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他比谁都清楚,她不想见他。
李珣想得喉中涌上股腥甜,咽尽了后,眼里变得沉晦寂然,宛如面对了火烧过后的灰烬,只能束手无策地坐在一旁,看着。
他从那灰烬当中,窥见当初烈火如焚,烧得炙热,于是试图在其中找出死灰复燃的可能,却发现已是痴人说梦。
在他一无所知之时,那场烈火已在别处燃起,只是不再为他,仅此而已。
一路疾行,风声呼啸。
明明吹的是和煦春风,却莫名刮面刺骨,比寒风更甚。
到了城郊军营,禁军所在练兵之处,李珣下了马背,脸上面无表情,眼底还有些残存的猩红之色。
入了营帐后,他坐在扶手椅上,抬手示意了下程昱,让他将圣旨拿出。
程昱道了声是,领命而办。
主帅营帐深阔如屋,聚了不下数十人。
眼下能出现在这里的,皆是有着从龙之功的军中之人,论功行赏,向来是君臣间的佳话。
尤其有个叫刘益的奉车都尉,在此前局势尚且不稳时就已抢着冲锋陷阵,怒力发狠,不惜以性命相拼,立下了不少功劳。
不少人都听过他的大名。
此次他连升三级,从奉车都尉一路升到了左郎将,算得上一步登天,几个月内就走完了寻常人十年才能走完的路。
若出现什么变故,许还不止十年。
但在念毕封赏众人谢恩退场后,他却没跟在那些人身后离开,脚步犹豫了下,大着胆子向座上人跪下,眼中闪着热切求道:“臣有个不情之请,还请陛下准允。”
李珣看了眼那奉车都尉后,对他有些模糊印象,开口道说。
“多谢陛下!那臣就说了!”
刘益长得粗野黝黑,叫人一见就知道他是个实打实的军中汉子,但说了这句话后脸上竟露出了几分赧色,更是不自在地摸了摸脑袋后道:“其实是这样的,臣……出身乡野,家里连几亩薄田都没有,流落到了上京,幸而得恩师教诲,凭着身蛮力、会写几个大字入了伍。一年前臣求娶了恩师家中的二娘子,如今已是臣内子,就在前日时候,内子叫人诊出有了身孕,臣一听自是欣喜若狂,恨不得将她捧在掌心,想着内子乃是下嫁,愿意来臣家中陪着臣吃苦,一手操持家务,从未嫌过辛劳,臣无以为报,能给的少之又少,所以今日斗胆求陛下……”
他跪着重重磕了几个响头,“求陛下收回成命,不必升臣的官,只求陛下赐内子一份诰命,臣感激不尽!”
李珣一时未答。
借由他的话想去,成婚一年,前日诊出有子,恩爱夫妻大抵如此,概莫能外。
她若回了岭南,只怕不久也会传来喜讯。
她做了人母亲,定会将满腔柔意倾给那个孩子,毫无保留。
到时候便不仅是夫妻和美,还有儿女成群,一家人其乐融融。
程昱见主子久未作答,抬眼看了过去,见主子合起了眼,握在扶手上的掌背青筋若隐若现,心下早就打起了突。
想着这个奉车都督果然是乡野出身,说什么拿军功换诰命,有够不知轻重,难道他不知向来只有上赐下的道理,没有上赶着索要的。
便打算出声让他退下,去外头好好想想。
还下了圣旨又收回成命,他难道不知金口玉言,不容朝令夕改。
刚要出声,却见主子猛然睁开了眼,声音微微发嘶道:“你的意思是,要用你这份拼来的功劳换个诰命?”
刘益在地上跪等了会儿,正惴惴不安,见座上人又复问一句,语气莫测,不由多了分动摇。但一想到什么,又坚定了神色,咬着牙道:“是!臣求陛下成全。臣誓死追随陛下之际,曾想过与内人合离,让她回娘家守着,若……出了什么事,她便当没嫁过臣,该如何就如何。可她摇着头不肯走,说愿与臣同生共死,无论怎样她都要跟着。臣的功劳里有她一半,若没有她,臣做不到……”
“好了不必说了。”李珣打断了他,腾得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仿佛透过他,在看着谁人。
“陛下息怒,臣所言句句肺腑,陛下切勿因此迁怒内子,今日之事,皆是臣自作主张……”刘益以为座上人动了怒,没想到弄巧成拙,急忙将自家夫人择了出去。
“你与你家夫人倒是情深义重。”
李珣淡淡说了句。
刘益跪在地上,只觉这短短几个字里头含着些什么,叫人头皮发麻,忙不迭请罪道:“臣鲁莽无知,请陛下治罪,治臣一人之罪!”
李珣未作理会,只看向程昱道:“留了他的左郎将不变,赐下五品县君诰命,你亲自去办。”
峰回路转,刘益一时未曾反应过来,等他转过弯来,喜形于色,连连磕头道:“多谢陛下成全!臣与内子感激不尽!”
他这般惊喜之态,让李珣猜到那夜在居玄堂内,他走后定也出现过,或许还要更甚。
毕竟听容安说,她走得急,等车一到就急匆匆登了上去,连口气都不愿意多歇。
李珣又坐到了扶手椅上,靠着椅背揉了揉眉头,神色微倦。
此时回过神来,他才发觉自己已经受她影响太深,不过是见了区区一面,就想起她数次,一次比一次入骨,一次比一次想亲手毁去自己许下之诺,把她夺回来,永远陪在自己身边。
这不是个好征兆。
“程昱。”
他又叫了声程昱,话中是压抑过后的冷静。
“将留在她身边的人都撤回来,一个不……只留下两个护着她,从此以后,无论任何消息,不必再禀告朕。”
不见不闻,他自能稳坐泰山,与她再无干系。
第51章 他的夫人。
几日后夜里,太极殿内烛火幽幽。
君王伏案执笔,直到夜深人静之际,方才撂笔揉额,躺在了东配殿内卧榻之上,合目休息。
晚来风急,一股带着土腥的潮意入了殿中,豆大的雨点紧随其后,噼里啪啦落了了下来。
雨声中,李珣想起了那些以为不会记得多久的事,还亲眼看到阶下跪了两人,一男一女,在他面前行礼谢恩。
那娘子……或更该称为夫人,挽着个温婉发髻,眉眼柔美如画,捂着隆起的腹处盈盈下拜,抬眉时眼角眉梢是掩不住的感激与欣喜。
“多谢陛下愿意成全臣妇,臣妇才有今日,特携郎君从岭南前来谢恩,望陛下千秋万岁,福寿无疆。”
许是还不惯腹部的变化,她身形略略不稳。
身旁郎子赶忙从后扶住了她的身子,柔声道了句,“小心,你还怀着孩子……”
正说着,高踞宝座之人脑弦一崩,大步而下,一股疾风般到了两人面前,喘了阵粗气,见两人贴得仍那样紧,更有甚者,似是怕他,那人瑟缩着躲进了身旁郎子的怀抱,怯怯地叫了声郎君。
他看着无比刺目,直接将那郎子的手从那人腰侧一把拽开,抱起了那人往内殿而去。
“你干什么?放我下来!”
那人吓得失色,在怀里挣扎得厉害。
身着龙袍之人不语,只是不容置疑地掌着她的身子,将满身的柔骨紧紧压在身前,直直朝帐内而去。
“脱!”
他将她丢在绣床上,目光猩红如血。
“你答应过我的,陛下,你说过的……”
见她不住摇头,缩着脚儿一直畏惧地往帐内躲,不仅不肯,单只手还始终捂住腹部,护着那个孩子。
他终于失控怒喝,朝她俯身拉拽之时,止不住的戾气倾泻而出,冷冷道:“朕说的是从今往后,和他不许再出现在朕面前,不然,朕不再饶你!”
“不!不是这样!我已有了他的孩子,你不能这么对我!”
她连连推打着他,他拽住了她的手腕,将她死死抱在怀里,望着她隆起之处,想她方才挂在嘴边的孩子,盛怒之下直接撕烂她的衣裙,低头咬在了她颈侧。
一路吻了上去,直到她下颏、唇畔、饱满唇珠,撬开她的唇关,逼着她仰头纳受,咽下他的赐予。
“和他怎么生的孩子?阿英?”
“是你缠的他,还是他缠的你?”
“定是他缠的你,可对?”
他捏紧她的下颏,一声接着一声质问,力气大得似要捏碎她。
她一次又一次地试着躲开他,两手拍打的动作始终不曾停下,呜咽地哭着让他滚开,她不要呆在这里,要回去。
“你要回哪里去?这里不就是你要来的地方吗?”
他将她转了个身,两手紧紧压在腰后,与她面对着面,眼底怒意浓沉,浑身绷得如铁。
隆起之处就那样堵在了两人之间。
他越发感受到她与他之间隔了个孩子,孩子的生父却不是他。
见她哭声愈演愈烈,仿佛留在他身边是什么不堪忍受之事,一下子冷静全失,携怒带欲,抬起她,抱着狠狠一落,见她乍然吃力蹙眉,泪珠悬在眼角,尚不知发生了什么的样子……
李珣想得喉中涌上股腥甜,咽尽了后,眼里变得沉晦寂然,宛如面对了火烧过后的灰烬,只能束手无策地坐在一旁,看着。
他从那灰烬当中,窥见当初烈火如焚,烧得炙热,于是试图在其中找出死灰复燃的可能,却发现已是痴人说梦。
在他一无所知之时,那场烈火已在别处燃起,只是不再为他,仅此而已。
一路疾行,风声呼啸。
明明吹的是和煦春风,却莫名刮面刺骨,比寒风更甚。
到了城郊军营,禁军所在练兵之处,李珣下了马背,脸上面无表情,眼底还有些残存的猩红之色。
入了营帐后,他坐在扶手椅上,抬手示意了下程昱,让他将圣旨拿出。
程昱道了声是,领命而办。
主帅营帐深阔如屋,聚了不下数十人。
眼下能出现在这里的,皆是有着从龙之功的军中之人,论功行赏,向来是君臣间的佳话。
尤其有个叫刘益的奉车都尉,在此前局势尚且不稳时就已抢着冲锋陷阵,怒力发狠,不惜以性命相拼,立下了不少功劳。
不少人都听过他的大名。
此次他连升三级,从奉车都尉一路升到了左郎将,算得上一步登天,几个月内就走完了寻常人十年才能走完的路。
若出现什么变故,许还不止十年。
但在念毕封赏众人谢恩退场后,他却没跟在那些人身后离开,脚步犹豫了下,大着胆子向座上人跪下,眼中闪着热切求道:“臣有个不情之请,还请陛下准允。”
李珣看了眼那奉车都尉后,对他有些模糊印象,开口道说。
“多谢陛下!那臣就说了!”
刘益长得粗野黝黑,叫人一见就知道他是个实打实的军中汉子,但说了这句话后脸上竟露出了几分赧色,更是不自在地摸了摸脑袋后道:“其实是这样的,臣……出身乡野,家里连几亩薄田都没有,流落到了上京,幸而得恩师教诲,凭着身蛮力、会写几个大字入了伍。一年前臣求娶了恩师家中的二娘子,如今已是臣内子,就在前日时候,内子叫人诊出有了身孕,臣一听自是欣喜若狂,恨不得将她捧在掌心,想着内子乃是下嫁,愿意来臣家中陪着臣吃苦,一手操持家务,从未嫌过辛劳,臣无以为报,能给的少之又少,所以今日斗胆求陛下……”
他跪着重重磕了几个响头,“求陛下收回成命,不必升臣的官,只求陛下赐内子一份诰命,臣感激不尽!”
李珣一时未答。
借由他的话想去,成婚一年,前日诊出有子,恩爱夫妻大抵如此,概莫能外。
她若回了岭南,只怕不久也会传来喜讯。
她做了人母亲,定会将满腔柔意倾给那个孩子,毫无保留。
到时候便不仅是夫妻和美,还有儿女成群,一家人其乐融融。
程昱见主子久未作答,抬眼看了过去,见主子合起了眼,握在扶手上的掌背青筋若隐若现,心下早就打起了突。
想着这个奉车都督果然是乡野出身,说什么拿军功换诰命,有够不知轻重,难道他不知向来只有上赐下的道理,没有上赶着索要的。
便打算出声让他退下,去外头好好想想。
还下了圣旨又收回成命,他难道不知金口玉言,不容朝令夕改。
刚要出声,却见主子猛然睁开了眼,声音微微发嘶道:“你的意思是,要用你这份拼来的功劳换个诰命?”
刘益在地上跪等了会儿,正惴惴不安,见座上人又复问一句,语气莫测,不由多了分动摇。但一想到什么,又坚定了神色,咬着牙道:“是!臣求陛下成全。臣誓死追随陛下之际,曾想过与内人合离,让她回娘家守着,若……出了什么事,她便当没嫁过臣,该如何就如何。可她摇着头不肯走,说愿与臣同生共死,无论怎样她都要跟着。臣的功劳里有她一半,若没有她,臣做不到……”
“好了不必说了。”李珣打断了他,腾得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仿佛透过他,在看着谁人。
“陛下息怒,臣所言句句肺腑,陛下切勿因此迁怒内子,今日之事,皆是臣自作主张……”刘益以为座上人动了怒,没想到弄巧成拙,急忙将自家夫人择了出去。
“你与你家夫人倒是情深义重。”
李珣淡淡说了句。
刘益跪在地上,只觉这短短几个字里头含着些什么,叫人头皮发麻,忙不迭请罪道:“臣鲁莽无知,请陛下治罪,治臣一人之罪!”
李珣未作理会,只看向程昱道:“留了他的左郎将不变,赐下五品县君诰命,你亲自去办。”
峰回路转,刘益一时未曾反应过来,等他转过弯来,喜形于色,连连磕头道:“多谢陛下成全!臣与内子感激不尽!”
他这般惊喜之态,让李珣猜到那夜在居玄堂内,他走后定也出现过,或许还要更甚。
毕竟听容安说,她走得急,等车一到就急匆匆登了上去,连口气都不愿意多歇。
李珣又坐到了扶手椅上,靠着椅背揉了揉眉头,神色微倦。
此时回过神来,他才发觉自己已经受她影响太深,不过是见了区区一面,就想起她数次,一次比一次入骨,一次比一次想亲手毁去自己许下之诺,把她夺回来,永远陪在自己身边。
这不是个好征兆。
“程昱。”
他又叫了声程昱,话中是压抑过后的冷静。
“将留在她身边的人都撤回来,一个不……只留下两个护着她,从此以后,无论任何消息,不必再禀告朕。”
不见不闻,他自能稳坐泰山,与她再无干系。
第51章 他的夫人。
几日后夜里,太极殿内烛火幽幽。
君王伏案执笔,直到夜深人静之际,方才撂笔揉额,躺在了东配殿内卧榻之上,合目休息。
晚来风急,一股带着土腥的潮意入了殿中,豆大的雨点紧随其后,噼里啪啦落了了下来。
雨声中,李珣想起了那些以为不会记得多久的事,还亲眼看到阶下跪了两人,一男一女,在他面前行礼谢恩。
那娘子……或更该称为夫人,挽着个温婉发髻,眉眼柔美如画,捂着隆起的腹处盈盈下拜,抬眉时眼角眉梢是掩不住的感激与欣喜。
“多谢陛下愿意成全臣妇,臣妇才有今日,特携郎君从岭南前来谢恩,望陛下千秋万岁,福寿无疆。”
许是还不惯腹部的变化,她身形略略不稳。
身旁郎子赶忙从后扶住了她的身子,柔声道了句,“小心,你还怀着孩子……”
正说着,高踞宝座之人脑弦一崩,大步而下,一股疾风般到了两人面前,喘了阵粗气,见两人贴得仍那样紧,更有甚者,似是怕他,那人瑟缩着躲进了身旁郎子的怀抱,怯怯地叫了声郎君。
他看着无比刺目,直接将那郎子的手从那人腰侧一把拽开,抱起了那人往内殿而去。
“你干什么?放我下来!”
那人吓得失色,在怀里挣扎得厉害。
身着龙袍之人不语,只是不容置疑地掌着她的身子,将满身的柔骨紧紧压在身前,直直朝帐内而去。
“脱!”
他将她丢在绣床上,目光猩红如血。
“你答应过我的,陛下,你说过的……”
见她不住摇头,缩着脚儿一直畏惧地往帐内躲,不仅不肯,单只手还始终捂住腹部,护着那个孩子。
他终于失控怒喝,朝她俯身拉拽之时,止不住的戾气倾泻而出,冷冷道:“朕说的是从今往后,和他不许再出现在朕面前,不然,朕不再饶你!”
“不!不是这样!我已有了他的孩子,你不能这么对我!”
她连连推打着他,他拽住了她的手腕,将她死死抱在怀里,望着她隆起之处,想她方才挂在嘴边的孩子,盛怒之下直接撕烂她的衣裙,低头咬在了她颈侧。
一路吻了上去,直到她下颏、唇畔、饱满唇珠,撬开她的唇关,逼着她仰头纳受,咽下他的赐予。
“和他怎么生的孩子?阿英?”
“是你缠的他,还是他缠的你?”
“定是他缠的你,可对?”
他捏紧她的下颏,一声接着一声质问,力气大得似要捏碎她。
她一次又一次地试着躲开他,两手拍打的动作始终不曾停下,呜咽地哭着让他滚开,她不要呆在这里,要回去。
“你要回哪里去?这里不就是你要来的地方吗?”
他将她转了个身,两手紧紧压在腰后,与她面对着面,眼底怒意浓沉,浑身绷得如铁。
隆起之处就那样堵在了两人之间。
他越发感受到她与他之间隔了个孩子,孩子的生父却不是他。
见她哭声愈演愈烈,仿佛留在他身边是什么不堪忍受之事,一下子冷静全失,携怒带欲,抬起她,抱着狠狠一落,见她乍然吃力蹙眉,泪珠悬在眼角,尚不知发生了什么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