉佩进宫后,他在宫门外等了三天三夜,滴水未进。
直到他昏迷。
等他醒来后,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摇椅上的老道士神色哀痛,“可我……只接到了先太子的死讯。
也就是那时,我才明白那句话的道理,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通达。”
只差那么一点……就差那么一点……
若他能早一步遇到先太子,或者……先太子没有病死,也许他早已经堂堂正正地站在朝廷之上,指点江山。
他深深地凝望沈尧,这个与先太子流着相同血脉的人。
“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你是沈清河的儿子……你与他真的很像。”
沈尧眸色乌黑,声音很低,“我想……那时父王早已病入膏肓,即便是侍卫送去了你的玉佩,他也……有心无力。”
老道士点头,“我也是这样想,或许老天要我有此一劫,于是……我没有再考,而是回到了村子里。
可三年过去,物是人非。我的父母病故而亡,我青梅竹马只等我高中要迎娶的姑娘也被嫁作他人做妾。
我当时万念俱灰。”
老道士伸手指了指脚下,苦笑,“于是……我从这苍梧山上,跳了下去。”
沈尧问道,“后来呢。”
“后来,我挂在了一棵树枝上,侥幸没有死,又恰巧被正在采药的老道士所救。
他将我带回了道观里,他说,等我把这观里所有的书都看过,或许……我想问的问题,就能有了答案。”
第66章 破军星二十年寿命换一因果
“咳咳……”
林妙仪给他倒了杯水,蹲在他身旁,轻拍他的背,她满眼心疼,“师父,你……歇一歇吧,等下再说好不好。”
老道士摆摆手,“无妨。”
今日若不说,他真怕,明日……便会忘了。
沈尧又问,“那你……找到答案了吗?”
“找到了,却也没有。”那位救了他的老道士或许是诓他的吧,想着他若真能将这一千五十八本书看完,怎么也要个十年八年,也许到那时……他就不想死了。
可他低估了赵无逸的执念,也不知道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他只看了三年。
“有一本……道家所学上曾经写到,若人心中有执念,可用二十年寿命换一因果。”
这种方法从未有人用过,也不知真假。
但他时时刻刻复盘当年之事,有时候人的记忆力太好也未必是件好事。
他夜不能寐,那些不甘日日侵蚀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