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男孩回首指着不远处。
  两个妇人看过去,依稀看见不远处好像是有一个人躺在那儿。
  妇人看着可怜的男孩,联想起自家的孩子,内心柔软,深受触动。
  可怜的孩子,你跟你娘也像我们一样无处可去吗?
  泪流满面的男孩可怜巴巴地点头。
  两个妇人对视一眼,眼神坚定。
  同为女性,在这乱世中都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点。
  走,我们去把你娘扶进屋子,屋子里有火,很快就不冷了。
  妇人分别走到男孩的左右两边,打算一同前往男孩娘亲那儿。
  转身之际,昏暗光影投映至男孩脸上,明明暗暗,他神色冷漠,红红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亮起火光的堂屋方向。
  院门里面,小花等人躲在堂屋门后,紧张地望着外面。
  他们人多,分别在堂屋主屋生起火堆挤着睡觉,方才陡然响起敲门声,紧跟着听到有孩子在哭,人人惊慌。
  大半夜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多数人心生警惕,都认为不应该开门理会。
  外面的孩子哭得嗓子都嘶哑了,两个妇人看不下去,不顾众人的反对,强行跑去打开门。
  那两个妇人同男孩很快走到晕倒在雪地的男孩娘亲身旁。
  她们蹲下身想把人扶起来,丝毫没注意到男孩退至她们身后。
  晕倒的那个人被扶起来之时,漆黑夜色中,她倏然睁开眼,泛着一丝丝亮幽幽的光,像极了狩猎中的野狼,一直拿在手里的大石头砰的一声砸到其中一个妇人的头上。
  妇人当场晕倒。
  同时,一旁的雪堆后面窜出来一个男人,他对另外一个妇人下手了。
  短短数秒的时间里,两个妇人不省人事。
  那屋子里有多少人?男人问男孩。
  至少有十多个。
  女人的肚子咕噜噜直叫唤,上手拖拽一个妇人,人那么多,今晚先拖走这两个娘们儿,填饱肚子再说。
  一家三口配合默契,拖拽着两个妇人快速离去。
  等了那么久,还没见着人回来,小花他们意识到不对,他们举着火把找过去,早已找不见人了,顺着足印找过去,奈何雪下得大,没找多久线索就断了。
  他们害怕那伙人去而复返,只能跑回那户人家,紧锁门窗,知道是火光引来了坏人,都挤到主屋,只燃起一堆火取暖。
  两个妇人都有孩子,得知娘亲可能遭遇不测了,全都哭成泪人,被黄桂珍她们紧紧抱在怀里。
  娘,我饿!虎子说完,仇恨地瞪着坐在对面的小花说:杀人犯,你快把吃的都拿出来!
  小花直视虎子,吃食所剩不多,得省着吃,今儿我听到路人说蓉县城门外设有粥棚,人人可领取。
  去往蓉县的路还很远。
  妇孺们是临时起意逃脱家人的,身上没有吃的,只有小花有。
  小花早早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今早离村前带上家里所有能用得到的东西。
  吃食是一些野菜干,少许小鱼干,之前积攒着省着吃,其中有一部分是她自己上山找到,有一些是妇人们给的。
  小花说得对,虎子,你要听话。黄桂珍说道。
  你们是一伙的,你们杀了爹,都是杀人犯,我恨你们!虎子冲黄桂珍咆哮完,把头撇向另一边。
  小花听了没什么感觉,在她看来,杜大海该死,该死的人不能留,留着便是隐患,带给身边之人的伤害只会更多。
  就像李东柱那个畜生一样。
  黄桂珍一味地流泪。
  房间里的人,除了虎子和小花,其他人无不是默默流泪,眼中透着迷惘害怕。
  他们都没有后路可退了。
  白天他们之所以能从家人的追捕中逃走,是因为跑的途中,经过流民抢劫马车那儿,男人们也去哄抢了。
  屋檐下。
  宋清绫等了小半个时辰,感应到四周恢复如常以后,回屋睡觉。
  睡了两个多时辰,宋清绫就起来了,近来不太平,她想早点起来赶路。
  卯时过了没多久,一人一马踏着夜色启程,天还没亮便经过镇子。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站在镇子出入口附近的小道上,呼吸间能闻到一股若有似无的血腥味。
  即便没有进镇,她也能联想到镇子里的景象,以前摊位上卖的是家畜,如今陈列的货物不再是猪肉,而是人肉。
  大雪连着下了六天,宋清绫马不停蹄地赶路,遇到扎堆的流民团伙,能避则避,避不了的直接杀杀杀,每日晚上寻得一处驻扎地,放出木屋居住,条件实在艰苦的情况下,就找个背风地拿出帐篷住。
  小枣的腿伤好多了,擦伤已然结痂掉痂了,关节骨头处的伤还没好全,这得益于灵露,不然不会养得这么快。
  旧伤虽好,但这一路上跟流民团伙战斗,她跟小枣都添了新伤。
  一人一马每天都喝一滴灵露滋养身体。
  又是三天后,小枣能跑了,宋清绫开始骑行。
  骑行三天之后,距离蓉县越来越近,还有三十多里路。
  离蓉县不远了,路上没再遇到流民团伙。
  这天中午,距离蓉县大概还有几里路远,骑行的宋清绫瞅见前方路边支着个棚子,边上竖插着一根粗木杆子,上头有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
  旗帜上写着几个龙飞凤舞的黑色大字:入城办理户籍路引登记处
  她微微勒紧缰绳,小枣逐渐减速,刚好停在棚子侧边。
  棚子前有十多个人正在排队办理。
  负责办理的是两个留着山羊胡须的男人,他们身后站着二十多个带刀壮汉。
  这些壮汉的眉眼之间自带一股肃杀之气,不像是普通的打手护卫。
  宋清绫坐在马背上默默观察了会儿,随即跟随办好户籍的那些人,前往蓉县城门。
  蓉县有点古怪,竟然能将花钱买户籍路引这样的事情摆在明面上,堂而皇之地实操。
  不管是真是假,蓉县县令未免太过胆大包天。
  第215章 独自行动(1)
  不论如何,宋清绫想的是先靠近蓉县城门,打探一下情况。
  蓉县城内,县衙书房。
  房内有两个男人,一人面朝书案而立,年约四十多岁,他微微躬身,目光炯炯,眉眼间含着谄媚的笑意。
  在他对面的书案之后,坐着位肥头大耳,肤色黝黑,身着一袭浅绿色官服的男人。
  穿官服的男人身姿端正,手持毛笔,于文书上书写。
  写完,他将毛笔搁置一旁,稍稍抬眸,通身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事情进展得如何了?
  大人,一切都按照计划中的在进行,从昨天开始,城门外设立了可办理户籍路引的办事处,成果显著,光一天的功夫,就有十多户人家入城了。
  县令杨安国闻言,略有些惊讶。
  十多户,一户人家少说有几口人,十多户加起来起码有几十个人了。
  一人交几两,几十个人下来,一天也有数百两的进项了。
  杨安国不禁笑了笑,眼中精光流转,他突然想到什么,敛起笑意,微微皱起的眉宇显得更加威严了,不容置喙的语气说:
  抓紧送人过去,前两天出了事,少了很多人,白白耽搁好几日。
  文师爷的腰身又要往下弯了弯,恭敬地道:今儿还会有人入城,今晚便动手把人送过去。
  见杨安国欲言又止,他抬手往脖子那里比划了一个以刀抹脖子的动作,嗓音低沉下去,大人放心,那些人的亲人都会清理干净,绝不会留下任何隐患!
  杨安国这才点了点头。
  城门之上。
  漫天雪花,身着银亮盔甲,手持银枪的士兵列队而站,居高临下地目视前方。
  雪花自他们头上飘飘然落下,有的落到红彤彤的鼻尖,不一会儿便随着体温慢慢融化。
  城门底下,同样有士兵,他们沿着城门围了三圈,站岗守卫。
  士兵队伍前方几十米之外的平地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间粥棚。
  每间棚子底下都有一口冒着热气的大锅,锅里汤多米少,煮得沸腾鼓泡,有专人拿着木勺给排队的流民施粥。
  所有流民手里拿着自己的破碗排队,没轮到的,心急如焚地看向前方,望眼欲穿,排到打了粥的,手遮挡住粥,跑得比兔子还快。
  排队领取粥的队伍很长。
  百多米之外的一棵大树上,宋清绫眺望对面的城门,她亲眼看见花钱买户籍路引的那几个人顺利通过城门底下的三道士兵防线,进入城门了。
  居然真的能进城。
  直觉告诉宋清绫,事情应该没有这么简单,略一思索,她决定在城门外再探探情况。
  能进城走官道自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