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宋清绫迈脚前进,眼角余光瞄了眼雪堆。
  一刻钟后。
  宋清绫看见前方道路上的人陡然增多,吵吵嚷嚷的。
  原来是路旁边支起了一个大棚子,那些人在棚子前排起长队,堵住了这条路。
  此处距离镇子已经不远了,大概还有几里地的路程。
  宋清绫走到对面林子,也就是大棚子的斜对面。
  她看到棚子里站着四个人,他们负责接应并检查排队的人,四人之后站着二十多个腰挎大刀的汉子。
  汉子们应该是负责安保维持秩序的。
  排队的人分成两种,一种是接受检查的,一种是陪同的。
  检查完以后,检查之人会拿一个小麻布袋递出来,陪同排队的那个人接过袋子,个个欢天喜地的。
  在这之后,受了检查的那个人则是被带到棚子后面。
  由于角度问题,宋清绫看不见那后面是何情形。
  看下来,她发现接受检查被带到棚子后面的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者和不论年龄大小的女性,此类群体都是弱势。
  此情此景,让宋清绫确定了菜人就是自己所猜想的那样。
  把人当成菜来售卖交易,供人吃食。
  那些递出来的小麻布袋子里装着的是粮食。
  她早上遇到的那些人都是要把亲人推出去当菜人,以此换取粮食。
  啊!
  有人尖叫出声。
  宋清绫循声看去,就见到前方林子里浩浩荡荡冲出来一伙人。
  这伙人看起来是普通百姓,穿着单薄邋遢,人人消瘦如柴,眼神狠厉,他们目标明确,直奔棚子,那里有粮食。
  宋清绫带着小枣钻进林子,不想蹚浑水。
  排队的那些人受惊逃窜,场面混乱。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管理棚子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先是朝天空发射了一枚红色的烟花信号弹,接着组织人对抗这伙闹事者。
  闹事者人手多,棚子管理者带着人极力对抗,奈何寡不敌众,处于下风,眼睁睁看着闹事者拿石头砸锁着粮食的柜子。
  然而,这一状态并未持续太久,事发之后不到一刻钟,十多个人从镇上方向打马而来。
  这些人是看到信号弹,赶过来的援军。
  援军挥舞起手里的刀,像砍西瓜一样砍杀闹事者,下手狠辣,攻势迅猛。
  不一会儿,闹事者不攻自破,狼狈地奔往四周逃窜。
  其中有六个人朝着宋清绫所待之地跑来,他们看见前面有个人,那人身边有一匹马,几人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阴暗的冷光。
  没抢到粮食,抢一匹马也好啊。
  他们做梦都想吃肉。
  第212章 一刀击杀
  小枣打着响鼻警告六人,原地踏步的蹄子蠢蠢欲动。
  宋清绫平静地拔出砍刀。
  她看得出来,这六人饿了很久,是可以为了吃上一口吃食而豁出性命的狠人。
  对付这种人,得速战速决。
  冲过来的六人围攻宋清绫,她挥砍手里的砍刀。
  铿锵铿锵。
  兵器相撞发出惊人之声。
  趁那六人没有防备自己,小枣跟主人对视上眼神,两脚蹬到其中两个人的后背。
  那两人怎么都想不到一匹马居然会暗算自己,毫无防备。
  被蹬的两个男人受力朝前扑去。
  一人撞到树上撞晕了,一人推向宋清绫挥过来的砍刀,一刀捅穿胸口。
  解决完手头上的这个,宋清绫对战动作不停,小枣,你待着别动,我来处理即可。
  小枣听话地站在那儿。
  三五两下,宋清绫又杀了两个,只剩下那个被撞晕的人,她一刀扎进对方的腹部。
  那人痛得醒过来,张嘴倒吸气。
  宋清绫冷声问道:你们从何而来?
  男人见同伴已死,自知大势已去,吓得浑身发抖,老老实实地说:我们是从江州过来的。
  她又问道:那边是何情况?
  有山匪三番四次地抢掠村子,赈灾粮迟迟没有下放下来,前段时间江州下了暴雪,死了好多人,我们也是没办法才跑到梧州求一条生路
  男人的话还没说完,宋清绫单手举刀往下,刺进他的心脏。
  她给所有人补刀,并进行搜身检查,搜出来几张户籍。
  户籍上的信息的确是江州那边的。
  江州边界遭受起义军劫掠,湘王不管不问,再加上暴雪,天灾人祸,普通百姓们的生存条件变得更加艰苦,他们只能往南边跑。
  北边的灾情只怕是更严重。
  宋清绫确认四周没有别人,收掉六人的武器。
  出来林子,乱局结束了,那边的道路上再次排起长队。
  若不是地上遗留的血液还在,仿佛方才发生的事情都是一场梦幻。
  经历过一场打杀,按理说来是有尸体的,可宋清绫没瞧见,看样子尸体是被管理棚子的那些人弄走了。
  能在光天化日下干这样惊世骇俗的交易买卖团伙,绝不简单。
  如果上头无人罩着,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也就是说,有权势之人介入其中,从中获利。
  宋清绫想了想,她认为是这样的。
  发生灾害后,上面可能发放了赈灾粮下来,某些贪官一层层地贪了,变成自己的粮,然后想到以粮交换菜人。
  菜人再怎么说都是肉,是荤的,连年灾害频生,粮食紧缺,不像和平年代,有钱人想吃肉就能买到肉吃,对于那些手里有钱,但又搞不到肉来吃的富户人家来说,菜人就成了肉食的替代品。
  富户人有钱,拿去买菜人,钱财最终落进权势之人的口袋。
  而穷人穷得只有一条命,想要家人活下去,就先把最没有利用价值,反而是拖累的的妇孺老人推出去当菜人,换成粮食。
  由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宋清绫想着这些,眉头微蹙。
  这代表着局势越来越糟糕。
  移目之间,宋清绫看到黄桂珍一家人重新排队,已经轮到他们了。
  杜大海迫不及待地把黄桂珍推去前面,让她受人检查。
  虎子眼里只有放在柜台上的那一小袋粮食。
  受人检查的黄桂珍宛若待宰羔羊,彷徨无助。
  一股未知的恐惧涌上心头,黄桂珍心慌慌的,伸手抓住杜大海,相公,要不然我们回去吧,我我
  杜大海横眉竖眼,无情地甩开她的手,随即两巴掌打到她脸上,不行,今儿你必须得留下来!
  你给我清醒一点,事到临头反悔,你是想饿死我跟虎子吗?
  娘!虎子跺脚生气了。
  就在这时,一抹瘦小身影从队伍之中窜到最前面,她跑到黄桂珍身边,去拉黄桂珍的手臂,声嘶力竭:
  婶子,不要,不要当菜人,村子里被送出去的人都没回来过,他们肯定是遭遇不测了!
  说话之人正是小花,她说完,面朝排队的同村妇人大喊:婶子们,现在离开还来得及,快,快跑啊!
  其实,不知情的人们还不清楚菜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只知道会被统一送走,可用粮食交换,粮食大于天,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你个死丫头,之前白吃白喝养着你,这会儿又来搅我们的好事,我打死你!杜大海扬起巴掌就朝小花打过来。
  黄桂珍见状,扑过来阻拦。
  负责维护棚子治安的壮汉见有人找茬,纷纷动身前去阻拦。
  这些小事,管事头头自然不会管,他一扭头,看见对面林子里有一匹马朝着镇子那方走了。
  即便是隔着段距离,他也看得出来,那匹马养得很好。
  管事头头匆匆对身后的人交代一番,让他们镇住场子,自个儿跑着去追离去的宋清绫小枣。
  棚子底下,黄桂珍拦住了杜大海。
  杜大海气得火冒三丈,对黄桂珍拳打脚踢。
  混乱之中,小花猛地扑向杜大海,她手里举着什么,往他身上狠狠一捅。
  杜大海就像被定格住了一样,保持不动数秒,随后,轰的一声,他倒地不起,双目紧闭,胸口处插着一把匕首,伤势处血流如注。
  全场所有人惊得呆愣住,安静得落针可听。
  小花脸上沾了不少血,表情冷沉,她看了一眼杜大海,跑上去拔掉匕首收起来,再跑回去拉住怔怔失神的黄桂珍的手臂,婶子,快走!
  快走啊!
  她大声的这一声,终于将黄桂珍的思绪拉扯回来。
  黄桂珍跟着小花跑,跑了几步,想起虎子还在那儿,挣脱小花的手,跑回去把吓得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的虎子一把拉扯起来。
  同村的十几个妇人也是被家里人送过来当菜人的,她们看到黄桂珍小花三人跑了,内心经历一番天人交战,直到看见又有人跟着跑了,纷纷下定决心,趁家人不注意,有孩子的撇下儿子,带着女孩跑,没有孩子的直接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