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他用力甩了甩头,“不对!无论她是不是侯府千金,这都是我们家的家事,你不该把事情闹到京兆府去,还故意抹黑侯府亏空,丢死人了!”
姜铭昊和他父亲安乐侯一样,非常看重脸面。
几年前,安乐侯花了大价钱,将姜铭昊送进京城最好的天义书院读书,此后姜铭昊基本都住在书院,每旬才有一日假回家。
安乐侯对这个唯一的嫡子寄予了厚望,怕影响他读书,安乐侯府告诉姜铭昊家里的糟心事。
直到前日,和姜铭昊不对付的同窗拿话挤兑他,姜铭昊才知道家中出了真假千金的事,还闹到了京兆府去。
当时,他整个人都是懵的,一整天的课,不知夫子在讲些什么,走在书院里,总觉得遇到的每个人,都在拿异样的眼光看他。
姜铭昊最受不了被别人看不起,辗转反侧了一晚后,第二日就向夫子告了假。
他跑回家一看,侯府一片愁云惨淡。
父亲夜夜宿在新纳的小妾房里,他连面都没见到。
母亲只知道哭,见到他时哭得更大声了,吵得他脑仁疼。
而侯府管事的,已经变成了认亲回来的新姐姐姜瑶。
姜铭昊本对姜瑶也有意见,要不是她突然跑回来认亲,还污蔑姜蕊是奴婢身份,他们不会闹得这么难看。
但他心中万千埋怨,都在看到姜瑶那张和母亲酷似的脸时,消弭了大半。
而当姜瑶笑着唤他“阿弟”,又拿出他想了许久的白玉折扇时,姜铭昊心中的最后一点怨气,也烟消云散了。
同等档次的白玉折扇,他只在吏部尚书的独子曹公子身上看到过,只要带着这柄白玉折扇去书院,还不让那些瞧不起他的同窗们羡慕地流口水?
姜铭昊收了礼,算是认了姜瑶这个姐姐。
他听姜瑶说,都是姜蕊故意去京兆府把事情闹大,才让他们安乐侯府丢了这么大的脸,让外头到处都是关于他们家的流言蜚语。
偏偏姜蕊找了青城郡主做靠山,他没法去镇北王府找人。
姜铭昊心情不佳,书院也不想去,这几日都在街上闲逛,拿着姜瑶给的银钱挥霍,没想到,今日刚出门不久,居然碰上了姜蕊。
一想到自己在书院遭受的那些冷嘲热讽,姜铭昊就气不打一处来,瞪着姜蕊的双眼再次染上浓重的愤恨。
“对,就是你的错!你去京兆府告状,让我们侯府颜面扫地,父亲闭门不出,母亲以泪洗面,还害得我在同窗面前丢脸,我今天饶不了你!”
“你要如何不饶我?难道还想出手打我?”
姜蕊瞥了眼姜铭昊握成拳、蠢蠢欲动的双手,警告道。
“你若敢动手,我就再把你和你们安乐侯府一起告上公堂,届时,我还要叫上你们书院的夫子和你的同窗,让他们都来看看,你惹是生非的蠢样子!”
“你敢!”姜铭昊瞪大了双眼,“我可是侯府世子,你现在不是我姐,一个民女,也敢告本世子?”
“呵,侯府世子?你还真敢说。”
姜蕊嗤笑一声,满眼嘲讽。
“姜侯爷好像还没有为你请封世子吧?你也敢自称世子爷?”
按照大齐的规矩,请封世子需上告皇帝,经过皇帝同意并下旨,才会有正当的世子身份。
朝中有人或受皇室恩宠的勋贵之家,嫡长子满十岁,便有上书请封世子的。
但像安乐侯府这样的落魄贵族,不受皇室重视,安乐侯为了求稳,想要等姜铭昊读书有了成绩,再上书请封。
所以,姜铭昊虽是嫡出,但现在并无世子身份。
这是姜铭昊最不愿被人提起的难堪,此时从姜蕊口中说出来,还有周围路人好奇望过来的探究目光,都令姜铭昊感到如芒在背。
“你给本世……本少爷闭嘴!”
“好,不说就不说。”
姜蕊优雅转身,就要带着翠柳离开。
“给我拦住她!”姜铭昊命令道。
跟随他的两个小厮拦住了姜蕊她们的去路。
姜蕊挑了挑眉,侧身瞥向姜铭昊。
“姜少爷没完了?容我提醒一句,我现在就住在镇北王府,你敢欺负我,青城郡主一定会为我做主!”
姜蕊一字一句,说得斩钉截铁。
“少爷,算了吧,那是青城郡主!”
两个小厮一听到青城郡主的名头,忙一起劝姜铭昊要冷静。
姜铭昊气得发红的眼中,也闪过一丝惊慌。
镇北王府的青城郡主,京城中敢惹那位主的没几个人,姜蕊真是找了个好靠山。
他犹豫片刻后,收敛怒气,对姜蕊说:
“你放心,我不为难你,而且母亲说了,只要你跟我回府认错,他们就原谅你,怎么样?跟我走吧。”
第29章 姐弟恩怨
姜蕊听了这话,只觉可笑,安乐侯府居然还在打她的主意呢。
她看着姜铭昊,这个她自小疼爱的弟弟,前世将她打得遍体鳞伤的混账,怎么有脸让她回去认错?
姜蕊和姜铭昊只相差一岁,从小一起长大。
姜铭昊是嫡子,侯府最好的东西都先紧着他,安乐侯和沈氏对这个唯一的嫡子十分宠溺,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
为了姜铭昊有个好前程,安乐侯动用了几乎所有的人脉,和当时侯府中能拿得出来的所有银钱,四处求人,才将资质平庸的姜铭昊送进了京城最好的天义书院。
可惜,姜铭昊并不是块读书的料,功课在学院吊车尾不说,还与他爹安乐侯一样,非常爱面子,好显摆。
天义书院聚集了京城豪族勋贵、官宦世家的众位公子,可谓人才济济,他们身上穿的,手里用的,都是好东西。
小到笔墨纸砚、古籍孤本,大到玉佩古董、骏马香车,都让出身落魄侯府的姜铭昊大开眼界。
姜铭昊求学的这几年,学问没做多少,反而养大了胃口,每次回侯府,都是要钱。
开始沈氏都给了他,后来实在拿不出银子,又不想和唯一的儿子生分,就常让姜蕊这个姐姐出面,劝姜铭昊用心在读书上。
姜蕊那时把姜铭昊看作自己亲弟弟,为了他的前途着想,不想让他染上铺张浪费的恶习,苦口相劝,惹得姜铭昊烦不胜烦。
为了控制姜铭昊的开支,姜蕊只给他买切实需要的笔墨纸砚和书籍等物品,超过正常范围内的要求,姜蕊一律不给钱,还不顾姜铭昊的撒泼打滚,阻止宠溺儿子的沈氏给钱。
正因如此,她得罪了这位大少爷。
姜蕊记得很清楚,前世,她被安乐侯府贬为奴的几天后,姜铭昊从书院放假,回到侯府,还带了同窗好友回来。
姜蕊闻讯,偷偷跑去找姜铭昊,她自以为姐弟情深,想求姜铭昊救她。
可是,当一身丫鬟装的姜蕊,站在姜铭昊面前时,只从这个弟弟脸上,看到了嫌弃和尴尬。
“你怎么打扮成这个样子?”
姜铭昊一边说,一边把姜蕊往外赶。
“我要与好友赏画,你先出去,别打扰我们。”
姜蕊哪里肯走,姜铭昊一旬才回家一日,有时与朋友去了酒楼,就不会回家。
错过了这个机会,下次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见到他。
她死死抓住姜铭昊的手,急迫地求道:
“铭昊,求求你,看在我们多年姐弟之情的份上,帮我去求求父亲和母亲,调我来你院子里做丫鬟好吗?你不帮我,我会被姜瑶折磨死的!”
姜铭昊还没太明白姜蕊的话,他的纨绔好友就走了过来,语气轻浮地调笑:
“哟~铭昊,你府上的丫鬟,姿色不错啊,什么时候分给兄弟我也尝尝味儿?”
“她不是丫鬟,你放尊重点!”姜铭昊反驳道。
“没意思,看来你我兄弟也没得做了。”
那纨绔子冷嘲一声,直接大步离开。
“谢兄,你别走啊,谢兄!”姜铭昊甩开姜蕊的手,追了出去。
等到一刻钟之后,姜铭昊再回来,看向姜蕊的眼神,完全不一样了。
“我都知道了,你根本不是我的姐姐,你是我家的奴婢,偷换身份,占了我姐姐十几年的位置,你是个小偷!贱人!”
姜铭昊眼中冒火,一个拳头就将姜蕊打倒在地,并继续拳脚相加。
“你克扣我的银钱,让我在同窗面前丢脸,让我堂堂侯府世子,在书院过得还不如商户之子,你还去和母亲告我的状,全都是你的错!你该死!该死!”
姜铭昊对她拳打脚踢时,姜瑶就站在旁边看着,嘴角还挂着戏谑的笑。
“阿弟消消气,为了这种卑贱的奴婢,把自己气坏了,不值当。”
姜瑶亲昵地喊着姜铭昊,拿出一叠银票晃了晃。
“你想要什么,姐姐我都给你买,毕竟,我们才是亲姐弟呀~”
姜铭昊看着银票,两眼直放光,很快与姜瑶亲近。
姐弟俩相携离开,只留下遍体鳞伤的姜蕊趴在地上,苟延残喘。
姜铭昊和他父亲安乐侯一样,非常看重脸面。
几年前,安乐侯花了大价钱,将姜铭昊送进京城最好的天义书院读书,此后姜铭昊基本都住在书院,每旬才有一日假回家。
安乐侯对这个唯一的嫡子寄予了厚望,怕影响他读书,安乐侯府告诉姜铭昊家里的糟心事。
直到前日,和姜铭昊不对付的同窗拿话挤兑他,姜铭昊才知道家中出了真假千金的事,还闹到了京兆府去。
当时,他整个人都是懵的,一整天的课,不知夫子在讲些什么,走在书院里,总觉得遇到的每个人,都在拿异样的眼光看他。
姜铭昊最受不了被别人看不起,辗转反侧了一晚后,第二日就向夫子告了假。
他跑回家一看,侯府一片愁云惨淡。
父亲夜夜宿在新纳的小妾房里,他连面都没见到。
母亲只知道哭,见到他时哭得更大声了,吵得他脑仁疼。
而侯府管事的,已经变成了认亲回来的新姐姐姜瑶。
姜铭昊本对姜瑶也有意见,要不是她突然跑回来认亲,还污蔑姜蕊是奴婢身份,他们不会闹得这么难看。
但他心中万千埋怨,都在看到姜瑶那张和母亲酷似的脸时,消弭了大半。
而当姜瑶笑着唤他“阿弟”,又拿出他想了许久的白玉折扇时,姜铭昊心中的最后一点怨气,也烟消云散了。
同等档次的白玉折扇,他只在吏部尚书的独子曹公子身上看到过,只要带着这柄白玉折扇去书院,还不让那些瞧不起他的同窗们羡慕地流口水?
姜铭昊收了礼,算是认了姜瑶这个姐姐。
他听姜瑶说,都是姜蕊故意去京兆府把事情闹大,才让他们安乐侯府丢了这么大的脸,让外头到处都是关于他们家的流言蜚语。
偏偏姜蕊找了青城郡主做靠山,他没法去镇北王府找人。
姜铭昊心情不佳,书院也不想去,这几日都在街上闲逛,拿着姜瑶给的银钱挥霍,没想到,今日刚出门不久,居然碰上了姜蕊。
一想到自己在书院遭受的那些冷嘲热讽,姜铭昊就气不打一处来,瞪着姜蕊的双眼再次染上浓重的愤恨。
“对,就是你的错!你去京兆府告状,让我们侯府颜面扫地,父亲闭门不出,母亲以泪洗面,还害得我在同窗面前丢脸,我今天饶不了你!”
“你要如何不饶我?难道还想出手打我?”
姜蕊瞥了眼姜铭昊握成拳、蠢蠢欲动的双手,警告道。
“你若敢动手,我就再把你和你们安乐侯府一起告上公堂,届时,我还要叫上你们书院的夫子和你的同窗,让他们都来看看,你惹是生非的蠢样子!”
“你敢!”姜铭昊瞪大了双眼,“我可是侯府世子,你现在不是我姐,一个民女,也敢告本世子?”
“呵,侯府世子?你还真敢说。”
姜蕊嗤笑一声,满眼嘲讽。
“姜侯爷好像还没有为你请封世子吧?你也敢自称世子爷?”
按照大齐的规矩,请封世子需上告皇帝,经过皇帝同意并下旨,才会有正当的世子身份。
朝中有人或受皇室恩宠的勋贵之家,嫡长子满十岁,便有上书请封世子的。
但像安乐侯府这样的落魄贵族,不受皇室重视,安乐侯为了求稳,想要等姜铭昊读书有了成绩,再上书请封。
所以,姜铭昊虽是嫡出,但现在并无世子身份。
这是姜铭昊最不愿被人提起的难堪,此时从姜蕊口中说出来,还有周围路人好奇望过来的探究目光,都令姜铭昊感到如芒在背。
“你给本世……本少爷闭嘴!”
“好,不说就不说。”
姜蕊优雅转身,就要带着翠柳离开。
“给我拦住她!”姜铭昊命令道。
跟随他的两个小厮拦住了姜蕊她们的去路。
姜蕊挑了挑眉,侧身瞥向姜铭昊。
“姜少爷没完了?容我提醒一句,我现在就住在镇北王府,你敢欺负我,青城郡主一定会为我做主!”
姜蕊一字一句,说得斩钉截铁。
“少爷,算了吧,那是青城郡主!”
两个小厮一听到青城郡主的名头,忙一起劝姜铭昊要冷静。
姜铭昊气得发红的眼中,也闪过一丝惊慌。
镇北王府的青城郡主,京城中敢惹那位主的没几个人,姜蕊真是找了个好靠山。
他犹豫片刻后,收敛怒气,对姜蕊说:
“你放心,我不为难你,而且母亲说了,只要你跟我回府认错,他们就原谅你,怎么样?跟我走吧。”
第29章 姐弟恩怨
姜蕊听了这话,只觉可笑,安乐侯府居然还在打她的主意呢。
她看着姜铭昊,这个她自小疼爱的弟弟,前世将她打得遍体鳞伤的混账,怎么有脸让她回去认错?
姜蕊和姜铭昊只相差一岁,从小一起长大。
姜铭昊是嫡子,侯府最好的东西都先紧着他,安乐侯和沈氏对这个唯一的嫡子十分宠溺,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
为了姜铭昊有个好前程,安乐侯动用了几乎所有的人脉,和当时侯府中能拿得出来的所有银钱,四处求人,才将资质平庸的姜铭昊送进了京城最好的天义书院。
可惜,姜铭昊并不是块读书的料,功课在学院吊车尾不说,还与他爹安乐侯一样,非常爱面子,好显摆。
天义书院聚集了京城豪族勋贵、官宦世家的众位公子,可谓人才济济,他们身上穿的,手里用的,都是好东西。
小到笔墨纸砚、古籍孤本,大到玉佩古董、骏马香车,都让出身落魄侯府的姜铭昊大开眼界。
姜铭昊求学的这几年,学问没做多少,反而养大了胃口,每次回侯府,都是要钱。
开始沈氏都给了他,后来实在拿不出银子,又不想和唯一的儿子生分,就常让姜蕊这个姐姐出面,劝姜铭昊用心在读书上。
姜蕊那时把姜铭昊看作自己亲弟弟,为了他的前途着想,不想让他染上铺张浪费的恶习,苦口相劝,惹得姜铭昊烦不胜烦。
为了控制姜铭昊的开支,姜蕊只给他买切实需要的笔墨纸砚和书籍等物品,超过正常范围内的要求,姜蕊一律不给钱,还不顾姜铭昊的撒泼打滚,阻止宠溺儿子的沈氏给钱。
正因如此,她得罪了这位大少爷。
姜蕊记得很清楚,前世,她被安乐侯府贬为奴的几天后,姜铭昊从书院放假,回到侯府,还带了同窗好友回来。
姜蕊闻讯,偷偷跑去找姜铭昊,她自以为姐弟情深,想求姜铭昊救她。
可是,当一身丫鬟装的姜蕊,站在姜铭昊面前时,只从这个弟弟脸上,看到了嫌弃和尴尬。
“你怎么打扮成这个样子?”
姜铭昊一边说,一边把姜蕊往外赶。
“我要与好友赏画,你先出去,别打扰我们。”
姜蕊哪里肯走,姜铭昊一旬才回家一日,有时与朋友去了酒楼,就不会回家。
错过了这个机会,下次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见到他。
她死死抓住姜铭昊的手,急迫地求道:
“铭昊,求求你,看在我们多年姐弟之情的份上,帮我去求求父亲和母亲,调我来你院子里做丫鬟好吗?你不帮我,我会被姜瑶折磨死的!”
姜铭昊还没太明白姜蕊的话,他的纨绔好友就走了过来,语气轻浮地调笑:
“哟~铭昊,你府上的丫鬟,姿色不错啊,什么时候分给兄弟我也尝尝味儿?”
“她不是丫鬟,你放尊重点!”姜铭昊反驳道。
“没意思,看来你我兄弟也没得做了。”
那纨绔子冷嘲一声,直接大步离开。
“谢兄,你别走啊,谢兄!”姜铭昊甩开姜蕊的手,追了出去。
等到一刻钟之后,姜铭昊再回来,看向姜蕊的眼神,完全不一样了。
“我都知道了,你根本不是我的姐姐,你是我家的奴婢,偷换身份,占了我姐姐十几年的位置,你是个小偷!贱人!”
姜铭昊眼中冒火,一个拳头就将姜蕊打倒在地,并继续拳脚相加。
“你克扣我的银钱,让我在同窗面前丢脸,让我堂堂侯府世子,在书院过得还不如商户之子,你还去和母亲告我的状,全都是你的错!你该死!该死!”
姜铭昊对她拳打脚踢时,姜瑶就站在旁边看着,嘴角还挂着戏谑的笑。
“阿弟消消气,为了这种卑贱的奴婢,把自己气坏了,不值当。”
姜瑶亲昵地喊着姜铭昊,拿出一叠银票晃了晃。
“你想要什么,姐姐我都给你买,毕竟,我们才是亲姐弟呀~”
姜铭昊看着银票,两眼直放光,很快与姜瑶亲近。
姐弟俩相携离开,只留下遍体鳞伤的姜蕊趴在地上,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