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番茄有九个品种,也是夏扶光精选出味道好吃的,蔚蓝巨人、曼德勒、帕蒂黄条纹等等。
可惜现在是冬天,只能在大棚里种植,风味上还是不如露天自然成熟的好。
第19章 称呼
余晖做梦似的和夏扶光约定好,下午五点在上京戏剧学院的西门碰面,交接番茄。
天啊,交接番茄——这四个字听起来实在离谱。
余晖暂时把昨天晚上他妈发照片那事儿抛诸脑后,先是点进夏扶光的朋友圈,发现他几乎不更新。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把余晖放在了看不到他更新的分组里。
在朋友圈找不到番茄,余晖开始用各种姿势搜索“夏扶光番茄”,试图找出两者间的联系。
还是没有,比如官方wb号,连番茄两个字都没提过。
最接近的一条是,某个小众论坛,有人提问“为什么光的wx头像是番茄啊?有什么说法吗?”
总有业内加了他wx憋不住问的。
光是夏扶光在该论坛的代号,意思不仅是“夏扶光”,还是“华夏电影之光”,最初是黑子起来捧杀的,结果没几年他自己就坐实了自己真是那道光。
不过那个帖子里面都是些开玩笑的回复,比如“他大抵跟我一样,减肥吃番茄吃伤了吧”,这些回复没有什么用。
余晖隐隐约约觉得不对劲,像一只蝴蝶待在他的肚子里,左扑腾两下,右扑腾两下。
好在他原本因为柳菲发的微博而难过的心情消退不少,下午的考试顺利进行。
考完试,走出考场已经四点半,他低着头往约定好的那个门走去。
真的感觉很奇怪。
夏扶光种番茄这事儿,好像没人知道似的,不仅是粉丝们,连圈里人也从来没提过。
余晖甚至翻了他合作过的所有导演的wb,依旧没有找到任何相关信息。
可他偏生表现得很慷慨和随意,仿佛只是因为种的多了来不及吃,想起余晖这个见过两次的后辈也在上京,便联系他要送他番茄。
也许是正好要来上京戏剧学院附近,而在学校里,夏扶光只认识他?
余晖胡思乱想,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
很多业内人士、很多艺人都住在上京,为什么偏偏给还在学校里读书的他送了番茄呢?
夏扶光合作过的导演、演员们,从来没提过他会送番茄这件事。余晖想,如果,如果夏扶光真的是番茄太多、且为人热心,给只有两面之缘的自己都送,没道理那些导演和演员没收过。
而那些人如果收到了,怎么也不至于一条相关wb都不发吧?
夏扶光和番茄的诡异联系,就这么吐噜噜落在了他面前,这件事实在是——
奇怪。
—————
夏扶光开了辆普通大众过来,车子停在距离门挺远的巷子口,并不起眼。
余晖按照位置共享才走过去,找到那辆已经熄火了的车。
车的驾驶座上没坐人,这不奇怪,如果夏扶光坐前面,路过的人不小心瞥到,认出来怎么办?
余晖因为考完试就过来了,还带着包,双手拧着包带子有些紧张的样子。
他环顾四周,见周围没人,才敲了敲车子后座的门。
车窗降下,夏扶光的脸暴露在阳光下:“番茄在后备箱——”
余晖没等他说完,就略带着紧张地打开车子后座的门。
这下,夏扶光愣了愣。
他本来就挨着车门坐的,现在余晖弯腰一副要进车子里的样子,他只能往旁边挪一点。
余晖耷头耸脸的样子,说话软绵绵的,做的事却比之前强硬了些。
他钻进车子里,借口道:“夏老师,窗户升上去吧,万一被别人拍到。”
夏扶光想想也是,便探出一只手,隔着余晖把那个开关给摁了一下。
车子里的空间有些沉默,夏扶光是有点儿被打乱了节奏,奇怪余晖上来要跟他说些什么,余晖则是居心叵测,想问的太多。
“这是大家都有的,还是单我一个人的?”余晖心里cos了一把黛玉,觉得自己实在好笑。
车子里有一股极淡的接骨木香,悄悄安抚了原本心情并不平静的余晖。
“夏老师,”他听见自己张口,带着笑意问,“我看见照片里有很多种番茄,能介绍一下吗?”
夏扶光侧过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扬起:“你对番茄感兴趣?”
余晖点点头,故作轻松地说道:“是啊,我从小就喜欢吃番茄,但没想到您还会种。”
夏扶光轻笑了一声,知道他在扯淡,不过还是语气随意回复:“种番茄挺有意思的,看着它们从种子长成果实,有一种成就感。”
余晖趁机追问想多说点:“那您种了多少种啊?我看照片里好像有很多不同的品种,看起来很奇特,是国外的品种吗?”
夏扶光想了想,回答道:“种了估计得有上百种了,有些是从国外带回来的种子,有些是国内的老品种。每种番茄的味道都不一样,有的甜,有的酸,有的适合生吃,有的适合做菜。今天这篮子里挑的都是味道不错,适合生吃的。”
“没想到您对番茄这么有研究。”余晖也没想到他能说这么多,感叹道。
心中又暗想:居然是特地挑选的品种......
夏扶光笑了笑,语气温和:“只是兴趣而已,算不上研究。”
车里安静了一会儿,余晖犹豫了一下,想着慢慢试探,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直接问道:“夏老师,您为什么……会想到送我番茄啊?”
夏扶光道:“上次不是说你在上京戏剧学院读书吗,我离得也不远,就想到你了,觉得你可能会喜欢。。”
余晖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夏扶光,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意。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夏扶光看了看时间,说道:“后备箱里那篮子你先拿走,吃不完跟室友分一分。”
余晖点点头,正要下车,突然又停住了。他转过头,看着夏扶光,语气里带着一丝试探和期待:“夏老师,我以后……能叫您‘哥’吗?”
第20章 不一样
夏扶光对待自己的确不一样。
余晖双手小心翼翼地抱着那一筐番茄,缓缓朝着宿舍的方向迈步前行。
此刻,他胸腔中的那只蝴蝶仿佛感受到了某种宁静,渐渐地不再扑腾翅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此消失不见。
当余晖得出那个结论时,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这种激动之情犹如汹涌的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他的心岸。
余晖根本不敢深入思考这份特殊待遇究竟源自何处,也不愿去探究其中的缘由。
他只是一味地在脑海中反复搜寻各种相关的证据和细节,反复证明自己的结论。
夏扶光这个人向来不怎么热衷于融入这个纷繁复杂的娱乐圈子。除了拍戏所需的时间外,他大多数时候都是行踪成谜,鲜少与他人交往,更别提拥有众多圈内好友了。
那些导演、前辈演员从来没提过他会送番茄。
据传闻,他对待群演们的态度相当好,不仅如此,对于剧组中的那些年轻后辈演员,他向来也是十分温和有礼的。
然而,似乎并没有谁能够成为他眼中那个特殊的人。无论是通过各种渠道所能搜索到的信息,还是费尽心思打听而来的消息,只要是有关夏扶光的,所得到的反馈几乎如出一辙。
所以要说他照顾后辈,也不是。
上京戏剧学院乃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顶尖艺术类高等学府,众多与余晖年龄相仿、且早已经成名的艺人也在读。就在他们的上一届学生当中,有一位同样童星身份出道、现在开始转型成流量的演员,名字叫王钊。在几年前,王钊曾经有幸与夏扶光一同参演了一部电影,并在其中扮演夏扶光的弟弟这一角色。
有粉丝用很夸张的语气写:“神平等地爱着每个人。”
......实在太肉麻了些,但意思就这么个意思,他对所有人都差不多。
但后备箱只有一筐子西红柿,约时间的时候,也是紧着余晖说的时间来的。而且余晖跟他告别之后,走到校门口回头看的时候,那辆车就开走了,也没有在等别人的迹象。
也许是因为他刚开始种番茄,第一次碰到丰收了却不知道给谁的情况?
不,也不是,谁家番茄一种只熟一个啊......那一筐里,大的番茄一种只摘了一个,小的一种只剪了一串,像是把所有品种都挑选了一下,推荐几个好吃的品种给他似的。
夏扶光说是因为在附近,但是,再近......能比那些几乎聚居在一个区的明星们还近吗。
余晖不敢相信,却在反复地思考后逐渐确定:于夏扶光而言,自己是特殊的。
哪怕范围仅仅局限在娱乐圈中。
夏扶光送来的番茄有很多,他确实吃不完,可也舍不得分给宿舍里的人。
可惜现在是冬天,只能在大棚里种植,风味上还是不如露天自然成熟的好。
第19章 称呼
余晖做梦似的和夏扶光约定好,下午五点在上京戏剧学院的西门碰面,交接番茄。
天啊,交接番茄——这四个字听起来实在离谱。
余晖暂时把昨天晚上他妈发照片那事儿抛诸脑后,先是点进夏扶光的朋友圈,发现他几乎不更新。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把余晖放在了看不到他更新的分组里。
在朋友圈找不到番茄,余晖开始用各种姿势搜索“夏扶光番茄”,试图找出两者间的联系。
还是没有,比如官方wb号,连番茄两个字都没提过。
最接近的一条是,某个小众论坛,有人提问“为什么光的wx头像是番茄啊?有什么说法吗?”
总有业内加了他wx憋不住问的。
光是夏扶光在该论坛的代号,意思不仅是“夏扶光”,还是“华夏电影之光”,最初是黑子起来捧杀的,结果没几年他自己就坐实了自己真是那道光。
不过那个帖子里面都是些开玩笑的回复,比如“他大抵跟我一样,减肥吃番茄吃伤了吧”,这些回复没有什么用。
余晖隐隐约约觉得不对劲,像一只蝴蝶待在他的肚子里,左扑腾两下,右扑腾两下。
好在他原本因为柳菲发的微博而难过的心情消退不少,下午的考试顺利进行。
考完试,走出考场已经四点半,他低着头往约定好的那个门走去。
真的感觉很奇怪。
夏扶光种番茄这事儿,好像没人知道似的,不仅是粉丝们,连圈里人也从来没提过。
余晖甚至翻了他合作过的所有导演的wb,依旧没有找到任何相关信息。
可他偏生表现得很慷慨和随意,仿佛只是因为种的多了来不及吃,想起余晖这个见过两次的后辈也在上京,便联系他要送他番茄。
也许是正好要来上京戏剧学院附近,而在学校里,夏扶光只认识他?
余晖胡思乱想,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
很多业内人士、很多艺人都住在上京,为什么偏偏给还在学校里读书的他送了番茄呢?
夏扶光合作过的导演、演员们,从来没提过他会送番茄这件事。余晖想,如果,如果夏扶光真的是番茄太多、且为人热心,给只有两面之缘的自己都送,没道理那些导演和演员没收过。
而那些人如果收到了,怎么也不至于一条相关wb都不发吧?
夏扶光和番茄的诡异联系,就这么吐噜噜落在了他面前,这件事实在是——
奇怪。
—————
夏扶光开了辆普通大众过来,车子停在距离门挺远的巷子口,并不起眼。
余晖按照位置共享才走过去,找到那辆已经熄火了的车。
车的驾驶座上没坐人,这不奇怪,如果夏扶光坐前面,路过的人不小心瞥到,认出来怎么办?
余晖因为考完试就过来了,还带着包,双手拧着包带子有些紧张的样子。
他环顾四周,见周围没人,才敲了敲车子后座的门。
车窗降下,夏扶光的脸暴露在阳光下:“番茄在后备箱——”
余晖没等他说完,就略带着紧张地打开车子后座的门。
这下,夏扶光愣了愣。
他本来就挨着车门坐的,现在余晖弯腰一副要进车子里的样子,他只能往旁边挪一点。
余晖耷头耸脸的样子,说话软绵绵的,做的事却比之前强硬了些。
他钻进车子里,借口道:“夏老师,窗户升上去吧,万一被别人拍到。”
夏扶光想想也是,便探出一只手,隔着余晖把那个开关给摁了一下。
车子里的空间有些沉默,夏扶光是有点儿被打乱了节奏,奇怪余晖上来要跟他说些什么,余晖则是居心叵测,想问的太多。
“这是大家都有的,还是单我一个人的?”余晖心里cos了一把黛玉,觉得自己实在好笑。
车子里有一股极淡的接骨木香,悄悄安抚了原本心情并不平静的余晖。
“夏老师,”他听见自己张口,带着笑意问,“我看见照片里有很多种番茄,能介绍一下吗?”
夏扶光侧过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扬起:“你对番茄感兴趣?”
余晖点点头,故作轻松地说道:“是啊,我从小就喜欢吃番茄,但没想到您还会种。”
夏扶光轻笑了一声,知道他在扯淡,不过还是语气随意回复:“种番茄挺有意思的,看着它们从种子长成果实,有一种成就感。”
余晖趁机追问想多说点:“那您种了多少种啊?我看照片里好像有很多不同的品种,看起来很奇特,是国外的品种吗?”
夏扶光想了想,回答道:“种了估计得有上百种了,有些是从国外带回来的种子,有些是国内的老品种。每种番茄的味道都不一样,有的甜,有的酸,有的适合生吃,有的适合做菜。今天这篮子里挑的都是味道不错,适合生吃的。”
“没想到您对番茄这么有研究。”余晖也没想到他能说这么多,感叹道。
心中又暗想:居然是特地挑选的品种......
夏扶光笑了笑,语气温和:“只是兴趣而已,算不上研究。”
车里安静了一会儿,余晖犹豫了一下,想着慢慢试探,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直接问道:“夏老师,您为什么……会想到送我番茄啊?”
夏扶光道:“上次不是说你在上京戏剧学院读书吗,我离得也不远,就想到你了,觉得你可能会喜欢。。”
余晖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夏扶光,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意。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夏扶光看了看时间,说道:“后备箱里那篮子你先拿走,吃不完跟室友分一分。”
余晖点点头,正要下车,突然又停住了。他转过头,看着夏扶光,语气里带着一丝试探和期待:“夏老师,我以后……能叫您‘哥’吗?”
第20章 不一样
夏扶光对待自己的确不一样。
余晖双手小心翼翼地抱着那一筐番茄,缓缓朝着宿舍的方向迈步前行。
此刻,他胸腔中的那只蝴蝶仿佛感受到了某种宁静,渐渐地不再扑腾翅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此消失不见。
当余晖得出那个结论时,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这种激动之情犹如汹涌的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他的心岸。
余晖根本不敢深入思考这份特殊待遇究竟源自何处,也不愿去探究其中的缘由。
他只是一味地在脑海中反复搜寻各种相关的证据和细节,反复证明自己的结论。
夏扶光这个人向来不怎么热衷于融入这个纷繁复杂的娱乐圈子。除了拍戏所需的时间外,他大多数时候都是行踪成谜,鲜少与他人交往,更别提拥有众多圈内好友了。
那些导演、前辈演员从来没提过他会送番茄。
据传闻,他对待群演们的态度相当好,不仅如此,对于剧组中的那些年轻后辈演员,他向来也是十分温和有礼的。
然而,似乎并没有谁能够成为他眼中那个特殊的人。无论是通过各种渠道所能搜索到的信息,还是费尽心思打听而来的消息,只要是有关夏扶光的,所得到的反馈几乎如出一辙。
所以要说他照顾后辈,也不是。
上京戏剧学院乃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顶尖艺术类高等学府,众多与余晖年龄相仿、且早已经成名的艺人也在读。就在他们的上一届学生当中,有一位同样童星身份出道、现在开始转型成流量的演员,名字叫王钊。在几年前,王钊曾经有幸与夏扶光一同参演了一部电影,并在其中扮演夏扶光的弟弟这一角色。
有粉丝用很夸张的语气写:“神平等地爱着每个人。”
......实在太肉麻了些,但意思就这么个意思,他对所有人都差不多。
但后备箱只有一筐子西红柿,约时间的时候,也是紧着余晖说的时间来的。而且余晖跟他告别之后,走到校门口回头看的时候,那辆车就开走了,也没有在等别人的迹象。
也许是因为他刚开始种番茄,第一次碰到丰收了却不知道给谁的情况?
不,也不是,谁家番茄一种只熟一个啊......那一筐里,大的番茄一种只摘了一个,小的一种只剪了一串,像是把所有品种都挑选了一下,推荐几个好吃的品种给他似的。
夏扶光说是因为在附近,但是,再近......能比那些几乎聚居在一个区的明星们还近吗。
余晖不敢相信,却在反复地思考后逐渐确定:于夏扶光而言,自己是特殊的。
哪怕范围仅仅局限在娱乐圈中。
夏扶光送来的番茄有很多,他确实吃不完,可也舍不得分给宿舍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