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今天叫你来,是传达一个好消息!关于你后续的培养计划!”
说着,将文件推至方允面前。
方允看到标题:
《法*委关于优秀年轻干部专项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草案)》。
在附件“重点培养对象及初步安排建议”一栏,她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是……”方允有些讶异。
“这是委里最新拟定的培养计划草案!”
张主任语气带着一丝与有荣焉:
“你的名字,是干部局那边根据领导指示,特别关注加进去的!”
她刻意强调了“特别关注”四个字,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
“特别关注?”
方允心中了然,面上却适露疑惑。
“是啊!”张主任压低了些声音,身体微微前倾。
“昨天干部局李局长亲自跟我通了气。说是秘书一处的李湛秘书在汇总我们科室上报的年度工作要点和干部培养需求时,特别转达了分管领导的指示精神。”
她顿了顿,看着方允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复述着那极具分量的话:
“对于像方允同志这样以特殊人才身份引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重点倾斜资源,人尽其才,为其立法领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张主任难掩赞叹:
“听听,‘人尽其才’、‘奠定基础’。这期许,领导对你的看重和培养之心,溢于言表啊!”
方允看着文件上自己的名字,听着张主任激动的话语,心湖涌起复杂暖流。
赵廷文的安排,如同他本人一样,深沉而周全。
“根据这个指示精神,”张主任指着文件上的具体安排。
“干部局和科室初步为你拟定了未来半年到一年的培养路径,重点考虑了你的实际情况。
参与‘重大立法项目风险评估机制研究’专项工作组:委里今年重点课题,李主任挂帅,直通最高决策层需求。
列席‘全g立法工作座谈会’:明年在京召开,汇聚全g顶尖专家与实践部门领导。
推荐参加‘国际基础设施法治前沿论坛’:国际顶尖论坛,聚焦全球基础设施立法前沿。
我们科室争取到一个名额。若你产后恢复顺利且时间允许,是开拓国际视野的绝佳平台。”
每一项安排都精准契合赵廷文的指示:接触核心、提升视野、强度可控、着眼长远。
“都是难得的机会!尤其专项组,进去的都是顶尖骨干!”张主任热切道。
方允仔细看着文件上的安排,手指轻轻拂过“核心成员”、“列席”、“国际论坛”这些字眼。
她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基于对她能力认可和未来期许的尊重与规划。
赵廷文没有因为她是孕妇就将她边缘化,反而为她铺就了一条在孕产期也能持续积累、产后能无缝衔接甚至更上一层楼的专业道路。
她抬首,迎上张主任目光,清澈眼眸中闪烁着坚定与感激:
“主任,非常感谢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培养!专项组和列席全国会议的机会尤为宝贵!我定珍惜机会,在身体允许下全力以赴学习,绝不辜负期望!”
“好!”张主任极为满意,“具体工作我会协调好。”
“谢谢主任!”方允真诚地道谢。
那份因身份和孕期而产生的微妙顾虑,在这样一份充满前瞻性的培养计划面前,彻底消散了。
她知道,这背后是那双深邃眼眸的注视与守护。
离开张主任办公室,走廊明亮的灯光下,方允的脚步格外轻盈。
她低头,掌心轻抚隆起的腹部,仿佛在对未出世的孩子低语:
“宝贝,你看,爸爸为我们想得多远啊……”
……
夜色深沉,西街别院。
卧室只留一盏暖黄壁灯。
方允侧躺在被窝里,乌黑长发柔顺地披散在枕畔。
她没有睡,只是静静地看着浴室的方向。
水声停歇。
片刻后,赵廷文走了出来。
他身着深色丝质睡衣,上衣敞开,紧实的胸膛在暖光下勾勒出充满力量感的线条。
白日里那份位高权重的威严感此刻被居家的慵懒取代,却更添一种成熟的性感。
敏锐如他,出来便捕捉到了那道落在自己身上、专注而带着柔情的目光。
他脚步微顿,目光迎上方允的视线,随即迈步走到床边,掀开被子一角躺了进去。
温热的身体带着沐浴后的清爽气息,长臂一伸,自然而然地将她拢进怀中。
另一只大手习惯性地覆上她高高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小生命偶尔的胎动。
“怎么了?”赵廷文的声音在寂静夜里显得格外醇厚。
方允在他怀里蹭了蹭,找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摇摇头,声音带着点鼻音,像只慵懒的猫:
“没有。”
静默了几秒,她终究轻声开口:
“……今天张主任找我谈了后续的培养计划。”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赵廷文只是低应一声,示意她继续,眼眸半阖,平静无波。
“专项工作组、列席全g会议、还有那个国际论坛的机会……”方允的声音低了下去,指尖无意识地揪着被角,透出几分忐忑,“廷文,我知道……这背后有你的意思。”
她抬起头,望进他深不见底的黑眸:“我有时,梦见自己站在你的影子里……”
心底那份属于她的骄傲与不安,终于袒露。她渴望证明自己,尤其是在她引以为傲的领域。
赵廷文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回答。覆在她腹部的手掌微微收拢,仿佛在安抚里面的孩子,也安抚着她。
半晌,他低头,温热唇瓣在她光洁的额上印下轻吻,声音含着笑意,却不容置疑:
“我承认,我是有意引导了方向。就像……在一条通往高处的路上,我看到一块璞玉,觉得它值得被放在更显眼、更能发挥价值的位置上,于是给负责摆放的人提了个醒。”
他的比喻让方允微微睁大了眼。
“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锐利如能穿透人心,“路指了,台搭了,修行还在个人。璞玉若无真价值,强捧上去,只会摔得更惨,徒留笑柄。”
他的手指轻抬她下颚,让她直视自己,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
“我给的‘合规偏爱’,你得有那个本事接住才行。”
目光灼灼,盛满信任与期许:
“让你参与核心课题研究,是因为你方允在跨国项目风险管控上的专业素养,本身就是顶尖的,能带来新视角。
让你列席高层会议,是因为你思维敏锐,能快速抓住关键,需要开阔眼界。
推荐你去国际论坛,是因为你的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是立f规划室未来亟需的储备力量。”
他微微停顿,语气放缓却更具分量:
“这些安排,哪一项超出了你方允的能力?哪一项给了扶不起的阿斗?
我只是在规则之内,确保最合适的人才不被埋没,不因暂时的、非能力的因素错失机会。这是对人才的尊重,也是对组织负责。”
他紧了紧臂弯,声音沉入只对她才有的温柔:
“允儿,我相信你。我相信你的能力,配得上任何平台。我的‘引导’,不过是帮你拂去了一点不必要的尘埃,让你这颗明珠,能更快、更稳地发出属于你自己的光芒。这光芒,终究是你自己点亮的。”
他吻了吻她的鼻尖,眼底宠溺:
“所以,别胡思乱想。踏实走好每一步,然后,用实力接住属于你的机会。证明我的眼光没错,也让所有人看看,抛去其他身份,你方允,是何等出色。”
方允静静地听着,胸腔里那股微妙的忐忑,在他沉稳有力的剖析和毫无保留的信任中,渐渐化为暖流,涌遍四肢百骸。
他看得如此透彻,如此清醒。
他不是在垂怜,而是在投资,投资他认可的价值。
而她,需要做的,就是用实力回报这份“合规的偏爱”。
眼眶微热,她将脸更深地埋进他怀里,用力点了点头,声音闷闷的,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嗯!我一定接住!”
……
第139章 最后的合体时光
时光流转,岁末已至。
隆冬一月,朔风凛冽。
一场初雪不期而至,细碎雪花悄无声息地覆盖了庄严的政务院大楼的飞檐斗拱,也为肃穆的街道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装。
空气清冽干燥,浸透着冬日独有的寒意。
立*规划室内,暖气开得十足。
方允正专注地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密密麻麻是“重大立法项目风险评估机制研究”专项工作组的分析报告。
孕晚期的身体越发沉重,双胎的负担让她的腰背时常感到酸胀。
但她神情依旧专注,指尖在键盘上敲击着,将关于“新兴科技立法社会风险传导模型”的思考转化为严谨的文字。
说着,将文件推至方允面前。
方允看到标题:
《法*委关于优秀年轻干部专项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草案)》。
在附件“重点培养对象及初步安排建议”一栏,她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是……”方允有些讶异。
“这是委里最新拟定的培养计划草案!”
张主任语气带着一丝与有荣焉:
“你的名字,是干部局那边根据领导指示,特别关注加进去的!”
她刻意强调了“特别关注”四个字,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
“特别关注?”
方允心中了然,面上却适露疑惑。
“是啊!”张主任压低了些声音,身体微微前倾。
“昨天干部局李局长亲自跟我通了气。说是秘书一处的李湛秘书在汇总我们科室上报的年度工作要点和干部培养需求时,特别转达了分管领导的指示精神。”
她顿了顿,看着方允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复述着那极具分量的话:
“对于像方允同志这样以特殊人才身份引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重点倾斜资源,人尽其才,为其立法领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张主任难掩赞叹:
“听听,‘人尽其才’、‘奠定基础’。这期许,领导对你的看重和培养之心,溢于言表啊!”
方允看着文件上自己的名字,听着张主任激动的话语,心湖涌起复杂暖流。
赵廷文的安排,如同他本人一样,深沉而周全。
“根据这个指示精神,”张主任指着文件上的具体安排。
“干部局和科室初步为你拟定了未来半年到一年的培养路径,重点考虑了你的实际情况。
参与‘重大立法项目风险评估机制研究’专项工作组:委里今年重点课题,李主任挂帅,直通最高决策层需求。
列席‘全g立法工作座谈会’:明年在京召开,汇聚全g顶尖专家与实践部门领导。
推荐参加‘国际基础设施法治前沿论坛’:国际顶尖论坛,聚焦全球基础设施立法前沿。
我们科室争取到一个名额。若你产后恢复顺利且时间允许,是开拓国际视野的绝佳平台。”
每一项安排都精准契合赵廷文的指示:接触核心、提升视野、强度可控、着眼长远。
“都是难得的机会!尤其专项组,进去的都是顶尖骨干!”张主任热切道。
方允仔细看着文件上的安排,手指轻轻拂过“核心成员”、“列席”、“国际论坛”这些字眼。
她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基于对她能力认可和未来期许的尊重与规划。
赵廷文没有因为她是孕妇就将她边缘化,反而为她铺就了一条在孕产期也能持续积累、产后能无缝衔接甚至更上一层楼的专业道路。
她抬首,迎上张主任目光,清澈眼眸中闪烁着坚定与感激:
“主任,非常感谢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培养!专项组和列席全国会议的机会尤为宝贵!我定珍惜机会,在身体允许下全力以赴学习,绝不辜负期望!”
“好!”张主任极为满意,“具体工作我会协调好。”
“谢谢主任!”方允真诚地道谢。
那份因身份和孕期而产生的微妙顾虑,在这样一份充满前瞻性的培养计划面前,彻底消散了。
她知道,这背后是那双深邃眼眸的注视与守护。
离开张主任办公室,走廊明亮的灯光下,方允的脚步格外轻盈。
她低头,掌心轻抚隆起的腹部,仿佛在对未出世的孩子低语:
“宝贝,你看,爸爸为我们想得多远啊……”
……
夜色深沉,西街别院。
卧室只留一盏暖黄壁灯。
方允侧躺在被窝里,乌黑长发柔顺地披散在枕畔。
她没有睡,只是静静地看着浴室的方向。
水声停歇。
片刻后,赵廷文走了出来。
他身着深色丝质睡衣,上衣敞开,紧实的胸膛在暖光下勾勒出充满力量感的线条。
白日里那份位高权重的威严感此刻被居家的慵懒取代,却更添一种成熟的性感。
敏锐如他,出来便捕捉到了那道落在自己身上、专注而带着柔情的目光。
他脚步微顿,目光迎上方允的视线,随即迈步走到床边,掀开被子一角躺了进去。
温热的身体带着沐浴后的清爽气息,长臂一伸,自然而然地将她拢进怀中。
另一只大手习惯性地覆上她高高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小生命偶尔的胎动。
“怎么了?”赵廷文的声音在寂静夜里显得格外醇厚。
方允在他怀里蹭了蹭,找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摇摇头,声音带着点鼻音,像只慵懒的猫:
“没有。”
静默了几秒,她终究轻声开口:
“……今天张主任找我谈了后续的培养计划。”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赵廷文只是低应一声,示意她继续,眼眸半阖,平静无波。
“专项工作组、列席全g会议、还有那个国际论坛的机会……”方允的声音低了下去,指尖无意识地揪着被角,透出几分忐忑,“廷文,我知道……这背后有你的意思。”
她抬起头,望进他深不见底的黑眸:“我有时,梦见自己站在你的影子里……”
心底那份属于她的骄傲与不安,终于袒露。她渴望证明自己,尤其是在她引以为傲的领域。
赵廷文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回答。覆在她腹部的手掌微微收拢,仿佛在安抚里面的孩子,也安抚着她。
半晌,他低头,温热唇瓣在她光洁的额上印下轻吻,声音含着笑意,却不容置疑:
“我承认,我是有意引导了方向。就像……在一条通往高处的路上,我看到一块璞玉,觉得它值得被放在更显眼、更能发挥价值的位置上,于是给负责摆放的人提了个醒。”
他的比喻让方允微微睁大了眼。
“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锐利如能穿透人心,“路指了,台搭了,修行还在个人。璞玉若无真价值,强捧上去,只会摔得更惨,徒留笑柄。”
他的手指轻抬她下颚,让她直视自己,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
“我给的‘合规偏爱’,你得有那个本事接住才行。”
目光灼灼,盛满信任与期许:
“让你参与核心课题研究,是因为你方允在跨国项目风险管控上的专业素养,本身就是顶尖的,能带来新视角。
让你列席高层会议,是因为你思维敏锐,能快速抓住关键,需要开阔眼界。
推荐你去国际论坛,是因为你的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是立f规划室未来亟需的储备力量。”
他微微停顿,语气放缓却更具分量:
“这些安排,哪一项超出了你方允的能力?哪一项给了扶不起的阿斗?
我只是在规则之内,确保最合适的人才不被埋没,不因暂时的、非能力的因素错失机会。这是对人才的尊重,也是对组织负责。”
他紧了紧臂弯,声音沉入只对她才有的温柔:
“允儿,我相信你。我相信你的能力,配得上任何平台。我的‘引导’,不过是帮你拂去了一点不必要的尘埃,让你这颗明珠,能更快、更稳地发出属于你自己的光芒。这光芒,终究是你自己点亮的。”
他吻了吻她的鼻尖,眼底宠溺:
“所以,别胡思乱想。踏实走好每一步,然后,用实力接住属于你的机会。证明我的眼光没错,也让所有人看看,抛去其他身份,你方允,是何等出色。”
方允静静地听着,胸腔里那股微妙的忐忑,在他沉稳有力的剖析和毫无保留的信任中,渐渐化为暖流,涌遍四肢百骸。
他看得如此透彻,如此清醒。
他不是在垂怜,而是在投资,投资他认可的价值。
而她,需要做的,就是用实力回报这份“合规的偏爱”。
眼眶微热,她将脸更深地埋进他怀里,用力点了点头,声音闷闷的,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嗯!我一定接住!”
……
第139章 最后的合体时光
时光流转,岁末已至。
隆冬一月,朔风凛冽。
一场初雪不期而至,细碎雪花悄无声息地覆盖了庄严的政务院大楼的飞檐斗拱,也为肃穆的街道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装。
空气清冽干燥,浸透着冬日独有的寒意。
立*规划室内,暖气开得十足。
方允正专注地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密密麻麻是“重大立法项目风险评估机制研究”专项工作组的分析报告。
孕晚期的身体越发沉重,双胎的负担让她的腰背时常感到酸胀。
但她神情依旧专注,指尖在键盘上敲击着,将关于“新兴科技立法社会风险传导模型”的思考转化为严谨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