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薛明英仰了仰头,抿紧的双唇微微颤抖,咽下那些泪意后,咬牙推开了母亲的手,狠心朝岸上走去。
薛玉柔追了几步,“阿英!”
“你要做什么都好,不必顾惜我!”
薛明英身形顿了顿后,回头看了她一眼,两人对视后,眼圈皆红得酸涨。
等楼船从渡口缓缓开出,开远了,船头站着的熟悉人影变得模糊不清,再也看不见时,薛明英猛然钻入了马车中,不期然地,被那人抱了个满怀,拍着背哄她的哭声。
薛明英哭得呼吸含窒,漫天的无力就那样席卷而来,将她覆在了底下。
母亲是知道的。
她知道她想做什么。
不仅仅是要躲开陆原,更是不让自己成为她的掣肘。
就那样听了她的话去江南。
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再见。
李珣叫她哭得心疼,只觉她身子抽泣颤动一下,他的心也跟着一颤,又怜又爱地替她拭去泪珠,擦不过来便低头吮去,也不嫌弃。
“只是权宜之计。等大婚之后,朕陪英英去看母亲。”
薛明英一下子侧了头,躲过他的温唇,在他狐疑的眼神底下,抵着他而坐,手攥紧了自己的帕子。
“陛下怎么在这里?”
一下子将两人拉得极远。
李珣却也没迫她,单掌抚着她的下颏,在她额角落了一吻,“你说要送你母亲走,朕自然须来陪着你,不然你哭得太狠伤了身子,朕舍不得。”
薛明英道了句多谢陛下,定定地看着车门,仿佛已经习惯了他随时而来的亲昵,攥着帕子却又多了分力,指骨泛着白意。
旋即,她手上覆了只大掌,用掌心的温热裹住了她。
薛明英一惊,在他怀里身子僵了僵。
“朕知你难受,别忍着。”
薛明英的手在他掌中松开,指缝间插入了他的长指,十指相扣,亲密无间。
他好似有所察觉,又好像一无所知。
但在薛明英试图从他掌下抽出自己的手时,他没松开,强势地与她楔紧,谁也无法将两人分开,哪怕是她也不行。
仿佛在暗示她,别想从他掌中逃开。
薛明英一下子便明白了,他并非不知,只是不愿在这时候和她将这层窗户纸捅开。
他还在想着与她顺利大婚,作对恩爱夫妻。
薛明英没再挣扎,手留在了他掌中,人也一动不动地坐在他怀里,眉眼沉笃安静,隐隐有些许讥嘲之色闪过,很快又消失不见了。
她闭上了眼,默数时辰。
马车到了宣平坊时,车外传来熟悉的叫卖声,薛明英睁开了眼,准备下去。
那人见她走得匆匆,将她拉回了怀里,不舍地圈住了她的腰肢,“反正你母亲也走了,离大婚也不过十日,你随朕入宫住着可好?”
薛明英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道:“前些日子智清大师不是说过,大典前要陛下与我各自斋戒,彼此不见面最好。”
“宫中有许多地方,随你挑。”李珣将指腹压在她腕间脉息,不算刻意地听着。
“日后多的是住的时候”,薛明英无动于衷,在他意料之内地推拒着,“陛下当真要急于这一时?智清大师是得道高僧,他的话不会有假,陛下难道希望大典不顺?”
李珣反倒放下心来。
他知道她对他生了极大不满,送了母亲离开或许便是赌气,要让他担惊受怕,担心她私自逃婚,去了江南。
如今这般,倒比对他和颜悦色来得好,至少没在他面前掩饰。
“好,朕不急”,他在她颈窝埋了埋,“大婚之后,再说。”
薛明英忍耐地嗯了声。
立后大典就这样一日□□近。
薛明英住在宣平坊内,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每日问问侍女到了哪个月日外,不曾打听过别的事。
宫中来过人布置,将宅邸置出了新婚才有的红意喜庆,还特意将门前灯笼换了,悬上李薛二姓。
薛明英未发一言,看都不看一眼,只是在等。
等到立后大典前夕,她换了身银白衣裙,宽大的衣袖底下藏着什么东西,夜色中登上马车,用那人所赐乌金印玺开道,到了两仪殿。
她在宫女的引路下走到了寝殿内。
清耀烛火间,她看见了那件明日要穿的凤袍,金线绘出的翟鸟栩栩如生,针脚细密如画。
她静静地看了会儿,让宫女出去,自己留了下来。
一抹寒光从她袖下展露。
无比锋利的花枝剪子,被人握着朝凤袍所在走去。
第75章 “我凭什么要和你有从今往……
一声尖叫破开了两仪殿内的安静。
宫女们脸上血色尽失,慌慌张张地向东宫跑去,跪倒在居玄堂前,声线发颤地求见。
容安赶了出来,低低地怒斥了声,“急什么?陛下在里头斋戒呢!”
如他所言,三日以来,陛下不问朝政,只在静室焚香斋戒,受着佛家的烟熏火燎,衣袖里都卷着香,虔诚得宛如入室佛家弟子。
只因智清大师一句,意欲婚姻笃顺,斋戒便要心诚至极,方能求得神佛赐福。
如今正是关键时候,是大婚前最后一夜,岂容得旁人搅扰?
眼下这些宫女匆匆跑来,当真不知轻重到了极点,要不是看她们素日办事稳重,容安差点便要压不住火气,将她们送到掖庭好好学了规矩再放出来。
“出了什么事?挑要紧的讲!”
“薛娘子方才进了宫,入了两仪殿,呆了会儿又走了,我等方才进去添烛火时,发现寝殿内的那件凤袍被人用剪子……”
说话的宫女打了个寒战,眼前浮现了方才所见骇然景象,那处处精致生动的凤袍,被人用剪子破得七零八落,像鸟羽散了一地,只剩个光秃秃的檀木架子立在那里,叫人触目惊心。
要知道,这凤袍乃是阖宫倾力所制,陛下曾下过死令,诸事都可后放,都先紧着礼服来,才赶出了这件华美凤袍。
如今,却被薛娘子亲手毁去,再无修复可能。
“……剪了个透,已成了片片碎布,断然再无法上身……”
宫女话还未说完,容安已震骇得一抖,快要站不稳,凭着过硬的处事之风才稳住脚跟,赶忙打断了她的话道:“薛娘子,眼下又去了哪里?”
他感觉到了那位娘子的来者不善。
“看……看娘子走的路,似是朝太极殿而去……”
容安转身,飞一样地跑到了居玄堂里的静室,敲了敲门后,顾不得主子吩咐,已是冲进去跪下,颤颤巍巍将宫女告诉的事禀了上去。
一声重物倾倒之声传来,伴随着浓重又压抑的喘息声,容安感觉到玄袍一角从身侧掠过,疾风般大步而出。
他看了眼,发现焚香的重鼎已被踹翻在地,香灰如尘,扬洒在静室里头,让目之所及,皆覆上了一层不详的灰暗之色。
等李珣到了两仪殿,越过那些跪着请罪的宫女,步入寝殿后,一块针脚细密的碎布,被他踩在了脚底。
他俯身拾起,见是金线所绣翟鸟之身,却是残缺不全的,想到他亲眼命人将凤袍抬入此间时,看到上头寓意皇后的翟鸟,想着她穿上会是何等的明媚艳色,又该如何宛转承情……
眼底瞬间多了抹猩红之色,额角青筋涨得发疼,昂着头时,从牙缝中挤出话道:“她在哪里?”
赶在立后前夕,将他的心意碎尸万段,当真是好本事。
当真懂得如何诛他的心!
得知人去了太极殿后,一刻也不停地赶到了那里,入书室前将人喝退在身后,大掌重重一推,携着满身威戾怦然而入。
却在步入后的下一瞬,被那火光刺痛得心头微窒,喉间突涌上股血腥之味。
只见她站在熏笼前,揭开了笼罩,露出笼中烧得红通通正旺的炭火,徐徐然地将画册抛入,毁之一炬。
那些画册,乃是他历年亲笔所绘,攒了近十年,一笔一画,皆注满了他待她的情意。她离开上京的那段时日,他便是靠着这些,才勉强度过,让自己忍着些,等她回来。
她该比谁都知道这些画对他来说有多重要。
可她见了他来,也无动于衷,熟稔地捡起脚边的又一画册,故伎重演,冷静且旁若无人地将之抛入炭火中,毁得干净彻底。
李珣高昂着头,眼底深红一片,血丝似要冲破而出,定定地看着她,喘着粗气。
她当真,是来诛他的心的!
偏偏挑了这时候,偏偏挑了这些画!
薛明英看不见他一般,就那样再度蹲下身子,拿起卷轴……
不知为何这次突然手一滑,那卷轴复又摔落在地,摔开了来,展露出里头的模样。
是个穿着红斗篷的娘子,向着画外人捧梅献好,眉眼弯弯,笑得明艳炽热。
她看着觉得陌生极了,眼睫颤了颤,捡起来,抛入了炭火中。
熊熊烈焰中,火势迅速侵染,那红斗篷从下而起被烧了大半,只余画中人的脸还尚且完好,仍在那般笑着……
薛玉柔追了几步,“阿英!”
“你要做什么都好,不必顾惜我!”
薛明英身形顿了顿后,回头看了她一眼,两人对视后,眼圈皆红得酸涨。
等楼船从渡口缓缓开出,开远了,船头站着的熟悉人影变得模糊不清,再也看不见时,薛明英猛然钻入了马车中,不期然地,被那人抱了个满怀,拍着背哄她的哭声。
薛明英哭得呼吸含窒,漫天的无力就那样席卷而来,将她覆在了底下。
母亲是知道的。
她知道她想做什么。
不仅仅是要躲开陆原,更是不让自己成为她的掣肘。
就那样听了她的话去江南。
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再见。
李珣叫她哭得心疼,只觉她身子抽泣颤动一下,他的心也跟着一颤,又怜又爱地替她拭去泪珠,擦不过来便低头吮去,也不嫌弃。
“只是权宜之计。等大婚之后,朕陪英英去看母亲。”
薛明英一下子侧了头,躲过他的温唇,在他狐疑的眼神底下,抵着他而坐,手攥紧了自己的帕子。
“陛下怎么在这里?”
一下子将两人拉得极远。
李珣却也没迫她,单掌抚着她的下颏,在她额角落了一吻,“你说要送你母亲走,朕自然须来陪着你,不然你哭得太狠伤了身子,朕舍不得。”
薛明英道了句多谢陛下,定定地看着车门,仿佛已经习惯了他随时而来的亲昵,攥着帕子却又多了分力,指骨泛着白意。
旋即,她手上覆了只大掌,用掌心的温热裹住了她。
薛明英一惊,在他怀里身子僵了僵。
“朕知你难受,别忍着。”
薛明英的手在他掌中松开,指缝间插入了他的长指,十指相扣,亲密无间。
他好似有所察觉,又好像一无所知。
但在薛明英试图从他掌下抽出自己的手时,他没松开,强势地与她楔紧,谁也无法将两人分开,哪怕是她也不行。
仿佛在暗示她,别想从他掌中逃开。
薛明英一下子便明白了,他并非不知,只是不愿在这时候和她将这层窗户纸捅开。
他还在想着与她顺利大婚,作对恩爱夫妻。
薛明英没再挣扎,手留在了他掌中,人也一动不动地坐在他怀里,眉眼沉笃安静,隐隐有些许讥嘲之色闪过,很快又消失不见了。
她闭上了眼,默数时辰。
马车到了宣平坊时,车外传来熟悉的叫卖声,薛明英睁开了眼,准备下去。
那人见她走得匆匆,将她拉回了怀里,不舍地圈住了她的腰肢,“反正你母亲也走了,离大婚也不过十日,你随朕入宫住着可好?”
薛明英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道:“前些日子智清大师不是说过,大典前要陛下与我各自斋戒,彼此不见面最好。”
“宫中有许多地方,随你挑。”李珣将指腹压在她腕间脉息,不算刻意地听着。
“日后多的是住的时候”,薛明英无动于衷,在他意料之内地推拒着,“陛下当真要急于这一时?智清大师是得道高僧,他的话不会有假,陛下难道希望大典不顺?”
李珣反倒放下心来。
他知道她对他生了极大不满,送了母亲离开或许便是赌气,要让他担惊受怕,担心她私自逃婚,去了江南。
如今这般,倒比对他和颜悦色来得好,至少没在他面前掩饰。
“好,朕不急”,他在她颈窝埋了埋,“大婚之后,再说。”
薛明英忍耐地嗯了声。
立后大典就这样一日□□近。
薛明英住在宣平坊内,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每日问问侍女到了哪个月日外,不曾打听过别的事。
宫中来过人布置,将宅邸置出了新婚才有的红意喜庆,还特意将门前灯笼换了,悬上李薛二姓。
薛明英未发一言,看都不看一眼,只是在等。
等到立后大典前夕,她换了身银白衣裙,宽大的衣袖底下藏着什么东西,夜色中登上马车,用那人所赐乌金印玺开道,到了两仪殿。
她在宫女的引路下走到了寝殿内。
清耀烛火间,她看见了那件明日要穿的凤袍,金线绘出的翟鸟栩栩如生,针脚细密如画。
她静静地看了会儿,让宫女出去,自己留了下来。
一抹寒光从她袖下展露。
无比锋利的花枝剪子,被人握着朝凤袍所在走去。
第75章 “我凭什么要和你有从今往……
一声尖叫破开了两仪殿内的安静。
宫女们脸上血色尽失,慌慌张张地向东宫跑去,跪倒在居玄堂前,声线发颤地求见。
容安赶了出来,低低地怒斥了声,“急什么?陛下在里头斋戒呢!”
如他所言,三日以来,陛下不问朝政,只在静室焚香斋戒,受着佛家的烟熏火燎,衣袖里都卷着香,虔诚得宛如入室佛家弟子。
只因智清大师一句,意欲婚姻笃顺,斋戒便要心诚至极,方能求得神佛赐福。
如今正是关键时候,是大婚前最后一夜,岂容得旁人搅扰?
眼下这些宫女匆匆跑来,当真不知轻重到了极点,要不是看她们素日办事稳重,容安差点便要压不住火气,将她们送到掖庭好好学了规矩再放出来。
“出了什么事?挑要紧的讲!”
“薛娘子方才进了宫,入了两仪殿,呆了会儿又走了,我等方才进去添烛火时,发现寝殿内的那件凤袍被人用剪子……”
说话的宫女打了个寒战,眼前浮现了方才所见骇然景象,那处处精致生动的凤袍,被人用剪子破得七零八落,像鸟羽散了一地,只剩个光秃秃的檀木架子立在那里,叫人触目惊心。
要知道,这凤袍乃是阖宫倾力所制,陛下曾下过死令,诸事都可后放,都先紧着礼服来,才赶出了这件华美凤袍。
如今,却被薛娘子亲手毁去,再无修复可能。
“……剪了个透,已成了片片碎布,断然再无法上身……”
宫女话还未说完,容安已震骇得一抖,快要站不稳,凭着过硬的处事之风才稳住脚跟,赶忙打断了她的话道:“薛娘子,眼下又去了哪里?”
他感觉到了那位娘子的来者不善。
“看……看娘子走的路,似是朝太极殿而去……”
容安转身,飞一样地跑到了居玄堂里的静室,敲了敲门后,顾不得主子吩咐,已是冲进去跪下,颤颤巍巍将宫女告诉的事禀了上去。
一声重物倾倒之声传来,伴随着浓重又压抑的喘息声,容安感觉到玄袍一角从身侧掠过,疾风般大步而出。
他看了眼,发现焚香的重鼎已被踹翻在地,香灰如尘,扬洒在静室里头,让目之所及,皆覆上了一层不详的灰暗之色。
等李珣到了两仪殿,越过那些跪着请罪的宫女,步入寝殿后,一块针脚细密的碎布,被他踩在了脚底。
他俯身拾起,见是金线所绣翟鸟之身,却是残缺不全的,想到他亲眼命人将凤袍抬入此间时,看到上头寓意皇后的翟鸟,想着她穿上会是何等的明媚艳色,又该如何宛转承情……
眼底瞬间多了抹猩红之色,额角青筋涨得发疼,昂着头时,从牙缝中挤出话道:“她在哪里?”
赶在立后前夕,将他的心意碎尸万段,当真是好本事。
当真懂得如何诛他的心!
得知人去了太极殿后,一刻也不停地赶到了那里,入书室前将人喝退在身后,大掌重重一推,携着满身威戾怦然而入。
却在步入后的下一瞬,被那火光刺痛得心头微窒,喉间突涌上股血腥之味。
只见她站在熏笼前,揭开了笼罩,露出笼中烧得红通通正旺的炭火,徐徐然地将画册抛入,毁之一炬。
那些画册,乃是他历年亲笔所绘,攒了近十年,一笔一画,皆注满了他待她的情意。她离开上京的那段时日,他便是靠着这些,才勉强度过,让自己忍着些,等她回来。
她该比谁都知道这些画对他来说有多重要。
可她见了他来,也无动于衷,熟稔地捡起脚边的又一画册,故伎重演,冷静且旁若无人地将之抛入炭火中,毁得干净彻底。
李珣高昂着头,眼底深红一片,血丝似要冲破而出,定定地看着她,喘着粗气。
她当真,是来诛他的心的!
偏偏挑了这时候,偏偏挑了这些画!
薛明英看不见他一般,就那样再度蹲下身子,拿起卷轴……
不知为何这次突然手一滑,那卷轴复又摔落在地,摔开了来,展露出里头的模样。
是个穿着红斗篷的娘子,向着画外人捧梅献好,眉眼弯弯,笑得明艳炽热。
她看着觉得陌生极了,眼睫颤了颤,捡起来,抛入了炭火中。
熊熊烈焰中,火势迅速侵染,那红斗篷从下而起被烧了大半,只余画中人的脸还尚且完好,仍在那般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