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真免费请我看我都嫌浪费时间系列。
“淳淳,快找找你报名时候的教练,待会儿别迟到了。”
今天是周末,苏茵不上班,叶景宏也没有演出,夫妻俩自然就跟着一起来了,此时正催促着儿子快点去报到。
这俩人本来还发愁怎么让儿子振作起来呢,结果突然就听他说要去参加一场足球比赛,当下自是喜不自胜,希望孩子能在这种公开活动中结交到新朋友。
何况此类体育赛事多少也有着锻炼身体的作用,看着自家儿子的麻杆身材,夫妻俩也都觉得他很需要此类活动来提高体质。
叶淳倒是不像父母那样急躁,在人群中四下扫视了一圈,很快就找到了那个接收他报名表的秃顶大叔。
大叔身边围了不少人,大多都是今天来参加比赛的少年和他们的父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师范的学生凑在外围看热闹,倒是没看到那支作为对手的中甲球队成员。
人家是职业球队,打他们这群小孩子,兴许连熟悉场地的步骤都懒得做,自然不需要这么早到场。
叶淳先找教练大叔报了到,然后领到一套球衣,打开一看,球衣的胸口处印着五个大字——飞飞酱鸭脖。
他现在才知道,原来这次的主办方是卖酱鸭脖的。
盯着球衣足足看了十来秒,叶淳最终还是放弃了挣扎,去卫生间把衣服换上,然后在秃顶教练大叔的协助下开始穿足球袜和护腿板。
护腿板当然不止有一种穿戴方法,但对于如今的职业球员来说,许多人都是先穿一双超过脚踝、但长度适中的中短袜,然后插。入护腿板,绑上绷带,接着在外面套上一对袜套,把护腿板紧紧的包裹住,保证它不会到处乱跑。
最后,用胶带把袜套和短袜相接的地方粘起来,就大功告成了。
叶淳穿着全套装备原地蹦跶了两下,出乎意料的舒适,他原本还以为穿戴上护腿板之后会很难适应,但实际上,护腿板的存在感并没有那么强烈,带着它跑动所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换好装备后,参加此次比赛的十八名小球员被秃顶大叔集合起来叫到球场边,而孩子们的父母则被拦在了看台上,叶淳眼尖地看到不少家长都举起了相机,对着自家孩子一顿猛拍。
这场面,知道的是正经足球热身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青少年夏令营呢。
“这位是安教练,此前在中超球队中任职,此次特意空出时间来指导我们,大家鼓掌!”
眼看着秃头大叔从旁边拉过来一个基本就没头发的大光头,再一听介绍,叶淳这才明白,原来这位安教练才是今天要带他们比赛的临时教练,秃头大叔虽然冠了个教练的名头,但实际上只负责招人外加处理杂事而已。
或许是中超这两个字眼刺激到了孩子们,十几个少年瞬间掌声雷动,有个别性格活泼的还吹起了口哨,真是给足了牌面。
叶淳象征性地拍了几下手,他有些不太理解,中超的教练混得这么惨的吗?居然沦落到了来给他们当临时教练的程度。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秃头大叔介绍的时候说安教练来自中超球队,可没说他在球队中担任什么职务,没准不是主教练呢,只是挂着中超的名头提升对外价值也有可能。
安教练坦然接受了大家的欢迎,兴许是因为时间比较紧,他也没有多废话,先把在场的十八人分成了两组,一组是首发上场的11个人,而另外7人则是替补。
热身赛是不限制替补次数的,只要教练愿意,作为替补的7个人也都能够上场感受一下比赛气氛,也或许是因为如此,十八个人中只有叶淳一个门将,其他人都选了别的位置。
毕竟还是喜欢出风头的少年人,大家都更想当攻城拔寨的前锋,再不济也要留在中场,很少有人愿意干后卫和门将的活。
分好组后,安教练带着大家进行了一系列热身运动,然后沿着跑道慢跑了五、六圈,这才再次把大家集合起来,让他们依次做自我介绍。
叶淳站在队伍末尾,不停地喘着粗气,他的体力真的不太好,这几圈跑完,队伍倒是能跟上,就是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把呼吸平复下来,现在让他做自我介绍,怕是气儿都捋不顺。
好在出现这种状况的人也不止他一个,全队十八位成员,超过一半都是气喘吁吁的模样。
这跑道一圈就是400米,跑五圈就有2000米,平常锻炼较少的孩子突然来这么一遭确实有够呛的。
安教练似乎对他们的体能很不满意,嘴角向下撇着,但最终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催促着他们快点做完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柴弘新,来自轶山青年队,场上位置是前锋……”
听到这段自我介绍,叶淳属实有些意外,连忙转头看过去,就见距离他七、八个人的位置,一位皮肤明显比其他人要黑两个色号的板寸少年正自信地介绍着自己。
尽管做不到对国内的职业球队都如数家珍,但轶山足球俱乐部叶淳还是知道的,这也是一家中甲球队。
除了一线队和预备队外,他们旗下还有青年队,虽然青年梯队并不完整,但其中最高年龄段的那一批平时还是有比赛可踢的,竞技状态能够得到保持。
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实力比起普通人要强上很多。
虽然球迷们经常嘲笑国内足球的水平,左一句垃圾,右一句我上我也行,而且青年队成员也算不上职业球员,百分之八十的青年队小伙子未来都得不到职业合同,可叶淳还是觉得,在一堆跑一两千米就能喘。成拉风箱的少年中,柴弘新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瞅瞅他那壮硕的身材,再看看自己的麻杆,区别实在太明显了。
人家稍微用点力往他身上一撞,叶淳这小身板都扛不住。
不过有点奇怪啊,就这样一场踢着玩玩的比赛,居然能吸引到隔壁省的青年队成员来参加,好像有点不符合逻辑。
这些青年队成员平时应该不缺正经比赛踢吧?有必要跑这么远来蹭“野球”踢吗?
很快,叶淳发现更奇怪的还在后面——这场比赛居然还有电视台来拍摄?!
不是吧……实力差距这么悬殊的比赛有什么好拍的……
叶淳简直是满头的问号,他总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
第4章
这种隐约有哪里不对劲的感觉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整支少年队伍都跟着秃顶大叔去食堂吃饭,却唯独缺了柴弘新。
这位轶山俱乐部的青训队员显然享受着别人都没有的特殊待遇,不仅午饭可以违规去外面的饭店吃,而且在下午的合练开始前,叶淳还看到他在场边接受了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一般来说,电视台对这种玩闹性质的足球赛都是没有丝毫兴趣的,别说全场直播了,能在晚间新闻里边儿提一嘴都已经足够有牌面。
而且像这种热身赛,就算有机会登上一些媒体平台,记者们也肯定更喜欢采访其中较强的那一队,何况榕州俱乐部还是中甲球队,有这样一只职业球队挡在前面,还能够提起兴致来采访他们这些少年人的记者寥寥无几。
可事实上,场边的记者好像很喜欢柴弘新,拉着他足足采访了二十多分钟,好像在这个一点名气都没有的少年身上真能挖掘出如此多有价值的新闻似的。
难道这年头的电视台播放位已经不值钱了吗?
随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训小将都能出境这么长时间!
叶淳坐在草地上满脸疑惑地盯着远处还在和记者聊天的柴弘新,或许是他的表情有些太明显了,很快惹来另一位队友的搭讪。
“别看了,人家和我们不一样,这场热身赛是柴弘新家里人特意花钱给他办的,不仅是电视台,就连各省的省报都安排好了。”
叶淳一回头,发现和他说话的是一个看起来略显成熟的男孩儿,个子不高,而且似乎不太爱笑,说起话来神情有些严肃,以至于叶淳一时间没弄明白他说出这些话的意思。
这人也不在意叶淳的反应,自顾自地把自己知道的幕后消息全都说了出来,看他这架势,似乎只是想找一个听众来接收他的负面情绪而已。
等所有信息都倾倒完毕之后,这个少年就用一种略带期盼的眼神盯着叶淳看,把叶淳看得有些心里发毛,最后只能干巴巴地说了一句;“那这样说来,柴弘新就是靠家里捧起来的嘛,我家要是有钱,我也能踢职业赛。”
听到叶淳这么说,少年顿时露出满意的神色,转头离开了叶淳身边,不知道是不是打算找下一个人继续说柴弘新的坏话。
摆脱了纠缠的叶淳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不太习惯在背后讨论别人的错处,尤其与他对话的人明显带着恶意的时候,他会非常不自在,只想快点结束谈话。
很明显,这个少年与柴弘新之间有一些矛盾,他巴不得柴弘新背后的那些事儿闹得人尽皆知,不过可能是怕柴弘新掐死他,所以他到底也敢没在记者面前叨叨什么,只能在这群互相都不认识的少年面前说人家坏话。
“淳淳,快找找你报名时候的教练,待会儿别迟到了。”
今天是周末,苏茵不上班,叶景宏也没有演出,夫妻俩自然就跟着一起来了,此时正催促着儿子快点去报到。
这俩人本来还发愁怎么让儿子振作起来呢,结果突然就听他说要去参加一场足球比赛,当下自是喜不自胜,希望孩子能在这种公开活动中结交到新朋友。
何况此类体育赛事多少也有着锻炼身体的作用,看着自家儿子的麻杆身材,夫妻俩也都觉得他很需要此类活动来提高体质。
叶淳倒是不像父母那样急躁,在人群中四下扫视了一圈,很快就找到了那个接收他报名表的秃顶大叔。
大叔身边围了不少人,大多都是今天来参加比赛的少年和他们的父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师范的学生凑在外围看热闹,倒是没看到那支作为对手的中甲球队成员。
人家是职业球队,打他们这群小孩子,兴许连熟悉场地的步骤都懒得做,自然不需要这么早到场。
叶淳先找教练大叔报了到,然后领到一套球衣,打开一看,球衣的胸口处印着五个大字——飞飞酱鸭脖。
他现在才知道,原来这次的主办方是卖酱鸭脖的。
盯着球衣足足看了十来秒,叶淳最终还是放弃了挣扎,去卫生间把衣服换上,然后在秃顶教练大叔的协助下开始穿足球袜和护腿板。
护腿板当然不止有一种穿戴方法,但对于如今的职业球员来说,许多人都是先穿一双超过脚踝、但长度适中的中短袜,然后插。入护腿板,绑上绷带,接着在外面套上一对袜套,把护腿板紧紧的包裹住,保证它不会到处乱跑。
最后,用胶带把袜套和短袜相接的地方粘起来,就大功告成了。
叶淳穿着全套装备原地蹦跶了两下,出乎意料的舒适,他原本还以为穿戴上护腿板之后会很难适应,但实际上,护腿板的存在感并没有那么强烈,带着它跑动所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换好装备后,参加此次比赛的十八名小球员被秃顶大叔集合起来叫到球场边,而孩子们的父母则被拦在了看台上,叶淳眼尖地看到不少家长都举起了相机,对着自家孩子一顿猛拍。
这场面,知道的是正经足球热身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青少年夏令营呢。
“这位是安教练,此前在中超球队中任职,此次特意空出时间来指导我们,大家鼓掌!”
眼看着秃头大叔从旁边拉过来一个基本就没头发的大光头,再一听介绍,叶淳这才明白,原来这位安教练才是今天要带他们比赛的临时教练,秃头大叔虽然冠了个教练的名头,但实际上只负责招人外加处理杂事而已。
或许是中超这两个字眼刺激到了孩子们,十几个少年瞬间掌声雷动,有个别性格活泼的还吹起了口哨,真是给足了牌面。
叶淳象征性地拍了几下手,他有些不太理解,中超的教练混得这么惨的吗?居然沦落到了来给他们当临时教练的程度。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秃头大叔介绍的时候说安教练来自中超球队,可没说他在球队中担任什么职务,没准不是主教练呢,只是挂着中超的名头提升对外价值也有可能。
安教练坦然接受了大家的欢迎,兴许是因为时间比较紧,他也没有多废话,先把在场的十八人分成了两组,一组是首发上场的11个人,而另外7人则是替补。
热身赛是不限制替补次数的,只要教练愿意,作为替补的7个人也都能够上场感受一下比赛气氛,也或许是因为如此,十八个人中只有叶淳一个门将,其他人都选了别的位置。
毕竟还是喜欢出风头的少年人,大家都更想当攻城拔寨的前锋,再不济也要留在中场,很少有人愿意干后卫和门将的活。
分好组后,安教练带着大家进行了一系列热身运动,然后沿着跑道慢跑了五、六圈,这才再次把大家集合起来,让他们依次做自我介绍。
叶淳站在队伍末尾,不停地喘着粗气,他的体力真的不太好,这几圈跑完,队伍倒是能跟上,就是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把呼吸平复下来,现在让他做自我介绍,怕是气儿都捋不顺。
好在出现这种状况的人也不止他一个,全队十八位成员,超过一半都是气喘吁吁的模样。
这跑道一圈就是400米,跑五圈就有2000米,平常锻炼较少的孩子突然来这么一遭确实有够呛的。
安教练似乎对他们的体能很不满意,嘴角向下撇着,但最终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催促着他们快点做完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柴弘新,来自轶山青年队,场上位置是前锋……”
听到这段自我介绍,叶淳属实有些意外,连忙转头看过去,就见距离他七、八个人的位置,一位皮肤明显比其他人要黑两个色号的板寸少年正自信地介绍着自己。
尽管做不到对国内的职业球队都如数家珍,但轶山足球俱乐部叶淳还是知道的,这也是一家中甲球队。
除了一线队和预备队外,他们旗下还有青年队,虽然青年梯队并不完整,但其中最高年龄段的那一批平时还是有比赛可踢的,竞技状态能够得到保持。
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实力比起普通人要强上很多。
虽然球迷们经常嘲笑国内足球的水平,左一句垃圾,右一句我上我也行,而且青年队成员也算不上职业球员,百分之八十的青年队小伙子未来都得不到职业合同,可叶淳还是觉得,在一堆跑一两千米就能喘。成拉风箱的少年中,柴弘新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瞅瞅他那壮硕的身材,再看看自己的麻杆,区别实在太明显了。
人家稍微用点力往他身上一撞,叶淳这小身板都扛不住。
不过有点奇怪啊,就这样一场踢着玩玩的比赛,居然能吸引到隔壁省的青年队成员来参加,好像有点不符合逻辑。
这些青年队成员平时应该不缺正经比赛踢吧?有必要跑这么远来蹭“野球”踢吗?
很快,叶淳发现更奇怪的还在后面——这场比赛居然还有电视台来拍摄?!
不是吧……实力差距这么悬殊的比赛有什么好拍的……
叶淳简直是满头的问号,他总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
第4章
这种隐约有哪里不对劲的感觉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整支少年队伍都跟着秃顶大叔去食堂吃饭,却唯独缺了柴弘新。
这位轶山俱乐部的青训队员显然享受着别人都没有的特殊待遇,不仅午饭可以违规去外面的饭店吃,而且在下午的合练开始前,叶淳还看到他在场边接受了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一般来说,电视台对这种玩闹性质的足球赛都是没有丝毫兴趣的,别说全场直播了,能在晚间新闻里边儿提一嘴都已经足够有牌面。
而且像这种热身赛,就算有机会登上一些媒体平台,记者们也肯定更喜欢采访其中较强的那一队,何况榕州俱乐部还是中甲球队,有这样一只职业球队挡在前面,还能够提起兴致来采访他们这些少年人的记者寥寥无几。
可事实上,场边的记者好像很喜欢柴弘新,拉着他足足采访了二十多分钟,好像在这个一点名气都没有的少年身上真能挖掘出如此多有价值的新闻似的。
难道这年头的电视台播放位已经不值钱了吗?
随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训小将都能出境这么长时间!
叶淳坐在草地上满脸疑惑地盯着远处还在和记者聊天的柴弘新,或许是他的表情有些太明显了,很快惹来另一位队友的搭讪。
“别看了,人家和我们不一样,这场热身赛是柴弘新家里人特意花钱给他办的,不仅是电视台,就连各省的省报都安排好了。”
叶淳一回头,发现和他说话的是一个看起来略显成熟的男孩儿,个子不高,而且似乎不太爱笑,说起话来神情有些严肃,以至于叶淳一时间没弄明白他说出这些话的意思。
这人也不在意叶淳的反应,自顾自地把自己知道的幕后消息全都说了出来,看他这架势,似乎只是想找一个听众来接收他的负面情绪而已。
等所有信息都倾倒完毕之后,这个少年就用一种略带期盼的眼神盯着叶淳看,把叶淳看得有些心里发毛,最后只能干巴巴地说了一句;“那这样说来,柴弘新就是靠家里捧起来的嘛,我家要是有钱,我也能踢职业赛。”
听到叶淳这么说,少年顿时露出满意的神色,转头离开了叶淳身边,不知道是不是打算找下一个人继续说柴弘新的坏话。
摆脱了纠缠的叶淳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不太习惯在背后讨论别人的错处,尤其与他对话的人明显带着恶意的时候,他会非常不自在,只想快点结束谈话。
很明显,这个少年与柴弘新之间有一些矛盾,他巴不得柴弘新背后的那些事儿闹得人尽皆知,不过可能是怕柴弘新掐死他,所以他到底也敢没在记者面前叨叨什么,只能在这群互相都不认识的少年面前说人家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