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孙阿姨扶她在办公桌前坐好,帮忙把需要的资料摆放整齐,这才退出房门。
……
第38章 藏在相框里的黄玫瑰
脚踝被支具固定着,稍微一动就牵扯着酸胀的痛感。
方允对着电脑屏幕逐行审阅项目文件。
夕阳余晖透过窗棂,在她专注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碎金。
孙阿姨端着温水和切好的果盘轻步进来,放在桌角:
“太太,该吃药了。医嘱说饭后半小时吃,效果最好。”
她看着方允目光始终投入在电脑屏幕上,忍不住轻声提醒:
“太太,工作再忙也得顾着点身子骨,这脚伤可不马虎不得。”
“知道了,孙姨。”
方允从复杂的合同条款中抬起头,笑了笑,接过水杯和药片,“我这就吃。”
依言吞下药片,又象征性地叉起一块苹果。
孙阿姨这才稍稍放心,又叮嘱了几句别久坐、记得把伤脚垫高,才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书房重归寂静,只余键盘敲击声。
居家办公省了通勤,效率却打了折扣,资料需助理小雨线上传送。
方允揉了揉发涩的眼,正欲继续,手机屏幕倏然亮起。
是陈宴辞发来的微信:
【方允,脚伤严重吗?现在感觉怎么样?】
【我昨天就该察觉,及时送你去医院的。抱歉。】
看着这两条信息,方允眉心微蹙。
她骨子里厌烦“麻烦”,更不喜关系界限不明者的过度关切,即便对方出于好意。
这种近乎病态的界限感常令她自省。
指尖在屏幕上轻点,回复疏离而周全:
【谢谢学长关心,轻微扭伤,骨头无碍,遵医嘱戴支具静养几日即可。问题不大,在家也能处理些工作,不用担心。(笑脸)】
信息发出,她将手机屏幕朝下轻扣在桌面。
深吸一口气,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回电脑屏幕。
整个下午的时间在邮件、文件、与小雨的电话会议中悄然流逝。
窗外的天色渐渐染上橙红。
终于将手头最紧急的几个事项处理完毕,方允长舒一口气,向后靠进宽大的椅背,感觉颈椎和僵直的背部都在抗议。
她扶着办公桌边缘,小心翼翼地用左腿支撑着,慢慢站了起来。
右脚悬空,不敢着力。
站直身体,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颈,目光掠过身后的书架。
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厚重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典籍,散发着沉静而严肃的气息,一如它的主人。
想起赵廷文视频时提过,给她准备的书在第三层中间,具体是哪本却未明言。
好奇心起,她单脚支撑着,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那些装帧考究的书脊上划过:
《资本论》、《论法的精神》、《资治通鉴》……
指尖掠过一本深蓝色布面精装的《国富论》时,视线却在不经意间,被旁边一个意外的物件牢牢吸引住。
就在第三层书脊林立的肃穆背景中,一个简约而精致的胡桃木相框静静地立在那里,显得格外突兀,却又奇异地和谐。
相框里,精心装裱的并非照片,而是一朵姿态优雅、定格在盛开瞬间的黄玫瑰干花。
那玫瑰并非常见的艳丽大红,而是凝固着油画般柔和的奶油黄。
饱满圆润的花型带着一种被时光定格的美,在书卷气中独自绽放着柔和的光泽。
这是……奥斯汀老玫瑰?
她最钟爱的玫瑰品种。
方家院子每逢花季色彩纷呈,她却独爱这抹黄。
这种复刻古典风韵、以育种家命名的玫瑰,花型香气俱佳,是资深爱好者的心头好。
要将它制成如此完好、富有艺术感的干花标本,可见花了不少心思。
方允指尖轻拂过冰凉的玻璃表面,仿佛隔着它也能触摸到那被永恒封存的花瓣质感。
“前几次来书房怎么没注意到?”
她环顾这间充满了“老干部”气息的严肃书房:
深色实木家具、满墙政治经济大部头、一丝不苟的文件摆放……怎么看都和眼前这抹温柔定格的浪漫格格不入。
看不出来啊。
这位日理万机、严肃沉稳的大领导,私底下居然还有这份雅致?
方允忍不住弯起了嘴角,这个发现有点……意外。
脚踝的疼痛似乎都因为这抹凝固的温柔亮色而减轻了几分。
她索性靠在书架旁,就着夕阳余晖,静静地凝视着这朵在严肃书房里永恒盛放的美丽生灵。
目光不经意间落到相框的背面。
胡桃木的背板光滑温润。
心念微动,她鬼使神差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相框翻转过来。
就在背板边缘,一个绝不会被轻易窥见的位置,一行遒劲有力的小楷跃入眼帘,透着铮铮风骨: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方允轻声念了出来,心头微澜
屈原《九歌湘夫人》里的句子。美好时光难以骤得,姑且从容游赏。
她下意识拿出手机,拍下这行在斜阳木纹上显得古意盎然的字迹。
一个念头毫无预兆地撞入心扉:
这朵精心保存的干花,这行诗……莫非,是老干部为某个曾经喜欢过、却没能在一起的女孩子留存的隐秘纪念?
赵家那样的门楣,背景深不可测,规矩森严。
他年轻时,是否也曾有一段刻骨铭心却“时不可骤得”的遗憾?
对方或因身份,或因他故,终成求而不得的过往?
所以,他才在这象征理性与权力的书房深处,如此珍重地封存这朵黄玫瑰?
在无人窥见的角落,题下这怅然的诗句,默默祭奠那未曾圆满的时光?
想到那个在政坛岿然不动、生活一丝不苟的男人,心底可能深埋着这样一段被精心呵护、带着永恒遗憾的深情往事……而这人,还是自己的丈夫。
一股难以名状的滞涩感,悄然爬上心尖,闷闷地堵在那里。
她撇撇嘴,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相框玻璃,低声嘀咕:
“看不出来啊,赵廷文同志,还挺……长情。”
语气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微妙的刺。
随即,她将相框轻轻放回原处,仿佛触碰了什么不该碰的秘密。随手抽了本书,挪回办公桌前坐下。
书架上,干枯却依旧美丽的黄玫瑰在夕阳的余晖里凝固着永恒的绽放。
相框背后,那行遒劲的小字沉默不语,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岁月。
……
第39章 他的过去
居家办公第二天,处理完最后一批邮件,方允盯着屏幕,只觉百无聊赖。
脚踝的肿胀消退了些许,但支具依旧笨重地箍着。
窗外阳光正好,又逢周六。
朋友也进不来这层层安检的大院,一股闷气在胸口盘旋。
指尖划过手机通讯录,最终停在“赵瑾禾”的名字上。
比她大两岁的侄女,是少数能自由进出这里、又与她聊得来的“同龄人”。
电话接通,赵瑾禾的声音带着笑意:“小婶婶?难得你主动召唤啊。”
“在家闷得发慌,脚又不方便,”方允语气带点撒娇,“瑾禾,来陪我吃个饭聊聊天?”
“你脚怎么了?”那头音量陡然拔高。
“你过来,我跟你细说。”方允卖着关子。
“成啊,正好下午没事,等着,我这就杀过去!”赵瑾禾答应得干脆利落。
午餐是孙阿姨精心准备的几样清淡小菜,色香味俱全。
赵瑾禾吃得赞不绝口,直夸孙阿姨手艺又精进了。方允也难得胃口好了些。
午后暖阳漫进客厅。
孙阿姨奉上果盘清茶后悄然退下。
赵瑾禾窝在沙发里,叉起一块蜜瓜:“脚遭罪了吧?不过气色还行,在家憋坏啦?”
方允捧着温热的茶杯,浅笑:
“是啊,骨头没事就是万幸,就是这不能动弹的日子太难熬。”
她顿了顿,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客厅角落的装饰书架,仿佛被勾起思绪。
“瑾禾,”她语气放得随意,带着闲聊的好奇,“说起来,你小叔……他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跟现在一样?特别自律?严肃?”
赵瑾禾嚼蜜瓜的动作慢了下来,眼睛微睁,像是没想到这问题。
她擦擦手,坐直身子,表情认真起来。
“小叔啊……”她拖长了调子,眼神里带着一种混合着敬畏和一点点“不堪回首”的复杂情绪。
“他在我印象里,那可不是‘自律’、‘严肃’几个字能概括的,简直就是……嗯……一台设定好程序的精密机器,比我爸还吓人!”
她喝了口茶,陷入回忆:
“赵家子弟,皆在组织高层。对小叔的期许本就如山。但他不是被推着走,他是自己在轨道上跑得飞快,还嫌别人慢。”
……
第38章 藏在相框里的黄玫瑰
脚踝被支具固定着,稍微一动就牵扯着酸胀的痛感。
方允对着电脑屏幕逐行审阅项目文件。
夕阳余晖透过窗棂,在她专注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碎金。
孙阿姨端着温水和切好的果盘轻步进来,放在桌角:
“太太,该吃药了。医嘱说饭后半小时吃,效果最好。”
她看着方允目光始终投入在电脑屏幕上,忍不住轻声提醒:
“太太,工作再忙也得顾着点身子骨,这脚伤可不马虎不得。”
“知道了,孙姨。”
方允从复杂的合同条款中抬起头,笑了笑,接过水杯和药片,“我这就吃。”
依言吞下药片,又象征性地叉起一块苹果。
孙阿姨这才稍稍放心,又叮嘱了几句别久坐、记得把伤脚垫高,才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书房重归寂静,只余键盘敲击声。
居家办公省了通勤,效率却打了折扣,资料需助理小雨线上传送。
方允揉了揉发涩的眼,正欲继续,手机屏幕倏然亮起。
是陈宴辞发来的微信:
【方允,脚伤严重吗?现在感觉怎么样?】
【我昨天就该察觉,及时送你去医院的。抱歉。】
看着这两条信息,方允眉心微蹙。
她骨子里厌烦“麻烦”,更不喜关系界限不明者的过度关切,即便对方出于好意。
这种近乎病态的界限感常令她自省。
指尖在屏幕上轻点,回复疏离而周全:
【谢谢学长关心,轻微扭伤,骨头无碍,遵医嘱戴支具静养几日即可。问题不大,在家也能处理些工作,不用担心。(笑脸)】
信息发出,她将手机屏幕朝下轻扣在桌面。
深吸一口气,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回电脑屏幕。
整个下午的时间在邮件、文件、与小雨的电话会议中悄然流逝。
窗外的天色渐渐染上橙红。
终于将手头最紧急的几个事项处理完毕,方允长舒一口气,向后靠进宽大的椅背,感觉颈椎和僵直的背部都在抗议。
她扶着办公桌边缘,小心翼翼地用左腿支撑着,慢慢站了起来。
右脚悬空,不敢着力。
站直身体,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颈,目光掠过身后的书架。
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厚重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典籍,散发着沉静而严肃的气息,一如它的主人。
想起赵廷文视频时提过,给她准备的书在第三层中间,具体是哪本却未明言。
好奇心起,她单脚支撑着,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那些装帧考究的书脊上划过:
《资本论》、《论法的精神》、《资治通鉴》……
指尖掠过一本深蓝色布面精装的《国富论》时,视线却在不经意间,被旁边一个意外的物件牢牢吸引住。
就在第三层书脊林立的肃穆背景中,一个简约而精致的胡桃木相框静静地立在那里,显得格外突兀,却又奇异地和谐。
相框里,精心装裱的并非照片,而是一朵姿态优雅、定格在盛开瞬间的黄玫瑰干花。
那玫瑰并非常见的艳丽大红,而是凝固着油画般柔和的奶油黄。
饱满圆润的花型带着一种被时光定格的美,在书卷气中独自绽放着柔和的光泽。
这是……奥斯汀老玫瑰?
她最钟爱的玫瑰品种。
方家院子每逢花季色彩纷呈,她却独爱这抹黄。
这种复刻古典风韵、以育种家命名的玫瑰,花型香气俱佳,是资深爱好者的心头好。
要将它制成如此完好、富有艺术感的干花标本,可见花了不少心思。
方允指尖轻拂过冰凉的玻璃表面,仿佛隔着它也能触摸到那被永恒封存的花瓣质感。
“前几次来书房怎么没注意到?”
她环顾这间充满了“老干部”气息的严肃书房:
深色实木家具、满墙政治经济大部头、一丝不苟的文件摆放……怎么看都和眼前这抹温柔定格的浪漫格格不入。
看不出来啊。
这位日理万机、严肃沉稳的大领导,私底下居然还有这份雅致?
方允忍不住弯起了嘴角,这个发现有点……意外。
脚踝的疼痛似乎都因为这抹凝固的温柔亮色而减轻了几分。
她索性靠在书架旁,就着夕阳余晖,静静地凝视着这朵在严肃书房里永恒盛放的美丽生灵。
目光不经意间落到相框的背面。
胡桃木的背板光滑温润。
心念微动,她鬼使神差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相框翻转过来。
就在背板边缘,一个绝不会被轻易窥见的位置,一行遒劲有力的小楷跃入眼帘,透着铮铮风骨: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方允轻声念了出来,心头微澜
屈原《九歌湘夫人》里的句子。美好时光难以骤得,姑且从容游赏。
她下意识拿出手机,拍下这行在斜阳木纹上显得古意盎然的字迹。
一个念头毫无预兆地撞入心扉:
这朵精心保存的干花,这行诗……莫非,是老干部为某个曾经喜欢过、却没能在一起的女孩子留存的隐秘纪念?
赵家那样的门楣,背景深不可测,规矩森严。
他年轻时,是否也曾有一段刻骨铭心却“时不可骤得”的遗憾?
对方或因身份,或因他故,终成求而不得的过往?
所以,他才在这象征理性与权力的书房深处,如此珍重地封存这朵黄玫瑰?
在无人窥见的角落,题下这怅然的诗句,默默祭奠那未曾圆满的时光?
想到那个在政坛岿然不动、生活一丝不苟的男人,心底可能深埋着这样一段被精心呵护、带着永恒遗憾的深情往事……而这人,还是自己的丈夫。
一股难以名状的滞涩感,悄然爬上心尖,闷闷地堵在那里。
她撇撇嘴,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相框玻璃,低声嘀咕:
“看不出来啊,赵廷文同志,还挺……长情。”
语气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微妙的刺。
随即,她将相框轻轻放回原处,仿佛触碰了什么不该碰的秘密。随手抽了本书,挪回办公桌前坐下。
书架上,干枯却依旧美丽的黄玫瑰在夕阳的余晖里凝固着永恒的绽放。
相框背后,那行遒劲的小字沉默不语,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岁月。
……
第39章 他的过去
居家办公第二天,处理完最后一批邮件,方允盯着屏幕,只觉百无聊赖。
脚踝的肿胀消退了些许,但支具依旧笨重地箍着。
窗外阳光正好,又逢周六。
朋友也进不来这层层安检的大院,一股闷气在胸口盘旋。
指尖划过手机通讯录,最终停在“赵瑾禾”的名字上。
比她大两岁的侄女,是少数能自由进出这里、又与她聊得来的“同龄人”。
电话接通,赵瑾禾的声音带着笑意:“小婶婶?难得你主动召唤啊。”
“在家闷得发慌,脚又不方便,”方允语气带点撒娇,“瑾禾,来陪我吃个饭聊聊天?”
“你脚怎么了?”那头音量陡然拔高。
“你过来,我跟你细说。”方允卖着关子。
“成啊,正好下午没事,等着,我这就杀过去!”赵瑾禾答应得干脆利落。
午餐是孙阿姨精心准备的几样清淡小菜,色香味俱全。
赵瑾禾吃得赞不绝口,直夸孙阿姨手艺又精进了。方允也难得胃口好了些。
午后暖阳漫进客厅。
孙阿姨奉上果盘清茶后悄然退下。
赵瑾禾窝在沙发里,叉起一块蜜瓜:“脚遭罪了吧?不过气色还行,在家憋坏啦?”
方允捧着温热的茶杯,浅笑:
“是啊,骨头没事就是万幸,就是这不能动弹的日子太难熬。”
她顿了顿,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客厅角落的装饰书架,仿佛被勾起思绪。
“瑾禾,”她语气放得随意,带着闲聊的好奇,“说起来,你小叔……他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跟现在一样?特别自律?严肃?”
赵瑾禾嚼蜜瓜的动作慢了下来,眼睛微睁,像是没想到这问题。
她擦擦手,坐直身子,表情认真起来。
“小叔啊……”她拖长了调子,眼神里带着一种混合着敬畏和一点点“不堪回首”的复杂情绪。
“他在我印象里,那可不是‘自律’、‘严肃’几个字能概括的,简直就是……嗯……一台设定好程序的精密机器,比我爸还吓人!”
她喝了口茶,陷入回忆:
“赵家子弟,皆在组织高层。对小叔的期许本就如山。但他不是被推着走,他是自己在轨道上跑得飞快,还嫌别人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