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滚蛋。困死容易,难道连带干掉云门寺百余名无辜的人?”曾伯渊不耐烦地说,昨日节度使夫人香消玉殒,今日又死大理寺壮硕的捕快一位,曾伯渊始终觉得是自己时运不济。他想到此处,也不顾自己的暗痔烧灼,手忙脚乱地爬起来,跑到书案后的观音像下的香炉中虔诚地焚上一炉清香。
“那就告诉云门寺的人你在应他们的要求准备商船送他们离开。反正他们压根不知道潮阳港口是否有在等待他们的那艘大船。”傅元随后弯腰说到,他个头高瘦,形同竹竿。为了不显得县令大人太矮,每日足足八个时辰他都要在矮胖的曾伯渊面前弯着腰,实在是苦不堪言。
“此技甚妙。”曾伯渊听到这话双眼发亮,习惯性用手捋着黑痣上的毛发:“他们已经干掉了大理寺的捕快,为的就是拦下关梨青的死刑案卷。只要案卷不到圣人手中一天,关梨青就一天就死不了。这帮歹人倒是有几分智慧在的。我且骗骗他们,港口已备好大船,先让他们停止杀戮,静待索桥修好。”他说到此处,过于激动,不由自主地拔掉一根嘴角黑痣上的毛发,疼得浑身一抽。
疑犯在行刑前死亡县令会被追以重罪,他有胆子强迫关梨青画押,但没胆子去对那关梨青下手,现在反到只能将她当姑奶奶一般供起来,生怕她在正式的行刑前有个三长两短。那群歹徒到底是何方神圣?宁愿连杀两人也要救出一名贱籍的婢女。也许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了。曾伯渊眯着眼也陷入了沉思,关梨青定是个什么重要的人物才对。
八年前,凉州城外。
突厥军官捏住李谈云的手腕,眼看着生死攸关之时,关练山却及时走来,打破对方疑虑:“这位军爷,耳饰是我在西城坊夜市中买下的。我们并不认识阿日那月这个人,不过我听说夜市中的小贩到处经常去腌臜的贼人手中买些偷货。”
“你的意思是说阿史那月被偷了?”那军官怒目而视:“他是我们部落最勇猛的战士,怎会轻易被人窃去了珍贵的东西。你也是突厥人,这简直是一派胡言。”
关练山微微一笑,镇定自若地从李谈云耳朵上摘下那天珠坠子,双手奉上:“军爷说得是。也有可能是坠子坏掉,被人捡了去呢?这天珠珍贵,既然它原本是有主人的,还请军爷你替我们还给那勇士吧。”
“算了,哥舒遥。”一名同样军官打扮的人突然开口劝道:“他们也是突厥人,我们突厥人和那些狡诈的唐人不同,突厥人是不会欺骗突厥人的。”
被称为哥舒遥的军官思忖片刻,一把抓过关练山的坠子放入自己怀中:“也对,你们走吧。这坠子现在由我保管,待有一天重新见到他再还给他。”
关练山心中暗呼惊险,嘴里连连道谢,与李谈云有惊无险地赶着牛舆进了城。
城中四处都是突厥人,关练山将牛舆赶到一处热闹的客栈前,打算先住进店里。凉州已被攻占多时,现在客栈店主也自然换成了突厥人,着玄色翻领锦袍,数条辫子垂于脑后,满脸络腮胡,一双圆眼,身材和脸也一样滚圆。他倒并不在意店中生意,坐在一群同样粗壮的客人中间喝酒吃肉,一身肥油膻臭,见二人进来,挥挥手打发柜台后的老板娘应付。
“二位客官,住店还是打尖啊?”老板娘低头问道,她却出乎意料地是位纤瘦的妇人,身着水红齐胸襦裙,外搭白绸披子,眉梢之间也没有突厥女人那种天生的刁蛮劲头,涂着淡红蔻丹的玉指正随意地拨弄柜台上的算盘珠子。关练山一愣,眼前分明是个唐人,而且彼此还认识,正是他曾经的大嫂晏蔷。晏蔷那头半响听不到声音,抬头一看也呆住了,自从她的夫君战死沙场后,她与关家再无往来。
“住店是吧,我给你开间上房呐。”晏蔷高声用突厥话说道,遂拉着他们走上阁楼上一间僻静厢房。
关好房门。
“你们为何在此处?这里到处都是突厥人。”晏蔷压低声音说,一脸惊惧:“你们不想要命啦?”
“大嫂,被突厥可汗扣压的那一千多名唐人可还在城内?你怎么没跑?”关练山问。
“都在,除开留下一些在城中干活之外,大部分人都被赶去了西边的采石场呢,据说突厥人要修防建工事需要不少石料。我也想跑,但是没能跑掉,这不,也只能换了个当家的。你们是来救人的?”晏蔷的一对眼珠子在他两人身上不停打转:“就你俩?”
“对,就我俩。”
第一卷 第7章
清晨,云门寺左院终于走进几名灰袍僧人,用担架将隋秋风的遗体挪去对面右院。院中众人沉默围观,谁曾想昨日还生龙活虎的一位娘子,现在是一具瘫软的尸首。
担架抬出月洞门时,她的一只手滑落下来,露在芦席外面,微微晃动,肤色发青。
“我不想待在这里了。”跟在秦抒娘身后的老妇发出一声哀叹,她打了一个哆嗦,抱住自己的胳膊声音颤栗:“这一晚死一个,谁知今晚又要死谁?”
“我也想回去。”跟着哀嚎一声的是朱伶,一连两晚自己所住禅房隔壁都死了人,这小娘子原本看似性格胆小懦弱,此刻她的神智已近崩溃。被朱伶这样一闹,香客中有几名胆小的娘子也都跟着战战兢兢地议论起来。
“这桥都没修好,不住在这里又能去哪里?”刁均不耐烦地吼到:“叽叽喳喳的小娘子最是惹人心烦了,更何况是一群,你们有本事就从这云门山上跳下去,否则就给我乖乖闭嘴。我原以为来云门寺最多是两天没有酒喝,哪知现在竟不知要等多久。”清早云门寺中只有杂菜稀饭与素菜汤饼可食,吃斋两日可接受,但超过三日无酒无肉,此刻刁均腹中酒虫疯狂作祟,胸口和口舌都如蚁噬般难受。
“我不信在云门寺还翻不出一滴浊酒来。”说罢他跟着那些僧人挥袖走出月洞门去。
徐春莺抛下惊慌的众人,独自走进隋秋风曾住过的禅房。
左院禅房格局狭小,都是不过十尺见方的小房间,房中格局大同小异,进门一边窗户下是书案与坐塌,床榻贴右而放,大门的对面也有一扇窗户,窗外就是云门山万丈深渊。
书案上放着一只青石镇纸,一套紫毫笔与松烟墨,一套茶炉。徐春莺拿起茶盏仔细查看,不过是只普通的粗陶黑茶盏。虽然书案正靠着禅房窗户,推开就是院中游廊,但若有人从窗外下毒恐怕还得先伸进来半个身子,这样的下毒方式也太过牵强。她抬头看了看书案上方的房梁,顿时又觉得自己想法荒谬,若是有人趴在房顶下毒,又要如何才能将毒液准确地投入小小茶盏中,是毫无可能之事。
可茶壶中无毒,毒又是如何进入茶盏的?
她正思忖着,门外突闪现一个腰肢曼妙的人影,一碧色半透笼纱长袍,在岭南赤日炎炎下依然能肌肤胜雪,容色绝丽,正是昨夜出现在禅房门前的秦抒娘。
“你不用看了,我猜茶盏原本是无毒的。昨晚隋小娘子曾开着窗在书案前写案卷,我在院中捕捉萤火虫时曾见她停下用过好几回茶,后来院中几名小娘子在嬉闹声音过大,许是打扰了她做事,她才关上了窗户。”秦抒娘说道。
“那她是因何中毒?为何昨夜茶盏中又有异味?”徐春莺问道:“这书案上也不见任何纸卷,难不成是被人偷走?”
“也许是她在用茶的时候也服下了别的什么东西,那东西自然而然溶解了一些在没饮尽的茶水里。”秦抒娘走到床边的一只皮箱前:“她气绝身亡时我们几人都是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的。你看这禅房里的家具就这一两件,能放书卷的地方也只有这皮箱,因此我猜测昨晚她是先将书写过的案卷放在了这皮箱里,并非是被人拿走了。”说罢,她在那只黑色皮箱前蹲下来,用手拍了拍皮箱上的铁锁:“皮箱的钥匙多半是在她身上。”
“我这就去找。”徐春莺说罢掉头走向右院。
这厢徐春莺刚离开,老鸨孙娘就跟进了禅房,阴阳怪气地看着秦抒娘:“别怪我没提醒你,将军令我将你卖来岭南就是因为你平时太爱出风头闲不住所致。”
“你急什么?”秦抒娘一手轻抖身上碧绿笼纱长袍,冷冷地撇了老鸨一眼:“你不用将我看得这样紧,现在这云门寺好比一座牢狱,你我都插翅难飞。好耐我现在做任何事也不会连累到你。等到了广州,你就能甩掉我回你的长安去。”
“你知道就好,原本好好的平康坊花魁你不做,若是再节外生枝你可不能怨我对你无情。”说罢老鸨一脸愤慨地走了出去。
隋秋风的遗体就与宁水仙并排放在一起,两人身上各自盖着一卷芦席,禅房的空气中隐约浮动着极淡的尸臭,徐春莺从怀中掏出手绢来捂住鼻子,用另外一只手在隋秋风的身上上下摸索,却什么东西都没找到。
她走出禅房,问站守在院子前的僧人:“刚才可有人来过这里?”
“是的,刚才左院中有一位男施主跟随送隋娘子尸首的师兄们来过。”
“那就告诉云门寺的人你在应他们的要求准备商船送他们离开。反正他们压根不知道潮阳港口是否有在等待他们的那艘大船。”傅元随后弯腰说到,他个头高瘦,形同竹竿。为了不显得县令大人太矮,每日足足八个时辰他都要在矮胖的曾伯渊面前弯着腰,实在是苦不堪言。
“此技甚妙。”曾伯渊听到这话双眼发亮,习惯性用手捋着黑痣上的毛发:“他们已经干掉了大理寺的捕快,为的就是拦下关梨青的死刑案卷。只要案卷不到圣人手中一天,关梨青就一天就死不了。这帮歹人倒是有几分智慧在的。我且骗骗他们,港口已备好大船,先让他们停止杀戮,静待索桥修好。”他说到此处,过于激动,不由自主地拔掉一根嘴角黑痣上的毛发,疼得浑身一抽。
疑犯在行刑前死亡县令会被追以重罪,他有胆子强迫关梨青画押,但没胆子去对那关梨青下手,现在反到只能将她当姑奶奶一般供起来,生怕她在正式的行刑前有个三长两短。那群歹徒到底是何方神圣?宁愿连杀两人也要救出一名贱籍的婢女。也许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了。曾伯渊眯着眼也陷入了沉思,关梨青定是个什么重要的人物才对。
八年前,凉州城外。
突厥军官捏住李谈云的手腕,眼看着生死攸关之时,关练山却及时走来,打破对方疑虑:“这位军爷,耳饰是我在西城坊夜市中买下的。我们并不认识阿日那月这个人,不过我听说夜市中的小贩到处经常去腌臜的贼人手中买些偷货。”
“你的意思是说阿史那月被偷了?”那军官怒目而视:“他是我们部落最勇猛的战士,怎会轻易被人窃去了珍贵的东西。你也是突厥人,这简直是一派胡言。”
关练山微微一笑,镇定自若地从李谈云耳朵上摘下那天珠坠子,双手奉上:“军爷说得是。也有可能是坠子坏掉,被人捡了去呢?这天珠珍贵,既然它原本是有主人的,还请军爷你替我们还给那勇士吧。”
“算了,哥舒遥。”一名同样军官打扮的人突然开口劝道:“他们也是突厥人,我们突厥人和那些狡诈的唐人不同,突厥人是不会欺骗突厥人的。”
被称为哥舒遥的军官思忖片刻,一把抓过关练山的坠子放入自己怀中:“也对,你们走吧。这坠子现在由我保管,待有一天重新见到他再还给他。”
关练山心中暗呼惊险,嘴里连连道谢,与李谈云有惊无险地赶着牛舆进了城。
城中四处都是突厥人,关练山将牛舆赶到一处热闹的客栈前,打算先住进店里。凉州已被攻占多时,现在客栈店主也自然换成了突厥人,着玄色翻领锦袍,数条辫子垂于脑后,满脸络腮胡,一双圆眼,身材和脸也一样滚圆。他倒并不在意店中生意,坐在一群同样粗壮的客人中间喝酒吃肉,一身肥油膻臭,见二人进来,挥挥手打发柜台后的老板娘应付。
“二位客官,住店还是打尖啊?”老板娘低头问道,她却出乎意料地是位纤瘦的妇人,身着水红齐胸襦裙,外搭白绸披子,眉梢之间也没有突厥女人那种天生的刁蛮劲头,涂着淡红蔻丹的玉指正随意地拨弄柜台上的算盘珠子。关练山一愣,眼前分明是个唐人,而且彼此还认识,正是他曾经的大嫂晏蔷。晏蔷那头半响听不到声音,抬头一看也呆住了,自从她的夫君战死沙场后,她与关家再无往来。
“住店是吧,我给你开间上房呐。”晏蔷高声用突厥话说道,遂拉着他们走上阁楼上一间僻静厢房。
关好房门。
“你们为何在此处?这里到处都是突厥人。”晏蔷压低声音说,一脸惊惧:“你们不想要命啦?”
“大嫂,被突厥可汗扣压的那一千多名唐人可还在城内?你怎么没跑?”关练山问。
“都在,除开留下一些在城中干活之外,大部分人都被赶去了西边的采石场呢,据说突厥人要修防建工事需要不少石料。我也想跑,但是没能跑掉,这不,也只能换了个当家的。你们是来救人的?”晏蔷的一对眼珠子在他两人身上不停打转:“就你俩?”
“对,就我俩。”
第一卷 第7章
清晨,云门寺左院终于走进几名灰袍僧人,用担架将隋秋风的遗体挪去对面右院。院中众人沉默围观,谁曾想昨日还生龙活虎的一位娘子,现在是一具瘫软的尸首。
担架抬出月洞门时,她的一只手滑落下来,露在芦席外面,微微晃动,肤色发青。
“我不想待在这里了。”跟在秦抒娘身后的老妇发出一声哀叹,她打了一个哆嗦,抱住自己的胳膊声音颤栗:“这一晚死一个,谁知今晚又要死谁?”
“我也想回去。”跟着哀嚎一声的是朱伶,一连两晚自己所住禅房隔壁都死了人,这小娘子原本看似性格胆小懦弱,此刻她的神智已近崩溃。被朱伶这样一闹,香客中有几名胆小的娘子也都跟着战战兢兢地议论起来。
“这桥都没修好,不住在这里又能去哪里?”刁均不耐烦地吼到:“叽叽喳喳的小娘子最是惹人心烦了,更何况是一群,你们有本事就从这云门山上跳下去,否则就给我乖乖闭嘴。我原以为来云门寺最多是两天没有酒喝,哪知现在竟不知要等多久。”清早云门寺中只有杂菜稀饭与素菜汤饼可食,吃斋两日可接受,但超过三日无酒无肉,此刻刁均腹中酒虫疯狂作祟,胸口和口舌都如蚁噬般难受。
“我不信在云门寺还翻不出一滴浊酒来。”说罢他跟着那些僧人挥袖走出月洞门去。
徐春莺抛下惊慌的众人,独自走进隋秋风曾住过的禅房。
左院禅房格局狭小,都是不过十尺见方的小房间,房中格局大同小异,进门一边窗户下是书案与坐塌,床榻贴右而放,大门的对面也有一扇窗户,窗外就是云门山万丈深渊。
书案上放着一只青石镇纸,一套紫毫笔与松烟墨,一套茶炉。徐春莺拿起茶盏仔细查看,不过是只普通的粗陶黑茶盏。虽然书案正靠着禅房窗户,推开就是院中游廊,但若有人从窗外下毒恐怕还得先伸进来半个身子,这样的下毒方式也太过牵强。她抬头看了看书案上方的房梁,顿时又觉得自己想法荒谬,若是有人趴在房顶下毒,又要如何才能将毒液准确地投入小小茶盏中,是毫无可能之事。
可茶壶中无毒,毒又是如何进入茶盏的?
她正思忖着,门外突闪现一个腰肢曼妙的人影,一碧色半透笼纱长袍,在岭南赤日炎炎下依然能肌肤胜雪,容色绝丽,正是昨夜出现在禅房门前的秦抒娘。
“你不用看了,我猜茶盏原本是无毒的。昨晚隋小娘子曾开着窗在书案前写案卷,我在院中捕捉萤火虫时曾见她停下用过好几回茶,后来院中几名小娘子在嬉闹声音过大,许是打扰了她做事,她才关上了窗户。”秦抒娘说道。
“那她是因何中毒?为何昨夜茶盏中又有异味?”徐春莺问道:“这书案上也不见任何纸卷,难不成是被人偷走?”
“也许是她在用茶的时候也服下了别的什么东西,那东西自然而然溶解了一些在没饮尽的茶水里。”秦抒娘走到床边的一只皮箱前:“她气绝身亡时我们几人都是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的。你看这禅房里的家具就这一两件,能放书卷的地方也只有这皮箱,因此我猜测昨晚她是先将书写过的案卷放在了这皮箱里,并非是被人拿走了。”说罢,她在那只黑色皮箱前蹲下来,用手拍了拍皮箱上的铁锁:“皮箱的钥匙多半是在她身上。”
“我这就去找。”徐春莺说罢掉头走向右院。
这厢徐春莺刚离开,老鸨孙娘就跟进了禅房,阴阳怪气地看着秦抒娘:“别怪我没提醒你,将军令我将你卖来岭南就是因为你平时太爱出风头闲不住所致。”
“你急什么?”秦抒娘一手轻抖身上碧绿笼纱长袍,冷冷地撇了老鸨一眼:“你不用将我看得这样紧,现在这云门寺好比一座牢狱,你我都插翅难飞。好耐我现在做任何事也不会连累到你。等到了广州,你就能甩掉我回你的长安去。”
“你知道就好,原本好好的平康坊花魁你不做,若是再节外生枝你可不能怨我对你无情。”说罢老鸨一脸愤慨地走了出去。
隋秋风的遗体就与宁水仙并排放在一起,两人身上各自盖着一卷芦席,禅房的空气中隐约浮动着极淡的尸臭,徐春莺从怀中掏出手绢来捂住鼻子,用另外一只手在隋秋风的身上上下摸索,却什么东西都没找到。
她走出禅房,问站守在院子前的僧人:“刚才可有人来过这里?”
“是的,刚才左院中有一位男施主跟随送隋娘子尸首的师兄们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