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谍楼下方的那些人,三三两两的其实也卖些消息,只是不够贵,真正宝贵的消息,还得是谍楼里的,在哪里,把自己想知道的消息标价悬赏而出,有了答案,自然会有人来揭接悬赏,这也是谍楼消息层出不穷的原因。
同样的,谍楼里不止消息贵,杀手的价格也是私市里最高的。
吴罚砸了重金,面见了谍楼的主事,一个带着面具的男子,听声有四十来岁了,他开门见山的就提出了要求,砸了万两黄金,要查私市真正的主人是谁,主事的微微一笑,坦言告知:“私市的东家名讳,是禁忌,不得提。”
吴罚又问:“那半步多的掌事人呢?是否可查?”
主事道:“无消息。”
问什么都没有,吴罚觉得甚是诡异,却也没有强求,而是按照皇帝的意思,主动试探:“那就算了,这黄金万两,我买一个人命,这下总不会做不了吧?”
这个人出手阔绰的很,主事的脸藏在面具下,看不清面容,也猜不透他的心思,吴罚就见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施施然道:“公子请说。”
“这个人权势不高,只是个典客卿,过不了几日就要护送公主和亲,他叫燕熹,你帮我杀了他,这万两黄金只是定金,事成之后,还有万两黄金。”
钱多,诱惑度极高,是个人都拒绝不了,可那主事却笑了笑,摇头:“接不了。”
做得了就做,做不了就不做,这是私市里最基本的诚实,也是私市默认的规矩。
吴罚眯起眼眸,声音陡然变冷:“为何接不了?”
主事的眼色波澜不惊:“典客卿负责和亲公主一事,牵扯江山社稷安危,我等动他岂不是自寻死路?万一惹来朝廷围剿,那该如何是好?”
这话说的可笑,私市上的杀手什么人不敢杀,杀一个典客卿就怕朝廷围剿?他们犯的死罪,能够得上围剿的可不止一桩,如今这样的推脱,到底是怕围剿还是他们根本就不会杀燕熹?
“可笑,你们这个不做,那个不能接的,到底还能不能干活了?都说私市只认钱不认人,你们还考虑起江山社稷了?”
主事对于他的讥讽纹丝不动,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发牢骚,吴罚见他无动于衷,便又换了个买卖:“那……如果我要半步多的主事花名册呢?”
主事忽而抬起眼眸,吴罚能察觉到,这空气里有一丝丝的凝固,那人蓦地笑了,抿了一口茶:“抱歉,没有。”
“……”
半步多的东家查不到,半步多的花名册也没有,燕熹的背景也查不到,花钱买燕熹的命,他们不接,这种种迹象说
明什么,其实已经很好猜了。
什么也谈不成,吴罚倒没有大发雷霆,只是临走时又嘲讽了一番,才离开,主事的在楼阁上看着吴罚离去的背影,背在身后的手缓慢的摩挲着指腹。
手下凑上前来问:“主事,要杀了他吗?”
“不必。”主事的眼眸一直注视着吴罚,“他来了不止一次,该探查的也都探查的差不多了,相信他背后的主子也都能清楚,现在杀了他,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的没有意义,你传信跟东家说一声就好。”
“是。”
———
被贬官成了典客卿后,燕熹倒是难得的清闲了起来,不用起早贪黑的早朝了,新买的宅子里,还有些地方没布置,他便让人去集市上买些东西回来装饰。
余旧看他忙的不亦乐乎,心里满是怅然,待他们和亲一事结束后,可就回不来了,这座宅子还这么精心装扮做什么?
燕熹喜欢竹子,前院后院和那些空旷的地方都种了很多,半步多的那个主峰上也都是。
余旧有时候真的很佩服他,越是大难临头的时候,他越是平淡,好像马上赴死的人不是他一样,居然还有闲情逸致,把后院这一块空旷的地方开垦了出来,种上了些蔬菜。
那双拿刀杀人的手,此刻提桶舀水,遇见没有栽实在的根苗,就放下东西,用手把根埋进去,手上、衣角上都是泥巴,余旧觉得他玩的还挺开心的。
直起腰身看了看自己的成果,燕熹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满意的点头,随后就着桶里的水洗了个手,才坐回凉亭中。
余旧给他递上擦手的布帛,才道:“东家,昨日,姑娘去了东宫,想要彻查于恩行之死,让太子拒绝了。”
燕熹擦手的动作一顿,院子里的凉风吹过,刚流过的汗水被吹的有些寒,他无奈的笑了笑:“叫她别去,这下好了,吃瘪了吧?”
她的用意是什么,燕熹知道,余旧也知道,所以,在听见他的嗔怪后,余旧也难得的开始调侃:“姑娘素来就不是什么乖乖听话的人,只是,这次的计划,不和她说的话会不会不太好?”
燕熹理好袖管,方才因为种地袖管被他束了起来,放下来后,因为料子好,倒是没有什么褶皱。
“三天后就要出发了,皇帝现在盯我盯的紧,她若是知道的太多,对她没有好处。”
闻言,余旧也不吱声了,皇帝想要对他们不利,也不会在去的路上动手,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在回来的路上了,所以,一旦送公主到了王庭,他们大概率也不会再回大雎了,公主的和亲使团里,他们备了些人手隐匿在其中,要脱身不是难事。
可杀不到他,皇帝自然会盯着尤辜雪。
只是,等逃脱了危险,下次要想再与尤辜雪见面,怕是要等国丧了。
“东家,谍楼传来的消息,寒鸦卫的吴罚去私市多次打探您的消息,这次更是要直接买你的命,被谍楼主事拒绝了,吴罚倒是没有恼羞成怒。”
“嗯。”燕熹轻轻的哼了一声,吩咐道,“让他们做好警觉,该撤就撤。”
余旧垂首应了一声,吴此番回去后,皇帝也就不难猜出他的真实身份了,所以,一旦他离开庚禹城,他留下的那些人,必遭到围剿,唯一好的地方,就是皇帝没有半步多的花名册,他的势利仍旧可以保存。
“另外,让胡贤妃在宫里多加小心,必要时,可以先下手为强。”
“是。”
这是他们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断不可以出错,一旦失败,胡贤妃很可能就此一命呜呼,若是被抓住严刑拷打,届时,从她的嘴里套出半步多的消息,那他的损失可就不可估量了。
散衙后,被风灵均拒绝的尤辜雪兴致一直比较萎靡,要出宫时,宫里又传来了一道圣旨,诺敏公主的和亲夫婿成了风明意,先前听燕熹提起过,诺敏的身份是外邦人,大雎的老臣们其实是很看不起蛮夷之人的,而且太子毕竟是未来储君,血统这一块是一定要纯正。
所以,诺敏公主的和亲夫君,从一开始就不会是风灵均。
风明意的婚事还不止这一段,皇帝还赐了他恒亲王次房之女的亲事,公主为正妻,恒亲王次女方蕴为平妻。
一时间多了两桩姻亲,且恒亲王是太后的弟弟,手上也有兵权,只是不如白家的兵权大,可到底是一股宗亲势力,总比太子身边一无所有的好,皇帝能允给风明意这样的亲事,其目的还不明显吗?
尤辜雪出宫时,耳边就是这些大人们叽叽喳喳的揣测声。
白家谨慎,从她上次提醒过后,白老爷子确实是对于皇位党争之事,一直是避而远之,眼下倒也是安稳。
只是燕熹如今的处境太难,皇帝一连串的操作接踵而至,想杀他的心,路边的狗都知道,所以他去和亲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未可知。
事情多的如同乱麻,在尤辜雪的脑子里转的都理不清思绪了,真想伸腿瞪眼,嘎嘣死了拉倒,这样这些烦心事就轮不到她了。
“谢渁,我们去喝酒吧。”
驾马车的谢渁有些惊愕的回头,见尤辜雪的样子不像是
在开玩笑,他点点头,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多,她一件都解决不了,谢渁知道她苦闷,也就带着她去了。
只是没有想过她这么不能喝,没几坛就醉了,而且,醉了的尤辜雪有些过于沉着冷静了,谢渁抓紧时间付钱要把人送回家,一转眼,那人又独自跑上了街。
她喝多了不是很上脸,但细看之下,小脸上还是泛着酡红色,一会要牵人家的狗,一会又拉着个小姑娘,告诉她女人要三十再结婚,结婚太早,容易遇见渣男,人家爹还在身边,脸色一黑,差点上手。
她的官帽被谢渁拿着,那头发在她喝的抓耳挠腮的时候,就已经抓散了,宛如疯子,否则,就她现在这副样子,尤司执的名号,能让她自己败完了。
谢渁一路道歉,肠子都悔青了,下次死也不把她带出来喝酒了,酒品太差了。
谢渁一路哄着她,要拉着她往尤府去,可尤辜雪的嘴巴里一直在念叨着燕明夷,喝多了也认得去燕府的路,像一头死犟的牛,谢渁怎么哄骗她,都没法把人往尤府的方向带。
“小姐,燕大人已经不住那了,他被贬官了,现居住在城南处的煦阳居。”
同样的,谍楼里不止消息贵,杀手的价格也是私市里最高的。
吴罚砸了重金,面见了谍楼的主事,一个带着面具的男子,听声有四十来岁了,他开门见山的就提出了要求,砸了万两黄金,要查私市真正的主人是谁,主事的微微一笑,坦言告知:“私市的东家名讳,是禁忌,不得提。”
吴罚又问:“那半步多的掌事人呢?是否可查?”
主事道:“无消息。”
问什么都没有,吴罚觉得甚是诡异,却也没有强求,而是按照皇帝的意思,主动试探:“那就算了,这黄金万两,我买一个人命,这下总不会做不了吧?”
这个人出手阔绰的很,主事的脸藏在面具下,看不清面容,也猜不透他的心思,吴罚就见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施施然道:“公子请说。”
“这个人权势不高,只是个典客卿,过不了几日就要护送公主和亲,他叫燕熹,你帮我杀了他,这万两黄金只是定金,事成之后,还有万两黄金。”
钱多,诱惑度极高,是个人都拒绝不了,可那主事却笑了笑,摇头:“接不了。”
做得了就做,做不了就不做,这是私市里最基本的诚实,也是私市默认的规矩。
吴罚眯起眼眸,声音陡然变冷:“为何接不了?”
主事的眼色波澜不惊:“典客卿负责和亲公主一事,牵扯江山社稷安危,我等动他岂不是自寻死路?万一惹来朝廷围剿,那该如何是好?”
这话说的可笑,私市上的杀手什么人不敢杀,杀一个典客卿就怕朝廷围剿?他们犯的死罪,能够得上围剿的可不止一桩,如今这样的推脱,到底是怕围剿还是他们根本就不会杀燕熹?
“可笑,你们这个不做,那个不能接的,到底还能不能干活了?都说私市只认钱不认人,你们还考虑起江山社稷了?”
主事对于他的讥讽纹丝不动,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发牢骚,吴罚见他无动于衷,便又换了个买卖:“那……如果我要半步多的主事花名册呢?”
主事忽而抬起眼眸,吴罚能察觉到,这空气里有一丝丝的凝固,那人蓦地笑了,抿了一口茶:“抱歉,没有。”
“……”
半步多的东家查不到,半步多的花名册也没有,燕熹的背景也查不到,花钱买燕熹的命,他们不接,这种种迹象说
明什么,其实已经很好猜了。
什么也谈不成,吴罚倒没有大发雷霆,只是临走时又嘲讽了一番,才离开,主事的在楼阁上看着吴罚离去的背影,背在身后的手缓慢的摩挲着指腹。
手下凑上前来问:“主事,要杀了他吗?”
“不必。”主事的眼眸一直注视着吴罚,“他来了不止一次,该探查的也都探查的差不多了,相信他背后的主子也都能清楚,现在杀了他,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的没有意义,你传信跟东家说一声就好。”
“是。”
———
被贬官成了典客卿后,燕熹倒是难得的清闲了起来,不用起早贪黑的早朝了,新买的宅子里,还有些地方没布置,他便让人去集市上买些东西回来装饰。
余旧看他忙的不亦乐乎,心里满是怅然,待他们和亲一事结束后,可就回不来了,这座宅子还这么精心装扮做什么?
燕熹喜欢竹子,前院后院和那些空旷的地方都种了很多,半步多的那个主峰上也都是。
余旧有时候真的很佩服他,越是大难临头的时候,他越是平淡,好像马上赴死的人不是他一样,居然还有闲情逸致,把后院这一块空旷的地方开垦了出来,种上了些蔬菜。
那双拿刀杀人的手,此刻提桶舀水,遇见没有栽实在的根苗,就放下东西,用手把根埋进去,手上、衣角上都是泥巴,余旧觉得他玩的还挺开心的。
直起腰身看了看自己的成果,燕熹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满意的点头,随后就着桶里的水洗了个手,才坐回凉亭中。
余旧给他递上擦手的布帛,才道:“东家,昨日,姑娘去了东宫,想要彻查于恩行之死,让太子拒绝了。”
燕熹擦手的动作一顿,院子里的凉风吹过,刚流过的汗水被吹的有些寒,他无奈的笑了笑:“叫她别去,这下好了,吃瘪了吧?”
她的用意是什么,燕熹知道,余旧也知道,所以,在听见他的嗔怪后,余旧也难得的开始调侃:“姑娘素来就不是什么乖乖听话的人,只是,这次的计划,不和她说的话会不会不太好?”
燕熹理好袖管,方才因为种地袖管被他束了起来,放下来后,因为料子好,倒是没有什么褶皱。
“三天后就要出发了,皇帝现在盯我盯的紧,她若是知道的太多,对她没有好处。”
闻言,余旧也不吱声了,皇帝想要对他们不利,也不会在去的路上动手,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在回来的路上了,所以,一旦送公主到了王庭,他们大概率也不会再回大雎了,公主的和亲使团里,他们备了些人手隐匿在其中,要脱身不是难事。
可杀不到他,皇帝自然会盯着尤辜雪。
只是,等逃脱了危险,下次要想再与尤辜雪见面,怕是要等国丧了。
“东家,谍楼传来的消息,寒鸦卫的吴罚去私市多次打探您的消息,这次更是要直接买你的命,被谍楼主事拒绝了,吴罚倒是没有恼羞成怒。”
“嗯。”燕熹轻轻的哼了一声,吩咐道,“让他们做好警觉,该撤就撤。”
余旧垂首应了一声,吴此番回去后,皇帝也就不难猜出他的真实身份了,所以,一旦他离开庚禹城,他留下的那些人,必遭到围剿,唯一好的地方,就是皇帝没有半步多的花名册,他的势利仍旧可以保存。
“另外,让胡贤妃在宫里多加小心,必要时,可以先下手为强。”
“是。”
这是他们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断不可以出错,一旦失败,胡贤妃很可能就此一命呜呼,若是被抓住严刑拷打,届时,从她的嘴里套出半步多的消息,那他的损失可就不可估量了。
散衙后,被风灵均拒绝的尤辜雪兴致一直比较萎靡,要出宫时,宫里又传来了一道圣旨,诺敏公主的和亲夫婿成了风明意,先前听燕熹提起过,诺敏的身份是外邦人,大雎的老臣们其实是很看不起蛮夷之人的,而且太子毕竟是未来储君,血统这一块是一定要纯正。
所以,诺敏公主的和亲夫君,从一开始就不会是风灵均。
风明意的婚事还不止这一段,皇帝还赐了他恒亲王次房之女的亲事,公主为正妻,恒亲王次女方蕴为平妻。
一时间多了两桩姻亲,且恒亲王是太后的弟弟,手上也有兵权,只是不如白家的兵权大,可到底是一股宗亲势力,总比太子身边一无所有的好,皇帝能允给风明意这样的亲事,其目的还不明显吗?
尤辜雪出宫时,耳边就是这些大人们叽叽喳喳的揣测声。
白家谨慎,从她上次提醒过后,白老爷子确实是对于皇位党争之事,一直是避而远之,眼下倒也是安稳。
只是燕熹如今的处境太难,皇帝一连串的操作接踵而至,想杀他的心,路边的狗都知道,所以他去和亲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未可知。
事情多的如同乱麻,在尤辜雪的脑子里转的都理不清思绪了,真想伸腿瞪眼,嘎嘣死了拉倒,这样这些烦心事就轮不到她了。
“谢渁,我们去喝酒吧。”
驾马车的谢渁有些惊愕的回头,见尤辜雪的样子不像是
在开玩笑,他点点头,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多,她一件都解决不了,谢渁知道她苦闷,也就带着她去了。
只是没有想过她这么不能喝,没几坛就醉了,而且,醉了的尤辜雪有些过于沉着冷静了,谢渁抓紧时间付钱要把人送回家,一转眼,那人又独自跑上了街。
她喝多了不是很上脸,但细看之下,小脸上还是泛着酡红色,一会要牵人家的狗,一会又拉着个小姑娘,告诉她女人要三十再结婚,结婚太早,容易遇见渣男,人家爹还在身边,脸色一黑,差点上手。
她的官帽被谢渁拿着,那头发在她喝的抓耳挠腮的时候,就已经抓散了,宛如疯子,否则,就她现在这副样子,尤司执的名号,能让她自己败完了。
谢渁一路道歉,肠子都悔青了,下次死也不把她带出来喝酒了,酒品太差了。
谢渁一路哄着她,要拉着她往尤府去,可尤辜雪的嘴巴里一直在念叨着燕明夷,喝多了也认得去燕府的路,像一头死犟的牛,谢渁怎么哄骗她,都没法把人往尤府的方向带。
“小姐,燕大人已经不住那了,他被贬官了,现居住在城南处的煦阳居。”