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一人两个胡饼、一碗粥。
大家都只吃一个胡饼,没一会儿起身抹嘴,把剩下的一个胡饼揣怀里,去换人。
裴三郎几人很快找来,一脸喜色,“今日发大财了!吃这般好!”
“快吃!发大财也是沾了苏家女娘的光!”杨大郎笑道,“你们且吃着,我们去杂货铺逛逛。”
结账时,苏樱又给每人添了一个胡饼,一共花了一百零五文。
看着数出去的铜钱,杨大郎直捂胸口,太败家了,三十多斤陈米没了。
来到杂货铺,铺面不大,摆着坛坛罐罐、扫帚簸箕、大小木盆、水瓢、以及锄头、铁犁等一些农具。
“几位想要啥?”祝老汉上前招呼。
杨大郎、苏步成看向苏樱,要买的东西太多,不知她要先买啥?
“呃,老人家,可有大水缸?”苏樱只见到小的坛坛罐罐。
“大水缸?有、有!请随我来!”祝老汉带着众人到后院。
后院里堆了不少杂货,大水缸上下两层摞着,有七八个,上面落了不少灰尘,风吹日晒了不少时间。
“就这几个?”苏樱以为很多。
“女娘要多少?”祝老汉心中一喜。
这大水缸一年到头难得卖出去几个,这批货囤了两年多,只卖出去四五个。
“少说也得十几二十个!”
“嘶!女娘确定要那么多?莫不是戏耍老夫?”祝老汉不敢相信。
第42章 大家都有份
“老人家,我们忙得很,可没空戏耍人。”苏樱笑道,“我们是真的需要那么多。”
“要那么多作甚?”祝老汉狐疑,谁家要那么多大水缸?
“我们是一个村的人买。”苏樱不可能说大实话,“家里用大水缸冬天屯菜,邀约着一起买,您老给便宜些,可好?”
“哦,是这样啊?”祝老汉看看后面的几个壮汉,信了苏樱的话。
“我这水缸二百文一个,你们要的多,一百九十文一个,如何?”祝老汉诚心做这笔买卖。
“成,我们要二十个!”苏樱也爽快。
“这里八个,你们且拿走,剩余的十二个,过两天来取。”祝老汉欢喜道,准备结账。
“不急,老人家,我们还需要一些东西。”回到前面店铺,苏樱看到好些东西都急需。
“女娘还要哪些?”
“这铁犁多少钱?”苏樱扒开铁犁看了看,是直辕犁。
“这个啊,要这个!”祝老汉伸出两根手指。
“两百文?”苏樱抬眉,可以考虑先买一个回去用着。
“咳咳咳!”杨大郎、苏步成同时咳嗽,其他几人想笑不敢笑。
“女娘,你这玩笑开的一点儿也不好笑!”祝老汉不悦道,“两贯!”
“两千文?”苏樱声音高八度,“这直辕犁要两千文?老人家,您在开玩笑呢!”
“女娘,看样子你没种过地吧?铁犁和耕牛可是庄稼的两样宝!你看看这犁,用的铁料可是纯铁,可利了。”
祝老汉用镰刀敲了敲铁犁,发出清脆的铛铛声。
“老人家,你这铁料好是好,不过用处不大!”苏樱摇头。
“怎么会用处不大?地翻的好不好就看它吃土深浅。”祝老汉觉得苏樱什么都不懂,“你问问他们,我这铁犁可值这钱?”
“呵呵,这个我不用问,老人家,我且问你,你可知江东犁?”苏樱笑着摇头。
“江东犁?什么江东犁?”祝老汉不解,这不是祖辈都用的吗?咋冒出个江东犁?
“就是江南一带的铁犁,跟你这个不一样,犁地更深,操作轻便,那才是好东西!”苏樱道。
“你这犁便宜些,我暂且买一个用着,可好?”
“等等,女娘,江东犁什么样子,可否画与我瞧瞧?”祝老汉被江东犁吸引。
“这会儿不得空,改天吧,要不是时间来不及,我都想自己做一个。”
苏樱又指了指木盆,“老人家,这些木盆、水桶、水瓢我都要,咋卖?”
“木盆大的五十文、小的三十文,水桶八十文一双,水瓢就送与你,当添头。”祝老汉回道,“能与我说说江东犁吗?”
“可以啊,那老人家做成之后,可否送我一个?”苏樱笑嘻嘻看着祝老汉。
“啊?”祝老汉有些为难,“不瞒女娘,我不是东家,只是这家杂货铺的掌柜,这个可做不了主!”
“那就找你们东家来谈吧!”苏樱也不着急,“先把这几样结了。”
天色不早,还要赶着去县城卖另外两头野猪。
“女娘,那我要去哪里找你们?”祝老汉对江东犁一事很上心。
“我们是荒沟村的,一会儿还要去县城。”苏樱道。
“去县城?”祝老汉一听乐了。
“巧了,一会儿我也要去!你们的水缸不够,我得去县城补货,正好一道,顺便跟我东家聊聊你们那江东犁,可好?”
“行啊!时间有些赶,老人家,镇上可有载客的牛车?”
“有,就在路口!时间不早,赶紧的,咱们走吧!”祝老汉着急道。
八个水缸、大小木盆各两个、水桶两副、水瓢两个,一共一千八百四十文,另外剩余水缸定金付了一千文。
苏步成手里只剩下三百零八文钱。
苏家人还好,离富贵不过三个月,很淡定。
杨大郎几人就不淡定了,这钱来得快,去得更快!还没买米呢,就没剩啥了。
“好啦,杨大伯,别愁眉苦脸的!不是还有两头猪么?这几样东西搬回去都够呛!”苏樱宽慰道。
“我省的,就是、就是,钱去的,去的…”杨大郎支吾半天,也说不出个名堂。
苏樱又拿起镰刀看了看,“老人家,我们买那么多,这镰刀可否送我一把?”
祝老汉很纠结,铁器工具都不便宜。
“你现在舍不得,待会儿见了江东犁,十把镰刀你都舍得送我!”
“那,好吧!女娘说话当真?江东犁真有那么好?”祝老汉不放心道。
“放心,待你见了江东犁,再也看不上这直辕犁!”苏樱笑道,“我还是等等,待江东犁出来再说。”
壮汉们把大水缸、木盆、木桶等搬出来,到集市口汇合。
“阿樱,你说的那个江东犁是真的?”路上苏步成悄悄问。
“当然!阿耶,那东西在江南好些地方开始普及,轻便灵活,耕地深,效率比直辕犁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以前咋没听你说起?”苏步成遗憾道。
“是啊,阿樱!”苏伯彦也好奇。
苏樱愣住,忘了这里有bug,父子俩都盯着她,等着她解释。
苏樱眼珠子一转,叹气道,“我也是才得知的,江南过来的人说起,还没来得及跟阿耶说,家里就出事儿了!”
这话题一下子变得有些沉重,苏步成沉默了。
一心想要干实事的人,听不得这些,恨不能立马验证推广。
农人真的太难了,靠天吃饭,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却很少吃饱饭。
自己这会儿是犯官,上书谏言的资格都没有,眼睁睁看着好东西被埋没,只能干着急。
“阿耶,别急,咱们在这里推广也一样的!好饭不怕晚!好东西迟早会传开的!”
苏步成笑笑,长女总是能自我开解!
杂货店里还有祝老汉的老婆子、儿子一家,交代完事情,祝老汉匆匆赶到路口。
苏樱他们跟牛车谈好价,两辆牛车三百文,野猪重、人太多挤不下。
除了苏家、杨大郎、裴四郎,其余的随裴三郎把东西搬回去。
“裴三叔,大水缸留七个放村长家,其余的麻烦都送到我家!”苏樱对裴三郎道。
终于添置了一点儿家当,以后可以烧热水洗澡了。
“省的!”裴三郎笑呵呵应下,背着一大背篓臭哄哄的下水。
“傍晚时分,多带些人来接我们,还有粮食!”苏樱又道,“大家都有份!”
“省的、省的!”这下不用裴三郎答话,其他壮汉开心道。
第43章 分头行动
“你们还要买粮食?”听到苏樱他们的话,祝老汉不免多嘴问一句。
“嗯,家里存粮不多,马上农忙,不吃饱没力气干活!”苏樱回道。
“那刚才咋不一块儿买了?”祝老汉不解,“回来天都黑了,上哪儿买去?”
还跟着几个掌事的男子,怎么都想不到这些?任女娘瞎折腾!
实在想不明白,那当爹的咋啥都听女娘的?
“嘿嘿,刚才不是钱用光了么!”苏樱笑笑,“还指着卖了这两头猪,换了钱再买。”
闻言祝老汉没好再说什么,想来自己那十二口大水缸的钱还得从这里出。
“老人家,镇上夜里不宵禁吧?”苏樱算了算时间,返回估计得申时末。
“按理应该宵禁,不过这里天高皇帝远,不是特殊时候,夜里没人管。”
大家都只吃一个胡饼,没一会儿起身抹嘴,把剩下的一个胡饼揣怀里,去换人。
裴三郎几人很快找来,一脸喜色,“今日发大财了!吃这般好!”
“快吃!发大财也是沾了苏家女娘的光!”杨大郎笑道,“你们且吃着,我们去杂货铺逛逛。”
结账时,苏樱又给每人添了一个胡饼,一共花了一百零五文。
看着数出去的铜钱,杨大郎直捂胸口,太败家了,三十多斤陈米没了。
来到杂货铺,铺面不大,摆着坛坛罐罐、扫帚簸箕、大小木盆、水瓢、以及锄头、铁犁等一些农具。
“几位想要啥?”祝老汉上前招呼。
杨大郎、苏步成看向苏樱,要买的东西太多,不知她要先买啥?
“呃,老人家,可有大水缸?”苏樱只见到小的坛坛罐罐。
“大水缸?有、有!请随我来!”祝老汉带着众人到后院。
后院里堆了不少杂货,大水缸上下两层摞着,有七八个,上面落了不少灰尘,风吹日晒了不少时间。
“就这几个?”苏樱以为很多。
“女娘要多少?”祝老汉心中一喜。
这大水缸一年到头难得卖出去几个,这批货囤了两年多,只卖出去四五个。
“少说也得十几二十个!”
“嘶!女娘确定要那么多?莫不是戏耍老夫?”祝老汉不敢相信。
第42章 大家都有份
“老人家,我们忙得很,可没空戏耍人。”苏樱笑道,“我们是真的需要那么多。”
“要那么多作甚?”祝老汉狐疑,谁家要那么多大水缸?
“我们是一个村的人买。”苏樱不可能说大实话,“家里用大水缸冬天屯菜,邀约着一起买,您老给便宜些,可好?”
“哦,是这样啊?”祝老汉看看后面的几个壮汉,信了苏樱的话。
“我这水缸二百文一个,你们要的多,一百九十文一个,如何?”祝老汉诚心做这笔买卖。
“成,我们要二十个!”苏樱也爽快。
“这里八个,你们且拿走,剩余的十二个,过两天来取。”祝老汉欢喜道,准备结账。
“不急,老人家,我们还需要一些东西。”回到前面店铺,苏樱看到好些东西都急需。
“女娘还要哪些?”
“这铁犁多少钱?”苏樱扒开铁犁看了看,是直辕犁。
“这个啊,要这个!”祝老汉伸出两根手指。
“两百文?”苏樱抬眉,可以考虑先买一个回去用着。
“咳咳咳!”杨大郎、苏步成同时咳嗽,其他几人想笑不敢笑。
“女娘,你这玩笑开的一点儿也不好笑!”祝老汉不悦道,“两贯!”
“两千文?”苏樱声音高八度,“这直辕犁要两千文?老人家,您在开玩笑呢!”
“女娘,看样子你没种过地吧?铁犁和耕牛可是庄稼的两样宝!你看看这犁,用的铁料可是纯铁,可利了。”
祝老汉用镰刀敲了敲铁犁,发出清脆的铛铛声。
“老人家,你这铁料好是好,不过用处不大!”苏樱摇头。
“怎么会用处不大?地翻的好不好就看它吃土深浅。”祝老汉觉得苏樱什么都不懂,“你问问他们,我这铁犁可值这钱?”
“呵呵,这个我不用问,老人家,我且问你,你可知江东犁?”苏樱笑着摇头。
“江东犁?什么江东犁?”祝老汉不解,这不是祖辈都用的吗?咋冒出个江东犁?
“就是江南一带的铁犁,跟你这个不一样,犁地更深,操作轻便,那才是好东西!”苏樱道。
“你这犁便宜些,我暂且买一个用着,可好?”
“等等,女娘,江东犁什么样子,可否画与我瞧瞧?”祝老汉被江东犁吸引。
“这会儿不得空,改天吧,要不是时间来不及,我都想自己做一个。”
苏樱又指了指木盆,“老人家,这些木盆、水桶、水瓢我都要,咋卖?”
“木盆大的五十文、小的三十文,水桶八十文一双,水瓢就送与你,当添头。”祝老汉回道,“能与我说说江东犁吗?”
“可以啊,那老人家做成之后,可否送我一个?”苏樱笑嘻嘻看着祝老汉。
“啊?”祝老汉有些为难,“不瞒女娘,我不是东家,只是这家杂货铺的掌柜,这个可做不了主!”
“那就找你们东家来谈吧!”苏樱也不着急,“先把这几样结了。”
天色不早,还要赶着去县城卖另外两头野猪。
“女娘,那我要去哪里找你们?”祝老汉对江东犁一事很上心。
“我们是荒沟村的,一会儿还要去县城。”苏樱道。
“去县城?”祝老汉一听乐了。
“巧了,一会儿我也要去!你们的水缸不够,我得去县城补货,正好一道,顺便跟我东家聊聊你们那江东犁,可好?”
“行啊!时间有些赶,老人家,镇上可有载客的牛车?”
“有,就在路口!时间不早,赶紧的,咱们走吧!”祝老汉着急道。
八个水缸、大小木盆各两个、水桶两副、水瓢两个,一共一千八百四十文,另外剩余水缸定金付了一千文。
苏步成手里只剩下三百零八文钱。
苏家人还好,离富贵不过三个月,很淡定。
杨大郎几人就不淡定了,这钱来得快,去得更快!还没买米呢,就没剩啥了。
“好啦,杨大伯,别愁眉苦脸的!不是还有两头猪么?这几样东西搬回去都够呛!”苏樱宽慰道。
“我省的,就是、就是,钱去的,去的…”杨大郎支吾半天,也说不出个名堂。
苏樱又拿起镰刀看了看,“老人家,我们买那么多,这镰刀可否送我一把?”
祝老汉很纠结,铁器工具都不便宜。
“你现在舍不得,待会儿见了江东犁,十把镰刀你都舍得送我!”
“那,好吧!女娘说话当真?江东犁真有那么好?”祝老汉不放心道。
“放心,待你见了江东犁,再也看不上这直辕犁!”苏樱笑道,“我还是等等,待江东犁出来再说。”
壮汉们把大水缸、木盆、木桶等搬出来,到集市口汇合。
“阿樱,你说的那个江东犁是真的?”路上苏步成悄悄问。
“当然!阿耶,那东西在江南好些地方开始普及,轻便灵活,耕地深,效率比直辕犁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以前咋没听你说起?”苏步成遗憾道。
“是啊,阿樱!”苏伯彦也好奇。
苏樱愣住,忘了这里有bug,父子俩都盯着她,等着她解释。
苏樱眼珠子一转,叹气道,“我也是才得知的,江南过来的人说起,还没来得及跟阿耶说,家里就出事儿了!”
这话题一下子变得有些沉重,苏步成沉默了。
一心想要干实事的人,听不得这些,恨不能立马验证推广。
农人真的太难了,靠天吃饭,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却很少吃饱饭。
自己这会儿是犯官,上书谏言的资格都没有,眼睁睁看着好东西被埋没,只能干着急。
“阿耶,别急,咱们在这里推广也一样的!好饭不怕晚!好东西迟早会传开的!”
苏步成笑笑,长女总是能自我开解!
杂货店里还有祝老汉的老婆子、儿子一家,交代完事情,祝老汉匆匆赶到路口。
苏樱他们跟牛车谈好价,两辆牛车三百文,野猪重、人太多挤不下。
除了苏家、杨大郎、裴四郎,其余的随裴三郎把东西搬回去。
“裴三叔,大水缸留七个放村长家,其余的麻烦都送到我家!”苏樱对裴三郎道。
终于添置了一点儿家当,以后可以烧热水洗澡了。
“省的!”裴三郎笑呵呵应下,背着一大背篓臭哄哄的下水。
“傍晚时分,多带些人来接我们,还有粮食!”苏樱又道,“大家都有份!”
“省的、省的!”这下不用裴三郎答话,其他壮汉开心道。
第43章 分头行动
“你们还要买粮食?”听到苏樱他们的话,祝老汉不免多嘴问一句。
“嗯,家里存粮不多,马上农忙,不吃饱没力气干活!”苏樱回道。
“那刚才咋不一块儿买了?”祝老汉不解,“回来天都黑了,上哪儿买去?”
还跟着几个掌事的男子,怎么都想不到这些?任女娘瞎折腾!
实在想不明白,那当爹的咋啥都听女娘的?
“嘿嘿,刚才不是钱用光了么!”苏樱笑笑,“还指着卖了这两头猪,换了钱再买。”
闻言祝老汉没好再说什么,想来自己那十二口大水缸的钱还得从这里出。
“老人家,镇上夜里不宵禁吧?”苏樱算了算时间,返回估计得申时末。
“按理应该宵禁,不过这里天高皇帝远,不是特殊时候,夜里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