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林芝茵忍无可忍之下,就给它弹了一个脑瓜崩。
不重,但是摩托车喵呜了一声,委委屈屈地跑出去了。
曲喆就说:“它还是个小猫,你和它计较什么嘛。”
他的话没说完,自己的脑袋上也挨了林芝茵一个脑瓜崩。
她这回下手可重多了,曲喆光洁的脑门上出现了一道红印子。
于是曲喆就老老实实地闭嘴继续写作业了。
期间外婆还给他们送过点心,是两碗面条。
是细溜溜的面,里面放着烫过的薄荷和煎过的香肠。
这段时间下了大雨,地里的薄荷疯长。
外婆说再不吃就要老掉了,于是曲喆和林芝茵不得不拼命吃。
搞得林芝茵觉得这几天说话呼吸出来的味道都带着薄荷味儿,就像是在拍绿箭广告一样。
外婆今天还去地里种了木耳菜和秋葵,说是到时候能吃了就用来清炒肉丝。
林芝茵没吃过这两种菜,曲喆说它们的口感黏糊糊的,有点像鼻涕,反正他是不喜欢。
外婆听到他的评价后,也赏了他一个脑瓜崩:“又乱讲!”
于是曲喆只好继续埋头吃面条。
外婆看了看他们两个认真写出来的笔记和作业本,有些满意,她问林芝茵。
“茵茵以后要考哪个大学,想好了吗?”
林芝茵想了想,道:“如果能考来春市的话,我就想到这儿上学。”
这里气候适宜,环境很好,而且听曲喆分析过往年的分数线,她觉得她有能力拼一拼这边的一本线。
虽然这边的人爱吃辣,但这又不是什么大问题。
她现在也能蘸上一筷子的辣椒酱了。
曲喆还说外面卖的蘸水是不如自己家的辣椒酱香的。
有的时候他还会殷勤地抱着自己家做的辣椒酱邀请林芝茵尝一尝。
就尝一点点。
外婆闻言,弯起了眼睛:“那就也和你妈那样,考春市大学了?”
林芝茵愣了一下:“妈妈她上过大学?”
她还以为妈妈最多是高中的学历。
“当然上过。”外婆说着,拿起她的作业本看了看,“你妈妈那个时候念书可聪明了,你舅舅念到高中就不念了,她不要,她就要去念大学。
“她以前学的什么专业我都忘啦,就记得那个时候她骑着自行车上下学,那年头又没有水泥路,山上自行车就不好骑,只能停在山脚下。
“你外公那个时候给你妈妈买了一辆旧的自行车,她宝贝得不行,每天放在山脚下的人家门口,有的时候晚上做了噩梦,不放心,还要去看呢。”
说到这里,外婆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笑了起来。
“你妈妈那个时候去看自行车的时候,还被人家当成小偷,把周围人家都喊起来抓贼了。”
林芝茵一边听,一边跟着乐。
外婆说的很多事情都是关于妈妈的,是关于林芝茵没见过的另一个妈妈的。
这让林芝茵感到新奇又陌生。
好像忽然多出来了一个新的妈妈。
她记忆里的妈妈似乎永远都在围着油腻腻的灶台和嘈杂的菜市场打转。
再不然就是和爸爸吵架,爷爷奶奶会过来助威,妈妈吵不过他们三个人,吵了没一会儿,她就会开始躲起来抹眼泪。
她以为只要自己躲起来,林芝茵就不会看见。
爸爸从不哄妈妈。
他气上头了,就会冲她骂“有本事就离婚,我倒要看看你离了我还能去哪里”。
他每次都把她最痛的软肋拿出来,反复地戳伤。
他知道妈妈无处可去。
外婆絮絮叨叨地说了一会儿,讲的都是关于妈妈的事情。
她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睛里好像流淌出来一层柔和的光。
她看着林芝茵,但是又不完全是看着林芝茵。
她在透过眼前的这个小姑娘,看自己从前的女儿。
林芝茵想,要是她们能和好就好了。
她们本来就不应该吵架的呀。
两地之间相隔得那么远,电话费又那么贵。
怎么能把为数不多的相遇浪费在彼此生气上呢?
外婆说着说着,就慢慢地沉默下来,像一只终于倒空了豆子的竹筒。
她沉默半晌,想了想,像是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似的,跟林芝茵说。
“你跟你妈妈讲嘛,让她回来嘛,家里种了她喜欢的秋葵和木耳菜,她爱吃这个的。”
林芝茵愣了一下。
原来这些蔬菜是妈妈喜欢的。
外婆没说还生不生妈妈远嫁的气,也没说还会不会和妈妈吵架,她就跟林芝茵说,家里种着菜,让她回来吃。
就像是人年纪大了,终于要向自己的孩子低头妥协,但是又不好意思当面说出口,只能拜托别人帮忙传信。
但是林芝茵很高兴。
她想,妈妈和外婆因为远嫁的事情吵了这么久,现在终于可以和好了。
她想让妈妈也过来,说不定到时候跟妈妈讲过以后,妈妈就会同意她在春市念书。
她兴高采烈地放下笔,立刻就要揪着曲喆去他家打电话。
曲喆迅速地把碗里剩下的面吸溜进嘴里,跟着林芝茵往外面跑。
林芝茵发现自己从来没那么快乐过。
她现在就像一只和平鸽,马上要传达休战和平的讯息。
曲喆听着她的木屐哒哒哒哒地踩在水泥路上,一路都在叫:“慢点跑,慢点跑,当心摔跟头!”
林芝茵冲进了小卖部,很快地就拎起了听筒,拨通了那串烂熟于心的数字。
这个时间点,妈妈应该在洗菜择菜,准备烧饭吧?
她这么想着,却听到听筒那边传来的是爷爷的声音。
“喂,谁啊?”
听筒那头的声音很杂乱。
有奶奶嘀嘀咕咕的抱怨,有爸爸大声的吼叫,还有林志宇哭闹的声音。
他哭起来就像纪录片里的三声夜鹰,听上去尖锐又凄厉。
林芝茵定了定神:“喂,是我,我是林芝茵。”
她没喊他爷爷,想尽可能地含糊过去。
反正他也不在乎她这个孙女。
他说她是“赔钱货”。
但事实上,林芝茵想,他才是那个赔钱货呢。
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只会指手画脚,和爸爸一起抽烟喝酒打牌。
爷爷有那么一瞬间没说话,似乎是在想她是哪个,然后才问:“你打电话来干什么?电话费那么贵。”
“打过去的电话不要钱。”林芝茵急忙叫停了他要挂电话的动作,“我想和妈妈讲电话。”
“你妈?你妈妈现在不在家。”爷爷说,“挂了啊。”
林芝茵一愣,继而追问道:“不在家?那妈妈去哪里了啊?”
“不知道!”
爷爷的脾气听上去似乎很不好,林芝茵还没说出下一句话,他就啪的一声挂了。
结束通话前,她还听到爸爸在那边骂骂咧咧的。
林芝茵也跟着挂断了电话。
怏怏不乐。
曲喆试探性地问:“你妈妈怎么啦?”
林芝茵摇了摇头,她没打算跟曲喆介绍自己家那么复杂的境况。
“我妈妈不在,我爷爷接的电话,待会儿我晚上再来打电话。”
“噢,好。”
曲喆看出来林芝茵有点不高兴,但是又不敢多问,只好没话找话。
“你们那边的方言还挺好听的。”
顿了顿,又小声地问。
“那个,‘粉肠’是什么意思呀?”
他觉得这个听上去像吃的东西,但是说出来的语气好像又不是这么回事。
林芝茵没好意思说这是脏话,也没好意思说他们刚刚说话的语气其实不算太好。
毕竟爷爷不喜欢她,而她也对他没多少好感。
她对他客气,完全是因为妈妈。
因为如果她稍微叛逆一点,爷爷就会斥责妈妈:“你怎么教的女儿!”
他们会把压力全都倾倒在妈妈身上。
林芝茵不想让妈妈难做。
至于现在,她也不想把这些糟心事说出来。
让曲喆难受。
她说:“我们回去吧,我到晚上再来。”
曲喆看出她不愿意多谈,也就知趣地点点头。
他想了想,又道:“说起来你刚才跑得挺快呢,吓我一跳。”
林芝茵就有些不太好意思:“其实我平时跑得不是很快,我的体育成绩不是很好,八百米的成绩也不太够看。”
原本是要买了运动服来练跑步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她还一次都没派上过正式用场。
曲喆听到这里,像是终于有了底气,他挺起胸膛。
“那你早说呀,这样,我到时候领着你一起去爬山锻炼,怎么样?”
反正她之前生病的时候,他也说过要领她去爬山锻炼身体了。
林芝茵眨巴眨巴眼睛:“爬山锻炼?”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i.html" title="鹿有妖"target="_blank">鹿有妖
不重,但是摩托车喵呜了一声,委委屈屈地跑出去了。
曲喆就说:“它还是个小猫,你和它计较什么嘛。”
他的话没说完,自己的脑袋上也挨了林芝茵一个脑瓜崩。
她这回下手可重多了,曲喆光洁的脑门上出现了一道红印子。
于是曲喆就老老实实地闭嘴继续写作业了。
期间外婆还给他们送过点心,是两碗面条。
是细溜溜的面,里面放着烫过的薄荷和煎过的香肠。
这段时间下了大雨,地里的薄荷疯长。
外婆说再不吃就要老掉了,于是曲喆和林芝茵不得不拼命吃。
搞得林芝茵觉得这几天说话呼吸出来的味道都带着薄荷味儿,就像是在拍绿箭广告一样。
外婆今天还去地里种了木耳菜和秋葵,说是到时候能吃了就用来清炒肉丝。
林芝茵没吃过这两种菜,曲喆说它们的口感黏糊糊的,有点像鼻涕,反正他是不喜欢。
外婆听到他的评价后,也赏了他一个脑瓜崩:“又乱讲!”
于是曲喆只好继续埋头吃面条。
外婆看了看他们两个认真写出来的笔记和作业本,有些满意,她问林芝茵。
“茵茵以后要考哪个大学,想好了吗?”
林芝茵想了想,道:“如果能考来春市的话,我就想到这儿上学。”
这里气候适宜,环境很好,而且听曲喆分析过往年的分数线,她觉得她有能力拼一拼这边的一本线。
虽然这边的人爱吃辣,但这又不是什么大问题。
她现在也能蘸上一筷子的辣椒酱了。
曲喆还说外面卖的蘸水是不如自己家的辣椒酱香的。
有的时候他还会殷勤地抱着自己家做的辣椒酱邀请林芝茵尝一尝。
就尝一点点。
外婆闻言,弯起了眼睛:“那就也和你妈那样,考春市大学了?”
林芝茵愣了一下:“妈妈她上过大学?”
她还以为妈妈最多是高中的学历。
“当然上过。”外婆说着,拿起她的作业本看了看,“你妈妈那个时候念书可聪明了,你舅舅念到高中就不念了,她不要,她就要去念大学。
“她以前学的什么专业我都忘啦,就记得那个时候她骑着自行车上下学,那年头又没有水泥路,山上自行车就不好骑,只能停在山脚下。
“你外公那个时候给你妈妈买了一辆旧的自行车,她宝贝得不行,每天放在山脚下的人家门口,有的时候晚上做了噩梦,不放心,还要去看呢。”
说到这里,外婆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笑了起来。
“你妈妈那个时候去看自行车的时候,还被人家当成小偷,把周围人家都喊起来抓贼了。”
林芝茵一边听,一边跟着乐。
外婆说的很多事情都是关于妈妈的,是关于林芝茵没见过的另一个妈妈的。
这让林芝茵感到新奇又陌生。
好像忽然多出来了一个新的妈妈。
她记忆里的妈妈似乎永远都在围着油腻腻的灶台和嘈杂的菜市场打转。
再不然就是和爸爸吵架,爷爷奶奶会过来助威,妈妈吵不过他们三个人,吵了没一会儿,她就会开始躲起来抹眼泪。
她以为只要自己躲起来,林芝茵就不会看见。
爸爸从不哄妈妈。
他气上头了,就会冲她骂“有本事就离婚,我倒要看看你离了我还能去哪里”。
他每次都把她最痛的软肋拿出来,反复地戳伤。
他知道妈妈无处可去。
外婆絮絮叨叨地说了一会儿,讲的都是关于妈妈的事情。
她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睛里好像流淌出来一层柔和的光。
她看着林芝茵,但是又不完全是看着林芝茵。
她在透过眼前的这个小姑娘,看自己从前的女儿。
林芝茵想,要是她们能和好就好了。
她们本来就不应该吵架的呀。
两地之间相隔得那么远,电话费又那么贵。
怎么能把为数不多的相遇浪费在彼此生气上呢?
外婆说着说着,就慢慢地沉默下来,像一只终于倒空了豆子的竹筒。
她沉默半晌,想了想,像是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似的,跟林芝茵说。
“你跟你妈妈讲嘛,让她回来嘛,家里种了她喜欢的秋葵和木耳菜,她爱吃这个的。”
林芝茵愣了一下。
原来这些蔬菜是妈妈喜欢的。
外婆没说还生不生妈妈远嫁的气,也没说还会不会和妈妈吵架,她就跟林芝茵说,家里种着菜,让她回来吃。
就像是人年纪大了,终于要向自己的孩子低头妥协,但是又不好意思当面说出口,只能拜托别人帮忙传信。
但是林芝茵很高兴。
她想,妈妈和外婆因为远嫁的事情吵了这么久,现在终于可以和好了。
她想让妈妈也过来,说不定到时候跟妈妈讲过以后,妈妈就会同意她在春市念书。
她兴高采烈地放下笔,立刻就要揪着曲喆去他家打电话。
曲喆迅速地把碗里剩下的面吸溜进嘴里,跟着林芝茵往外面跑。
林芝茵发现自己从来没那么快乐过。
她现在就像一只和平鸽,马上要传达休战和平的讯息。
曲喆听着她的木屐哒哒哒哒地踩在水泥路上,一路都在叫:“慢点跑,慢点跑,当心摔跟头!”
林芝茵冲进了小卖部,很快地就拎起了听筒,拨通了那串烂熟于心的数字。
这个时间点,妈妈应该在洗菜择菜,准备烧饭吧?
她这么想着,却听到听筒那边传来的是爷爷的声音。
“喂,谁啊?”
听筒那头的声音很杂乱。
有奶奶嘀嘀咕咕的抱怨,有爸爸大声的吼叫,还有林志宇哭闹的声音。
他哭起来就像纪录片里的三声夜鹰,听上去尖锐又凄厉。
林芝茵定了定神:“喂,是我,我是林芝茵。”
她没喊他爷爷,想尽可能地含糊过去。
反正他也不在乎她这个孙女。
他说她是“赔钱货”。
但事实上,林芝茵想,他才是那个赔钱货呢。
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只会指手画脚,和爸爸一起抽烟喝酒打牌。
爷爷有那么一瞬间没说话,似乎是在想她是哪个,然后才问:“你打电话来干什么?电话费那么贵。”
“打过去的电话不要钱。”林芝茵急忙叫停了他要挂电话的动作,“我想和妈妈讲电话。”
“你妈?你妈妈现在不在家。”爷爷说,“挂了啊。”
林芝茵一愣,继而追问道:“不在家?那妈妈去哪里了啊?”
“不知道!”
爷爷的脾气听上去似乎很不好,林芝茵还没说出下一句话,他就啪的一声挂了。
结束通话前,她还听到爸爸在那边骂骂咧咧的。
林芝茵也跟着挂断了电话。
怏怏不乐。
曲喆试探性地问:“你妈妈怎么啦?”
林芝茵摇了摇头,她没打算跟曲喆介绍自己家那么复杂的境况。
“我妈妈不在,我爷爷接的电话,待会儿我晚上再来打电话。”
“噢,好。”
曲喆看出来林芝茵有点不高兴,但是又不敢多问,只好没话找话。
“你们那边的方言还挺好听的。”
顿了顿,又小声地问。
“那个,‘粉肠’是什么意思呀?”
他觉得这个听上去像吃的东西,但是说出来的语气好像又不是这么回事。
林芝茵没好意思说这是脏话,也没好意思说他们刚刚说话的语气其实不算太好。
毕竟爷爷不喜欢她,而她也对他没多少好感。
她对他客气,完全是因为妈妈。
因为如果她稍微叛逆一点,爷爷就会斥责妈妈:“你怎么教的女儿!”
他们会把压力全都倾倒在妈妈身上。
林芝茵不想让妈妈难做。
至于现在,她也不想把这些糟心事说出来。
让曲喆难受。
她说:“我们回去吧,我到晚上再来。”
曲喆看出她不愿意多谈,也就知趣地点点头。
他想了想,又道:“说起来你刚才跑得挺快呢,吓我一跳。”
林芝茵就有些不太好意思:“其实我平时跑得不是很快,我的体育成绩不是很好,八百米的成绩也不太够看。”
原本是要买了运动服来练跑步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她还一次都没派上过正式用场。
曲喆听到这里,像是终于有了底气,他挺起胸膛。
“那你早说呀,这样,我到时候领着你一起去爬山锻炼,怎么样?”
反正她之前生病的时候,他也说过要领她去爬山锻炼身体了。
林芝茵眨巴眨巴眼睛:“爬山锻炼?”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ti.html" title="鹿有妖"target="_blank">鹿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