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林妙仪若刚才没有看到那条小路,行差踏错半步,只怕……就要重蹈覆辙,皆时……她孤身一人在此。
后果不堪设想。
她回过头,眼里也带着一股寒意,“小女初回都城,不知与公子有何深仇大恨,竟如此费尽心机。”
“费尽心机?难道你母亲没告诉你吗?”
林妙仪一怔,“告诉什么?”
男子轻笑,“也对,你母亲爱女心切,定是早已将我恨之入骨,只是……有些事,本王认为,林小姐还是要自己去问才好,最好再问问荣王殿下是因何为质,你父亲又是如何从官中小吏升为户部尚书。”
林妙仪却一头雾水,荣王是谁?
她没听过。
不过大小是个王,捏死她如同捏死只蚂蚁。
眼下,还是要保命要紧。
林妙仪用力地挤个笑,那张寡淡地脸上倒也生出一副流光溢彩来,她像模像样地对荣王作揖,“好,殿下既然说了,臣女自然会问。”
男子却愣住一刻,似是没想到她会答应的这么痛快,也似是被她的笑唬住,难以想象濒死之人竟还能笑得出来。
“那么现在,臣女可以回去了吗?若出来久了,只怕母亲和皇后娘娘都会担心。”
提起皇后娘娘,这位殿下的脸似乎有一些松动。
少顷,他才冷淡开口,“送林小姐回去。”
此言一出,刚才那名宫婢又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领着林妙仪走出院子。
林妙仪回到座位上时,面色苍白,额间也出了一层冷汗。
王宛如看出她不对劲,“楚楚你没事吧?”
林妙仪摇摇头,“只是肚子不舒服。”
她垂眸看向桌上的那壶桂花酒。
她师父医术无双,她与他在一起多年,虽只学皮毛,可却对草药味道极其敏感,又怎会不知这桂花酒里放了东西。
只是她想知道下药的人究竟有何目的,她就必须喝下去。
宫宴结束后,一行人渐渐散去。
一盏油灯挂在马车前摇摇摆摆,照着石板路上,车里一片寂静。
林盛行一身绿色官服,满面红光,身材匀称并未发福,看起来不过三十二三,倒是王宛如,面色暗黄,身材臃肿,桃花色的衣裙宽大肥阔,反倒趁的鬓边白发与眼角皱纹更加显眼。
二人坐在一起,怎么看也不像是夫妻。
回府时,林妙仪的确听下人说起,她父亲林盛行是十年前官至三品,一跃龙门。
还有王宛如,曾与她解释是意外落水。
细细想来,总是有许多出入,左右这位殿下应是与她落水一事脱不了干系。
只是……他为质子一事竟是因为她吗?
可惜她失忆,谁是谁非也只有当时在场的人才知道了。
她不自觉揉起太阳穴。
王宛如见状,柔声道,“可是累了?要不要合眼休息会。”
林妙仪放下手,淡淡回应,“不累。”
晚风顺着车帘吹进来。
林盛行拿起披风披在她身上,“楚楚没参加过这样的筵宴,想必不太适应,今日若不是荣王刚回来,圣上也不会在宫中举办家宴。”
林妙仪适时地插嘴,“荣王殿下……很得圣上宠爱吗。”
林盛行解释,“倒也不算,只是圣上的哥哥,也就是先太子当年病故,先太子妃生下他后难产而亡,圣上……也是念他可怜罢了。”
王宛如却面色一冷,“可怜?哪里可怜?”
林盛行轻咳一声,眉头紧促,“夫人,荣王过两日便走了,前些日不少大臣向圣上谏言,说他年过二十,应去往冀州封地,你……又何须如此。”
王宛如一听,面色才缓和几分。
车内也再次寂静下来。
倒是林妙仪眸光动了动,荣王……要去封地了?
希望这几日……他不会再找她麻烦。
他这个人心思颇深,三言两语就将林妙仪说的疑神疑鬼。
还是要敬而远之。
第2章 浮云居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转眼间,马车已到了林府门口。
林妙仪扶着王宛如下车,就见一个身穿杏黄掐花璎珞纹玉锦,身段窈窕的女子站在门口迎接,身后还站着一位灰白衣裳,十五六岁的少年。
女子急急上前,欠了欠身子,“老爷……夫人……”
林盛行神色不悦,“你怎么在这。”
女子低眉,“今日本就是中秋佳节,妾身一人在宅子里,睹物思人,就想出来转转,又惦记着老爷今日醉了酒,所以在此等候。”声音袅袅动听,我见犹怜。
林盛行叹口气,牵过她的手,“行了,夜里凉,回屋说吧。”
内堂里。
女子倒了杯热茶递给林妙仪,欠了欠身,“这几日妾身受了风寒,一直没来拜见大小姐,不知大小姐这些年可还好。”
林妙仪接过茶,“姨娘客气了,我一切都好。”
她不喜喝茶,本想接过后放在桌上,可那女子还在身旁站着,林妙仪也只能低下头,吹着茶上的浮沫。
若不是今日见到她,林妙仪都快忘了林盛行还有位妾室,张慧雯。
不过听丫鬟兰絮说,张慧雯很少出院子,也从不争宠,王宛如对她极其信任,连管家之权都给了她。
她轻抿一口茶,放下后,张慧雯又转身将丫鬟手中的食盒打开,端出一盘糕点放在桌上,柔声细语,“今日妾身一人在院中,闲来无事,做了些大小姐幼时爱吃的栗子糕,还热乎着,大小姐要不要尝尝看。”
林妙仪犹豫,又茶水又糕点的,可她今夜被那个荣王搅合的属实没有胃口。
王宛如见她不动,轻声开口,“楚楚尝尝吧,你姨娘的一片心意。”
林妙仪只能点头。
她拿起一块栗子糕放入口中,香而不腻,确与平日里吃过的不同,做的人是用了心思的。
“谢过姨娘了。”
张慧雯见林妙仪喜欢也分外高兴,她含着笑,牵过身后的少年,“书宴,来见见你长姐。”
灰色衣裳的少年这才上前,老老实实地低下头,“长姐。”
林妙仪也放下手中糕点,淡淡的看了一眼这个局促不安的少年。
见他深深地低着头,额间已经渗出一层细汗。
她想缓解气氛,猜官宦子弟应是学问很好,就随口问,“二弟参加科考了吗?”
林书晏没回答。
林盛行见他不回话,蹙眉,“问你话呢,怎么不答。”
林书宴将头埋的更低了,嘟囔着开口,声音竟比蚊子大不了哪去,“回长姐,还没呢,明年参加春闱。”
林盛行则叹了口气,杯子重重的摔在桌上,“考了也是不顶用的,一本书看了五遍都记不住。”
张慧雯的脸上顿时一阵青白。
堂内尴尬。
林妙仪有些后悔自己说错了话,只能对着林盛行安抚,“父亲,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生无用之草,考不考得上也不那么重要,以后……他总归会有用途的。”
林书宴惊讶间飞快地抬起头,面露感激之色,又深深地低下去。
王宛如也忙打圆场,“算了,老爷,今日过节,和孩子生气做什么,忙了一天了,也都累了,早点歇息吧。”
林盛行听闻此话脸上怒气消散不少,他一摆手,“行了,都散了吧。”
张慧雯连忙上前扶着林盛行回了倚梅园。
林妙仪也搀着王宛如往观澜院走去,王宛如拍拍她的手笑道,“书宴这孩子,小时候就怕你,长大了还是这个样子。”
小时候?他竟很怕她吗?
林妙仪扯起嘴角,那自己幼时……应是很霸道吧。
她垂眸,见皎皎月光下,地面上映着两人孤单的身影,“母亲,你很喜欢张姨娘呢。”
“这些年,你不在府里,我身子不好,张姨娘一直照顾你父亲,伏低做小,也是不易。”
“咱们院里没的那些使绊子的事,我很知足,你姨娘人不错,日子久了你就知道了。”
林妙仪回过头,望着林盛行与张慧雯的背影却默不作声。
…………
次日,天朦胧亮。
林妙仪从梦中惊醒,她坐起身,看着陌生又熟悉的房间。
她已经许久不做这样的梦了,梦里她总是被浸在一片湖里。
可刚刚竟又梦到了,或许是被荣王惊吓到有关吧。
兰絮听到响动推门进来,“小姐,你醒啦,奴婢伺候您洗漱吧。”
“好。”
林妙仪老老实实地坐着。
收拾完,才去王宛如房间例常请安。
进观澜院时,王宛如正捧着一盘子糕饼吃的起兴。
她坐在一旁,看桌上摆的诱人色泽,“母亲今日没吃早饭吗?
“吃过了,就是这肚子总觉得饿,正巧你姨娘又给我送来些新做的糕点,你要不要尝尝看。”
林妙仪摇头,“母亲,这些甜腻食物还是要少吃为妙,易消化不良,尤其五脏六腑,都会代谢不了。
后果不堪设想。
她回过头,眼里也带着一股寒意,“小女初回都城,不知与公子有何深仇大恨,竟如此费尽心机。”
“费尽心机?难道你母亲没告诉你吗?”
林妙仪一怔,“告诉什么?”
男子轻笑,“也对,你母亲爱女心切,定是早已将我恨之入骨,只是……有些事,本王认为,林小姐还是要自己去问才好,最好再问问荣王殿下是因何为质,你父亲又是如何从官中小吏升为户部尚书。”
林妙仪却一头雾水,荣王是谁?
她没听过。
不过大小是个王,捏死她如同捏死只蚂蚁。
眼下,还是要保命要紧。
林妙仪用力地挤个笑,那张寡淡地脸上倒也生出一副流光溢彩来,她像模像样地对荣王作揖,“好,殿下既然说了,臣女自然会问。”
男子却愣住一刻,似是没想到她会答应的这么痛快,也似是被她的笑唬住,难以想象濒死之人竟还能笑得出来。
“那么现在,臣女可以回去了吗?若出来久了,只怕母亲和皇后娘娘都会担心。”
提起皇后娘娘,这位殿下的脸似乎有一些松动。
少顷,他才冷淡开口,“送林小姐回去。”
此言一出,刚才那名宫婢又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领着林妙仪走出院子。
林妙仪回到座位上时,面色苍白,额间也出了一层冷汗。
王宛如看出她不对劲,“楚楚你没事吧?”
林妙仪摇摇头,“只是肚子不舒服。”
她垂眸看向桌上的那壶桂花酒。
她师父医术无双,她与他在一起多年,虽只学皮毛,可却对草药味道极其敏感,又怎会不知这桂花酒里放了东西。
只是她想知道下药的人究竟有何目的,她就必须喝下去。
宫宴结束后,一行人渐渐散去。
一盏油灯挂在马车前摇摇摆摆,照着石板路上,车里一片寂静。
林盛行一身绿色官服,满面红光,身材匀称并未发福,看起来不过三十二三,倒是王宛如,面色暗黄,身材臃肿,桃花色的衣裙宽大肥阔,反倒趁的鬓边白发与眼角皱纹更加显眼。
二人坐在一起,怎么看也不像是夫妻。
回府时,林妙仪的确听下人说起,她父亲林盛行是十年前官至三品,一跃龙门。
还有王宛如,曾与她解释是意外落水。
细细想来,总是有许多出入,左右这位殿下应是与她落水一事脱不了干系。
只是……他为质子一事竟是因为她吗?
可惜她失忆,谁是谁非也只有当时在场的人才知道了。
她不自觉揉起太阳穴。
王宛如见状,柔声道,“可是累了?要不要合眼休息会。”
林妙仪放下手,淡淡回应,“不累。”
晚风顺着车帘吹进来。
林盛行拿起披风披在她身上,“楚楚没参加过这样的筵宴,想必不太适应,今日若不是荣王刚回来,圣上也不会在宫中举办家宴。”
林妙仪适时地插嘴,“荣王殿下……很得圣上宠爱吗。”
林盛行解释,“倒也不算,只是圣上的哥哥,也就是先太子当年病故,先太子妃生下他后难产而亡,圣上……也是念他可怜罢了。”
王宛如却面色一冷,“可怜?哪里可怜?”
林盛行轻咳一声,眉头紧促,“夫人,荣王过两日便走了,前些日不少大臣向圣上谏言,说他年过二十,应去往冀州封地,你……又何须如此。”
王宛如一听,面色才缓和几分。
车内也再次寂静下来。
倒是林妙仪眸光动了动,荣王……要去封地了?
希望这几日……他不会再找她麻烦。
他这个人心思颇深,三言两语就将林妙仪说的疑神疑鬼。
还是要敬而远之。
第2章 浮云居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转眼间,马车已到了林府门口。
林妙仪扶着王宛如下车,就见一个身穿杏黄掐花璎珞纹玉锦,身段窈窕的女子站在门口迎接,身后还站着一位灰白衣裳,十五六岁的少年。
女子急急上前,欠了欠身子,“老爷……夫人……”
林盛行神色不悦,“你怎么在这。”
女子低眉,“今日本就是中秋佳节,妾身一人在宅子里,睹物思人,就想出来转转,又惦记着老爷今日醉了酒,所以在此等候。”声音袅袅动听,我见犹怜。
林盛行叹口气,牵过她的手,“行了,夜里凉,回屋说吧。”
内堂里。
女子倒了杯热茶递给林妙仪,欠了欠身,“这几日妾身受了风寒,一直没来拜见大小姐,不知大小姐这些年可还好。”
林妙仪接过茶,“姨娘客气了,我一切都好。”
她不喜喝茶,本想接过后放在桌上,可那女子还在身旁站着,林妙仪也只能低下头,吹着茶上的浮沫。
若不是今日见到她,林妙仪都快忘了林盛行还有位妾室,张慧雯。
不过听丫鬟兰絮说,张慧雯很少出院子,也从不争宠,王宛如对她极其信任,连管家之权都给了她。
她轻抿一口茶,放下后,张慧雯又转身将丫鬟手中的食盒打开,端出一盘糕点放在桌上,柔声细语,“今日妾身一人在院中,闲来无事,做了些大小姐幼时爱吃的栗子糕,还热乎着,大小姐要不要尝尝看。”
林妙仪犹豫,又茶水又糕点的,可她今夜被那个荣王搅合的属实没有胃口。
王宛如见她不动,轻声开口,“楚楚尝尝吧,你姨娘的一片心意。”
林妙仪只能点头。
她拿起一块栗子糕放入口中,香而不腻,确与平日里吃过的不同,做的人是用了心思的。
“谢过姨娘了。”
张慧雯见林妙仪喜欢也分外高兴,她含着笑,牵过身后的少年,“书宴,来见见你长姐。”
灰色衣裳的少年这才上前,老老实实地低下头,“长姐。”
林妙仪也放下手中糕点,淡淡的看了一眼这个局促不安的少年。
见他深深地低着头,额间已经渗出一层细汗。
她想缓解气氛,猜官宦子弟应是学问很好,就随口问,“二弟参加科考了吗?”
林书晏没回答。
林盛行见他不回话,蹙眉,“问你话呢,怎么不答。”
林书宴将头埋的更低了,嘟囔着开口,声音竟比蚊子大不了哪去,“回长姐,还没呢,明年参加春闱。”
林盛行则叹了口气,杯子重重的摔在桌上,“考了也是不顶用的,一本书看了五遍都记不住。”
张慧雯的脸上顿时一阵青白。
堂内尴尬。
林妙仪有些后悔自己说错了话,只能对着林盛行安抚,“父亲,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生无用之草,考不考得上也不那么重要,以后……他总归会有用途的。”
林书宴惊讶间飞快地抬起头,面露感激之色,又深深地低下去。
王宛如也忙打圆场,“算了,老爷,今日过节,和孩子生气做什么,忙了一天了,也都累了,早点歇息吧。”
林盛行听闻此话脸上怒气消散不少,他一摆手,“行了,都散了吧。”
张慧雯连忙上前扶着林盛行回了倚梅园。
林妙仪也搀着王宛如往观澜院走去,王宛如拍拍她的手笑道,“书宴这孩子,小时候就怕你,长大了还是这个样子。”
小时候?他竟很怕她吗?
林妙仪扯起嘴角,那自己幼时……应是很霸道吧。
她垂眸,见皎皎月光下,地面上映着两人孤单的身影,“母亲,你很喜欢张姨娘呢。”
“这些年,你不在府里,我身子不好,张姨娘一直照顾你父亲,伏低做小,也是不易。”
“咱们院里没的那些使绊子的事,我很知足,你姨娘人不错,日子久了你就知道了。”
林妙仪回过头,望着林盛行与张慧雯的背影却默不作声。
…………
次日,天朦胧亮。
林妙仪从梦中惊醒,她坐起身,看着陌生又熟悉的房间。
她已经许久不做这样的梦了,梦里她总是被浸在一片湖里。
可刚刚竟又梦到了,或许是被荣王惊吓到有关吧。
兰絮听到响动推门进来,“小姐,你醒啦,奴婢伺候您洗漱吧。”
“好。”
林妙仪老老实实地坐着。
收拾完,才去王宛如房间例常请安。
进观澜院时,王宛如正捧着一盘子糕饼吃的起兴。
她坐在一旁,看桌上摆的诱人色泽,“母亲今日没吃早饭吗?
“吃过了,就是这肚子总觉得饿,正巧你姨娘又给我送来些新做的糕点,你要不要尝尝看。”
林妙仪摇头,“母亲,这些甜腻食物还是要少吃为妙,易消化不良,尤其五脏六腑,都会代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